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温故而知新!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规律的科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课题1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实验中学杨静一、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2、化学变化实验1-1(1):加热水;冷凝水水(H2O)化学式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1液态的水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液态的水无新物质生成状态改变了实验1-1(2):取少量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或蓝矾)研碎。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2蓝色块状固体蓝色粉末状固体蓝色块状固体变成了蓝色的粉末状固体无新物质生成形状改变了硫酸铜(CuSO4)实验1-1(3):向2支试管中放入研碎的硫酸铜粉末后,加入少量水,得到硫酸铜溶液。然后向2支试管中滴加氢氧化溶液,观察现象。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3蓝色硫酸铜溶液蓝色氢氧化铜沉淀蓝色溶液变成了蓝色的沉淀有新物质生成实验1-1(4):向石灰石(大理石)中加入稀盐酸变浑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4颗粒状的石灰石或大理石二氧化碳气体等有大量气泡产生,石灰石颗粒逐渐变小,试管外壁发热有新物质生成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中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物质123实验现象记录4颗粒状的石灰石或大理石二氧化碳气体等有大量气泡产生,石灰石颗粒逐渐变小,试管外壁发热有新物质生成蓝色硫酸铜溶液蓝色氢氧化铜沉淀蓝色溶液变成了蓝色的沉淀有新物质生成蓝色块状固体蓝色粉末状固体蓝色块状固体变成了蓝色的粉末状固体无新物质生成液态的水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液态的水无新物质生成有何共同特征?有何共同特征?一、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2、化学变化:变化时没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特征: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固、液、气)发生了变化。变化时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特征:(1)常变现为颜色的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2)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表现为放热、吸热、发光等。你能列举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吗?你能列举生活中的化学变化吗?判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的依据是什么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的依据)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讨论点燃蜡烛燃烧,涉及到哪些变化?点燃蜡烛时,蜡烛先受热熔化后燃烧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物理变化是化学变化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1、矿石被粉碎3、玻璃破碎5、冰融化7、蜡烛燃烧9、汽车轮胎爆炸11、米饭变馊13、植物光合作用15、汽油挥发17、铜丝导电19、用磁铁吸铁钉2、粮食酿成酒4、电灯通电发光6、木柴燃烧8、蜡烛熔化10、火药爆炸12、菜刀生锈14、木材制成桌椅16、粉笔写字18、氧气供给呼吸定义:变化时没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定义:变化时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及联系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的依据)一、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2、化学变化特征: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发生了变化。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可帮助判断有无化学变化发生)练习:1:下列成语或俗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木已成舟C百炼成钢D大浪陶沙C2: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不同的是()A酒精燃烧B冰雪融化C汽油挥发D矿石粉碎A3: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叙述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后被消化了B淋雨后,自行车生了锈C葡萄酿成酒D用电暖器取暖D4、“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碾米B.淘米C.洗菜D.酿酒5.下列自然灾害发生时,其主要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A.台风B.雪灾C山体滑坡.D.森林火灾6.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米饭变馊B.火药爆炸C.湿衣服晾干D.铁锅生锈DDC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课题1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实验中学杨静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质变化物质性质二、物质的性质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注意: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常有“能”“易”“会”“可以”“使”等。如:常见的化学性质有: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稳定性、脱水性、毒性等。镁条燃烧镁条能(易)燃烧铁生锈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会)生锈镁条和盐酸反应镁条能(可以)和盐酸反应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1)物质不需要发生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2)物质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挥发性、水溶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磁性、被磁性等。用肉眼、鼻子等可以直接感官或用仪器可测。注意:同样,在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时的语言中常有“能”“易”“会”“可以”“使”等字眼出现。1下列对镁的性质的描述:①是银白色有弹性的固体,②能在空气中燃烧,③密度为1.7g/cm3,④熔点为648.8℃,⑤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用序号回答:2(1)属于物理性质的是(2)属于化学性质的是354三、性质的应用观察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颜色、状态、气味;结合生活常识总结出水溶性。比较CO2O2的性质CO2O2色态味水溶性化学性质能溶不易溶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无色,无味的气体根据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可以区别物质。能支持燃烧(有助燃性)下列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物质,想一想,你能把它们区分开吗?如能,请你说出你是根据它们的哪一点性质加以区分的,1、水和糖水:2、食盐和白糖:3、铝丝和铜丝:4、酒精和汽油:尝味道尝味道看颜色闻气味5、氧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澄清的石灰水四、变化与性质的区别与联系:区别(1)变化是动态的。指的是物质正在发生变化或者已经由一种物质变成了另外的物质(化学变化)或由一种状态变成了另外一种状态(物理变化)。(2)性质是静态的。性质指的是物质固有的,并不一定在发生变化(3)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叙述上常有“能”“易”“会”“可以”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木炭可以燃烧,糖能溶解与水。联系性质变化决定体现用途决定我们的化学教材中有大量彩图,描述了有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①潺潺的流水能蒸发成水蒸气②水蒸气能变成天空中的白云③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④铁矿石冶炼成钢铁⑤钢铁能变成铁锈⑥木材着火燃烧⑦木材能燃烧请你分析,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①⑤③④⑦②⑥二:物质的性质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常见物理性质有: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水溶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磁性、被磁性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常见的化学性质有: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脱水性、毒性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用肉眼、鼻子等可以直接感官或用仪器可测。四、变化与性质的区别与联系:变化是动态的,性质是静态的。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叙述上常有“能”“易”“会”“可以”等三、性质的应用能根据物质不同的性质区分物质一:物质的变化3、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的依据)两种变化的联系: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2.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二:物质的性质常见的化学性质有: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稳定性、脱水性、毒性等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常见物理性质有: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水溶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磁性、被磁性等四、变化与性质的区别与联系:变化是动态的,性质是静态的。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叙述上常有“能”“易”“会”“可以”等三:性质的应用根据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可以区别物质同学们,你能准确的区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吗?
本文标题: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126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