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高中历史通史复习(人民版)
双流县太平中学历史组编撰曾晓军1新课标通史复习中国古代史中国朝代表朝代起止年代(公元)重要君主都城夏前2070年-前1600年禹启桀阳城商前1600年-前1046年汤纣亳→殷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武王厉王幽王镐京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春秋五霸洛邑战国前476年-前221年战国七雄洛邑秦前221年-前207年始皇二世咸阳西汉前202年-9年高祖文帝景帝武帝长安新9年-23年王莽长安东汉25年-220年光武帝桓帝灵帝献帝洛阳三国(魏)220年-265年曹丕洛阳三国(蜀)221年-263年刘备成都三国(吴)229年-280年孙权建业西晋266年-316年武帝洛阳东晋317年-420年元帝建康十六国304年-439年/洛邑南朝宋420年-479年刘裕建康齐479年-502年萧道成建康梁502年-557年萧衍建康陈557年-589年陈霸先建康北朝北魏439年-534年拓跋圭平城→洛阳东魏534年-550年元善见邺西魏535年-557年元宝炬长安北齐550年-577年高洋邺北周557年-581年宇文觉长安隋581年-618年文帝长安唐618年-907年高祖长安五代十国907年-960年李煜/北宋960年-1127年太祖开封辽916年-1125年耶律阿宝机上京西夏1038年-1227年李元昊兴庆金1115年-1234年完颜阿骨打中都元1271年-1368年世祖大都明1368年-1644年太祖南京→北京清1644年-1912年康雍乾北京双流县太平中学历史组编撰曾晓军2第一单元先秦(距今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阶段特征】先秦包括原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涉及原始社会的出现与发展及解体,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和鼎盛(西周)和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确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基本线索】一、政治方面:社会制度不断进步(一)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王位世袭制的方式:有时父死子继,有时兄终弟及。2.夏商时期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设侯、伯。(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目的:巩固周王室政权,进行有效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2.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②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3.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5为后来的诸侯争霸埋下隐患4.瓦解: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经济生产方式的产生,这一生产方式使诸侯势力日益壮大)。战国末年,分封制瓦解。(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定义:用父系血缘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制度2.目的:巩固分封制所形成的政治秩序,解决贵族间在在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3.特点:嫡长子继承制4.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5.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使我国封建制度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四)商鞅变法1.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背景:1)社会经济的发展:①农业生产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②手工业技术的进步;③商业日渐活跃.2)政治:社会阶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化.①阶级关系的变化:出现新兴地主阶级和自耕农;②上层建筑的变化:封建专制统治→奴隶主贵族制度;选贤任能、奖励军功→世卿世禄;俸禄制→封邑制;中央集权制→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3)军事:富国强兵成为改革的动力.4)文化: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社会改革(1)改革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适应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出现,为进一步改革残存的奴隶制,运用政权的力量,进行一系列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2)主要的改革运动: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成效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3)改革的内容:春秋时期的改革,主要是逐步承认土地私有。战国时期的改革,政治上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经济上消除奴隶制土地制度,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生产;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军队战斗力。(4)效果: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废除了奴隶制政治经济制度,巩固和发展了封建制的政治经济制度,大大促进了封建制的建立和发展。因此,战国初期变法运动实质是一场封建化运动。3.秦国的历史机遇(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1)前提基础:①秦穆公称霸西戎;②秦献公改革。2)主观因素:秦国国君权力较集中,旧势力相对薄弱;秦国比较认同注重实用、讲求功利的法家学说;秦国充斥尚武精神;秦孝公奋发图强并受到商鞅的辅佐。3)客观因素:前4C长期扼制秦国的晋国分三家,力量大大削弱;中原士人追求建功立业为秦国变法提供可能性。4.商鞅变法的内容1)经济措施:①废井田、开阡陌;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③统一度量衡。2)政治措施:①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②除世卿世禄制,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③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双流县太平中学历史组编撰曾晓军3法;④废分封,行县制⑤定秦律,“燔诗书而明法令”。5.商鞅变法的评价1)历史作用:①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②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③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总之,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的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2)历史局限性:变法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变法也未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6.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1)商鞅顺应了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2)商鞅本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指导思想,提出一系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措施;(3)秦孝当信任、重用商鞅;4)商鞅有能力,敢于同旧势力斗争。二、经济方面: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耕作方式不断进步1.原始农业采用先是简单模仿后是“刀耕火种”方式2.在距今七八千年前,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3.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和中耕农具,掌握了开沟排灌、除草培土、沤制绿肥、治虫灭害技术。农业生产得到发展。4.春秋时期,铁器农具、牛耕出现,战国时期推广,此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二)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制,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2.奴隶社会(夏商周):井田制。(1)发展过程:开始实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2)瓦解及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许多私田出现;战争频繁,劳动力减少;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逐步形成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井田制逐步瓦解。(3)性质: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3.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1)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运动。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起来。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2)封建土地所有制特点。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封建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封建地主和国家的剥削和压迫,生活贫困。(三)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1.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2.小农经济的特点:自给自足男耕女织脆落分散3.小农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逐渐普及;②农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③为了求得生存,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④历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4.阻碍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②封建王朝统治集团腐朽,封建剥削严重;③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5.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四)素称发达的古代手工业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从农业中脱离出来夏商周时期,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由官府垄断(工商食官)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1、高超的冶金技术1)冶铜技术石器时代:出现小件青铜器夏:铸造比较讲究商周:繁荣(如司母戊鼎)春秋至秦汉:广泛采用鎏金、镶嵌工艺2)冶铁技术西周:已有铁器双流县太平中学历史组编撰曾晓军4战国:铁农具推广3)炼钢技术春秋晚期:已能制造钢剑魏晋南北朝2、享誉世界的制瓷业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2)商代烧制出了原始瓷器3、异彩纷呈的丝织业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2)商代出现平纹织物和斜纹提花织物3)战国时期:锦、绢、罗、纱等丝织品产量大,质量高。(五)先秦商业产生商朝时期:“商人”(商朝人善于经商)出现、货币为贝壳、商业由官府控制;春秋战国:由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商人,其中,著名商人陶朱公范蠡被后世商人尊为祖师。三、思想文化方面:(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根本原因)①经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崩溃②政治:周王室的衰微③阶级关系:士的活跃,受重用。④思想文化:学在民间(学术下移,私学兴起)诸子百家针对各种问题,展开争论,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2、主要代表: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主张:无为而治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见后)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主张:兼爱、非功、节俭、尚贤法家,代表人物:商鞅、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统治阶级所重视)3、意义:①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有深远影响。(二)孔子和早期儒学1、春秋――孔子(1)主张:①核心是“仁”,就是“仁者,爱人”,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朝的礼乐制度。(保守性的体现)③政治思想: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包含民本思想。④教育思想: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意义: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2)贡献:整理古籍:“六经”《诗》、《书》、《礼》、《易》、《春秋》、《乐》2、战国――孟荀(贡献:总结改造儒家思想,体系更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之大宗)(1)孟子:战国时期,亚圣。主张:①发展了仁,提出“仁政”思想;②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民贵君轻”③伦理观:主张“性本善”,要用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即“性善论”(2)荀子:战国末期,改造儒家思想,综合法道思想积极成分,使之更能适应社会需要。主张: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②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即“君舟民水”关系。③伦理观:主张“性恶论”但可以通过后天礼仪法治改造成为君子圣人。第二单元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双流县太平中学历史组编撰曾晓军5【阶段特征】秦汉时期是结束春秋战国诸候混战局面之的“大一统”时期。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的历史时期,也是当时社会政治从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通史复习(人民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893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