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元氏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简介
元氏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简介元氏县人民政府(2012年2月27日)一、基本情况元氏县是半山区县,辖6镇9乡,208个行政村,人口42万,总面积676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县城距省会主城区30公里,属典型省会近郊县。境内京赞公路、石邢公路(红旗南大街南延线)、107国道、京珠高速纵贯南北,青银高速、井元公路、元赞线连接东西,交通路网四通八达。市委、市政府确立的“中东西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战略,将我县划为推进工业突破的东部平原九县(市)之一。元氏县历史悠久。战国初期赵国封公子元于此,故名元氏,是东汉明帝刘庄的诞生地,战国名将李牧、楚汉名士李左车的故乡,常山郡遗址所在地,也是全国少有2000多年没有改过名字的古县,2010年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中国地名研究所命名为“千年古县”。封龙山是河北历史文化名山,两通汉碑(祀三公山碑、白石神君碑)为河北省仅有。素有古代“清华大学”之称的“封龙书院”在我国书院史中为自然科学独有,是我国目前唯一以数学成就赢得世人关注的书院。蟠龙湖景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集旅游、度假为一体,素有“石门水都”之称。白果树景区有被称为“千年活化石”的白果树,仍然枝繁叶茂。元氏县资源丰富。西部山区盛产“满天红”石榴、“西岭”核桃、无核黑枣、“大红袍”柿子,人称“元氏四宝”,闻名遐迩,享誉中外。东部平原素有“粮仓棉海”之称,在县城建有投资5000万元的亿斤机械化粮库。西部山区、中部丘陵区现已探明的矿藏资源有十几种,县城北部有储量6000万吨的优质煤层。元氏县产业特色明显。农业方面,优质麦、特色林果和奶牛养殖是优势产业。全县优质麦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总产达到16.8万吨。石榴、核桃为主的特色林果种植面积达到19.3万亩,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石榴生产基地、“中国石榴之乡”,“西岭”核桃荣获全国核桃节银奖,“满天红”石榴获全国石榴生产与科研研讨会金奖。全县标准化规模奶牛养殖场达到21个,奶牛存栏2.63万头,是全省奶牛养殖30强县之一。工业方面,化工、轻纺服装、装备制造和食品加工是优势产业,其中化工是石家庄市十大特色产业之一,占全县72家入统企业的47%,河北诚信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氰化钠及其衍生物生产企业,石家庄市纳税前十强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实力名列全国同行业第一。三产方面,文化旅游、汽车运输和煤炭运销是优势产业。全县旅游业累计投入3亿多元,蟠龙湖、封龙山等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全年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近3000万元。全县煤炭运销企业达到156家,营运货车保有量8900多辆,年实现税收8000多万元,是晋煤东运主要集散地和全国有名的汽车运输大县。二、主要经济指标2011年我县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1、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7.9亿元,增长12.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5.7亿元,增长27.7%。3、全部财政收入完成7亿元,增长25.3%。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28亿元,增长30.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0.8亿元,增长19.4%。6、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完成26.6亿元,增长35.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1.2亿元,增长1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3万元,增长11.7%。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56元,增长16%。10、三次产业情况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0.03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68.16亿元,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9.7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5.7:53.3:31。
本文标题:元氏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简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121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