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某医院设计说明书范本
目录A.设计说明a.建筑篇……………………………………………………………………………………………1-4b.结构篇……………………………………………………………………………………………5-6c.给排水篇…………………………………………………………………………………………7-8d.电气篇……………………………………………………………………………………………9-10e.空调及通风篇……………………………………………………………………………………11-12f.智能化设计篇……………………………………………………………………………………13g.节能设计与环境保护……………………………………………………………………………14B.投资估算篇……………………………………………………………………………………………15-18C.设计图纸………………………………………………………………………………………………19-54D.设计费报价及计算依据表……………………………………………………………………………55E.工期计划表……………………………………………………………………………………………56F.本期项目的难点………………………………………………………………………………………56G.保障工期、质量的主要措施…………………………………………………………………………561深圳市西丽人民医院新住院大楼设计说明建筑篇一、工程概况深圳市西丽人民医院位于南山区留仙大道以南,石鼓路以东。医院占地24000平方米,现有建筑包括门诊住院楼、行政医技楼、职工宿舍、职工食堂、供应室及动力间等,总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新建项目选址位于医院现址内,是深圳市卫生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医院进行规划改扩建后,总规模将达500张床位,远期可实现800床,总建筑面积88702平方米。本项目新建地上20层,建筑面积52150平方米,地下3层,建筑面积22350平方米。二、设计主要依据1.《2005年深圳市卫生统计年鉴》2.《2006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3.《中国卫生管理和医院经营决策数字依据》4.《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卫生部、建筑部、发改委,2006年2月;5.《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卫生部、建设部、发改委,2006年2月;6.《广东省医院基本现代化标准(试行)》;7.《深圳市医院建设标准》(试行);8.《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9.《现代医院建筑与洁净技术》;10.《医院污水污物处理》;1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1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13.《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0222-95);1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1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16.《深圳市区域卫生规划(2006-2010年)》(征求意见稿);17.《深圳市卫生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18.国家、地方颁布的医院建设相关文件、指导性意见;19.深圳市西丽人民医院提供的可研及相关资料等;20.《深圳市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深规许ZS-2008-1062号);16.其他相关法规、规范和标准(如关于消防、民防、抗震设防、防雷电、市政设施、无障碍设施、节能、环保等的法规、规范、标准、规定)。2三、场地现状分析西丽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项目位于医院现址内,地形方正,南北进深约114米,东西宽约208米。用地基本平整,南面大部分用地现状为休闲绿化用地,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西南侧临山体,风景优美,顶部距院内场地落差为30米。现有建筑物大多位于用地的北面,其中门诊住院楼、行政医技楼和职工宿舍,由西往东临市政主干道留仙大道一字展开;供应室及动力间、职工食堂分别紧贴着这些建筑的南面布置。按规划要求,门诊住院楼和职工宿舍是该规划项目中必须保留的建筑物;职工食堂可先行拆除;行政医技楼、供应室及动力间在保证医院于施工期间可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被拆除,或在新住院大楼建成后拆卸。四、总体规划布局:1.总平面设计根据建设用地位置、建筑现状、周边环境、交通组织、气候特征以及功能要求,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引入现代化医院的建设模式,采用高效节能的集中式建筑布局方式,创造引人入胜的公共空间,营造舒适优美的室内外环境,体现时代气息的建筑造型。在总体布局上,医院北面沿留仙大道设置了主入口和急诊入口,其中主入口靠东布置,即位于现有门诊住院楼和职工宿舍之间,急诊入口则靠西布置。车辆出口设在用地东北角,污物出口、车辆及物流入口则设在西北角。各个出入口互不干扰,各尽其职。用地东、南、西面受山体或民宅的影响,均不能设出入口。建筑整体规划布局是现有门诊住院楼规划改造为集门急诊、行政办公为一体的门诊行政楼,和新住院大楼连成整体,形成完善的医疗区。新住院大楼和职工宿舍有一定的间距,留出较为开阔的中心地带,和主入口一起作为主入口广场。考虑到建筑消防距离、日照间距、功能布置、分期建设等因素,新住院大楼的塔楼靠主入口广场布置是最合理的位置。新住院楼西面的地面停车场可用作未来预留发展用地,高压氧仓布置在用地西南角自成一体。根据医疗建筑功能特征,门诊行政楼和新住院大楼的裙房之间以“医疗街”的形式设置连廊和绿化中庭,新旧建筑连成一体形成诊疗区。门诊阳光大厅以一定角度面向主入口广场设置,延续“医疗街”的空间枢纽职能,门急诊、医技、住院等功能都可以围绕核心空间开展,从而使相互之间的联系更加方便、快捷、清晰、高效。“医疗街”与门诊阳光大厅、出入院大厅相连,具有良好的空间指示性,患者在此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各医疗功能区的位置。门诊行政楼和新住院大楼连成建筑整体,根据功能要求合理设置各出入口:急诊抢救入口和儿科入口位于门诊行政楼北面,沿留仙大道布置,其中急诊抢救入口正对急诊入口。普通门诊及住院出入口设在门诊行政楼和职工宿舍之间的广场内,大楼东北角和东南角还分别设有体检单独出入口和营养食堂后勤出入口。整个建筑群分区合理、流线清晰便捷。2.交通规划室外交通实行人车分流:用地四周设置环形车道,北面道路为医院主干道,是组织地面交通的主要枢纽:北干道和主入口广场南侧设有各种重要出入口,其中急诊抢救、儿科、门诊、住院和体检入口车辆均可直接停靠。除了主干道及通往地下停车库和地面停车场的车道外,院内部其他车道平时用作步行系统,必要时可作为消防车通道。步行人员则分别经过急诊入口和主入口广场进入各功能区。北干道用地西侧设有地面停车场,停车后可直接进入“医疗街”。地下车库设两个出入口,分别在用地的东北角和西北面,车辆进入院内后可通过地下室出入口分流进入地下停车库。两个地下室出入口可以实现进出有别,互不干扰。场地西北角设置污物、尸体、物流出入口。诊疗区各处的污物通过垂直污物梯,先进入地下室,经过汇集后通过专用污物通道运出医院,日常物品则通过地下室的洁梯运至各层。在诊疗区内部,各建筑物之间通过门急诊大厅、出入院大厅和“医疗街”组织人流集散。33.分期建设:供应室及动力间所在的位置是医院用地中心,对整个用地规划影响甚大,是本次项目的最大障碍。本方案巧妙地通过地下室的分期建设来解决这个难题。地下室首期建设部分主要以动力机房为主要功能,并在地下室设置临时供应室。待新的动力机房和临时供应室建成并投入使用后,现有供应室及动力间即可拆除,地下室二期部分及地面以上的建筑部分随后进行建设。医技行政楼则可待新建筑完全建成后拆除。该方案利用医技行政楼拆除后的场地作为主入口及广场,在现有的门诊住院楼和职工宿舍之间以玻璃雨棚相连,形成了医院的新大门,既满足了新规划功能需要,又尊重了原有建筑。现有建筑与新建筑都得到了原佳的组合方案,使新与旧完成融合。4.远期规划:为了适应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医院的总体规划设计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这就需要把远近期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并预留足够的发展用地。本方案在总体布局上,充分考虑了远、近期建设的延续性,建筑的“可生长性”。平整用地西南角的山体,不仅是为了使新建筑的形状更为方整,还为了在用地西面留出为医院未来发展所预留的用地。五、建筑设计1.新旧建筑的共生如何使新旧建筑融合形成完善的医疗体系,达到与现状和谐共生,新旧建筑之间空间及层高的设计是关键。在新的建筑规划中,原门诊住院楼改造为以急诊、门诊和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的门诊行政楼,它和新住院大楼连为一体,形成包含门诊、医技、住院的建筑整体。门诊行政楼和新建筑的裙楼之间利用“医疗街”为新旧建筑创造自然良好的就诊环境和通风采光效果,也改善新旧建筑的内部小气候。“医疗街”和门诊阳光大厅之间相互穿插呼应,使各个部门都处于园林绿化和阳光的围绕之中,不但具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效果,同时也获得了很好的景观效果。为使现有建筑改造后和新建筑的功能更好地融合,新旧建筑的层高设计相当重要。门诊行政楼的各层层高如下:首层3.6米,二至六层3.2米,七层4米。考虑到新旧建筑相连后更方便使用,新住院大楼各层层高分别设计为:首层5.5米,二至三层4.5米,四层5.1米,五层4.3米,使新建筑的一、三、五层可分别与原有建筑的一、四、七层在同一标高上,方便病人和医护人员到达个医疗科室。其余各层也可通过在新旧建筑之间连廊上的步级来消化高差,或利用原有建筑的楼梯半层平台来相接。2.功能布局门诊阳光大厅与“医疗街”、住院大厅连通,主要设置咨询挂号、导医服务、信息查询等公众服务设施,病人可咨询就医科室的位置及候诊情况,获取明确的指引。门诊主要科室设置于门诊行政楼的首层至五层,“医疗街”为门诊行政楼引入自然光的同时能为就诊病人提供舒适的庭院景观。急诊科设置于门诊行政楼首层西翼,并向留仙大道设有独立出入口。急诊科靠近新住院楼内的影像中心,并可通过影像中心外的电梯直通急诊ICU及门诊手术室。急诊部同样面对医疗街连廊设置绿化庭院,为就诊病人提供舒适的庭院景观,有效舒缓病人的紧张心情。新住院大楼裙楼主要功能是各医技科室和门诊科室。每楼层设置独立的挂号收费,能有效进行人流分散,防止人流过多造成的等候时间过长。医技科室紧邻急诊科和住院病房塔楼,方便门急诊科和住院楼的病人到医技楼进行检查。在医技科室中,手术中心和ICU是医技科室最核心的功能。手术中心、ICU、病理及血库这几个紧密相关的功能均布置在四层,同层布置最为方便各科室开展工作。而手术室和中心ICU内部通过洁净走道相通。手术后的病人如需进入中心ICU,不必再经过一系列的繁琐的过床等程序,可通过洁净走道直接进入中心ICU。三层的中心供应可通过洁梯直接把洁净用品送至手术中心。门诊行政楼的六—七层改造为办公室,和新住院大楼五层的会议中心、病案中心、图书馆等一起形成行政办公区。4六层以上塔楼为各科住院病房,共14层。住院大厅位于裙楼首层,正对入口广场,设置独立的住院部电梯间,交通联系十分便利。住院区每层为一个护理单元,公共垂直交通设置在护理单元中间,正对护士站,方便医护人员管理病区。污物梯设置在护理单元西端,洁净梯设置在东端,医护人员有独立电梯厅和医护走廊,能有效实行医患分流。北面医护区域每两层设置空中花园,为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休息、交流环境。病房均为南向且面对景观最好的生态绿化山体,具有最好的通风、采光效果,为病人提供最好的康复环境。新住院大楼设置三层地下室,主要用于停车库和配套功能用房。3.环境与造型设计绿色环境不仅有滞尘、降温、保温、净化空气、涵养水土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调节和改善人的机体功能。所以,本方案从总体规划阶段就十分重视环境的营造。对于各种环境空间,我们采用多层次立体化的绿化系统。包括建筑小品、绿化庭院、广场绿化、建筑周边绿地、道路绿化和屋顶花园等多种多样的绿化形式,形成立体交叉式的绿化景观,活跃空间气氛,为公众提供良好的休息场所。平面布局和室内设计坚持园林生态化的理念,门诊行政楼和新住院大楼之间是“医疗街”,设置各种绿化、休息座椅等,绿色植物贯穿各层空间,营造出清新自然的室内环境。各医疗功能单元都围绕“医疗街”,每个候诊区都面向庭院,具有较好的景观和通风效果。外立面主要采用石
本文标题:某医院设计说明书范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235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