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专题四第1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案
课题第1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案备课日期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了解新三民主义提出的时代背景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中,要结合时代背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评价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能够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进行概括和阐释。学习过程中,注意运用自我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情境,丰富与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研究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并实地考察了西方社会后,提出的“振兴中华”的蓝图,它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理论作用。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家高举“三民主义”旗帜,组织、发动和领导了一系列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斗争。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是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和影响下提出的,较之旧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和巨大进步。教学重点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作用;辛亥革命时期三民主义的实践;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和巨大的进步?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启发法教学用具POWERPOINT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设计与反思板书设计:教学内容设计与反思一、复习导入:回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正式传播于什么时候,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及其活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重大意义?意义:(1)使中国人民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2)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义革命的转变,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二、讲授新课:一、三民主义1、提出背景:①经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②阶级:资产阶级不断壮大。③政治:民族危机加深,反帝反封建运动不断高涨。④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⑤历史: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等救亡图存方案均未能使中国摆脱危机。⑥孙中山丰富的革命实践和对欧美革命广泛而深入的研究。2.提出:1905年8月20日,第一个全国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这是孙中山书写的同盟会政纲条幅。3、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从“是什么”,“为什么”,“缺什么”三个角度来把握三民主义)名称三者关系口号主要内容意义民族主义前提(民族革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暴力推翻清王朝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和时代的要求民权主义核心(政治革命)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从理念上解决了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民生主义补充和发展(社会革命)平均地权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核定地价”“国民共享”是资本主义土地纲领反映了孙中山维护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和对世界潮流的敏锐观察。民族主义(前提)进步: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客观上打击帝国主义势力.缺陷:没有明确提出反帝.民权主义(核心)-------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进步:反映人民反封建专制统治的愿望,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缺陷:侧重于对满洲贵族的阶级斗争民生主义(补充、发展)——平均地权进步:改良社会经济,同情劳动人民缺陷:不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来实现土地国有是做不到的4、评价:(1)三民主义是在孙中山在潜心研究各种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实地考察西方政治制度、经济生活和社会现状以后,描绘的振兴中华、实现近代化的蓝图。(2)三民主义作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比较完整的民主革命纲领,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3)三民主义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鼓舞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4)未明确提出反帝要求(族);未将整个封建主义作为斗争对象(权);未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生)。――时代和阶级的局限。5、三民主义的实践及结果①1905年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②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③1912年建立了中华民国并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④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⑵结果: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但并没有真正完成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先后领导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二、新三民主义1、条件:⑴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⑵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⑶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⑷孙中山本身与时俱进的精神2、提出⑴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⑵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孙中山制定全新政策: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②准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③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3、内容:①民族主义——两方面意义:一是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提出争取中华民族真正的自由和独立;二是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②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其含义:一是给反对帝国主义的个人及团体以自由权利;二是剥夺效忠于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团体或个人的自由权利。三是强调政治机构民主化,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实行新的选举制度,使人民能够真正参加管理政权。③民生主义——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控制私人资本)为主要原则,“耕者有其田”。“平均地权”即在核定地价、增价归公的基础上,对缺乏土地而沦为佃户的农民,由国家给予土地,资其耕作;“节制资本”是指“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由国家经营,使私有资本不能操纵国计民生;对工人由国家“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之生活”;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4、影响:在新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国共进行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以北伐战争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大革命高潮的到来。5、新三民主义提出的意义A、①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②是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③体现了孙中山与时俱进的风格B、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问题探究】1、比较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异同?⑴根源:阶级立场不同。⑵同:若干基本原则一致:反帝反封建。⑶异:A、①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利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②新三民主义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B、①在民主革命阶段之后,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阶段,即最高革命纲领;②新三民主义只有民主革命纲领,仅限于发展资本主义。⑶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2、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列表)名称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在何处民族主义反满族贵族专制,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增加反帝内容民权主义推翻帝制,建立国民的政府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强调政治机构民主化强调民权普遍性,反帝反封相结合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平均地权(后提出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控制私人资本)更关注农民和工人扶助农工新旧三民主义的主要区别?1)性质:都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2)内容:都把民族民权民生紧密结合;都以民权为核心3)目的:都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目标4)影响:都成功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1)历史背景:①旧三民主义: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但未能真正给中国社会指明出路。②新三民主义:一战后,“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影响。(2)就其内容来说:①民族主义:旧三民主义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没有明确的提出反帝的要求。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旧三民主义所突出的是“反满”,矛头指向清王朝;新三民主义则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②民权主义:旧三民主义提出“建立民国。”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的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民国实质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新三民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实行专政。过去只是抽象地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现在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③民生主义:旧三民主义提出“平均地权”。说明孙中山顾及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但由于站在资产阶级私有制的立场上,反对没收地主土地,所以提不出彻底的个土地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过去只有“平均地权”的政纲,现在则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承认“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3)就其历史意义来看:①旧三民主义的思想集中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孙中山还以旧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颁发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②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与发展,是指导新时期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不仅与当时的革命任务相结合,而且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体现了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孙中山实行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实现国共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三、课堂小结: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研究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并实地考察了西方社会后,提出了“振兴中华”的蓝图,它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理论作用。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家高举“三民主义”旗帜,组织、发动和领导了一系列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斗争。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在新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国共进行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以北伐战争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四、课堂巩固: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物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书》,1894年6月)(1)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希望通过李鸿章,使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1903年12月13日(2)与材料一相比,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两个显著的变化?方法:以前采用温和的改革(或用“改良”的方法),以后主张革命;目的:以前未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以后主张建立共和国。材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3)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主要原因是什么?原因:封建军阀统治;帝国主义压榨。五、布置作业:课时练习1张六、教学效果追忆: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专题四第1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891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