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安全生产双控体系建设培训资料
安全生产“双体系”建设运行与提升“两个体系”来源于哪?•安全生产“双体系”是我们的习总书记首先提出来的。2016年1月初,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出5点明确要求,其中第4点就提出了“必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随后,李克强总理进行了强调,“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治理,加快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风险预防控制体系和社会共治体系”。体系基础理论点风险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风险点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事故隐患企业违反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隐患排查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员工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照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情况,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工作过程。隐患治理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危险源风险隐患事故受控状态部分失控完全失控两体系的内容与作用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安全标准化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PDCA两体系与OSHA18001和安全标准化的关系全面排查出企业存在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提升危险源管控措施制定的准确性提升安全检查的针对性和及时性提升提升员工安全培训教育的针对性和培训效果通过风险分级管理,提升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降低降低因危险源控制措施落实不到位产生的隐患降低突发情况下员工应急处置响应时间减少安全检查人员培训时间降低隐患整改治理成本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两体系作用“双体系”建设的内容•“双体系”全称: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它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个是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一个是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这两部分看似不相关,但它们之间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风险与隐患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风险不可控的话,就变成了隐患,容易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隐患排查治理好了,风险处在可控范围,那就是一种相对安全的状态。如图:“双体系”建设,单位需要干什么呢?•第一、建立组织机构。•①要成立“两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小组成员要包括: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岗位人员。•②完善责任制,在责任制中要明确各类人员(含:安委会、安全领导小组或者HSE领导小组)在“两个体系”建设中所要承担的责任。要建立“两个体系”建设考核奖惩制度,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奖惩。•③建立可实施的有效的“两个体系”建设推进方案。•注:从要求上看,“两个体系”建设工作要想做好,需要全员发动,单靠安全部门的几个人努力,肯定干不好这项工作。•第二、开展全员培训工作。•要将“两个体系”相关内容纳入教育培训计划中,将“两个体系”的培训内容填入教育培训档案,在培训完毕后进行闭卷考试,将分数填入培训档案。注:建议培训的内容有:山东省、市下发的“两个体系”建设文件、地标、省市标杆企业“两个体系”建设的相关经验,也可组织人员去标杆企业进行实地观摩。•第三、建立本企业的体系文件。•可参照江苏省标杆企业的做法,找到相似的行业,根据自己企业实际,作出适合本单位的“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指南或者作业指导书。•注:体系文件中要包括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作业指导书)、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作业指导书)。要符合企业实际,切实可行。•第四、风险点的确定。•企业组织对生产经营单位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建立《风险点台账》,为下一步进行风险分析做好准备。风险点的排查可以按照生产(工艺)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等进行。对于化工装置的风险点划分可参照:生产装置、储存罐区、装卸站台、作业场所等功能分区进行。对于作业活动的风险点划分可参照: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的作业活动。••第五、危险源的辨识、分析。•企业应组织相关部门、岗位人员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分析。危险源的辨识、分析要全面、具体,依据的就是我们已制作完成的《作业活动清单》和《设备设施清单》。对于作业活动,我们可以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对于设备设施,我们可以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对于复杂化工工艺,我们可以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分析)。•注:危险源的辨识可以依据GB/T13861的规定,对潜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缺陷和管理缺陷等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害因素的根源和性质;也可以从能量和物质的角度进行提示,从能量的角度可以考虑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和辐射能等。•第六、风险评价。•比较好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这两种:风险矩阵法(LS)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评估人员应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实际全面了解,建议各个班组的骨干参与,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对于重大风险的判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因为怕麻烦而随意降低风险等级,减少管控措施。对于重大风险的判定,除了计算出来可定为重大风险外,下面4种情况可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00001——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00002——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的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00003——根据GB18218评估为重大危险源的储存场所;00004——运行装置界区内涉及抢修作业等作业现场10人及以上的;(强调:重大风险的直接判定要在风控实施方案中有所体现)•第八、风险的分级管控。•风险按照从高到低5级:1、2、3、4、5或A、B、C、D、E。其中1(A)为最高风险,5(E)为最低风险。这里要强调一下,1(A)级风险,极其危险,是应当立即整改的,不能继续作业的。也就是说,如果评价出1级风险,单位除了要采取适当的管控措施外,要采取相应手段将1(A)级降到2(B)级及以下才行。管控要求见下表:风险等级危险程度管控要求A级\1级极其危险(不可容许风险)应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只有当风险已降至可接受或可容许程度后,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B级\2级高度危险应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单位应重点控制管理,由各专业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需求为降低风险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或配给资源、限期治理,直至风险降至可接受或可容许程度后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C级\3级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部(处)室级(车间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负责危险源的管理,并负责控制管理,所属车间具体落实;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行控制,努力降低风险;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在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进行评价,确定伤害的可能性和是否需要改进的控制措施。D级\4级轻度危险车间级应引起关注,负责危险源的管理,并负责控制管理,所属工段、班组具体落实;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现状,保留记录。E级\5级稍有危险(可忽略风险)员工应引起注意,基层工段、班组负责控制管理,可根据是否在生产场所或实际需要来确定是否制定控制措施及保存记录。需要控制措施的纳入风险监控。•第九、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的编制。•分为两部门:一个是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一个是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具体见下表:•表8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表9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第十、风险的告知。•企业应当通过有效方式告知企业主要风险相关内容,在存在重大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应当组织各层级、各岗位进行风险评价结果的告知培训。•风险分级管控的相关知识讲完了,下面我们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进行讲解:•第十一、要编制隐患排查清单。•隐患排查清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另一部分是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清单中排查内容和标准要包括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中的各风险点、危险源及控制措施。•第十二、确定排查计划。•企业根据生产运行的特点,来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隐患排查计划,明确各种类型的隐患排查时间、排查目的、排查要求、排查范围、组织级别、排查人员等。•第十三、隐患排查治理的实施。•按照隐患排查计划的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对照隐患排查清单,采取相应的排查方式,按照风险分级管控级别,组织各相关层级的部门和单位进行隐患排查。隐患排查要符合通则、细则等地方标准的要求。对于排查出来的事故隐患,要进行评估并记录,形成台账,实行闭环管理。如下图:•表12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台账•表13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台账•第十四、隐患的分类。•依据总局16号令,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可参照总局下发的危险化学品、矿山企业、工商贸企业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以及总局令及地方标准的要求。通俗一点讲,重大事故隐患的判定,要把握“危害较大”和“整改难度较大”两个要点。除了重大事故隐患,剩下的就是一般事故隐患。•第十五、隐患排查的方式。•排查方式主要包括日常隐患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节假日及季节性隐患排查、专家诊断性检查和企业各级负责人履职检查等。其中专业性隐患排查包括工艺、设备、电气、自控仪表、建筑结构、消防、公用及辅助工程等。企业应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确定不同的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班组级。•第十六、隐患排查的要求。•化工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和企业风险管控情况,结合企业生产工艺特点开展隐患排查工作,隐患排查应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日常巡查和专业排查相结合,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①现场巡检间隔不得大于2小时,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化工生产、储存装置,宜采用不间断巡检方式进行现场巡检,现场巡检间隔不得大于1小时;基层车间管理人员每天至少一次对装置现场进行相关专业隐患排查;•②综合性隐患排查应由公司级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基层单位(车间)结合岗位责任制排查,至少每月组织一次;•③专业或专项隐患排查应由工艺、设备、电气、仪表等专业技术人员或相关部门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④季节性隐患排查应根据季节性特点及本单位的生产实际,至少每季度开展一次;•⑤节假日隐患排查应在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进行一次隐患排查;•⑥对于区域位置、工艺技术等不经常发生变化的,可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排查周期,如果发生变化,应及时进行隐患排查。•当发生以下情形之一,化工企业应及时组织进行相关专业隐患排查:•①颁布实施有关新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或原有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重新修订的;•②组织机构和人员发生重大调整的;•③装置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公用工程或操作参数发生重大改变的;•④外部安全生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⑤发生事故或对事故、事件有新的认识;•⑥气候条件发生大的变化或预报可能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第十七、隐患的治理。•对于一般隐患,我们要求是闭环管理,检查方式主要是从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及现场进行检查核实。在这里,笔者主要讲一下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①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的,企业应及时组织评估,并编制隐患评估报告书,评估报告书应包括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以及对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②要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并上报地方安监部门。•③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结束后,要进行评估验收,并将验收结果上报地方安监部门。
本文标题:安全生产双控体系建设培训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077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