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潮安大队水域救援类型预案2020.42水域灾害事故处置程序(一)侦查检测侦察检测主要包含以下程序:(1)查明事故的种类、发生时间、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和可能造成的后果;(2)查明遇险和被困人员的位置、数量、危险程度以及救援途径、方法;(3)查明水域深度、温度,水面宽度,水流方向、流速,水质浑浊程度,河床形态以及航行船舶等情况;(4)查明事故现场及其周边的道路、气象以及岸边地形、地貌、建(构)筑物等情况;(5)评估危害趋势及可能发生的问题,现场救援所需力量、装备器材材以及其他资源;(6)与水上公安、海事、航道、港务、打捞、电力、通信、气象等有关部门、专业力量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7)船舶搁浅翻翻沉、交通工具坠水救援时,查明事故船舶和坠水交通工具类型、使用性质、结构,所载物品性质数量,是否发生泄漏、燃烧、爆炸以及离岸距离等情况;(8)孤岛救援时,查明孤岛上安全绳固定和舟艇停靠条件。(二)警戒疏散警戒疏散主要包含以下程序:(1)依据侦察检测结果,科学、合理地划定警戒区域,设置警戒标志;(2)协调相关联动单位管制事故水域交通,停止事故水域内3无关航行和作业,清除警戒区域内无关人员,禁止无关车辆、现场群众和无可靠安全防护措施的施救人员、装备进入警戒区内;(3)必要时采取禁火、停电等安全措施;(4)对事故水域现场、上游和下游进行实时监测。(三)安全防护安全防护主要包含以下程序:(1)水域救援人员应使用水域救援头盔、水域救援服、水域救援手套、水域救援靴、消防专用救生衣、割割绳刀、高音哨等专用装具防护,夜间作业应使用(佩戴式)防水照明灯、防水方位灯。(2)实施入水救援时,应使用水面漂浮救生绳对入水救援人员进行保护,水面漂浮救生绳应与消防专用救生衣快卸部件连接,严禁固定在入水救援人员身体或防护装备其他部位。(3)实施潜水救援时,水域救援人员应使用潜水装具防护,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4)寒冷天气应采取防寒保暖措施,应使用干式水域救援服或潜水服防护。(5)安全员应对水域救援人员安全防护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6)流动水域实施救援时,上游方向必须设置上游观察员,保持瞭望,注意观察,发现险情,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下游方向必须设置下游安全员,预防有救援人员或遇险和被困人员遇险时能够在下游处迅速以抛绳、拦截网、救援艇等立即将其救起。(7)高山河谷地带实施水域救援时,安全员应对山体危险区段、部位进行实时监测,防止滑坡、滚石造成意外事故。(四)人员搜救及险情排除4人员搜救及险情排除主要包含以下程序:(1)分析判断灾情,评估风险危害,制订作业方案。(2)根据现场不同情况,采取岸上、舟艇或直升机、入水救援等技术与方法施救。(3)施救应按照就近先救、水面先救、伤员先救救、老弱病残先救的原则进行。(4)视情调集其他船舶配合救援作业,抢救疏散遇险和被困人员。(5)对现场受伤人员应立即移交医疗急救部门进行救治。(6)船舶搁浅翻沉、交通工具坠水救援时,应采取措施稳固事故船舶和坠水交通工具,防止倾覆移位。利用舱(车)门、舷(车)窗等途径,抢抢救疏散遇险和被困人员,必必要时对船(车、机)体进行破拆施救。(7)实施洪淓救援时,应优先营救被困在水中、树梢、岩壁屋顶等险恶环境中的遇险人员。(8)要确保伤员在转运之前有足够的个人防护装备并防护到位。(五)现场管理现场管理主要包含以下程序:(1)按照便于观察、比较安全的原则,选择救援人员、装备器材的集结地点。(2)实施水域救援时,应由指挥员带领编组作业,救援人员严禁单独行动。(3)视情安排紧急救助小组待命,确保救援人员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能及时组织救援。5(4)实施大面积洪涝救援时,应采取舟艇编组方式搜救遇险和被困人员。(5)实施潜水救援时,潜水员在安全员检查后方可入水作业,并确定联络信号,与岸上或水面保持不间断联络;应两人(含)以上编组入水,由上游向下游搜索。(6)救援结束后,应全面、细致地检查清理现场,视情留有必要力量实施监护和配合后续处置,并向事故单位或者有关部门移交现场。(7)撤离离现场时,应清点人数,整理装备。(8)洪涝救援结束后,应对救援人员、装备进行洗消,并加强卫生防疫工作。(六)行动要求(1)绳索系统救援时,固定点必须牢固,安全绳、安全钩等装备器材必须在额定荷载范围内使用。(2)对可能发生移位的孤岛上遇险人员施救时,救援员和遇险人员禁止在绳索系统搭建的绳桥上横渡。(3)舟艇救援落水人员时,舟艇应与落水人员保持适当距离,防止船桨、螺旋桨伤人。(4)实施入水救援前,救援员应作好身体活动准备,防止肌肉痉孪。(5)实施入水救援时,应稳定落水人员的情绪,从侧后方接近落水人员,并采取合理救助方法。(6)仓船舶和和坠水交通工具泄漏、燃烧、爆炸事故应按照相应规程处置。(7)不要使水中的救援绳索绷紧,且水中的救援设备及绳索6与水流的角度不应小于45度。(8)不要站在绷紧绳索的附近,需要在其附近工作的,要站在系统的上游方向。7台风灾害应急预案潮安辖区地处粤东沿海,台风灾害频发。潮安区夏季期间常遭受强台风袭击,路面多处积水,有大量树木及广告牌倒塌,部分群众危房倒塌,高压电线有可能发生断裂引起短路,引燃附近可燃物起火。有群众被困情况。1、灾害特性1.1破坏力强,危害性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狂风巨浪;二是风暴潮;三是遇有火灾,两种灾害相互借势,危害极大。1.2波及面广,人员伤亡大。1.3防范困难,救援难度大。2、应对措施2.1力量调集:就近原则调派力量前往处置,救援力量应携带救生衣、救生圈、安全带、多种救生绳、救生抛绳器、防坠落辅助部件以及担架、照明、通信、扩音器等器材装备。2.2疏散人员和物资:遇有疏散人员和重要物资的任务时,主要根据命令出动由抢险救援车、水灌车。2.3救生排险:2.3.1遇有抢救建筑物倒塌、人员溺水、交通事故、触电事故,有人员被困时,出动抢险救援车、水灌车人员处置。2.3.2与社会力量一起加固江、河堤坝时,全体指战员出动。82.3.3协助交通部门清除道路障碍,由抢险救援车出动。2.3.4扑救各类火灾,由水灌车、泡沫车出动。处置不同的事故和灭火战斗,中队指挥员要按照相应的方案和措施进行处置。对现场抢救出的人员要立刻进行现场急救,并迅速送120医治。9洪涝灾害应急预案潮安辖区毗邻韩江,且处于雷雨多发地,常受台风影响并伴有大雨,可能引发洪涝,造成洪灾。洪涝灾害是指由于过量的降水造成江河湖水泛滥,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的灾难。1、洪涝灾害事故特点1.1涉及地域广我市临海海岸线长,受洪涝灾害严重威胁。1.2人员伤亡重洪涝灾害往往造成江、河、水库堤坝溃决,形成遍地汪洋,导致大量城乡居民因无法及时逃生而遇难。1.3经济损失大洪涝灾害造成粮食大量减产,甚至绝收;冲塌房屋,吞没财产:工矿企业单位被淹,被迫停产停业;毁坏铁路、公路和城镇基础设施;破坏水利设施等。1.4损坏道路桥梁,中断交通洪涝灾害造成铁路、公路以及桥梁等毁坏,使地面交通基本陷于瘫痪,直接影响政治、经济以及人民的正常生活秩序。1.5易引发次生灾害洪涝灾害还常常伴随泥石流、滑坡、山崩,以及化工设施毁坏后所发生的化学事故和灾后出现的瘟疫、饥荒等次生灾害,使灾情10趋于复杂化、扩大化。1.6救援困难由于洪涝灾害涉及地域广,受灾人数多、灾害周期长,道路交通、通信中断等,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2、应对措施2.1力量调集。就近原则调派力量前往处置,救援力量应携带救生衣、救生圈、安全带、多种救生绳、救生抛绳器、防坠落辅助部件以及担架、照明、通信、扩音器等器材装备。根据上级指示,统一调派消防救援力量和救生船艇装备,调派的原则是确保重点及危急、险恶地段或区域的需要。2.2疏散人员和物资。根据灾情,严密制定灾民疏散方案;及时保护或转移国家和集体的重要物资。2.3充分利用装备优势,发挥特殊的抢险救援作用。2.3.1照明:洪涝会导致大面积停电,要预备发电机和多套充电设备,确保夜间使用强光灯、三角移动灯、气动升降照明灯及车载照明灯和无线通讯设备的充电。2.3.2排涝:要灵活运用消防队伍的抽水器材,如水罐车、手抬机动消防泵进行抽水排涝。2.3.3灭火:针对洪涝灾害导致的燃烧、爆炸等二次灾害,消防队伍要遵循“先控制、后消灭、再抢险”的原则。2.3.4抢险:对洪涝导致的罐体上浮、管道断裂、化危品泄漏11等险情,要用专勤器材,采取“围、堵、驱、抽、固、压、灌、拆”等方法实施抢险。围,围墙筑堤,固罐排险;堵,堵住泄漏源或逆向拦截油面,堵塞住漂流途径;驱,喷雾水驱散泄漏物;抽,先“抽”吸油品,再抽排积水;固,把罐体固稳,固牢;压,用袋装沙石“压”罐控浮;灌,向罐内“灌”水增重,下沉后扶罐复位;拆,将上浮罐体与管线“拆”开分离,以防连锁反应。2.4救生排险。2.4.1与社会力量——起全力加固江、河、湖的堤坝,堵疏水道,以免暴涨的洪水引起堤坝溃决。2.4.2协助交通部门及时修复毁坏的道路,清除障碍,以保证救援所需的车辆及装备顺利抵达目的地。2.4.3及时扑灭各类火灾,有效控制化学事故等一切次生灾害。2.5现场急救。对事故现场抢救出的窒息、休克、出血、溺水等重、危急伤员,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初步处理后,利用救护车、现场车辆或船只迅速转送医院救治。2.6做好保障。及时供给各类水上救生装备,以及饮用水、干粮、药品等生活必需品,确保队伍长时间连续作战的需要。12水域搜救应急预案1.灾情设定潮州市普降大暴雨,导致全市江河水库水位迅速上涨,并引发多处地质次生灾害的发生和房屋倒塌。有群众落水,重要物资被水冲走,消防队伍接到警情后迅速前往处置。2.水域搜救难点2.1涉及水域广。2.2人员落水自救能力差,极易造成人员伤亡。2.3人员和物资落入水中,搜救和打捞难度大。2.4救援人员深入事故水域实施搜救时自身危险性大。2.5救援人员到达落水水域时已失去最佳搜救时机,水面已没有明显落水痕迹,往往要大范围搜寻,长时间打捞才能找到落水者。3.处置程序在搜救过程中,根据水域救援灾害事故的特点和行动要求进行救援,运用各种有效的战术、有效地组织指挥、调集力量、运用正确的战术合理组织、运用到场力量,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搜救,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和人员伤亡。3.1接警调度3.1.1119调度指挥中心要问清落水者的落水时间、地点、数量、水流方向、水域深度、落水者状态以及周围交通道路等情况,并随时保持与报警人的联系,掌握事态发展变化情况。133.1.2视情况调动第一出动力量以及冲锋舟、救生衣、救生圈、安全带、安全绳、照明灯、对讲机等器材装备。3.1.3调请公安、卫生等部门到场协助处置。3.2现场侦察3.2.1询问知情人,了解落水时间、地点、人数等情况。3.2.2查明落水者险情状况,重点查看落水水域深浅、水面宽度、水流方向、流速、水质浑浊情况、水面行驶船只情况及落水点离岸距离、岸边地形、地貌、建筑物等情况。3.3安全防护3.3.1冲锋舟上的救援人员要有安全防护措施。救援人员必须穿戴救生衣、身系安全绳,在保护下实施救援。3.3.2需要潜水作业时必须由专业潜水员着潜水服下水,并采取安全措施。3.4搜救准备3.4.1根据实地查看的情况,制定搜救行动方案。3.4.2进行分工部署,强调安全防护,提出行动要求。3.4.3保护人员对冲锋舟实施安装,协助救援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确定保险绳的固定点或行动路线。3.4.4安全员对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进行检查,做好记录。3.4.5相关地方联动部门协助消防开展救援、医疗急救人员做好救助准备。3.4.6通知其他单位和人员在搜救期间停止在搜救水域的各项作业。143.4.7对现场周围实施警戒,疏导围观人员,严禁无关人员和船舶进入搜救区域。3.5搜救措施3.5.1所有救援队员在指定位置集合。3.5.2冲锋舟按编队行驶进入指定水域进行搜救。3.5.3发现落水者后鸣哨或者举旗示意。3.5.4施救过程中向落水者抛放救生圈或救生衣。3.5.5在多人落水需要施救,应按照“先近后远,先水面后水下,先生还后死亡”的顺序进行救援。3.5.6对落水人员进行救援要选好航线,准确靠拢落水者直接将落水者救起,如果舟与落水者相隔一定的距离,应先
本文标题:水域救援类型预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953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