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XXXX2、工程地点:XXX3、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15598m3·二、编制依据1、《设计施工图文件》三、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一)深基坑施工总体方案基坑施工按照施工工序分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深基坑开挖、支护方案—深基坑开挖施工准备—基坑开挖—基坑支护与排水—基坑安全防护—基坑整理—基坑检验。(二)基坑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1、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深基坑开挖、支护方案1.1、当基坑深度超过5m或基坑属于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时,确定基坑属于深基坑范围,该基坑必须制定专项深基坑开挖、支护方案。1.2、深基坑开挖、支护方案的选择1.2.1、5m以下无水土质基坑当深基坑地质属于土质基坑、地下水位较低,基底以上部位不受地下水影响时,基坑采用分级放坡开挖、加设开挖平台、无支挡的工艺进行开挖。5m以下无水土质基坑开挖示意图2m2m1:n1:n1:n1:n1.2.2、5m以下有水土质基坑当深基坑地质属于土质基坑、地下水位较高,基底以上部位受地下水影响时,基坑采用分级放坡开挖、加设开挖平台。根据涌水量大小分别采用:1、设置基底排水沟、集水井,水泵抽水;(涌水量较小,地下水位不很高时,适用于除流沙、软弱土地层以外的基坑。)2、设置降水井,水泵降水;(砂性透水土地层,地下水位高,涌水量大,基坑范围有局部流沙、软弱土地层,普通排水方式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时)。3、设置井点降水:(砂性透水土地层,地下水位高,涌水量大,基坑范围有局部流沙、软弱土地层时)。设置基底排水沟、集水井,水泵抽水基坑示意图2m2m1:n1:n1:n1:n设置降水井,水泵降水基坑示意图2m2m1:n1:n1:n1:n降水井降水井井点降水井点降水根据地质情况选择支挡的类型:1、编织袋围堰支挡防护(基坑底排水受控,但坡脚受水浸泡,坡脚松软时)。2、设置工字钢或槽钢+钢板或竹夹板防护(基坑涌水量较小,基坑地质存在厚度不大于1m的淤泥质土、流沙时)。4、设置钢板桩防护(基坑涌水量很大,普通降水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或基坑地质存在较厚的淤泥质土、流沙时)。设置编织袋围堰基坑防护示意图2m2m1:n1:n1:n1:n编织袋围堰编织袋围堰设置工字钢或槽钢+钢板或竹夹板防护防护示意图2m2m1:n1:n1:n1:n工字钢、槽钢+钢板或竹夹板1:n工字钢、槽钢+钢板或竹夹板设置钢板桩防护防护示意图1:n1:n钢板桩防护钢板桩防护3m3m3.0m3.0m1.2.3、5m以下土质+石质基坑当深基坑地质属于土质+石质基坑,基坑采用分级放坡开挖、加设开挖平台(在土石分界处设置平台,宽度2m)无支挡的工艺进行开挖,石质基坑部位采用松动爆破施工。5m以下土质+石质基坑示意图2m1:n1:m2m1:n1:m1.3、深基坑开挖施工工艺根据深基坑开挖、支护方案的选择原则,选择并制定详细的深基坑专项开挖方案后,针对具体的施工方案进行各种准备,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深基坑开挖施工。深基坑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1.3.1、施工准备1.3.1.1、基坑开挖前做好施工测量工作,测定桥(涵)墩、台的中心桩、基础纵横边线、中线和临时水准基点,同时还必须做好断面测量,放出基础边桩,经核对无误后,方可施工。1.3.1.1.1、利用测量控制网通过全站仪定出墩、台基础的中心位置、纵横向中线,在纵横中线(十字线)的每端至少各设置两个以上的方向控制桩并护桩,方向桩和护桩必须位于基坑开挖范围以外的可靠地点。1.3.1.1.2、按十字线、设计开挖坡度测设基坑开挖边线,定出根据地质、地下水情况制定深基坑开挖方案施工准备基坑开挖基底排水、基底平整基底检验与处理基坑降、排水基坑挡护边线在十字线上及交角处的桩点,确定基坑开挖范围。1.3.1.1.3、按照基坑施工要求,清除地面堆土及妨碍基坑开挖的障碍物。1.3.1.2、基坑开挖之前,应先做好地面排水系统,在基坑顶外缘四周应向外设置排水坡或设置防水埂,在适当距离处设截水沟,避免因雨水浸泡影响坑壁稳定。1.3.1.3、完成“三通一平”工作,备好基坑开挖的挖掘机械、运渣汽车、抽水机、爆破用风枪及空压机、支挡材料,打桩(钢板桩、型钢)等设备。1.3.2、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前,如需进行井点降水、降水井降水的基坑,提前进行处理,当地下水位降至设计基底以下50cm时,组织设备及人员进行基坑开挖工作。1.3.2.1、根据基坑排水及安装基础模板需要,无水土质基坑底面,宜按基础设计平面尺寸每边放宽不小于50cm。有水基坑底面,应满足四周排水沟与汇水井的设置需要,每边放宽不宜小于80cm。1.3.2.2、基坑采用挖掘机人工配合进行开挖,严格按照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中确定的坡比、平台宽度、平台高程、基底预留宽度进行开挖。1.3.2.3、在开挖过程中,随时检查开挖尺寸、位置,并严密注意地质情况变化,随时修正基坑尺寸和开挖坡度。开挖时应勤测量、勤检查,严禁基坑超挖,造成不必要的回填方量。1.3.2.4、在山坡上开挖基坑,当地质不良时,应防止滑坍;在既有建筑物旁开挖基坑时,应按设计文件的要求办理或采取有效的加固防护措施。基坑坑壁坡度的选择坑壁土坑壁坡度基坑顶缘无载重基坑顶缘有静载基坑顶缘有动载砂类土1:11:1.251:1.5碎石类土1:0.751:11:1.25黏性土、粉土1:0.331:0.51:0.75极软岩、软岩1:0.251:0.331:0.67较软岩1:01:0.11:0.25极硬岩、硬岩1:01:01:01.3.2.5、基坑顶有动载时,坑顶边缘与动载间应留有大于1m的护道,如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或动载过大,应采用增宽护道或其他加固措施。1.3.2.6、弃土不得妨碍施工。弃土堆坡脚距坑顶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基坑的深度,且宜弃在下游指定地点,不得淤塞河道,影响泄洪。1.3.2.7、基底避免超挖,松动部分应清除。使用机械开挖时,不得破坏基底土的结构,在设计高程以上20cm由人工开挖。1.3.2.8、基坑宜在枯水或少雨季节开挖。基坑开挖不宜间断,达到设计高程经检验合格后,应立即浇筑基础。如基底暴露过久,则应重新检验。1.3.2.9、开挖至岩石层时,可进行松动爆破,要严格控制爆破深度和用药量,防止过量爆破引起边坡和持力层松动或超挖。岩石层爆破开挖设计参数可参考下表。岩石层爆破开挖参数表炮孔深度L/m排间距b/m孔间距a/m装药量Q/g填塞长度L/m最小抵抗线L/m10.813000.71.21.511.26500.91.2211.510000.91.22.51.21.516000.91.51.3.3、基坑排、降水、基坑支挡施工工艺1.3.3.1、井点降水1、井点间距井点降水管间距的布设根据地下水位情况确定,一般选择0.5-1.2m。2、设备机具井点管采用Φ60×5长6.0m无缝钢管,管下端配2.0m滤管,滤管采用与井点管同直径钢管,井点管和滤管之间连接钢制管箍,与集水总管连接用耐压胶管,滤管钻梅花孔,直径5mm,距15mm,外包尼龙网(100目)五层,钢丝网二层,外缠20#镀锌铁丝,间距10mm。集水总管为内100mm的无缝钢管,每节长4米,其间用橡皮套管连结,并用钢箍接紧,以防漏水,总管上装有与井点管联结的短接头。每套抽水设备有真空泵一台,离心泵一台,水气分离器一台。3、施工方法井点的平面布置为环状井点,井点管至坑壁不小于1.0m,防局部发生漏气。高程布置,根据井点的埋设深度H(不包括滤管)。H≥H1+h+IL(m)H1—井管埋设面至基坑底的距离;h—基坑中心处底面至降低后地下水位的距离,一般为0.5—1.0m;I—地下水降落坡度,环状井点1/10;L—井点管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井点管要露出面0.2m左右,滤管必须埋在透水层内,为了充分利用抽吸能力,总管的布置接近地下水位线,水泵轴心标高与总管平行或略低于总管,总管应具有0.25—0.5%坡度(坡向泵层),各段总管与滤管分别设在同一水平面,不能高低悬殊。首先排放总管,再埋设井点,用弯联管将井点管与总管连通,然后安装抽水设备。井点管采用水冲法埋没,分为冲孔与埋管两个过程,冲孔时先将高压水泵,利用高压胶管与孔连接,冲孔管用起重设备吊起,并插在井点的位置上,利用高压水(1.8N/mm2),以急速的射流冲刷洗土壤,同时使冲孔管上下左右转动,边冲边下沉,从而逐渐在土中形成孔洞,井孔形成后,拔出冲孔管,立即插入井点管,并及时在井点管与孔壁之间填灌砂滤层,以防止孔壁塌土。4、注意事项4.1、在施工中要认真做好井点管的埋设和砂滤层的填灌,是保证井点顺利抽水,降低地下水的关键,同时应注意,冲孔过程中,孔洞必须保持垂直,孔径一般为30mm,并在口下一致,冲孔深度要比滤管低0.5m左右,以防止拔出冲孔管时部分土回填而触及滤管底部砂滤层宜选用粗砂。以免堵塞滤管网眼,并填至滤管顶上1.0—1.5m。砂滤层填灌好后,距地面下0.5—1.0m的深度内,应用粘土封口以防漏气,井点系统全部安装完毕后,需进行抽试,以检查有无漏气现象。4.2、井点降水使用时,应连续抽水,时抽时停容易导致滤网易堵塞出水混浊,并引起附近构造物由于土颗粒流失而沉降、开裂,同时由于中途停抽,地下水回升,也可能引起边坡塌方等事故,抽水过程中,应调节离心泵的出水阀以控制水量,使抽吸排水保持均匀,正常的出水规律是“先大后小,先混后清”,真空泵的真空度是判断井点系统工作情况是否良好的尺寸,必须经常检查并采取措施,在抽水过程中,还应检查有无堵塞“死井”(工作正常的井管,用手探摸时,应用冬暖夏凉的感觉)死井太多,严重影响降水效果时,应逐个用高压水反复冲洗拔出重埋。5、通病及预防措施现象:抽出的地下水始终不清,水中含砂量较多,基坑附近地表沉降较大。原因,井点滤网破损,井点滤网孔径和砂滤料粒较大。失去过滤作用。土层中的大量泥砂随地下水被抽出,滤层厚度不足。预防措施:下井点管必须严格检查滤网,发现破损或包扎不严密应及时修补,井点滤网和砂滤料应根据土质条件选用。当始终抽出浑浊的井点,必须停止使用。6、安全质量保证措施1、抽水设备的电器部分必须做好防止漏电的保护措施,严格执行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开关三项要求,施工现场电线应架空布设,用三相五线制。2.严禁非机械工操作现场机械。3.夜间施工应保持足够的亮度。4.施工现场采取开挖后采取彩钢全封闭施工。1.3.3.2、降水井降水1、降水井数量、直径的选择降水井数量、直径的选择需要根据地下水位情况或已开挖基坑出水量情况确定,一般降水井直径宜在0.3-0.8m之间(下放1-3台潜水泵);降水井数量一般选择4-8个。2、降水井施工降水井施工一般由当地专业打井队采用小型冲击钻成孔,预制水泥圆管作为护壁,护壁底部采用5mm的钢丝网绑扎牢固,防止石块等杂物堵塞井底。3、降水井降水降水采用功率、扬程适合的潜水泵进行24小时抽水,抽出的水通过水管远引排走,不得排放于基坑附近。4、当地下水位降至设计基底标高以下0.5m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施工。1.3.3.3、基底明沟法排水1、开挖基坑有渗水时,采用明沟法排水。沿坑底四周基础范围以外挖排水沟和集水坑,汇集基坑渗水,然后用水泵排除坑外。2、排水沟、集水坑的大小,主要根据渗水量的大小而定,一般排水沟深不小于0.3m,底宽应不小于0.3m,纵坡为1%~5%。集水坑一般设在下游位置,一个或数个,最小边长0.6m,深度一般应大于0.7m或低于进水的高度。抽水能力应为渗水量的1.5倍~2.0倍。基坑排出的水要以水管或水槽远引。1.3.3.4、基坑钢板桩防护1、钢板桩型号的选择钢板桩型号的选择根据基坑深度、外侧土层荷载、基底地质情况确定钢板桩深入基底以下深度后确定。2、钢板桩施工工艺施工步骤及方法(1)钢板桩处理:钢板桩施工前应检查钢板桩质量,是否扭曲、变形以及有无缺损,不合格的钢板桩禁止使用。(2)场地平整:测量定位前应平整场地,保证桩位准确放样和施工机械正常作业。(3)测量定位:按设计尺寸准确测量钢板桩的插打位置,并洒出轮廓线,以便插打时准确定位。(4)钢板桩插打:钢板桩插打采用履带式液压打桩机打插,人工配合准确就位,插打时要一片紧靠一片插打,
本文标题: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877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