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许多教师运用了“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策略。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兴趣,内化出主动思考的心理倾向,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探索活动。但是,审视、反思我们的课堂会发现,问题情境的创设存在着随意、低效的现象:用成人化的视角选取学习素材,“往往把孩子当成家庭主妇或单位的采购员、设计员”。情境与学习内容之间缺乏实质性联系,难以启迪学生尽快切入探究活动;情境虚拟化,缺乏真实感,不能诱发学生充分的思维投入;过于追求情境内容生活化、呈现形式活动化,冲淡了情境所蕴含的数学主题等等。如何避免这些不良倾向,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杨庆余教授在《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中指出:“所谓有效,首先是指创设的问题是儿童感兴趣的、能激发儿童主动地参与学习的;第二,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儿童有经验支持的,且儿童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的;第三,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儿童有可能提出问题或假设的;第四,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儿童有可能尝试和探索的”。受此启发,笔者引申出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三条策略,结合教学案例予以阐述。一、立足经验、体现童趣有效的问题情境要立足于激发学生的认知投入与情感投入,帮助学生搭建思维活动的支架。这个情境应该是包含着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的,学生曾有所见、所闻、所思;或者是虽未曾有所感受,但是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层面,存在着新旧知识沟通融合的现实可能性。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觉得饶有趣味,愿意接受挑战。不同学段和年级的学生对情境趣味性的关注点不同,低年级学生一般喜欢游戏、故事等形式的内容,而高年级的学生则相对关心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件,在进行情境创设时,需要深入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与兴趣所在。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可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1.演示试验,观察讨论。(1)实际操作:甲乙两杯同样多的水,甲杯加半匙糖,乙杯加一匙糖,哪一杯水更甜?学生直观地进行了猜想,教师请一名学生尝一尝后得出结论:在水量同样多时,放糖多的水杯的水更甜。(2)电脑演示:在甲杯20克水中放入3克糖,在乙杯25克水中放入4克糖,哪一杯水更甜?相比之下,试验(1)的现象学生生活中已有所感受,易于分辨,而试验(2)中却难以直观判别哪一杯水更甜。认知冲突的出现,诱导着学生寻求新的途径解决问题。不同小组的学生经过交流,汇报了四种比较甜度的方法:A.求出各杯中糖占水的几分之几后通分比较;B.求出各杯中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后通分比较;C.求出各杯中水占糖的几分之几后比较,得出的分数越大,那一杯水越不甜;D.求出各杯中水占糖水的几分之几后通分比较。2.汇报课前调查活动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是怎样用百分数表示产品成分含量的?不同小组的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分工,有的小组还取得了家长的协作,到医院、银行、商场进行调查。小组代表汇报了羽绒服、袜子、白酒、降压药、果汁等产品标签上和银行存款利率表中的百分数,并提出了各自对这些百分数的理解及存在的困惑。学生从中初步认识了百分数的应用价值,对百分数的体验逐步丰富,内化成新的已有经验,并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的欲望。在这一过程中,经验的激活、扩充和童趣的营造、感受相互结合,学生自然会积极参与到数学问题的质疑、分析、解决过程中去。二、简化形式、突出主题问题情境是围绕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而形成的一种氛围,它可以依托于一个真实的事件、一段阅读材料或一个知识点中的疑问,但不论以怎样的形式呈现,都应紧扣所要学习的知识与技能,体现出一定的“数学味”。脱离或者冲淡了情境的“数学味”,就有可能陷入喧宾夺主、舍本求末的尴尬境地。为此,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走出以下两个误区。一是过于追求问题情境的生活化设置,在数学问题的生活原型挖掘引入上大做文章,忽视了“生活味情境”对知识迁移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笔者近日观摩的一节课中,教师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为一年级学生提供了标有售价的小汽车、布娃娃、小狗熊、书包等实物,让孩子假设自己只有8元钱时,购买喜欢的商品还差多少钱,计算正确的可以与学生扮演的售货员进行模拟购物。这是一个相对真实的任务情境,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激发学习兴趣。但在另一方面,学生对实物的喜好之情胜过了对数学问题的关注,注意力较长时间地集中于实物本身,购得实物的孩子们更是想即时玩耍这些物品,无意再去倾听与交流。这样的问题情境对教学的服务功能并不高,甚至已演变成一种学习障碍。实际上,数学源于生活却不等同于生活,现实生活在进入数学领域时,必须进行适度的加工改造,剔除某些干扰性因素,以有利于凸现两者的实质性联系,提高认知活动的时效性。二是过于追求问题情境呈现方式的现代化,忽视教学手段的简洁性。随着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的普及应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受到部分教师的冷落,他们更倾向于运用课件资源来创设问题情境,在一些地方的公开课活动中,还出现了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就难以获得好评的现象。真正意义上的问题情境,不在于情境呈现方式的现代还是传统,而在于这种方式所承载的问题能否刺激学习者的积极反应,引发共鸣或争议。因此,当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可以“异曲同工”时,应该因地、因人而宜,选择较为简洁的问题情境呈现方式。例如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中,笔者先后听了三节“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课,三位教师分别创设了以下问题情境:情境一,由四名学生分别戴着数字0、1、3和小数点的头饰表演“淘气的小数点”。随着“小数点”站位的变化,出现了不同的小数,让学生观察小数的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情境二,电脑演示“小马虎开商店”。粗心的小马虎在商品的标价上误点和漏点了小数点,致使部分商品卖得很快,部分商品却卖不出去,小马虎想不明白为什么。你知道吗?情境三:小黑板出示王老师一家的身高表,让学生观察从中能发现什么?移动小数点,这些数会有什么变化。相比之下,情境一和情境二较为直观形象,但从师生的课前准备来看,费时费功;情境三略显抽象,却简便易行。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三者都起到了激趣促思的作用,而情境三的实效更为明显。情境一、二的活动与动画场景使得学生的好奇心得到了暂时的满足,但这种新鲜感很快就消退了。情境三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王老师父女的身高违背了学生的已有常识,立刻引发了学生的争议与思考,形成了相对持久的学习动力。三、注重生成、引发探究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不仅有赖于教师的巧妙预设,更要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对情境所包含的数学主题予以展开,加以完善。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情境的内容会变得丰满起来,情境的学习意义才会更大限度地被学生认同或延伸。缺乏学生的积极参与,即使再精美的设计也有可能演绎成一厢情愿的假想。设计情境时要力求形成开放的空间,才能促使学生去丰富情境的内涵,体验情境的思维价值。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年级“5、4、3、2加几”时,创设了卡通人物“机灵鬼”考小朋友口算的情境,有学生却提出要考一考“机灵鬼”。教师顺势引导,让学生出一些“9、8、7、6加几”的题目相互问答,看看哪一个小老师当得好,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当有一位学生出题3+8时,立刻遭到大家的反对,他急忙辩解说:“3+8就是8+3,8+3=11。”教师便及时用这一随机资源引出新知,并启发学生思考算法。在不知不觉中,学生成为了学习内容的主动提供者和自主探究者,这不正是我们期盼已久的现象吗?问题情境有了开放的空间还只是提供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可能,要促使学生有效探究,还必须在情境中设置适度的阶梯作为桥梁。例如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创设了逐层递进的问题情境:(1)两条直线相交,一条直线旋转,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师生从中引出直角,又由两直线相交成四个直角,引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内角和度数。(2)三角形的内角和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内角和有关系吗?小组合作,通过对折得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3)引发猜想: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会是多少?学生中有人认为是180度,有人则认为一个小于180度,另一个大于180度。(4)动手操作,自主验证。通过汇报可以看出,学生们积极合作、相互启发,利用量、画、折、拼、分等多种方法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反思这一过程会发现,教师在引发学生探究时构建了一系列的思维“支架”,如利用两条直线相交位置的变与不变,让学生初步感知转化的思想;由直角引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内角和,为求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做铺垫;由求直角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引发猜想与类比,促使学生多角度思考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等等。正是因为这些支架的存在,学生的学习向“最近发展区”迈进才成为了现实。这样,问题情境就不会被当作一种可有可无的装饰,而是推进有效教学的必要“奠基石”与“加油站”。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170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