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1壹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考纲要求:1.了解感觉的特性,理解知觉的特性。2.了解注意的分类,掌握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了解记忆的分类,掌握遗忘的规律和原因,应用记忆规律促进中学生的有效学习。3.了解思维的种类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理解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一感觉(一)感觉概述1.什么是感觉感觉是个体借助感觉器官直接反映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过程。[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感觉的种类根据刺激信息的来源不同,感觉可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1)外部感觉是由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皮肤感觉又包括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2)内部感觉是来自于身体内部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机体觉又叫内脏的感觉,它包括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和疼痛等感觉)。(二)感受性感觉器官对刺激物感觉能力的大小称为感受性。通常用感觉阈限来衡量。感觉阈限分为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两大类。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与之相对应的感觉能力成为绝对感受性,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二者成反比关系。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受阈限,与之相对应的个体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同样成反比关系。(三)感觉现象1.感觉适应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适应既表2/11现为感受性的提高,也会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各种感觉都有适应现象,“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嗅觉适应。视觉适应有明适应和暗适应,明适应是从暗处进入明处所引起的视觉感受性降低的现象,暗适应是在暗光下人眼对光的敏感性逐步提高的过程。痛觉适应最不明显。2.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是指不同性质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相互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有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同时对比是指两个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所产生的现象,继时对比是指两个刺激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所产生的感觉对比现象。3.感觉后像后像是指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称为感觉后像。视觉后像有正后像和负后像。正后像是指保持刺激物具有的同一品质的现象,负后像是指产生与刺激物相反感觉的现象。4.感觉补偿感觉补偿作用是指个体某种感觉缺失后由其他感觉加以弥补的现象。二、知觉(一)知觉概述1什么是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个体借助于过去经验对来自感受器的信息进行选择、组织和解释的过程。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是不简单的相加,而是在对大量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后形成的整体反映并赋予意义。感觉和知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感觉和知觉是不同的心理过程。两者产生性质不同,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是事物整体的反映,即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反映;两者生理机制不同感觉是单一感觉器官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综合的结果。感觉和知觉都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他们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我们感觉到的事物的个别属性越丰富,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准确,越完整,但知觉并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离开了事物对感官的直接作用,既没有感觉也没有知觉。2知觉的种类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感觉特征,可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摸知觉等;根据人脑所认识事物的特征,可以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二)知觉的特点1知觉的选择性个体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作为知觉对象,而其他事物则成为知觉的背景。这种特性被称为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它依3/11据一定的主客观条件经常转换。在知觉过程中,强度大的、对比明显的刺激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在空间上接近、连续,形状上相似的刺激也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在相对静止的背景上,运动的物体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刺激的多维变化比单维变化更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此外,凡是与人的需要、愿望、任务以及经验联系密切的刺激,都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2知觉的整体性个体在受知觉刺激时,并不是把知觉对象作为许多个别的独立的部分,而总是把他们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由于知觉的整体性,个体就能够适应变化的环境。刺激性的物质、特点和知觉主体的经验是影响知觉整体性的两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刺激物的关键部分、强的部分在知觉的整体性中起着决定作用。有些物理化学强度很弱的因素,如与人的生活实践有密切关系,也会成为很强的刺激成分。3知觉的理解性人在感知当前事物时,总是借助于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们,使之具有一定意义,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个体以往经验不同而使知觉有差异。知觉的理解性会受到情绪、意向、价值观和定势等等的影响。在知觉信息不足或复杂情况下,知觉的理解性需要语言的提示和思维的帮助。知觉的理解性使人的知觉更为深刻、精确和迅速。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对象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时候,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之为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有形状、大小、亮度、颜色等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是因为客观事物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和特征,而我们对这些事物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无数次的经验校正了来自每个感受器的不完全的甚至歪曲的信息。如果我们知觉的是一个全新的对象,而且周围没有熟悉的事物可以作参照,那么我们决不会有关于这个事物的知觉恒常性。三注意(一)注意概述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人在同一时间内不能感知很多对象,只能感知环境中的少数对象。那些能被我们感知系统捕捉进入人脑的事物就是注意选择的结果。注意并不是一个注意独立的心理过程,只是一种心理状态,注意总是和特定的心理活动同时存在。例如,学生全神贯注听课,是注意与听觉活动的结合;默写,是注意与记忆的结合;解题计算,是注意和思维的结合;考试后心情糟糕,是注意与情绪体验的结合。人在清醒的时候,每一瞬间总是注意着某种事物。通常所谓“没有注意”,只不过是对当前所应当指向的事物没有注意,而注意了其他无关的事物。(二)注意的分类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4/111无意注意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和个体本身的特点。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运动变化和刺激物的对比性等。无意注意与个体本身的特点和状态有关,如需要、兴趣、情绪情感、个人期待、人格特征等。2有意注意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3有意后注意也称为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从特征上讲,它如同具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有意后注意通常是有意注意转化而成的。例如在刚开始做一件工作的时候,人们往往需要一定的努力才能把自己的注意保持在这件工作上,但是在对工作发生了兴趣以后,就可以不需要意志努力而继续保持注意了。而这种注意仍是自觉的和有目的的。(三)注意的品质注意有一些基本品质,通过这些品质特点,可以基本了解一个人的注意特性。1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广度就是注意的范围,是指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这是注意在空间上的特征。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知觉对象的特点,二是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的注意持续时间。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的时间。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在同一活动任务上,注意的对象可以有所变化,只要总的活动方向不改变,注意仍然是稳定的。注意存在一个周期性的变化的现象,这种现象叫注意的起伏,即注意的周期性加强或减弱的现象。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品质叫注意分散,或叫分心,是指心理活动离开了当前应该指向和集中的事物,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的状态。注意的稳定性是有限的,但可以通过意志努力和训练延长注意稳定的时间。3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指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现象。注意的分配对人的实践活动是必要的,也是有条件的。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只有一种是不熟练的,其余都达到了熟练程度;同时进行的几项活动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4注意的转移5/11注意的转移是指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原来注意的紧张度、引起注意转移的新活动的性质和事先是否具有转移注意的信号。四、记忆(一)记忆的概念记忆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记忆是在头脑中累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传统心理学把记忆看成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的心理过程。现代认知心理学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分析和定义记忆,把记忆看成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记忆是人脑对外界信息的输入与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二)记忆种类1.按记忆内容特点,可以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情境记忆、语义记忆、动作记忆形象记忆是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记忆;情境记忆是对亲身经历过的,有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的事件的记忆;情绪记忆是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语义记忆也叫词语——逻辑记忆,是用词语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动作记忆是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机能的记忆。2.按记忆所保持的时间和编码方式不同,可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也叫感觉登记,或瞬时记忆。它是指感觉刺激停止作用后所保持的瞬间映像。感觉记忆持续性短暂,大约为0.25—2秒;短时记忆是材料在短时存储中保存时间大约为1分钟以内的记忆;长时记忆是指信息在经过充分的和具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存下来。长时记忆的容量非常大,保存时间有的很长,甚至可以是永久性的。3.按长时记忆中记忆内容的不同,可以把记忆分为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是指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一类记忆,主要包括认知与动作技能两部分,它是经由观察学习与实地操作练习而学得的活动性记忆,如骑车、写字、游泳等。陈述性记忆,是对事实性资料的记忆,如对定理、规律、历史等均属陈述性记忆。4.按记忆是否有意识参与,可以将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外显记忆是指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提取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的记忆。它是有意识提取信息的记忆。内隐记忆是指当个体完成任务时不需要有意识地提取信息的记忆。内隐记忆是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个体往往意识不到他们在回忆。5.按识记时是否带有意志性和目的性,可以将记忆分为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6/11无意记忆是没有明确目的的记忆,有意记忆是有明确目的的记忆。儿童的无意记忆能力比有意记忆能力强,而对大多数成人来说,有目的的记忆效果比不经意的无意记忆效果好得多。6.按理解在识记中的地位分类,可以把记忆分为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机械记忆指不问记忆内容的意义,死记硬背。逻辑记忆又称意义记忆,是一种建立在对记忆内容意义理解上的记忆。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在记忆活动中的作用与人的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有关。学龄早期,由于理解力有限,逻辑记忆在记忆活动中所占的比例不高。随着年龄增长,记忆任务量增多,记忆就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对识记内容的理解。7.按记忆时使用的感知器官不同,可以把记忆分为视觉记忆型、听觉记忆型、嗅觉记忆型、味觉记忆型、肤觉记忆型、混合记忆型六类视觉记忆型是指视觉在记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记忆类型,视觉记忆中,主要是根据形状印象和颜色印象记忆的;听觉记忆型是指听觉感知在记忆过程中起主导地位的记忆类型;嗅觉记忆型是指嗅觉感知在记忆过程中起主导地位的记忆类型,嗅觉记忆是常人都具备的一种记忆;味觉记忆型
本文标题:认知过程(提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110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