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完整版)福建闽北传统民居报告
福建闽北传统民居古建筑报告------以南平一带为例闽北传统村落特色:闽北地区山岭耸峙,低丘起伏,河谷与山间小盆地错综其间,形成以丘陵山地为主的低山区地貌特征。闽北作为我国南方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区域特点,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使其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成为福建与中原文化交流的通道,称为“福建文化走廊”。在闽北的青山绿水间,散落着大量的传统村落,这些传统村落在过去的1500年中经历了嬗变,形成了现今鲜明的地域特征。前言闽北地域建筑特色•闽北民居多为合院天井式布局。全木穿斗结构或砖木结构,灰砖空斗外墙,石砌墙基。建筑色彩基调是白墙、灰砖、黑瓦。•闽北盛产杉木,传统民居为木穿斗结构、大出檐瓦屋面或吊脚楼。木构件清水表面不施油漆,突显质朴的个性。闽北民居受徽派建筑风格的影响,周围外墙封闭、天井窄小,常采用马头墙的形式,马头墙呈阶梯形层层跌落。建瓯县民居的风火墙并非徽州民居的阶梯形,而是流畅自如的曲线形,造型优美。•闽北民居的门楼装饰独具个性,常见砖雕牌楼式门楼,砖雕精致、华丽。•闽北传统民居的装饰独具特色。民居石雕柱础形式多样,有明代的覆盆式柱础,有石雕的楼阁式柱础,还有罕见的全木质柱础。武夷山武夷山邵武上榅洋01上榅洋村位于政和县澄源乡南部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群治地更楼北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因抗击贼匪数次入侵并擒其首而获神宗敕旨赐建“更楼”和置设更锣更鼓。元、明两朝,曾凭更楼多次击退贼匪侵扰。清时朝廷曾赐“礼义之乡”匾额悬于楼,至今更楼保存完好。“更楼”为土筑碉堡式三层四方形建筑,原为村之入口,西、南、北向均开门,二三层四向设有瞭望窗兼做射击孔。地下建排水暗道通村外,上铺厚石条9块,相传此为周氏寻宗认祖的标识,欲入村者若不能说出更楼地面条石数,即非宗亲,则会被拒于门外。治地更楼从建筑上来说,是区别于周边其他村传统建筑形式的存在。同时也同上榅洋村其他传统建筑存在着区别。除此之外,它还体现着上榅洋村自古以来就存有的忠义之情。治地更楼上榅洋01建筑细部特色(1)风火墙上榅洋封火山墙有以曲线形式的山墙,与建瓯的形式类似,但讲究左右对称,也存在部分人字形直线山墙,但檐墙也存在着曲线是上榅洋建筑的一大特色。(2)墙身上榅洋建筑墙身主要为土墙。(3)门楼上榅洋建筑古素质朴,门楼十分简单。(4)柱础上榅洋村柱础构造十分朴素,多呈现阁楼式石头柱础。•下梅村位于武夷山市东部,距武夷山风景区8公里,武夷山市区6公里,2500多人口,住户居民500户。商周时期就有了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迹,村落建于隋朝,里坊兴于宋朝,街市隆于清朝,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02下梅•历史上繁荣的经济造就了下梅村有特色的古村镇建设,村庄从北朝南,四面环山,村庄被一条900米长的人工小运河划分为南北两片街,有九处码头,具有江南水乡风格。至今村内留有典型特色的清代古民居建筑30余幢,以邹氏祠堂为代表的集砖雕、石雕、木雕、彩绘于一体的古民居建筑群。古民居建筑群兴建于乾隆年间,以居住功能为主,辅以教育、休闲、娱乐设施和场所。各民居布局错落有致,里弄纵横,巷道曲径通幽。下梅02天圆地方的体现•如邹氏祠堂的门楼,将垂直于门楼的四个户对做成圆形的柱子,而门当则放在大门两侧的方块石上,借方圆之形凸显天地概念。在左右两个侧门的处理上,则更突出天圆地方的概念。只见牌楼“木本”、“水源”两个大字下的门被处理成上圆下方,而不管是大门还是侧门,门前的台阶都由方形条石做成奇数台阶,将天圆地方的概念贯穿在每个细节中。•古民居“三雕”(砖雕、石雕、木雕)景观尤为首推,是下梅古民居的一枝奇葩。每座民居的大门都有精美的砖雕装饰,融人物、花鸟、山水、器皿于一体,人物逼真,环境亲和,蕴意深刻。在雕刻中体现人为的思想•在斗拱上的圆形纹样依次为牡丹纹、钱纹、卍字纹、菊花纹、荷花纹、鹿衔灵芝、一路连科,从植物到动物,再到植物,共十三个单独纹样,以中间的鹿衔灵芝为中心左右对称依次排开,且处于两端的八个纹样都取中心对称形式,即从圆心到弧线的任一点都相同,正如太阳光普照大地,平等待人,较好地体现了圆形纹样对称整齐、完美端庄的特点。在雕刻技法,通过采用深浅浮雕,将一条长线划分左中右三段线,即减缓了长线给人的单调感,又增添了细节对比。将这些圆形纹样放置在门楼上,为梁枋上的主体图案做很好的铺垫。雕刻装饰纹样的选择•根据相关记载在大多数的古民居建筑当中运用圆形纹样较多的是在门头或门脸位置,而下梅古民居的门头或门脸均采用砖门头来代替木门头,在代替的过程中,砖门头丧失了门头原有的物质功能而变成完全的装饰性构件。•在选择用何种图形时,各种图形所代表的性格含义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格皆有四平八稳的性质,但由于长方形只有对边相等,当长边大于宽边时具有水平线的特点,具有寒冷感,显得稳重、厚实有富态感,长边小于宽边时,则具有垂直线的温暖感。正方形由于四边相等,四角垂直,给人方正、规矩感。•扇形由于和“善”字谐音,在门楼的装饰中也有运用,取抬头见善的吉祥寓意。所以在这些图形中,除了圆形、扇形外都以直线构成外形,其硬朗、利落的特点,唯有圆形以曲线的形式做出的具体界定形,能在短时间内吸引注意力、与直线形成强烈对比,在众多的直线中立刻脱颖而出。•下梅古民居的门楼中处于枋中间的寿星图、以及左右的两幅圆形纹样——马上封侯图和仙鹤图,在以直线为主的砖雕中,异常醒目;也就是说,在有圆形和方形的图形中,我们的视觉是先圆形,后方形,即在直线为主的图形中,曲线占了绝对优势。和谐圆融情结的流露•在下梅邹氏祠堂的门楼中所选用的纹样都是借纹样寓意邹氏的子孙能够享有纹样所表达的吉祥寓意,如有表示希望子孙世世代代在金钱犀角、宝扇如意,必定吉祥,书、琴,棋方面能够俱佳的图形。•下梅古民居中还有多幅表达福禄长寿的寿星骑鹿图也都以圆形纹样的形式来体现,如此流露更加体现了圆形所代表的没有终点没有起点、或起点就是终点、终点就是起点,循环反复、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特点,正符合了古人对生与死、生命轮回的观点,即最形象地体现了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的哲学观念。•其次,圆形纹样内纹样之间的相互呼应、关照。即是对生命本源的阴阳、正负、强弱的一种相互映照,与太极的宇宙万物生生不息、不断繁衍的哲学观念相同。邹氏大夫第的后花园小黄川里的麒麟凤凰图,将人间主观臆造的象征雌雄的麒麟和凤凰通过围绕着圆形的树、石、花、草,都取顾盼姿势以示祥瑞。下梅古民居的三雕(砖雕,石雕、木雕)堪称是下梅古建筑中的一朵奇葩。雕刻技术精细而不失大气,寓意深刻而不失气韵灵活,图案精美而不显庸俗,人物造型逼真而不显做作,环境描绘贴切自然而不显浮夸。生动的展现了丰富的文化韵味,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在出神入化的雕刻技术下,最大限度的加以艺术化。thankyou
本文标题:(完整版)福建闽北传统民居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153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