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阿尔茨海默病健康讲堂三
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交流及心理疏导阿尔茨海默病健康讲堂(三)陈阿姨是一名专业的看护人员,这段时间她负责照顾李奶奶的起居专业的看护者陈阿姨家里人也觉得奇怪,老太太以前经常乱发脾气的,说的话大家都听不懂,陈阿姨到底用了什么魔法让老人这么配合呢?李奶奶在陈阿姨的照顾下不仅饮食正常、休息得好,而且每天都很高兴,精神状态好了很多第一部分如何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交流第二部分阿尔茨海默病的心理疏导•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特征•了解患者要表达的意思•怎样与患者交流如何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交流?•词不达意——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往往词不达意,比如他说“狗”,也许是指所有与狗一样在地上跑的动物,问他今天几号,他也许会说“天很蓝”•交谈中断——和他说话时,患者会走神,有时候不回答或拒绝回答问题•反复提问——有时候患者会反复的提问,比如“现在几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特征语言特征•行为怪异——由于疾病的影响,患者的行为往往很怪异,初次接触的人会很难理解•有的患者不停走动,有的患者会收集废物并且不让碰•有的患者莫名其妙地哭泣或者重复做某件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特征行为特征•要显示出患者的话值得听:当您听的时候,您是在告诉对方他们的话是值得去听的。倾听的行为有助于防止和痴呆有关的“自我丧失”•您的倾听意味着您把患者当作一个人来承认,并证实他们的社会身份•如果您不用心去听,那么您是在暗示他们毫无价值简.克瑞斯普著.关爱老年痴呆病人——保持接触.北京出版社.2006了解患者要表达的意思注意倾听•识别情感——识别语言背后的情感,了解谈论的话题是令他们感到高兴、沮丧或是不安。而情绪是患者主要想告诉你的内容•从当前的环境看线索——如在公园里,患者可能是高兴的,如看到小船表现出害怕的样子那他可能想到了小时候掉到河里的经历简.克瑞斯普著.关爱老年痴呆病人——保持接触.北京出版社.2006了解患者要表达的意思如何了解患者要表达的意思•从患者过去的经历找线索——如有的患者不让看护者铺床单,总是重复做一个弹动的手势。关键就在于他以前是弹棉花的工人,家人给了他一把有弦的旧琴后,他就再也不动床铺了简.克瑞斯普著.关爱老年痴呆病人——保持接触.北京出版社.2006了解患者要表达的意思如何了解患者要表达的意思•首先成为他们信任依赖的人–痴呆老人常常很难理解别人和被人理解,常会制造一些麻烦或让人苦恼,但请记住这是由于疾病所致,并不是故意的–看护者应该学会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些情况,以免问题越变越糟糕怎样与患者交流怎样与患者交流?•适当注意增进交流技巧–痴呆患者常常存在理解困难,但他们对他人说话的语气非常敏感,激动的语气会令患者感到不安,而平和的语气则让他觉得安心。因而,要尽可能保持说话时心平气和怎样与患者交流怎样与患者交流?•适当注意增进交流技巧–有时患者可能不愿意做一件事,如刷牙洗脸。心平气和的告诉他您的要求,而不要以发问的方式,这样可以避免争吵。比如您可试着说“该刷牙洗脸了,这是你的牙刷和毛巾”,而不要说“你要刷牙洗脸吗?”怎样与患者交流怎样与患者交流?•与患者交谈时要注意:–避免外界噪音干扰,说话时目光注视患者表示关注,带着微笑表示友好–交流前先称呼患者的名字,说话简单直接,每次简单说一件事–尽量使用陈述句不要疑问句,声调要温和语速缓慢,给患者时间耐心等待回答,集中注意不走神怎样与患者交流常用交流技巧有哪些?•患者听不懂时要注意:–多多提示患者,减少患者的挫折感–不要假装您听懂了,要有耐心多重复–配合实物图片和照片,利用肢体语言协助我们去公园看花吧!好的呀!怎样与患者交流常用交流技巧有哪些?爸爸,您刚才拿的橘子刚刚好!•适时安慰、鼓励和表扬–患者做错的时候不要与他争论,不要武断地纠正他,应该耐心的劝导,或者顺着他的意思–当患者做对的时候要及时给予表扬怎样与患者交流常用交流技巧有哪些?•李大姐的母亲年轻时候很苦,一个人照顾她和妹妹长大,还要照顾家里长辈。好不容易两个女儿都工作稳定了,母亲却被诊断出老年痴呆。李大姐非常难过,母亲甚至不认识自己和妹妹,以前性格很内向,现在话更少了怎样与患者交流李大姐和母亲•为了照顾母亲,李大姐特地和妹妹搬到一起,还请了个阿姨一起照顾,每天都尽量抽时间陪她说话,陪她回忆过去的事情•有空的时候李大姐还会陪母亲去郊外走走,在安静的下午耐心地和她聊聊以前种的蔬菜、小时候发生的趣事怎样与患者交流李大姐和母亲•技巧不及耐心重要——平常多在他身边,多一点时间和他做锻炼,他都会很开心•了解他的生活起居——知道他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再看他的异常表现就知道原因了•建立信赖关系——看护者与患者长期接触所建立的信赖关系也是和患者流畅交流的必要条件小结:耐心最重要第一部分如何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交流第二部分阿尔茨海默病的心理疏导•患者的心理特点•心理疏导原则•常见精神、行为症状的疏导阿尔茨海默病的心理疏导•人格改变对患者来说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心理特点•例如:大方的人变得小气,开朗的人变得忧郁,谨慎的人变得无所畏惧等等患者的心理特点人格改变•大多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都会渐渐出现越来越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自私的倾向患者的心理特点自私有时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对自己的吃的、用的都看得牢牢的,不许别人动,经常指责别人对他不好,虐待自己等等,而对于家中其他人的情况则漠不关心例如:•随着痴呆的加重,道德观念的丧失,患者的行为活动会越来越受本能的支配,表现出食欲、性欲等的“亢进”患者的心理特点受本能的支配当众在异性面前脱光衣服;对喜欢的某种食物,无节制的进食,而对不喜欢的则一口不动等等例如:由于脑功能减退的原因,患者对于自身疾病表现和性格改变,并不能有所认识,也就不可能加以自我修正,更不会有主动求治的可能患者的心理特点无自知力由于记忆力的减退,原来熟悉的环境和家人对患者来说,都成了陌生的地方和不认识的外人。患者的行为会显得紧张不安,对周围的一切总是保持着一副警惕的样子,或是处于一种茫然不知所措的状态,惶惶不可终日患者的心理特点不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常会无缘无故的惊恐害怕,惊恐害怕的直接结果表现在谩骂或击打身边的人,攻击行为十分突然,让人防不胜防患者的心理特点无缘故的惊恐害怕痴呆患者在接受指导时大多反应较慢,照料者需不急不躁,多给患者一些时间,并心平气和的反复指导,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有时这种耐心的指导和训练要做几十遍、几百遍,甚至上千遍心理疏导原则耐心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其心理治疗的原则应着眼于现在,着眼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并从中找到快乐心理疏导原则帮助患者适应目前的生活家人的参与十分重要。很多患者的家属对患者的疾病和痛苦并不理解,往往不能用正确的方法对待患者心理疏导原则家庭参与对有些患者,不要试图训练他们完成复杂的工作,如做饭、用洗衣机等,那只会加重他们的挫折感,引起不必要的情绪反应。训练他们做简单的事情时,也应使程序和步骤减到最少心理疏导原则简单原则照料患者,并不等于替他做一切事,那将使其生活能力迅速下降。应鼓励患者去做自身力所能及的所有事情,但同时必要的帮助是必需的心理疏导原则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患者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很差,生活环境的改变只会使其不知所措,要尽量保持患者生活环境中的各种事物恒定不变,必须改变时也要采用缓慢渐进的方式。比如在家里面尽量让同一个人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而不是常常更换心理疏导原则以患者为中心尽量延缓要恢复到原来状态是几乎不可能的,应尽量延缓其恶化速度利用婴幼儿的方法婴幼儿对颜色反应很强烈,对具体事物的反应比抽象的语言要好井上胜也著.痴呆.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常见精神、行为症状的疏导对有记忆障碍者的疏导•色比形好•具体的画或图比讲话要好如将房间门及把手等涂上颜色,或贴上胶布与其他的物品及房间区别开来•提醒老人吃饭时可以用吃饭的绘画比用语言更有效•当然需要多次不厌其烦地反复,老人能记住就是成功,把能记住的再尽量加以强化井上胜也著.痴呆.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常见精神、行为症状的疏导对有记忆障碍者的疏导•痴呆状态发展到中期时,常见把晚上与早晨弄错、大吵大叫,或者“在家附近却迷了路”的症状•这就是“定向力障碍”症状,就是在空间上、时间上自己当时的定位能力下降•比如可告诉患者经过超市就到家了,对丧失时间判断的患者,在早晨可以提醒他刷牙,晚上可以通过关窗帘提醒他井上胜也著.痴呆.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常见精神、行为症状的疏导对有判断障碍者的疏导•在某处什么也没有,但患者却说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种症状称为幻觉。不会有的事物确信有,把这种想法称妄想•等待症状消除——对于幻觉妄想除了药物以外别无他法,但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所以要耐心地等待症状消除•怀疑儿媳偷钱,如解释会让患者更固执,还不如说“咱们一起找找吧”或者“以后加利息一起还”井上胜也著.痴呆.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常见精神、行为症状的疏导对幻觉、妄想者的疏导•有时可以见到患者对家人、邻居、路人动武,有时患者自己用头撞墙及柱子等•考虑发怒原因——对待这种现象,一定要追究下患者有什么要求或者意见没有被接受•患者自伤的情况更要注意,在查找患者不满的根源同时,应防止其受伤及伤害到其他人井上胜也著.痴呆.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常见精神、行为症状的疏导对躁狂者的疏导•中期患者常常在家附近走走也不让人放心,明明在家里呆着还嚷着要回家•除去不安因素——常由于患者的不安引起,除去让患者不安的因素,徘徊应该会好转•比如老人要回家,可以和他一起寻找,表达自己的关心,问他“找到家了吗?”或告诉他“去那边找找看”,表现出关心的样子,不能完全否定患者的行为井上胜也著.痴呆.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常见精神、行为症状的疏导对徘徊者的疏导较早期的患者常常收集垃圾,有的是纸张,有的是瓶盖、易拉罐,有些患者收集一些有危险的金属片、玻璃片等井上胜也著.痴呆.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任其看管一些废物往往患者认为是宝物,不危险的可以任由他去,有些东西可以说“帮着放在安全的地方保管”,做出真的保管着的样子更好。这种现象并不是长期持续的,只要没有实际损害,看护者任其看管的态度很重要常见精神、行为症状的疏导对收集废物者的疏导•有的患者明明自己的女儿在眼前,却问“我的女儿在哪里?”这常常使家人感到悲伤•那应该怎么做呢?——没有必要勉强、反复多次的、不厌其烦的强调“我是你的女儿”,如果这样做了,反而会增加患者的负担,起反作用•容忍患者的错误是最佳的做法,与老人亲切的共处使他有稳定感即可井上胜也著.痴呆.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常见精神、行为症状的疏导对认错人物者的疏导痴呆患者或许不记得你的名字,但他们会记得你给他们带来的感觉!与患者成功交流及心理疏导的法宝——倾听与耐心•积极地倾听,充满同情地去了解他的需求会让您的看护工作更加轻松•长期护理,耐心是最重要的。掌握一些沟通的技巧会使患者对您的信赖感增加•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对出现的心理症状进行疏导是看护工作的重要一环谢谢!
本文标题:阿尔茨海默病健康讲堂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939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