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精品文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策划者说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是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寄予了厚望。大家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最早是顾炎武提出来的。“未有我之先,家国已在焉;没有我之后,家国仍永存。多少沧桑付流水,常念家国在心怀”,是家国情怀的最好注脚。几百年来,它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任何时候,强调家国情怀教育都是必要的,正所谓“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今天开展家国情怀教育更是意义重大。只有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紧密联系起来,道路才会更加宽阔,人生才会更加壮丽。这是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真理。家国情怀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引导学生增强对国家的信心,对社会的信任,对未来的信念,为自己和家庭而读书,更为国家和民族而学习。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当然不能靠说教,关键是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把教育与生活结合起来,把知与行结合起来,用富有生命力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久久不能忘怀的心灵的震撼,进而影响他们的一生。顾炎武(1613-1682)是中国17世纪伟大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作为一个博古通今的思想家和实践家,顾炎武在“天崩地坼之日”的时代,面对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复杂的情况,从小立志改造社会,在“反清复明”的矢志不渝追求中,为自己所理解的祖国和理想社会奋斗了一生。顾炎武的思想充满“明道救世”“经世致用”精神和坚贞的民族爱国主义热忱,其“合私成公”的道德认识、“天下兴亡,匹夫之责”的道德责任、“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道德底线,充分表达了其作为一个思想先哲于国于家的道德情怀,是推进学校家国情怀教育十分重要的思想之源。一、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是顾炎武家国情怀的理想意识。在其道德理想中,一生都表现了追求一种“合私成公”的大公情怀。针对当时的“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蒙昧主义,批判指出个人私利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之常情,无可非议,道德不能离开人们现实的物质生活。顾炎武说:“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日知录?言私其?》)“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其常情也。”(《文集?郡县论五》)在顾炎武看来,自从天下为家以来,人们就得养家糊口,生存发展,因此,追求利益,满足“私”利是合理的,无可非议的,与人性近于善并不矛盾。无“私”就无“公”,没有现实的物质利益就没有道德上的善,利益是向善的动力。这里充分体现了顾炎武“利为民所谋”的富民观。天下之“公”是天下人“私”的综合、总合的表现,没有天下之“私”,就不可能有“天下之公”了。针对封建道德说教的虚伪性和荒谬性,顾炎武指出“至于当官之训,曰以公灭私,然而禄足以代其耕,田足以供其祭,使之无将母之嗟,室人之谪,又所以恤其私也,此义不明久矣。”(《日知录?言私其?》)认为当权者们大谈“有公无私”“以公灭私”,不过是好听的言辞,其实是把少数统治者之私冒充为“天下为公”。统治者要治理好天下,就不能否定人们的私利,而是要满足人们的私利。因此,“为天子为百姓之心,必不如其自为,此在三代以上已然矣。圣人因而用之,用天下之私成一人之公,而天下治。”(《郡县论五》)顾炎武认为,“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日知录?言私其?》)顾炎武以荀子礼义“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的观点批判地认为只有改变人民贫困的生活状况,才有道德可言。“欲使民兴孝兴悌,莫急于生财。”(《日知录?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他指责那些否定利益的道德说教:“所恶于兴利者,为其必至于害民也。”(《日知录?兴利之臣》)统治者应该“使民以利”,实施社会治理要以利奖名,造成一个“以名为利”的局面,促使人们近于善。采取奖励的办法,对名节突出的人或给以物质奖励,或赐以官爵,就能淳化风俗,使社会上人人向善。民富与国强始终是一个不可分的关系体,“以名为利”这种道德认识,体现了顾炎武深怀“利民”“富民”之情,顾炎武“藏富于民”“还利于民”的家国理念至今仍令世人印象深刻。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一生身怀“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道德责任,刻骨铭心地热爱自己的民族和国家,提倡利民,“私”为常情,在人情上讲“自为”“自私”,肯定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以此引人向善,推进社会改革。但这并不是宣扬利己主义。他说:“君子之为学业,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如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与潘次耕札》)基于这种思想,顾炎武明确区分“保国”和“保天下”两种不同的利益和责任,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德主张,指出:“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正始》)强调不能把“亡国”和“亡天下”混为一谈。“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日知录?正始》)他认为,君主一家一姓的灭亡,是“亡国”,而政治腐败,道德沦丧,统治者残酷压榨鱼肉人民,使人民生存不下去,造成人与人之间互相残杀,这是“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国家”,这其中的“保天下”就是捍卫天下人的利益与安全、保卫民族文化传统,类似现在捍卫祖国利益、保卫祖国安全之意。保护天下人民的利益和安全,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应有的道德责任。顾炎武认为,君主并不是什么特殊人物,不应该凌驾于广大群众之上,君民的关系是平等的,两者的道德责任也是相互的,人们并没有对君主片面的绝对忠诚和绝对服从的责任。“为民而立君,故班爵之意,天子与公、侯、伯、子、男一也,而非绝世之贵。代耕而赋之录,故班爵禄之意,君、卿、大夫、士与庶人在官一也,而非无事之食。是故知天子一位之义,而不敢肆于民以自尊;知禄以代耕之义,则不敢厚取于民以自奉。”(《日知录?周室班爵禄》)“君、卿、大夫、士和庶人在官一也”,就是说在道德责任上人们都是平等、相互的。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出发,顾炎武尖锐抨击了当时腐朽颓废的社会风俗,提出了“拨乱反正,移风易俗”的主张。他通过广泛研究当时的社会风俗,认为“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日知录?廉耻》)“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与人书九》)认为人心风俗的好坏是社会治乱的根本原因。对于腐败和道德堕落的吏风,他痛加抨击。得出“正是这种原因造成了封建天然尊长的脉脉温情消失,宗法制度的神圣光环退隐,这是家国灭亡的重要社会原因”的结论。[1]因此他极力主张实施“清议”,要让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家国兴盛的管理并贡献力量。这其中反映出他对道德责任和权利统一的要求,也正是他的“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日知录?守令》)的“公权”主张在道德上的反映。三、自一身而至于国家天下顾炎武的深切家国责任感不仅是一种思想认识,而且积极反映在自身生活实践中。在立身处世方面,顾炎武提出了“博学于文”和“行己有耻”的准则,这是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德责任在个人道德实践上的具体要求。他说:“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业。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业。耻之于人大矣,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不被其泽。”(《与友人论学书》)“文”不是一般的文章和单纯地追求广博的知识,而是立身处世、待人接物以至天下国家大事的一个意指总称。“君子博学于文,自一身而至于国家天下,制之为度数,发之为音容,莫非文也。”(《日知录?博学于文》)在他看来,“学”的目的是为了“经世致用”“明道淑世”。顾炎武鲜明地反对那些“不学,则借一贯之言,以文其陋;无形,则逃之性命之乡,以使人不可诘”(《日知录?朱子晚年定论》)的“面墙之士”和“为利禄者”。正是这些人使得“神州荡覆,宗社丘墟”。只有通过认真学习“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的具体知识,才能真正从中把握“一贯之道”“天地性命之理”,也才能做出“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的事。“行己有耻”,主要是指每一个人都要看到自己的责任,不能只关心个人的名利,而忽略关心天下国家的大利,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坚贞的气节。在顾炎武看来,人的一言一行要讲是非、善恶、廉耻,认为,“有耻”是行为核心的底线,而有耻来自对国家民众的高度的责任感,只有懂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才能“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不被其泽”,学经世之文,行淑世之事。“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与友人论学书》)顾炎武倡导“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道德准则和立身处世的道德底线,特别强调“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日知录?廉耻》),“行己有耻”重要的要耻于做“亡天下”的奴婢之人。顾炎武践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道德底线,认为做人必须要有高尚的抱负和理想,要以“明道救世”为己任。“天生豪杰,必有所任……今日者,拯救人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病起与蓟门当事书》)这种基于富国强盛的情真意切之责任感,并积极躬身践履,其心其情对于现代社会是弥足珍贵的。四、对当今学校家国情怀教育的启示顾炎武哲人的伟大道德情怀中,饱含对民族、国家刻骨铭心的热爱,对明朝灭亡彻骨的痛惜之情。一生对家与国的民生发展充满憧憬和责任意识,并于此提出的家国治理和教育理念,去除其历史的局限性,其中很多具有丰富的超越时代性的价值。我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行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教育,应积极汲取其中有价值的思想源泉。(一)加强民生幸福感教育,唤起家国自豪感顾炎武一生对自己的民族和家国饱含热爱之情,他指出人人都应有“天下为公”的理念,成“天下之公”,应“合天下之私”。在当代中国,我们党和政府在改革开放发展进程中,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团结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追求并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和成就。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国家自强,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现实、充足。“天下”老百姓最现实、最直接、最急切之“私”,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和实现,并正在进一步发展之中。学校推进家国情怀教育,首要的是唤起广大学生群体对家乡、学校、国家的民生幸福感,强化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幸福感知度,增强家国热爱之情。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从来不是脱离现实的虚无宣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应从现实出发,从家国的民生发展成就中,激发学生的家国热爱之情。在真实的生活背景中,积极强化学生享受幸福、感知幸福的意识,从心底唤起学生家国自豪感。同时,在民生幸福感教育中,要积极培育学生对家国的幸福发展“倍加珍惜、倍加维护、倍加努力进取”的情感认识,树立幸福、团结、进取的观念,在情感认知中感知家国幸福、自豪及责任。(二)强化国情教育,培养家国建设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一生中刻骨的民族爱国情怀。其忠于国家的道德情怀在于其内心对于“天下大公之道”追求的道德信念,以及实现民富、国强的道德责任感。他以“天下为公”为理想,恪守家国富强繁荣使命之责,“临患不忘国”,积极推进“拨乱反正,移风易俗”。当前,国家发展进步、民族兴旺繁荣是每一个中国人面临的家国实情,也是主流,并且正在进一步推进发展中。但在具体的现实中,仍有一些问题要冷静面对,如诚信缺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抬头等。学校家国情怀教育,在思想指导上,要正面引导,倡导和引领社会主流。面对这些问题时,教育学生用历史的、具体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唤醒自我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感,积极主动地推进和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任务。[1]学校要“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要培养青少年学生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坚持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自觉维护家国利益。[2]顾炎武在明朝世风、吏风“堕落”以及家国灭亡的情形下,对家国境况仍然坚持一种积极的理性认
本文标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精品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900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