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公开课-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初二A段公开课1课题:§6.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时间:2010.05.06(周四上午第4节)地点:三明三中教学楼班级:初二(1)班授课教师:林伟★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证明.。(二)能力训练要求: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及其简单应用;初步学会利用辅助线证题,同时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和论证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初步体会思维的多向性,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学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教学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方法。★教学方法实验、讨论法。★教具准备三角形纸片数张。★教学过程Ⅰ.设现实情境,引入新课[师]大家来看这张三角形纸片。三个角分别是A、B、C,现在我们把三个角折叠到一起,大家观察一下这三个角之间的关系。(请***同学来回答)实验1:先将纸片三角形一角折向其对边,使顶点落在对边上,折线与对边平行,然后把另外两角相向对折,使其顶点与已折角的顶点相重合(图(2)、(3)),最后得图(4)所示的结果.(1)(2)(3)(4)[***]三个角之和为180°[师]很好!请坐。由实验可知:三角形的内角之和正好为一个平角。但观察与实验得到的结论,并不一定正确、可靠,这样就需要通过数学证明。那么怎样证明呢?请同学们再来看下一个实验。[师]大家再来看这三张三角形纸片。把它们重合一起,说明这3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也就是说这3个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也相等。试验2.我们先画一条直线,然后,我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帮忙。(请***同学上台)我们让其中两个三角形底边靠着这条直线,使得它们有两个顶点重合,固定不动。然后我用第3个三角形∠C朝下,逐渐往下逼近。这时,∠A与∠ACE能重合吗?[生齐声]能重合.[师]为什么能重合呢?请大家思考一下。初二A段公开课2Ⅱ.讲授新课[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先看一下课本P237撕纸试验。我们记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我们证明的时候是把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于是得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平角,也就是180°那我们怎么用数学的语言证明呢?现在大家拿出本子,按步骤:画图→写出已知、求证→分析解题方法→写出证明过程,我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板书。(请***同学上黑板写出整个过程)。[***板书]已知,如图△ABC。求证:∠A+∠B+∠C=180°证明:作BC的延长线CD,过点C作射线CE∥AB.则∠ACE=∠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ECD=∠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CB+∠ACE+∠ECD=180°(1平角=180°)∴∠A+∠B+∠ACB=180°(等量代换)即:∠A+∠B+∠C=180°.[师]同学们写得证明过程很好,在证明过程中,我们仅仅添画了一条射线CE,使处于原三角形中不同位置的三个角,巧妙地拼凑到一起来了.为了证明的需要,在原来的图形上添画的线叫做辅助线.在平面几何里,辅助线通常画成虚线。我们通过推理的过程,得证了命题: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是真命题,这时称它为定理.即: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师]大家看P239小明也在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他是这样想的。大家来议一议,他的想法可行吗?在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小明的想法是把三个角“凑”到A处,他过点A作直线PQ∥BC.(如图6-10)他的想法可行吗?(请学生自由上台板书,下面的同学认真看他写的过程)初二A段公开课3[生***]小明的想法可行。因为:∵PQ∥BC(已作)∴∠PAB=∠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QAC=∠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PAB+∠BAC+∠QAC=180°(1平角=180°)∴∠B+∠BAC+∠C=180°(等量代换)[师]做的很好!还有同学有其他方法吗?[生***]也可以这样作辅助线.即:作CA的延长线AD,过点A作∠DAE=∠C(如下图)。[生***]也可以在三角形的一边上任取一点,然后过这一点分别作另外两边的平行线,这样也可证出定理。即:如上图,在BC上任取一点D,过点D分别作DE∥AB交AC于E,DF∥AC交AB于F。∴四边形AFDE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定义)∠BDF=∠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EDC=∠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EDF=∠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BDF+∠EDF+∠EDC=180°(1平角=180°)∴∠A+∠B+∠C=180°(等量代换)[师]同学们讨论得很好。接下来我们做练习以巩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Ⅲ.课堂练习(一)课本P239随堂练习1、2.初二A段公开课41.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之和是多少度?等边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多少度?请证明你的结论。答案:90°60°(请同学们做在本子上,做完,老师板书核对).如左图,在△ABC中,∠C=90°∵∠A+∠B+∠C=180°∴∠A+∠B=90°.如左图,△ABC是等边三角形,则:∠A=∠B=∠C.∵∠A+∠B+∠C=180°∴∠A=∠B=∠C=60°2.如左图,已知,在△ABC中,DE∥BC,∠A=60°,∠C=70°,求证:∠ADE=50°。(请同学们做在本子上,做完,老师板书核对)证明:∵DE∥BC(已知)∴∠AED=∠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C=70°(已知)∴∠AED=70°(等量代换)∵∠A+∠AED+∠ADE=180°(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ADE=180°-∠A-∠AED(等式的性质)∵∠A=60°(已知)∴∠ADE=180°-60°-70°=50°(等量代换)(二)读一读P240你能想到什么?初二A段公开课5△ABC,其中顶点B、C为定点,A为动点,请同学们考察点A变化时所形成的一系列的三角形:△A1BC、△A2BC、△A3BC……其内角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呢?[边问边答]点A离BC越来越近时,∠A越来越接近180°,而其他两角越来越近于0°[师]很好!在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有没有等于或大于180°的?[生***]三角形的最大内角不会大于或等于180°。[师]很好!看书:当点A远离BC时,∠A越来越趋近于0°,而AB与AC逐渐趋向平行,这时,∠B、∠C逐渐接近为互补的同旁内角。即∠B+∠C→180°。(三)看课本P237-240,然后小结。Ⅳ.课时小结这堂课,我们证明了一个很有用的三角形内角和定。证明的基本思想是:运用辅助线将原三角形中处于不同位置的三个内角集中在一起,拼成一个平角。辅助线是联系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桥梁,相当重要,今后我们还要学习它。Ⅴ.课后作业(一)课本P241习题6.61、2(二)1.预习内容P242~2442.预习提纲(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是什么?(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的应用。【时间有剩余的话稍微分析一下P241第4题】Ⅵ.联系拓展4.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是否可以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凑”到BC边上的一点P?(如图(1)),如果把这三个角“凑”到三角形内一点呢?(如图(2))“凑”到三角形外一点呢?(如图(3)),你还能想出其他证法吗?(1)(2)(3)(第4题)[过程]让学生在证明这个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思路,并且了解一题的多种证法,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结果]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既可以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凑”到BC边上的一点P,也可以把三个角“凑”到三角形内一点;还可以把这三个角“凑”到三角形外一点。板书设计略教具准备:彩喷图片初二A段公开课6初二A段公开课7初二A段公开课8初二A段公开课9
本文标题:公开课-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067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