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马哲史第四章(原著)反杜林论ppt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第一部著作《反杜林论》(哲学编,选读)恩格斯于1876.9—1878.6写作出版了《反杜林论》。它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三编,其中哲学编包括“引论”共13章。其内容是批判杜林的哲学,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杜林(1833~1921)是德国哲学家,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代表。第一节“三版序言”一、写作出版写作原因:第一,为了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维护德国党内的团结。第二,为了消除杜林理论的影响,反击杜林及其小宗派的进攻。第三,为了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内在联系。二、理论贡献从马哲史看,其理论贡献主要是:第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化的第一部重要著作。第二,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第三,揭示了唯物论和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联系,描绘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雏形。第四,系统阐述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一、批判空想社会主义,论述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来源(1—6段)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第1段)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2.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理论(2—6段)(1)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先驱——18世纪的法国启蒙学说(2—3段)法国启蒙学说是指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夕,以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等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为代表的思想学说。第二节“一概论”《反杜林论》第一章是“概论”,有20个自然段,中心思想是阐述社会主义怎样从空想变为科学。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霍尔巴赫高九江著:《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第一,法国启蒙学说的特点特点:一是革命性或批判性;二是强调和夸大理性。第二,法国启蒙学说的实质实质:资产阶级的思想,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学说(4—6段)第一,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代表是16世纪英国的莫尔,著作《乌托邦》;17世纪意大利的康帕内拉,著作《太阳城》。第二阶段是18世纪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代表是摩莱里、马布里。第三阶段是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代表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第二,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和缺陷贡献: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描绘了理想社会,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成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直接的理论来源。缺陷:“空想”。(具体见原著第5段)第三,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终结傅立叶圣西门欧文(1)古代朴素辩证法被形而上学所代替(8—9段)二、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7—20段)1.唯物辩证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7—14段)看来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呀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古代朴素辩证法虽然唯物而辩证地描绘了世界联系和发展的“总画面”,但由于自然科学的不发展,对世界的认识只能是抽象的猜测的。赫拉克利特弗兰西斯·培根洛克形而上学的产生、特点和缺陷:恩格斯指出:近代自然科学分门别类的“这种考察事物的方法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中移到哲学中以后,就造成了最近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者“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必然“陷入不可解决的矛盾,因为它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了它们互相间的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了它们的产生和消灭;看到它们的静止,忘了它们的运动;因为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2)形而上学被唯心辩证法所代替(10—12段)黑格尔(3)唯心辩证法被唯物辩证法所代替(13—14段)马克思恩格斯2.马克思用唯物辩证法考察人类社会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15—20段)恩格斯指出:“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已经变成了科学,现在的问题首先是对这门科学的一切细节和联系作进一步的探讨。”思考题:1.恩格斯是怎样论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2.恩格斯是怎样论述形而上学的产生、特点和缺陷的?讨论题:结合《反杜林论》第一章的学习,谈谈你对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的认识。第三节“三分类。先验主义”《反杜林论》第三章是“分类。先验主义”,有21个自然段,中心思想是批判杜林的先验论,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原理。一、杜林的哲学观(1—2段)在杜林看来,哲学就是关于原则的学说;哲学的对象就是原则;要从原则出发构建哲学体系。恩格斯指出这是先验主义。二、批判杜林的错误,论述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思想(3—21段)1.杜林从原则出发构建哲学体系的方法是先验主义的(3—4段)恩格斯论原则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第一,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第二,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第三,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2.杜林先验主义认识论根源在于夸大了意识的相对独立性。(5—9段)恩格斯说,杜林不仅以人类而且“以一切天体上的有意识的和能思维的生物的名义来思维”,这就使“思维脱离唯一的真实的基础,即脱离人和自然界”,夸大了思维和意识的相对独立性,陷入先验主义。4.批判杜林在数学问题上为自己先验主义错误所作的辩护,进一步阐明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12—21段)思考题:1.恩格斯对原则与客观世界关系的论述及其启示。2.恩格斯是怎样批判杜林的先验主义错误,论述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思想的?3.杜林运用先验主义方法构建哲学体系的动机在于建立包罗万象的“终极真理”的体系。(10—11段)恩格斯认为,由于受主客观限制,“终极真理”的体系永远建立不起来。人类认识正是在有限和无限的矛盾中推进的。杜林认为纯数学是头脑中构思出来的,是先验的,因此哲学也可以是先验的。恩格斯指出这种辩护是无用的,所谓“纯数学”说到底也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第四节“四世界模式论”《反杜林论》第四章是“世界模式论”,有32个自然段,中心思想是批判杜林世界统一于存在的错误,阐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一、杜林的世界统一观(1—3段)杜林以包罗万象的存在是唯一的论点为前提,以思维的本质在于综合为论据,推论出“世界统一于存在”的错误结论。二、批判杜林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错误(4—13;15—32段)第一,前提是同义语的反复(4段)第二,论据不能成立(9段)第三,方法是唯心的(10—12段)第四,结论是错误的(13段)。恩格斯指出“世界统一于存在”的结论的错误在于:一是同义语的反复;二是折衷主义的命题;三是混淆了统一性的前提和统一性的本质。第五,杜林的世界模式论是对黑格尔逻辑学的抄袭(15—32段)。三、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14段)恩格斯指出:“虽然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因为世界必须先存在,然后才能够是统一的,但是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能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这段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经典论述有三个要点:第一,存在是世界统一性的前提。第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第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要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思考题:恩格斯是怎样批判杜林“世界统一于存在”的错误命题,论述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第五节“九道德和法。永恒真理”《反杜林论》第九章是“道德和法。永恒真理”,有29个自然段,中心思想是批判杜林“永恒真理”论和“永恒道德”论,论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和道德观。一、批判杜林在真理问题上的谬论,阐明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1—22段)1.杜林的真理观(1—7段)杜林以个人思维是至上的为论据,得出真理是永恒的错误结论。2.批判杜林的真理观,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8—22段)第一,从认识能力的角度批判了杜林的永恒真理论,论述了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8—12段)恩格斯指出:“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那种认识是在一系列相对的谬误中实现的;二者只有通过人类生活的无限延伸才能完全实现。”第二,从认识成果的角度批判了杜林的永恒真理论,论述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13—20段)恩格斯通过大量举例,说明“认识在本质上是相对的”。第三,从真理界限的角度论述了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批判了杜林的永恒真理论。(21—22段)恩格斯指出:“真理和谬误,正如一切在两极对立中运动的逻辑范畴一样,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只要我们在上面指出的狭窄的领域之外应用真理和谬误的对立,这种对立就变成相对的。”二、批判杜林的永恒道德论,论述历史唯物主义道德观(23—29段)杜林以永恒真理论为基础的永恒道德论,是超历史、超阶级的唯心主义道德观。恩格斯批判了杜林,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道德观:第一,道德的经济根源。第二,道德的历史性。第三,道德的阶级性。第四,道德的共同性。第五,道德的进步性。思考题:1.恩格斯是怎样批判杜林“永恒真理”论,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的?2.简谈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道德观的基本思想。讨论题:结合对恩格斯道德观的学习,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问题的认识。作业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问题的思考——学习恩格斯道德观的心得体会。第六节“十道德和法。平等”《反杜林论》第十章是“道德和法。平等”,有33个自然段,中心思想是批判杜林唯心主义平等观,论述历史唯物主义平等观。一、批判杜林的平等观(1—24段)1.杜林的平等观第一,杜林平等观的先验主义方法。(1—5段)第二,杜林平等观的基本公理:两个人的意志彼此完全平等。(6—7段)第三,杜林对平等的价值评价:凡平等都是绝对的好事,不平等是绝对的坏事;不平等产生于暴力,没有暴力就必然完全平等。(11段等)第四,杜林平等观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性质。2.恩格斯对杜林平等观的批判第一,杜林平等观的方法是先验的。(1—5段)第二,杜林平等观的公理是荒谬的。(8—10段)第三,杜林不平等起源于暴力的观点是错误的。(11段)第四,杜林平等观的理论是自相矛盾的。(12—24段)二、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平等观(25—33段)1.平等观念的历史作用(25段)2.平等观念的历史发展(26—30段)第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平等观念。第二,资产阶级平等观。恩格斯论述了资产阶级平等观的产生、内容、特点和实质。其根本内容是“消灭阶级特权”(即封建特权)。3.无产阶级平等观(31—32段)第一,无产阶级平等观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与资产阶级平等要求同时产生。发展:第一阶段:采用宗教的形式。(不成熟的形态)第二阶段:借用资产阶级的话柄。(有局限的形态)第三阶段:无产阶级平等观科学内容的提出。(科学的形态)第二,无产阶级平等观的实质和内容。实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内容:“消灭阶级”。思考题:1.恩格斯是怎样论述无产阶级平等观的?2.简谈杜林的平等观。讨论题:结合对恩格斯平等观的学习,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平等问题的认识。作业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平等问题的思考——学习恩格斯平等观的心得体会第七节“十一道德和法。自由和必然”《反杜林论》第十一章是“道德和法。自由和必然”。重点内容是批判杜林的自由观,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由观。一、杜林的两个自相矛盾的自由定义(29—31)定义一:自由是脱离必然的自由意志。这是唯心主义的、唯意志论的观点。定义二:自由是没有意志能动性的纯粹必然性的强制。这是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二、恩格斯对自由与必然辩证关系的论述(32)恩格斯指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意志自由只是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来作出决定的那种能力。因此,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愈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愈大;而犹豫不决是
本文标题:马哲史第四章(原著)反杜林论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976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