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务礼仪 >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题研究方案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题研究方案2009-8-515:24:14阅读数:2261网友评论:0(顶:0,踩:0)条一、课题研究的提出要想使学生获得有成效的学习,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不但学习效率会提高,而且会使他们终身受益。二、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1、概念界定学习习惯是指孩子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由于习惯实际上是指通过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某种动作的一种需要,从生理机制上来说,习惯只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动力定型。易言之,习惯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一定的刺激情景与个体的某些动作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稳固的暂时神经联系--条件反射连锁系统。这样,当个体在同样的刺激情景作用下时,条件反射的连锁系统就会自动地出现,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或自动地进行同样的有关动作。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孩子学会学习,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凡是学习成绩好而且稳定的孩子,都是从小培养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2、目前学校实际情况:我校大部分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女。这些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差,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由于这些学生从小受所处环境的影响和所受教育的局限性,因而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最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点:1、缺乏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2、书写潦草不规范,坐姿差;3、喜欢做小动作,缺少认真倾听的习惯;4、课堂上不善于动脑,盲目听信教师和同学,缺少个性;5、学习缺乏自觉性,作业懒散,做事拖拉;6、不善于使用工具书,缺乏查资料和朗读背诵、课外阅读的习惯;7、学习缺乏探究问题、大胆质疑的习惯……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老师教学工作被动。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我校的教学质量,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特制定“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课题实施方案。三、课题研究的目标我们的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督促、学生的自我管理下,养成如下习惯:1、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2、书写规范,坐姿端正;3、认真倾听的习惯;4、课堂上善于动脑,不盲目听信教师和同学,有自己个性;5、学习自觉,作业不懒散,做事不拖拉;6、善于使用工具书,查资料和朗读背诵、课外阅读的习惯;7、养成探究问题、大胆质疑的习惯……。四、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成员查阅各种文献资料进行相关理论学习研究,努力提供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2、调查研究法:本课题通过精心设计师生问卷,在各班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我校小学生学习习惯有关内容的数据。3、行动研究法:本课题倡导教师自觉、主动的参与研究,并通过实践与研究改进方法、提倡素质和能力,实现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4、观察法:多听其他老师的课,注意他们在不同课堂情景中的表现方式,同时要观察学生教师的反应。5、案例研究法:本课题通过模拟在校选择的师生典例,进行个案研究,从中找出规律。六、课题研究的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年3--5月①、成立学校中心课题组;②、查阅资料、收集资料、进行理论学习;③、制定“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有效性的教学环境研究”子课题——“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课题实施方案;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2009年6月——2010年10月①、深入落实课题实施方案:②、办好家长学校,进行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指导,并进行经验交流;③、开展一系列实践体验活动;④、每学年对课题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一次,及时调整课题实施方案;⑤、每学年召开阶段成果汇报、经验交流会。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0年底汇集研究资料,进行全面总结,形成系统研究成果专集,接受专家鉴定。七、课题成果与形式1、子课题研究报告2、编撰若干与该课题相关的论文,争取发表或获奖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研究实施方案来源:加入时间:2009-10-15已读次数[1806]一、课题的提出(一)选题的意义1.是适应小学生成长的需要。俗话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由此可见,行为习惯与人的性格命运的联系非常密切。我国古代就有“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的说法。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一切教育都可以归结于养成儿童良好的习惯。”我国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需要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可见,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越来越认识到小学生人格养成的重要性,更为重要的是认识到学习习惯与人格养成之间的内在联系。2.是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发展赢得了更好的外部发展条件。为了更好地融入世界,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社会的未来青少年们更应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质。面对形势发展的需求,我国大力倡导素质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健康人格,而健康人格必然是一系列具体素质培养,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3.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积累已密不可分,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正呈几何级数增长,人要在这个世界立足、发展就必须和这个发展着的世界同步,必须顺应这个世界。因此,人的学习也走向终身化、自动化。******************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深刻指出了学习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是飞速发展的现代经济社会的需求。新课程理念是“以人为本”,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教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结果更重要。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现在的小学生,正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培养小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再养成就很难了。孩子要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必须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21世纪的教育首先应该关心人们如何在密切相关的地球上求同存异、协力发展,进行有关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意念教育。这其实就是一种行为习惯的教育,学生只有学会了学习,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参与社会的竞争,成为未来社会的创造者。4.适应特色学校建设的需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为了适应这一转变,重庆市教科院牵头组织精干力量实施教育部“十一五”重点课题研究“重庆市特色学校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开展了特色学校理念与实践的系列研究。我校本着以为人民服务,办老百姓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从本校实际出发,选择“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研究”这一课程进行研究,以突出优势项目,形成强势项目,突出自身特色,打造品牌学校。(二)课题相关研究现状综述。关于学习习惯的研究是一个热门话题,查阅教育研究资料,可以查找到许多关于学习习惯方面的资源,他们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地位测量、分类、成因分析、矫正方法和培养途径方面都有不同深度的论述。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强调,人的行为既受外在因素影响,同时也受个体的自我调节因素制约。这一观点从另一个侧面指出了学习习惯对学习活动的影响。日本心理学家调查过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结果表明,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学习习惯的得分并不增加。据此认为,学习习惯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难有多大改进,所以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广泛开展和不断加强,各地各校对类似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题早有研究。如关鸿羽教授在齐鲁晚报现代教育工作室和济南南洋学校联合举办的活动中作了“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他的这种研究侧重于养成教育;又如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的眭海涛老师发表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探求”,他的研究则侧重于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培养等等。这些研究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学习习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优秀的实践范例。但是,这些研究总的来说,也存在着许多有待于深入和修正的地方。比如学习习惯培养的面不够宽,方法也比较简单,缺乏相应的评价与反馈的弊端,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准备在本次研究中重点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学习习惯的培养内容如何拓展。2.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学习的态度、方式、方法如何形成。3.如何操作学习习惯的评价。4.形成系统性学习习惯培养,把学习习惯同学生的人格形成联系起来。(三)研究基础。我校是永川城区的一所有着40余年办学经历的老牌学校。我校环境优美,各类功能室齐全,互联网直接进入校园。办学几十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一直位居城区学校前矛,多次获得永川区教育综合督导评估特等奖(优秀奖),教学质量一等奖。我校办学特色突出,先后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单位,全国最佳校刊评比一等奖,重庆市推广普通话及《汉语拼音方案》先进集体,重庆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重庆市少儿羽毛球永川训练基地等。近年来,我校确立了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办学方向,学校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积极开展“以校为本”的行动研究,形成了较完善的校本研修制度。我校现有9个教研组,每个教研组都确立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在2008年度中,我校的语文高段教研组被评为重庆市优秀教研组,万显凤老师获得优秀教研组长的光荣称号。学校曾参与永川区级课题研究五次,其中课题《体育课程标准》学习评价方法实践研究在“重庆市第三届基础教育优秀教改成果”评比中荣获三等奖,并编入小学体育教材。我校现有教职工78人,其中高级教师52人,一级教师23人。教师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14人,具有专科学历的50人,重庆市骨干教师1人,永川区名师1人,永川区级骨干教师8人。从知识结构、专业素质和已有的经验看,这支队伍非常出色。同时,我们这次课题研究得到了区教委相关领导和专家的直接关心和指导。这些有利条件无疑都为我校课题的成功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二、概念的界定。1.习惯:所谓习惯,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指由重复和不断的强化而长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更改的行为、倾向,并且能为完成某种工作而巩固下来的一种需要。2.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学习习惯的养成就是引导学生对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的长期实践和应用,使之形成比较稳固的学习行为。3.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主化的持久的学习方式,往往它成为一个人学习品行的一部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个人成长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它广泛存在于学习的所有内容中,体现在学习过程里。例如课前预习,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独立认真作业,自觉检查订正的习惯都属于良好的学习习惯。依据新课程理念我们认为要将这些常规习惯逐步打造为更高层次的学习习惯,即创造性的学习习惯,包括诸如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注重实践、学会思考,掌握
本文标题: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题研究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043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