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初中英语阅读课的设计
初中英语阅读课的设计[前记:在北京教育学院培训的期间中,对初中英语教学的教育理念与课程设计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加深与理解,我们在北京第50中学听翟桂梅老师的阅读课,我们小组在教育学院狄磊和张金秀老师的指点下,设计了一节外研版初二下学期的阅读课(ABeautifulSmile),通过这一系列对阅读课的讨论与设计,我对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思路更加明确,所以把我对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设计的理解做一个总结。]《英语课程标准》87页对于“读的教学”教学目的的说明强调“了解信息,丰富知识,欣赏,获得乐趣,培养和发展阅读技能,在篇章中学习语言知识”。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有“略读;扫读、找读、跳读;预测;理解大意;猜测词义;理解文章结构;理解图标信息;理解逻辑关系”等等。遵循课标的要求,在初中英语毕业和升学考试中,阅读理解约占40分,并注重考查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强调多学科知识的贯通;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以及根据寓意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这就意味着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英语考试成绩。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几乎是老师们都在思考的问题。一:目前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1.学生英语阅读量明显不足,词汇量不够。他们很少或根本不去阅读英文原版书籍,他们的英语阅读主要用来对付考试了。2.教师在上阅读课时没有正确认识阅读。并没有把它看作是帮助学生获取信息、拓展视野,提高分析、思考、判断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途径。老师的英语阅读教学课只是注重对词义、短语、句子、语法结构的教学。阅读与生活背景相脱离,成了纯粹的技巧训练,学生只知道作出选择和判断或是回答文章相关问题.这种反复多次的机械训练,学生没有真正享受阅读的快乐,逐步失去阅读的兴趣,阅读能力也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3.学生过度依赖单词的汉语意思,如果单词不认识,就影响了阅读的效果,基础差的学生甚至就不读了,靠运气来获取答案,不能理解全文的意思。二:阅读课教学的设计1.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是期望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达到的程度,是预期的教学成果,是组织、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出发点。要从课程目标的结构“饼图”中从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考虑,已达到锻炼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2.阅读前(pre-reading)的导入1).介绍与阅读内容有关的社会、历史、人文、自然背景,特别是与我国不同的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和风俗习惯资料。例如外研版初二下Module2里的ABeautifulSmile,用笑脸引入课文,用班级里新同学的感受导入新课,介绍课文的背景,引出新的单词。2).摘要介绍部分有碍课文理解的生词。可以通过图片呈现单词,老师用句子让同学猜测单词,这样相对于学生去查单词表或字典会更有意义。3).善于引导学生根据文章标题、插图和有关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预测文章内容;也可根据已有的事实,对文章的结局和隐含的事实进行更深层的发掘。4).为了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提出一两个能概括全文中心思想的指导性问题,以统一思想,判断是非,使学生醒悟阅读的奥妙。3.阅读中(While-reading)的要领阅读中要注重过程,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应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侧重学生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的培养,以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设置任务时要由易及难,引导学生进行由略到细的阅读。1).粗略地阅读全篇(Fastreading)。学生被要求不能逐字逐句地读,而是采取扫描式(Scanning)或跳跃式(Skipping)阅读,是为了抓住文章的大意。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精心组织,甚至对某个问题学生可能有的几种回答怎么引导,怎么分析都要在事先有所估计,有所考虑。另外,设计问题时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教师首先出示两三个与阅读内容有关的概括性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短文。通过快速阅读,大多数学生都能找到答案。这样的问题设置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让学生有目的地对阅读材料的浏览,既初步了解了材料内容,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理解力,又能培养学生快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2).精读课文(Carefulreading)是阅读课的主体,是阅读课的中心任务,但我们不能一句一句给学生翻译课文,事无巨细地讲解课文中的语法。我们要养成学生遇到问题时会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和向老师请教的方式来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整体理解的技能,或者提出一些推断性问题让学生通过精读领会语篇的细节,根据问题迅速定位,在区域内进行合理的判断、推测,培养他们的分析、综合和概括等思维能力。最后,提出一些延伸性问题来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创造性思维。问题不能仅局限于语言知识的讲解和训练上,还应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回答相关问题、完成相关信息的填写。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由浅入深的理解整篇课文,可以用ABC选项,TF判断,设计表格让学生填写等方式,采用小组讨论,采用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文中的重难点,重点和难点一般是学生在精读课文时所遇到的语法方面的困难,对于重难点的处理,要以句子的形式讲解,以句子的形式巩固,以句子的形式练习,让学生始终在句子当中理解语法的使用。最后,视学生理解情况做不同的要求,可以是模仿性跟读,也可以是学生集体朗读或分组阅读,或个体练读。这是阅读课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朗读,才能不断地纠正自己的语音和语调,逐步形成英语语感。4.阅读后(Post-reading)的处理Post-reading是一个读后输出的过程,可以采取下面提供的方法之一进行:学生在充分理解和掌握的前提下,可以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复述或改写、扩写、仿写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根据不同的文章体裁,可选择不同的方式。常见的方法有:1.判断正误(TrueorFalse):难度相对较小,一般是细节性问题,适合各种体裁的文章。2.填空(FillinginBlanks):根据文章内容补全句子或段落。3.回答问题(Questions):最常用的方式,优点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问题难度可深可浅,师生互动。4.表格(Forms):根据具体信息设计。涵盖what,when,who,where,how等问题,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理解短文还能更快的掌握文章,以达到复述的目的。三、需要注意的问题1.要注意兼顾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阅读课理所当然应以读为主,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培养阅读能力。但是,其它能力也不能忽视。要在阅读前训练听的能力,在阅读后复述、角色扮演时训练说的能力。2.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语言的学习规律告诉我们,从新的语言知识输入到运用有一个处理、内化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语言接触的机会。仅仅通过课内阅读来接触语言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扩大课外阅读量,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扩大知识面的有效途径。3.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技巧阅读课是一门技能训练课,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重点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和方法,而不是单纯的讲解或让学生回答问题,不同的阅读材料和阅读目的会用到不同的阅读方式和技巧。因此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章的类型和阅读目的,及时指导学生,教授阅读策略和技巧。总之,我们教师在阅读课上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精心设计阅读教学过程,使学生拓宽视野,主动开动脑筋探索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阅读课的质量。
本文标题:初中英语阅读课的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230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