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挫折教育在语文教学中适时渗透
1浅谈“挫折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适时渗透”伍文荣【摘要】:实施挫折教育是时代的呼唤。学生常常在学习、人际、情感、意志方面遭遇挫折,所以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是非常必要的。而语文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承载着人类文化方方面面的思想,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祖国的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也应与思想政治等学科一起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重任,因此尝试着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中适时渗透挫折教育,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挫折教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耐挫折的能力培养主要是在无充分准备的状态下进行的。学习环境的变迁、家庭的变故、好友的背叛、学习或事业的失意……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来到的。只有经受得住诸如此类的挫折,才能说成功地经历了挫折教育,因此,挫折教育更多地应由师长们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要“把教育的意图隐蔽起来”。而进行挫折教育,语文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要求语文关注人生、服务生活,语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而且还要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形成健全人格。下面是我在教学中进行尝试后总结出的点滴体会。一、挖掘教材中的挫折教育因素,寓挫折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2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这样解释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人文性作为本课程的特点之一,要求我们语文教育必须重视文学作品的教学。文学对人的心灵的塑造和感情的熏陶是不言而喻的。文学作品中凝聚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它是人文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常用常新的武库和土壤。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可以把学生的认知生活体验和日常生活体验上升到审美生活体验,可以净化、升华学生的心灵,传承人类智慧和时代精神,为学生打开另一扇门,建构第一自我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心灵的自由和生命价值的提升。1、运用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的坎坷经历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纵览古今中外,许多取得辉煌成就的成功者往往都是那些经历过巨大挫折和失败的人,而非生活上一帆风顺的人。中国文学史上如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所列举的“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作也”。而司马迁本人也是典范之例,他遭受作为男人奇耻大辱的宫刑而愤作《史记》,为中国文学留下了辉煌篇章;还有我们熟悉的清代作家蒲松龄、曹雪芹,无一不是历经坎坷和磨难。蒲松龄8次科举8次不中,曹雪芹家道破落、贫困潦倒,但他们在遭遇挫折之后,不是颓废消沉,而是在郁愤中书写人生,分别写出了《聊斋志异》、《红楼梦》等影响世界的文学巨著。在外国文学史上,此类人物也是举不胜举。如塞万提斯在早年不幸的基础上,写出了3《唐·吉诃德》;歌德在失恋的基础上,写出了《少年维特之烦恼》;《音乐巨人贝多芬》中的贝多芬等等,他们也都是在生活的磨难中彰显人性的光辉。2、积累名句名篇激励学生。不管是中外的,抑或是古今的,有关于挫折的篇章语句俯拾皆是。例如我在讲授《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时,首先用贝多芬自己的一句话“要在挫折面前扼住命运的喉咙,挫折会使你自信起来”作为引子导入,然后讲述贝多芬耳聋而坚持音乐创作的故事,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的情况下,很自然地过渡到新课文的学习中。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又不时地穿插讲述一些脍炙人口的诗文语句,如孟子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郑板桥的“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蒲松龄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等。在关于挫折的主题作文教学中广泛的发动学生搜集写作素材,像红军长征的故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成长经历等,都很好的给学生以启发。另外,在课外时间充分利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功能,让学生自己动脑写作,自己动手搜集材料,以“挫折”为主题连办几期黑板报,这样不仅深化了学生对挫折的认识,也充分的发挥了榜样的无穷力量。名人的成功的事例,名人经过自己实践总结的经验教训总4是值得我们学习研究的,他们是帮助学生应对挫折的支点,使学生有了面对挫折的勇气和胆量。3、充分运用作品蕴含的哲理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渗透。运用作品中具有哲理性的语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能起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丑小鸭》中“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故乡》的结尾处的“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傅雷家书》中的“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孟子二章》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充分讨论,使学生明确挫折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认识到挫折不可避免,它是生活的组成部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挫折中不断发展前进的,人们也是在挫折中不断走向成熟,遭受挫折是人生之必然。“祝你一路顺风”、“万事如意”、“心想事成”等等,只不过是人们的一种良好希冀而已。挫折它既会给人打击,给人带来烦恼和痛苦,也能使人奋起、成熟,让人从中得到锻炼和教育。大文豪家巴尔扎克说过:“世界上的事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可见,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并不都是坏事。平静、安逸、舒适的生5活,往往使人安于现状,耽于享受;而挫折和磨难,却能使人受到磨练和考验,变得坚强起来。“自古雄才多末年,从来纨绔少伟男”,“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等语句就是很好的印证。二、开展“故事讲评会”及“访谈会”,创设预演挫折情境磨砺学生老师教学中可以“抛砖引玉”,让学生有机会去讲一些关于挫折的故事,或者通过学生自己真情告白,让他们去回忆自己所经历的最难忘的一次挫折时的内心感受,从中总结几条经验或教训,师生再共同分析挫折可能产生的原因,或请个别同学具体淡谈自己所经历的一些挫折及受挫后的反应,这样同学们在各自的互访中已唤起了对自己以往经历过挫折的一种情感体验,也从名人抗挫故事中知道了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其次模拟情景,让学生参与实践,主动去寻求善待挫折的方法。如情景一苏格拉底对他的学生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从今天起,每天做300次,大家能做到吗?”他边说边示范给学生看。同学们都笑了,认为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一个月后,他问学生:“哪些同学坚持了?”90%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一年后,当他再次问的时候,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哲学家——柏拉图。1、柏拉图按照苏格拉底的要求每天坚持甩300次手,这使他形成了什么良好品质?62、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形成这一良好品质?3、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哪些如何帮助孩子的方法?情景二:小军想参加学校篮球队,因为它是市冠军队。小军认为自己反应敏捷,敢打敢冲,足个当运动员的料。满怀希望的他找到教练,不料却被拒绝了,理由是身体单薄,耐力不够。为此,小军感到非常的沮丧。1、小军遇到了什么挫折?导致这一挫折的原因是什么?2、为了进入篮球队,作为小军家长,你可以指导小军采取什么方法?3、如果进不了篮球队,作为小军家长,对于爱好体育运动的小军,你将应该怎么办?德国儿童教育专家舒马赫说:“给孩子多多提供尝试机会也是实施挫折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孩子一旦被剥夺了尝试的机会,也就等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因此也不可能迈向成功之路。”其实道理很简单,这是因为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也像其他心理品质一样,是可以经过学习或锻炼而获得的。俄国作家契诃夫也认为:“困难与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中国卓越的政论家、出版家,著名的新闻记者邹韬奋更是直言:“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而生活在今天的青少年学生,生活条件大都比较优越,受到父母的过度爱护;在顺境生活的他们没7有经过风雨的洗涤,没有经过艰难困苦的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极其低下。所以为他们提供一定的挫折情境,使其经受磨难,取得直接的挫折经验是十分必要的。针对有些学生比较聪明,以及家庭、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生活中遭到挫折的机会可能很少。这种学生在顺境中应对自如,但一旦遭到挫折,便一蹶不振,对生活失去信心。对于这样的学生应人为地设置障碍制造挫折,以训练其对逆境的忍受能力,以求更好地适应生活。如可以在考试中出一些比较难的题目让学生去做,学生可能费了好大的劲却无法得出正确的答案,让其人为地遭受挫折,学生在遭受挫折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这对于培养学生忍受挫折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创设预演一定的挫折情境,是加强青少年挫折教育的有效途径。经历过挫折情境,配合日常的有意识的渗透教育,再加上有针对行的宣传,就会有效地增强学生挫折承受力和适应能力。三、实施挫折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挫折对人是一种打击,同时又给人以一定的压力。它能磨炼人的意志和毅力,能增长人的聪明才智,激发人的进取精神,造就人才。“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古今中外历史上一帆风顺而又有大成就的人实在少见。真正出类拔萃的人,大多数都是那些历尽艰辛,在挫折中磨炼出坚强的意志,在逆境中不懈地奋斗的人。但是,挫折毕竟是人生道路上逆流。它和人生前进的方向背道而驰。它给个人以不幸,给社会以损失。虽然挫折在人生道路上难以避免,但不是任何挫折都不可预测,不可避免,更不是挫折越多越好,多多益善,8我们要充分认识它的双面性,因此,挫折教育更多地应由师长们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进行,且应多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要弄清学生的性格类型,看学生的性格是外向型、内向型,还是抑郁型,要因性格施教。外向型可直言不讳,内向型要旁敲侧击,抑郁型则要讲求策略。此外还必须注意适度和适量,正所谓物极必反,创设的挫折情境必须有一定的难度,能引起学生的挫折感,但又不能太难,应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克服的。2、要培养学生和谐的人际环境,如多创造一些让他们自由交流的机会(如口语交际实践课等),要多为学生创设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要鼓励并帮助学生多交朋友,让孩子遇到挫折时,有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培养孩子的友谊感、依恋感与安全感。3、在日常生活中,多让学生参与一些集体决策,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把责任下放,如果学生做的较好,要及时鼓励,说些表扬的话。同时对陷入挫折情境中的孩子要及时进行疏导,如帮助学生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客观原因,找出失败的症结所在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挫折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丰富的素材及方法。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不仅要教好书,更重要的要育好人,把挫折教育贯穿渗透在语文课堂上,让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参考文献:1、李海洲,边和平.挫折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2、周咏梅,论语文课中的挫折教育《语文学刊》2007、793、王建国21世纪创新学生健康情商新概念下20004、陈萍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林中之冬教学一得2001(06)5、周明星创造教育与挫折教育19996、崔华芳挫折教育--让孩子在逆境中成长20037、陈忞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20028、王坦合作教学观初探1998(04)
本文标题:挫折教育在语文教学中适时渗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234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