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河南省许昌市三校201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中语文练习试题
12010-201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注意事项: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题答案请一律写在答题卷上。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汉字中的“和”,渊源有自,其来尚矣,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均有所见。历史上“和”的概念经历了由实转虚的演变过程,它逐渐从形而下的具体器物与感官经验抽象为形而上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诉求,用来表达协调、调和、协和、和谐、和睦、和平、平和等思想观念。“和”成为涵盖自然(天地人)、社会(群家己)、内心(情欲意)等层面与音乐、绘画、饮食和养生等领域的基本原则,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质规定。可以说,一个“和”字,差不多道尽了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先贤所谓“和”,是“异”中之“和”,无“异”就无“和”。用今人的流行话语说,“和”讲的就是“多样性的统一”。“和”的精神是以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的;而“同”则不然,它旨在排斥异己,消灭差别,整齐划一。“同”的这种单一性、纯粹性的倾向,最终必然导致事物的发展停滞直至灭亡;而“和”对多样性的坚守,不同事物或对立因素之间的并存与交融,两者相成相济,互动互补,是万物生生不息的不二法门。古人对“和”与“同”的异同与优劣有着深刻的洞识。《左传•昭公二十年》载,齐国晏婴与齐景公论“和”“同”之别,他指出:“和如羹焉”,和“五味”才成美味佳肴;“声亦如味”,和“六律”、“七音”方为悦耳动听的音乐。相反,“同之不可也如是”,一种调料难免乏味,一种声音让人厌烦。在此基础上,孔子明确提出“和而不同”的命题,并把和同与否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一个标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与《中庸》所载的孔子“君子和而不流”的说法,意义相近。孔子将事事苟同、不讲原则的人讥为“乡愿”,即好好先生,他批评说:“乡愿,德之贼也。”章太炎在《诸子学略说》中说:“所谓中庸,实无异于乡愿……若夫逢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则一国皆称愿人。所谓中庸者,是国愿,是有甚于乡愿者也。”章太炎的这段话是很有见地的,他提出儒家虽然力图划清“中庸”与“乡愿”之界限,但是“中庸”的随时而动,与“乡愿”的见风使舵实质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应该说,被章太炎贬为“乡愿”、“国愿”的中庸,并不是先哲追慕的理想层面与理论形态的中庸,而是指它在历史上扭曲变形的社会表现;他所批评的孔子,也并非孔子本人,乃是专制政治的符号性存在。孔子及其价值理念,在后世没能摆脱被毒化与同化的厄运。在精神层面,“和而不同”的理念,从被动的方面看,含有反抗政治强权或文化霸权的压迫与同化之意;从积极意义看,则昭示了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与博大胸怀。1.下列有关“和”与“同”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和”完全涵盖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实质,而“同”则忽略个性存在。B.“和”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多样性,而“同”则排斥异己,消灭差别。C.“和”强调事物的相成相济、互动互补,而“同”则导致事物的发展停滞甚至灭亡。D.“和”强调多样性的统一,强调多样性的坚守,而“同”体现出单一性、纯粹性的倾向。2.下列有关古人对“和”的认识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晏婴与齐景公分别以美味佳肴与动听的音乐为喻,强调了“和”与“同”的本质区别。2B.孔子提出“和而不同”的命题的根本目的在于规范君子与小人最根本的区分标准。C.在章太炎看来,不论其实质,还是危害程度,“中庸”与“乡愿”没有本质区别。D.古人对于“和”的认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也往往与道德或政治产生某种必然的联系。3.下列各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从“和”字的汉字构成与最初意义来看,“和”主要应该与某种具体的器物有关。B.“和”所强调的多样性坚守正是万物相互交融的门径,也是万物生生不息的不二法门。C.“和而不同”既有反抗压迫、反抗同化的内涵,又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精神要义。D.被章太炎贬为“乡愿”“国愿”的中庸是先哲追慕的理想层面与理论形态的中庸在历史上扭曲变形的社会表现。二、古代诗文的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太祖平河朔,召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令,入为东曹议令史。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后领陇西太守,转为南安。文帝践阼,历谯相,平阳、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所在著称,赐爵关内侯。车驾幸许昌,问邈曰:“颇复中圣人不?”邈对曰:“昔子反毙于谷阳,御叔罚于饮酒,臣嗜同二子,不能自惩,时复中之。然宿瘤以丑见传,而臣以醉见.识。”帝大笑,顾左右曰:“名不虚立。迁抚军大将军军师。明帝以凉州绝远,南接蜀寇,以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至,值诸葛亮出祁山,陇右三郡反,邈辄遣参军及金城大守等击南安贼,破之。河右少雨,常苦乏谷,邈修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乃支州界军用之余。市金帛骏马,以供中国。以渐收敛民间私仗,藏之府库。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进善黜恶,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西城流通,荒戎入贡,皆邈勋也。讨叛羌柯吾有功,封都亭侯,邑三百户,加建威将军。邈与羌、胡从事,不问小过;若犯大罪,先告部帅,使知,应死者乃斩以徇.,是以信服畏威。赏赐皆散与将士,无入家者,妻子衣食不充;天子闻而嘉之,随时供给其家。弹邪绳枉,州界肃清。正始元年,还.为大司农。迁为司隶校尉,百僚敬惮之。公事去官。后为光禄大夫,数岁即拜司空,邈叹曰:“三公论道之官,无其人别缺,岂可以老病忝之哉?”遂固辞不受。嘉平元年,年七十八。以大夫薨于家,用公礼葬,谥曰穆侯。(节选自《三国志》,有删节)[注]①指饮酒而醉。②战国时期齐国丑女。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竟坐得免刑坐:因为B.而臣以醉见识见:被C.应死者乃斩以徇徇:示众D.正始元年,还为大司农还:又,再5、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是徐邈“肃清州界”举措的一组是()(3分)①邈辄遣参军及金城太守等击南安贼,破之②市金帛骏马,以供中国⑧以渐收敛民间私仗,藏之府库3④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⑤西域流通,荒戎入贡,皆邈勋也⑥若犯大罪,先告部帅,使知,应死者乃斩以徇A.①②④B.③⑤⑥C.①③④D.③④⑤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祖得知徐邈违令饮酒而大怒,准备处罚徐邈,最终因为校事赵达和度辽将军鲜于辅的劝谏才得免。B.魏文帝认为凉州距内地很远,南面与蜀汉相接,于是任命徐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徐邈不负所望,最终使凉州界内清静安宁。C.为了稳定边界,徐邈逐渐收缴了民间的私人兵器,并通过兴办学校、教化民众等措施,使社会风气逐渐好转.D.朝廷任命徐邈为司空,徐邈认为百官都害怕他,且自己又老又病,不宜担任此官职,最终坚决推辞不到任。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进善黜恶,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5分)(2)邈叹曰:“三公论道之官,无其人别缺,岂可以老病忝之哉?”(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问题。柏林寺南望郎士元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注:精舍,僧道居住或讲道说法之所。8、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分析“画”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5分)9、刘熙载说过:“画山者心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心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善书者必争此一笔。”你认为这首诗中的“主峰”“主笔”是哪一句?其余三句又是如何拱向这一句的?(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羽化而登仙。(2)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乙选考题请考生从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没有名字的东西(法国)奈保尔波普自称是个木匠,可他的建造物只有自家后院芒果树下的那个马口铁小工棚。但是,就是这么个小工棚他也没有盖完。不过波普可从不闲着。他总是在锤呀、锯呀、刨呀,忙得4不亦乐乎。我喜欢看他工作。我喜欢那些木头——乔木、香树和蟾蜍树的香味,我喜欢那些木屑的颜色;也喜欢那些锯末像粉一样撒在波普卷曲的头发上。“你在做什么呀,波普先生?”我问。波普总是说:“啊,孩子!这个问题提得好。我在做一个没有名字的东西。”我就喜欢波普这一点。我觉得他就像个诗人。我觉得波普特别健谈。他谈的都是关于生死、工作之类的严肃话题,我发觉他真的很爱跟我说话。但在街上,波普却不是招人喜欢的人。哈特常说:“你们听,波普也太傲气了。”波普从不挣钱,都是老婆出去工作。好在他们没有孩子,这样倒也方便。波普说,“女人爱干活就让她们干吧,反正男人也干不好。”有一天,我发现波普在他的工棚里伤心。他坐在一块木板上,拿木屑在手指上缠来绕去。波普说:“你阿姨走了,孩子。”“去哪儿了,波普先生?”“啊,孩子!这个问题提得好。”他说到这便再没往下说。波普的工棚里不再有锤子和锯子声。木屑闻起来也不新鲜了,颜色也变黑了,几乎像烂泥一样。波普开始酗酒,他身上有一股朗姆酒味,经常大哭大叫,然后就发火想打人。这使他被那帮人接纳了。哈特说:“我们过去错怪了波普,他是个好汉,和我们一样。”波普从不以为我年纪小,有些话不该对我讲。“孩子,等你到了我这把年纪,”有一次他说,“你会发现你一心喜欢的东西一旦得到后,你就不再会珍惜它们了。”他讲话就这个风格,像谜一样。终于有一天,波普离开了我们。波普回来后完全换了个人。我一跟他说话他就对我大吼大叫。哈特说:“你们看,女人把那家伙整疯了。”往日那熟悉的声音又从波普的工棚里传了出来。他拼命干活。我真想知道他是否还在做没有名字的东西,但我害怕没敢问他。他往工棚里拉了一盏电灯,开始在夜间干活。他家门外总停着许多车子,将东西拉进拉出。后来波普又忙着漆房子,将房子漆成大绿色,又将屋顶漆成大红。哈特说:“这家伙准疯了。”又补充道:“怕是他又要做新郎官了。”哈特没有全说错。大约两星期后的一天,波普回来了,还带来了一个女人,是他老婆,我的阿姨。波普很快又恢复了过去的生活方式,他仍然把时间都花在做那没有名字的东西上。他又停止了工作,他老婆又到我们学校附近的那户人家做了厨娘。后来发生的事太突然,我们都不知道会出这种事。哈特也是读了报纸后才知道的:小木匠被捕入狱。这太不可思议了,原来波普是个作恶多端的梁上君子。所有那些新家具,用哈特的话说都不是波普做的。他偷来别人的东西然后把它们重新组装起来。实际上他偷的东西太多,有时只好把不要的那些卖掉。他就是这么被抓住的。现在我们才明白以前为什么总有许多车子停在波普家门口。哈特说出了我们大家的心里话。他说:“这老兄真笨,为什么他要去卖他偷来的东西呢?告诉我。为什么?我们都认为他这么做确实太蠢。波普出狱后成了英雄。他成了那帮小子中的一员。但对我来说,他变了。这种变化使我伤心。5因为他开始干活了。他开始为别人做莫利斯式椅子、桌子和衣橱。有一次我问他:“波普先生,你什么时候再做没有名字的东西呀?”他竞臭骂了我一通。“你他妈的真讨厌,”他说,“快滚开,否则我非揍你不可。”(注:奈保尔,英国作家,获得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小说一开始,作者就叙述了波普的独特,“波普自称是个木匠,可他的建造物只有自家后院芒果树下的那个马口铁小工棚。但是,就是这么个小工棚他也没有盖完。”这些矛盾的叙述,让人对波普产生好奇。B.小说开头描写波普乐此不疲忙碌的情形,突出了波普的勤奋,表达了我对波普的赞美欣赏之情,为下文写波普的转变铺垫。C.波普原来在街上却不招人喜欢,被人们视为傲气、懒惰,后来被哈特等人接
本文标题:河南省许昌市三校201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中语文练习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883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