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什么是周长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计算的基础。教材结合具体的实物通过观察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2.在具体情境中,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能力。3.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4.培养学生对实例的观察思考能力,并培养学生从不同实例中找出相同或相似点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重点:从观察中理解周长的含义.难点:从观察中找出例子相同点来认识什么是周长,周长的测量问题.关键:结合教材提供的具体情境,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描一描,摸一摸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体验、交流活动中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教具准备:树叶、粉笔盒、硬币、三角板、方形纸、圆底杯子、铅笔、测绳、卷尺。教学方法:举例法、归纳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沿着树叶边沿描写一周。(树叶提前准备)2.学生活动:让学生在空白纸上模仿老师的做法描一描自备树叶的一周。(树叶学生提前准备,可以不同)让学生观察老师描树叶的过程,体会什么是“一周”。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进一步体会“一周”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及观察模仿能力。2引导学生思考:“一周”是什么意思?二.探索新知1.对不同事物观察找共性:观察以下例子:A.学生用铅笔在纸上描出硬币的轮廓。B.学生在纸上描出文具盒的轮廓。C.学生在纸上描出三角板的轮廓。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是从图形的哪点开始描起的,最后又回到了哪里呢?你对不同图形描一周时感到有什么相同之处吗?学生:最后又回到开始的地点了。(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对于个别学生的不当回答加以引导,让学生回归本课的主题。)过渡引导学生:对以上事物是不是描了一周?它有长度吗?(可以把一段细铁丝弯成以上的图形(圆形、长方形、三角形等)描了一周,它也有长度。2.周长的含义:我们把平面内一个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3.测量周长周长是指图形一周的长度,那么我们如何知道一个图形的周长呢,有什么方法吗?教师演示:测量黑板的周长。教师操作:沿着黑板把黑板的每个边都测一遍,再把所测得的数据加起来就是黑板的周长。学生动手操作:用直尺测量语文课本的周长。诱发学生思维:你能测量出三角板的周长吗?(同桌讨论并动手试试,交流测量结果,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从学生对不同图形描一周的过程中,感受一周的含义,并引导学生从对不同图形描一周中发现一周的共性。再次引导学生认识一周的意义,让他们认识这是一个长度。教师总结周长的含义。老师先演示测量周长的方法,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动手测一测语文课本的周长。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过程上,方法上对学生进行再指导3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进上步诱发学生思维:出示圆底杯子,杯子底部的圆的周长如何测量呢,还能用直尺吗,为什么?(老师取出一段测绳,演示测量杯子底部的周长)学生活动:测量透明胶带的周长(透明胶带是圆形的)三.巩固练习1.用铅笔描出下列图形的边线.(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2.利用直尺测量下列图形的周长.3.下图是一个长方形,请你测量出它的周长,记录下来;如果沿着虚线用剪去一个角,再测量周长,有什么变化吗?由对长方形周长的测量沿延伸到对三角形周长的测量和圆的周长的测量.培养学生由已知到未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初步能力.通过练习,及时巩固新知培养学生对常见图形周长的测量能力,让学生体会知识的有用和有趣.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认识周长的可变.4四.布置作业测量一下家里的饭桌及自己腰的周长板书设计:什么是周长一.什么是周长1描边树叶长方形圆形2周长:平面内一个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二.测量周长1.测量长方形有周长2.测量圆形的周长教学评析:在对本节内容的教学中,我首先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通过老师的演示,让学生感受什么是周长,并且让学生及时地模仿操作,亲自体会动手操作的乐趣,在乐趣中认识周长的含义,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心理特点,通过具体的活动和有形的事物,让学生由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从本节中发现学生对课堂上的活动很有兴趣,动手积极性高,同桌交流热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从学生活动中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学生归纳能力,对于在量周长的活动的技巧上还不熟练,有待加强训练.
本文标题:什么是周长(课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110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