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七讲、回归大一统:承上启下的隋唐时代
第七讲回归大一统:承上启下的隋唐时代一、新统一之重建二、隋唐政治大势三、承上启下的隋唐制度一、新统一之重建国土开发分裂时代的历史遗产民族融合文化整合新统一之重建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这样一种现象:中央集权国家,辉煌的文治武功,灿然可观的典章制度,规模巨大的建设工程,尽管多出现于统一时期,但是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包括小工程的兴建,却往往在分裂时期更为显著。一般说来,统一王朝的政治、文化以至经济中心多在首都及少数重镇,只有这些地方才有优先发展的机会;远离交通干线的地区,例如南方腹地广大地区,发展速度则要缓慢一些。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往往在交替出现的分裂时期逐渐得到一些弥补。分裂时期的小国,为了自立自存,不得不勉力开发一些道路河渠等工程,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而分裂时期地区经济的发展,又给以后出现的统一局面提供更高的经济、文化基础。这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周期性的发展过程。——田余庆:《古运河开发中所见的一个问题》载《秦汉魏晋史探微》新统一之重建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图独孤信杨忠宇文泰隋文帝周宣帝周武帝周明帝周静帝独孤皇后杨皇后独孤皇后周隋帝室关系图隋文帝杨坚关陇集团新统一之重建周武帝时杨坚袭父爵为隋国公。576年从周武帝伐齐,授定州总管。578年周宣帝即位,以皇后父拜上柱国、大司马。580年五月,周宣帝卒,静帝即位。近臣郑译等矫诏引坚辅政。七月,平定相州总管尉迟迥等反抗,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十二月,进爵隋王。581年正月加九锡,二月篡位,国号隋,年号开皇,此年杨坚40岁,是为隋文帝。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妇翁之亲,值周宣帝早殂,结郑译等矫诏入辅政,遂安坐而攘帝位。———《廿二史札记》卷一五《隋文帝杀宇文氏子孙》新统一之重建“造大舰,名曰五牙,上起楼五层,高百余尺,左右前后置六拍竿,并高五十尺,容战士八百人,旗帜加于上。次曰黄龙,置兵百人”。开皇九年(589)平陈,完成统一大业新统一之重建新统一之重建州郡县西晋19173梁·大同104586东、西魏116413总计220999北周2115081124魏晋南北朝州、郡、县的数量膨胀一郡分为四、五,一县割成两、三。——《宋书》卷一一《志序》牧守令长,虚增其数。……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北齐书》卷四《文宣帝纪》新统一之重建南北朝后期,州郡县的数目庞大。隋初平均每州管辖不到三个郡,每郡管辖只要两个县。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人倍,租调岁减。……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敢陈管见,伏听裁处。〔隋文〕帝览而嘉之,于是遂罢天下诸郡。——《隋书》卷四六《杨尚希传》隋文帝州300县隋炀帝郡190县1255新统一之重建地方佐官中央任命“别置品官,皆吏部除授,每岁考殿最。刺史、县令,三年一迁,佐官四年一迁”。——《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下》隋文帝“当时之制,〔吏部〕尚书举其大者,侍郎铨其小者,则六品以下官吏,咸吏部所掌。自是,海内一命以上之官,州郡无复辟署矣”。——《通典》卷一四《选举二》“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隋书》卷七五《儒林·刘炫传》隋代文官俑新统一之重建隋炀帝即位后的两大工程:一、营建东都洛阳二、开凿大运河目的:更有效的对关东和江南进行管理、控制隋炀帝杨广好内远礼曰炀。内好多淫,外则荒政。新统一之重建《隋书》卷三《炀帝本纪》:仁寿四年(604)诏,“洛邑自古之都,王畿之内,天地之所合,阴阳之所和。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资治通鉴》卷一八○《隋纪四》:大业元年(605)“三月,丁未,诏杨素与纳言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营建东京,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徙洛州郭内居民及诸州富商大贾数万户以实之”。大业二年“春正月,辛酉,东京成”。新统一之重建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顾炎武)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元和郡县图志》卷六《河阴县》隋代运河图新统一之重建永济渠赵州桥及桥石栏板新统一之重建中国古代都城移动示意图大运河贯穿海、黄、淮、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真正把中国历史上最基本的南、北两大区域密切沟通了起来。是唐代统一局面得以巩固的重要基础。二、唐代政治大势唐高祖李渊隋唐皇室血缘关系图李虎独孤信杨忠李昞唐高祖隋文帝隋炀帝独孤夫人独孤皇后唐太宗窦皇后关陇集团唐代政治大势长子李建成太子589-626次子李世民秦王598-649三子李玄霸早夭四子李元吉齐王603-626朕年十八便为经纶王业,北剪刘武周,西平薛举,东擒窦建德、王世充,二十四而天下定,二十九而居大位,四夷降伏,海内乂安。——《贞观政要》卷一○《灾祥》窦皇后四子唐太宗唐代政治大势昭陵六骏之飒露紫唐代政治大势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四--玄武门之变六月三日,〔李世民〕密奏建成、元吉淫乱后宫,……高祖省之愕然,报曰:“明日当勘问,汝宜早参。”四日,太宗将左右九人至玄武门……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觉变,即回马,将东归宫府。太宗随而呼之,元吉马上张弓,再三不彀。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元吉中流矢而走,尉迟敬德杀之。——《旧唐书》卷六四《李建成传》唐代政治大势唐代之长安,其宫在城北,故北军为卫宫之武力。唐代历次中央政治革命之成败,悉决于玄武门即宫城北门军事之胜负。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玄武门唐长安城图唐代政治大势太宗高宗中宗626-649649-683683-684中宗武则天睿宗705-710684-705684殇帝睿宗玄宗710710-712712-756唐代政治大势武则天则天皇后武氏,讳曌,并州文水人也。……则天年十四时,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立为才人。及太宗崩,遂为尼,居感业寺。大帝于寺见之,复召入宫,拜昭仪。时皇后王氏、良娣萧氏频与武昭仪争宠,互谗毁之,帝皆不纳。进号宸妃。永徽六年(655),废王皇后而立武宸妃为皇后。——《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本纪》唐代政治大势皇后夫人嫔婕妤美人才人宝林御女采女一人四人九人九人九人九人二十七人二十七人二十七人正一品正二品正三品正四品正五品正六品正七品正八品唐初后宫内官制度皇后宸妃昭仪才人唐代政治大势永徽六年(655)九月,贬褚遂良。十月,立武则天为皇后。显庆二年(657),贬韩瑗、来济,再贬褚遂良、柳奭。显庆四年(659),削长孙无忌官,随后令其自杀。杀柳奭、韩瑗,贬于志宁。《资治通鉴》卷二○五:“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陆贽《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不肖者旋黜,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之人名,累朝赖多士之用。此乃近于求才贵广,考课贵精之效也。”唐代政治大势李唐……自高祖、太宗创业至高宗统御之前期,其将相文武大臣大抵承西魏、北周及隋以来之世业,即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下所结集团之后裔也。自武曌主持中央政权之后,逐渐破坏传统之“关中本位政策”,以遂其创业垂统之野心。……盖进士之科虽创于隋代,然当日人民致身通显之途径并不必由此。及武后柄政,大崇文章之选,破格用人,于是进士之科为全国干进者竞趋之鹄的。当时山东、江左人民之中,有虽工于为文,但以不预关中团体之故,致遭摒弃者,亦因此政治变革之际会,得以上升朝列。而西魏、北周、杨隋及唐初将相旧家之政权尊位,遂不得不为此新兴阶级所攘夺替代。故武周之代李唐,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唐代政治大势陈寅恪先生(1890—1969)唐代政治大势唐高宗、武则天乾陵唐代政治大势述圣纪碑无字碑唐代政治大势先天(712-713)唐玄宗开元(713-741)天宝(742-756)“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疋二百一十二文。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二十年,户七百八十六万一千二百三十六,口四千五百四十三万一千二百六十五。天宝元年,户八百三十四万八千三百九十五,口四千五百三十一万一千二百七十二”。——《通典》卷七《历代户口盛衰》唐代政治大势唐大明宫含元殿遗址唐代政治大势唐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唐代政治大势大明宫三清殿遗址大明宫麟德殿模型唐代政治大势盛唐女立俑弈棋仕女图唐代政治大势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置开远门,亘地万余里。入河湟之赋税满右藏,东纳河北诸道租庸,充满左藏,财宝山积不可胜计。四方丰稔,百姓乐业。户计一千余万,米每斗三钱。丁壮之夫,不识兵器。路不拾遗,行不赍粮。奇瑞叠委,重译麕至,人物欣然。——《唐语林》卷三天宝末,天子以中原太平,修文教,废武备,销锋镝,以弱天下豪杰。……不肖子弟为武官者,父兄摈之不齿。唯边州置重兵,中原乃包其戈甲,示不复用,人至老不闻战声。六军诸卫之士皆市人白徒,富者贩缯彩,食粱肉,壮者角抵拔河,翘木扛铁,日以寝斗,有事乃股栗不能授甲。——《唐会要》卷七二《军杂录》唐代政治大势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新唐书》卷五○《兵志》统领府兵的基层组织叫做“折冲府”。在唐代,折冲府共有600多个,折冲府的长官称折冲都尉。这600多个折冲府分布于全国,其中大约40﹪设置在关中地区,接近关中的河东、河南一带折冲府也较多。折冲府的这种分布特点,目的是“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保持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600多个折冲府分属中央十六卫统领。唐发兵鱼符唐代政治大势府兵之法浸坏,番役更代多不以时,卫士稍稍亡匿,至是益耗散,宿卫不能给。宰相张说乃请一切募士宿卫。〔开元〕十一年(723),取京兆、蒲、同、岐、华府兵及白丁,而益以潞州长从兵,共十二万,号“长从宿卫”,……明年,更号曰“彍骑”。——《新唐书》卷五○《兵志》岭南五府经略剑南节度使陇右节度使平卢节度使范阳节度使河东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河西节度使北庭节度使安西节度使广东四川青海辽宁北京山西宁夏甘肃新疆新疆唐代政治大势天宝十节度使分布图边镇兵:49万内重外轻中央军:9万外重内轻唐代政治大势范阳节度使平卢节度使安禄山粟特河东节度使朔方节度使安思顺突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突骑施安西节度使高仙芝高丽重用蕃将、委以重权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发兵15万,以讨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安史之乱爆发。唐代政治大势天宝十五载(756)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同年六月,叛军攻破潼关,占领长安,唐玄宗西逃,发生马嵬兵变,唐玄宗七月抵达成都同年七月十二日,唐肃宗即位于灵武,尊玄宗为上皇天帝,年号至德。至德二载(757)正月,安禄山为子安庆绪所杀。乾元二年(759),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大燕皇帝”。上元二年(761)三月,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代宗广德元年(763),史朝义兵败自杀,安史之乱结束。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唐代政治大势安史之乱与节度使制度采访使兼任节度使道与方镇长官的合一道与方镇合一方镇→州→县唐代政治大势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新唐书》卷五○《兵志》河北地区与中央对立,长期割据“虽名藩臣,羁縻而已”东南地区中央直接控制,为唐后期立国之根本中原、西南、西北地区中间状态。与中央存在摩擦,但未达到割据的程度三类藩镇唐代政治大势元和二年十二月“己卯,史官李吉甫撰《元和国计簿》,总计天下方镇凡四十八,管州府二百九十五,县一千四百五十三,户二百四十四万二百五十四,其凤翔
本文标题:第七讲、回归大一统:承上启下的隋唐时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924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