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浅谈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内容提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方法,激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激活学生认知,激励学生探究,为高效课堂教学的成功铺下基石。本文利用故事、借助实际生活创设情境;用问题、游戏创设情境;采用其他学科的素材创设情境,进而提高数学课堂效果。关键词:创设情境、有效课堂创设情境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精心创造设置使学生自然习得的环境,以便学生自然而然、不由自主地溶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让学生“触境生情”,在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的情感,使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味,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双重目的。因此,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那么,怎样创设才会呈现一个好的数学情境呢?一、利用故事创设情境“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皮亚杰语)。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认识某种数学事实,愉快地力求接近或探讨某种数学事实而进行数学学习的心理倾向。在数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趣味数学史话,教师可以通过讲数学故事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到数学知识,接受思想教育。执教“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时,可以创设如下情境:常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能顶上吗?已知诸葛亮解出问题的概率为0.8,三个臭皮匠能解出问题的概率分别为0.5、0.45、0.4,且-2-每个人必须独立解题,那么三个臭皮匠中至少有一人解出的概率与诸葛亮解出的概率比较,谁大?在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教学中,可以讲高斯小时候计算1+2+3+…+100的故事;在讲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教学中,可讲述古印度国王奖赏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通过这些有趣的故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主观能动性得到很大的发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创造潜能得以发展。二、借助实际生活创设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把数学知识放到一个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里,在联系沟通中训练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体验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例如,在学习数学《变化率》时,为使学生切身理解变化率的数学知识,可创设如下情境:每人发一只气球,然后向气球吹气,开始可以轻松地吹进气体,此时气球半径增加得很快;但随着气球的变大,吹进一口气往往却要用出很大的力气,但气球大小变化却不明显;然后让学生小组论证,之后得出最终结论。即随着气球内空气容量的增加,气球的半径增加越来越慢。教师进而设疑:对于这种现象你能用-3-数学知识解释一下吗?由此而导入新课。这样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且使学生牢固的掌握了变化率知识的应用,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进而为高效课堂教学做了“预热”准备。三、用问题创设情境问题情境是最常见和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情境,是启迪思维激发兴趣的重要途径。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鼓励教师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情境,这样效果会更好,能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把教材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到“知识就在身边”。培养学生用知识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会用已有的知识思考解决问题。如在教《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这一课时,我设置了一个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小壁虎的难题:一只圆桶的下方有一只壁虎,上方有一只蚊子,壁虎要想尽快吃到蚊子,应该走哪条路径?此时,学生各抒己见,提出不同的路线方案,学习氛围变浓了。经过讨论得出一致结论——把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那常见的一些立体图形(如三棱柱、四棱锥、正方体……)的展开图是什么呢?学生们兴趣盎然地开始了新课的探索。四、用游戏创设情境●蚊子壁虎●-4-我们注意到儿童在游戏时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他们主动参与游戏,兴致勃勃,在这过程中游戏的趣味性是诱发兴趣的关键。如果我们将一些数学问题改造为有趣的学生游戏,必然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游戏是由愉快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乐园,玩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结合学生各阶段的心理特征,创设游戏情境,做到寓教于乐,乐中施教,不仅能够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更促进学生相互融合,相互协作的能力,以更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例如,数学课上在讲授《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游戏:随即抽取(自愿报名参加者优先)一名学生到讲台中央,再抽取八名学生,其两人自由组合成一个小组,分别站在东西南北四个正方向,任何一组都相当于一扇大门,然而让在讲台中央那名学生从一个大门进去再从另一个大门出来,大家共同观察计数看一看,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这样的走法像儿时的“猫捉老鼠”,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加深了对这个知识的理解,达到了在学中玩,玩中学,学得有劲,玩得开心,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磁性。五、采用其他学科的素材创设情境数学课程是学习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等学科的基础,它的许多知识都与上述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概率原理在生物遗传学中的应用,立体几何中的正多面体与化学中的物质结构的联系,三角函数-5-与向量在物理学中的应用等。因此在教以上知识点时,可适时创设与相关学科联系的情景,强化数学的工具性、基础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讲解“正多面体”内容时,提出问题:甲烷CH的分子结构是怎样的?你能求出其中C-H键的键角的大小吗?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4个氢原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上。设碳原子与4个氢原子连成的四条线段两两组成的角为,则C-H键的键角的大小即为cos,易求得cos的值为。如在学习《画立体图形》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欣赏如下诗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并让学生朗诵了一遍这首通俗易懂、脍炙人口的诗歌。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是一首同学们都非常熟悉的古诗,也是一首著名的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也许同学们会说,这有什么,语文老师早就跟我们很详细地讲解过这首诗了,要你数学老师来补充什么呢?嘿,还真别说,这首诗里其实也蕴含了一些普通的数学原理,你看出来了吗?”,在古诗的诵念中学生明白了为何要画三视图,并产生学强烈的画三视图的求知欲。只要其他学科的素材对学生来说比较熟悉,用来创设问题情境,-6-引入新课就比较容易。此外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与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要“天人合一”,这里的“合”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应该契合教材,不偏离教材所体现的意图,并能够在一定基础上还原出来,成为一个个鲜活的教学环节,这是合一;有效的数学情境创设应该跟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尤其是认知规律相合,这是合之二;有效的数学情境创设应该与教师的教学风格相合,这是合之三。因此,在创设数学教学情境之前首先要把握好教材的意图与本质,还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创设情境,然后才能对情境的呈现时机、形式和内容进行加工。总而言之,在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时候既要讲究艺术又要讲究科学,让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实现教学情境的有效性。当然,教师教学智慧的高低决定着创设情境作用的深浅。因此,数学教师的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永远是最重要的,也是数学情境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参考文献]1、丁尔升《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总论》,1990年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李文林《数学史概论》200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3、崔允漷.有效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4、周文国语言与诗词中蕴涵的数学美《高中数学教与学》2007年第5期.
本文标题:浅谈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145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