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植物生理学考试总结(绝对有用)
植物生理学(plantphysiology)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主要生命活动包括:植物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以及信息传递等代谢:是维持生命各种活动过程中化学变化的总称,包括物质和能量的代谢。主要内容有水分代谢·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同化作用:植物合成物质的同时获得能量的代谢,称为同化作用。异化作用:植物分解物质的同时释放能量的代谢过程,称为异化作用。水分代谢自由水/束缚水的比值可作为衡量植物代谢强弱和抗性的生理指标之一。比值越大,即自由水的相对含量越大,代谢越旺盛;比值越小,即束缚水的相对含量越大,抗性就越强。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1)水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2)水分是代谢过程的反应物质和产物(光合、呼吸等)3)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4)水分能使植物保持固有的姿态。植物水分生理主要包括三个过程:水分的吸收.运输.排出等。植物细胞吸水方式:扩散(浓度梯度)集流(压力梯度)渗透(浓度梯度和压力梯度)渗透是扩散和集流的综合.水势=渗透势+压力势+重力势渗透的动力是水势差,而水势差则是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能。渗透: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而移动的现象。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原生质体(质膜、细胞质、液泡膜)可以看作一个半透膜。质壁分离现象:细胞由于失水,而使原生质体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质外体不包括细胞质,对水分运输的阻力小。共质体:所有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胞间连丝联系形成一连续的体系,对水分运输的阻力较大。高等植物吸水的途径:1)叶面吸水2)根系吸水(主要部位:根尖)根系吸水的3种途径:1)质外体途径2)共质体途径3)跨膜途径根系吸水的动力:(1)根压(rootpressure)根压是主动吸水的动力。——实例: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溢出液体的现象。)..吐水(guttation)(从未受伤叶片尖端或边缘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2)蒸腾拉力(transpirationalpull):由于蒸腾作用产生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水分散式的方式:蒸腾作用(transpiration),即水分以气态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散失的过程。还有就是吐水。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植物对水分吸收和运输的主要动力;植物吸收和运输矿质盐类的主要动力;降低叶片温度蒸腾作用的部位:皮孔.角质层.气孔,蒸腾作用.以气孔蒸腾为主。减缓蒸腾作用的措施——健壮根系水分临界期(criticalperiodofwater)植物一生中对水分亏缺最敏感,最容易受水分亏缺伤害的时期称为水分临界期。注:水分临界期并不是需水最大期。合理灌溉的指标1)形态指标:生长状况、叶色、萎蔫状况2)生理指标:叶片水势,渗透势,气孔开度,细胞液浓度灌溉的方法1)沟渠灌溉法(传统方法)2)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矿质营养矿质营养(mineralnutrition):植物对矿质盐的吸收、运转和同化(以及矿质元素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叫矿质营养。矿质元素(mineralelement):将植物烘干并充分燃烧后,余下一些不能挥发的残烬称为灰分,而以氧化物形式存在于灰分中的元素称为灰分元素。注:氮元素不属于灰分元素,但归为矿质元素讨论。其生理生活功能:A)是细胞结构物质的组成成分;B)是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者,参与酶的活动;C)起电化学作用生理作用大量元素(10):C,H,O,N,P,K,Ca,Mg,S,Si微量元素(9):Fe,Mn,B,Zn,Cu,Mo,Cl,Ni,Na。(特点:微量但必需,且一般不可替代。)生命元素——N氮肥供应充足:植物叶大而鲜绿,分枝(分蘖)多,营养体健壮,花多,产量高。氮肥过多:叶色深绿,营养体徒长,易倒伏,抗逆性差,成熟期延长。氮肥缺乏:植株矮小,叶小色淡,或发红,分枝少,花少,籽实不饱满,产量低。磷肥缺乏:生长缓慢,叶片小,分枝、分蘖少,植株矮小。缺磷茎叶暗绿至紫红色.钾肥充分:茎杆坚韧,抗倒伏;促进块茎、块根膨大,种子饱满。作物缺乏矿质元素的诊断1.病症诊断法;2.化学诊断法;3、加入诊断法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离子通道运输载体运输离子泵运输胞饮作用外连丝:是叶片表皮细胞通道,它从角质层的内侧延伸到表皮细胞的质膜。根外营养:植物地上部分对矿质营养的吸收过程,又称为叶片营养。根外施肥的优点:用量少又能及时补充所需营养,同时见效快。叶面施肥应该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进行?——应选在凉爽、无风、大气湿度较高的时间,一般为阴天或傍晚进行,阴雨天除外。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存在状态:离子状态·不稳定化合物·稳定化合物。根据在植物体内的可循环状况矿质元素可分为:1.参与循环元素当植物缺乏这类元素时,它们就从衰老组织转移到新生的幼嫩部位,从代谢水平低的部位转移到代谢旺盛部位,所以衰老的叶片首先出现相应的缺素症。以N、P最为典型2.不参与循环元素在老叶中的含量高于幼叶中的含量,缺乏这些元素,幼叶或新生组织会先表现出相应的缺素症。以Ca最为典型参与循环的元素特点:大多数分布在代谢旺盛的部分,固缺乏症首先在老叶上发生;另外,它的重新分布,也表现在开花结实和落叶之前。绿肥结实后为何不再适合做绿肥?——因为结实之后,营养体的参与循环元素N发生了转移,含氮化合物含量大减,所以不宜再作为饲料或绿肥。营养最大效率期,即作物施肥增产效果最好的时期,也叫最高生产效率期。作物的营养最大效率期一般是生殖生长时期。发挥肥效的措施1)适当灌溉2)适当深耕3)改善施肥方式4)改善光照条件5)调控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光合作用异养植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营养自养植物:可利用无机碳化合物作营养,合成有机物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绿色植物吸收阳光的能量,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A)合成有机物“绿色工厂”B)能量的转换和贮存“能量转换站”C)保护环境化空气“空气净化器”光合色素:指植物体内含有的具有吸收光能并将其用于光合作用的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为什么叶绿素的溶液呈绿色?答:光谱对绿光的吸收最少。为什么正常的叶子呈绿色,而秋天、不正常或叶片衰老时呈现黄色?答:叶子内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比例大概为3:1,所以正常叶子呈绿色;在秋天或逆境条件下,叶绿素比较容易降解,数量减少,而类胡萝卜素比较稳定,所以呈黄色。叶绿素合成的环境影响因素:光照(如黄化作用),温度(酶),矿质元素,氧气,水等。黄化现象:因缺乏某些条件而影响叶绿素形成,使叶子发黄的现象,称为黄化现象。秋天叶子变黄和早春寒潮过后秧苗变白,都与低温抑制叶绿素形成有关。高温下叶绿素分解大于合成,因而夏天绿叶蔬菜存放不到一天就变黄;相反,温度较低时,叶绿素解体慢,这也是低温保鲜的原因之一为什么干旱时或淹水时,植物叶片发黄?答:植物缺水会抑制的生物合成,严重缺水时,还会加速原有叶绿素的分解,所以叶片发黄。光合作用的三个阶段1)原初反应——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为电能2)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电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3)碳同化反应——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3.光合原初反应为光合作用最初的反应,它包括对光能的吸收、传递以及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具体过程。根据功能,色素可以分为:1)作用中心色素——少数叶绿素a分子;2)聚光色素大多数色素分子红降现象:在红光下光合作用的量子产量下降的现象。碳同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同化成有机物的过程。C3植物(C3Plant):C3途径进行光合碳同化,形成的最初产物是三碳化合物。C4植物(C4Plant):C4途径进行光合碳同化,形成的最初产物是四碳化合物。光合作用影响因素:光照,co2,温度,矿质元素,水分,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等。“午睡”现象:气温过高,光照强烈,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大的峰出现在上午,小的峰出现在下午,中午前后光合速率下降的现象。光补偿点:二氧化碳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净光合速率为零时所对应的光照强度。光饱和点:光照强度超过一定值时,光合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这时的光强为光饱和点(lightsaturationpoint,LSP)。注:二者实质都是光照强度光补偿点的应用:间作套种温室栽培作物生长后期剪枝在光补偿点以上,植物的光合作用超过呼吸作用,可以积累有机物质。光补偿点以下,植物的呼吸作用超过光合作用,此时非但不能积累有机物质,反而要消耗贮存的有机物质。如长时间在光补偿点以下,植株逐渐枯黄以致死亡。当温度升高时,呼吸作用增强,光补偿点就上升。因此,在温室中栽培植物,在光照不足时要避免温度过高,以降低光补偿点,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植物群体的光补偿点也较单叶为高,因为群体内叶子多,相互遮荫,当光照度弱时,上层叶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下层叶片呼吸作用强,光合作用弱,所以整个群体的光补偿点上升。光抑制:当光能超过光合系统所能利用的数量时,光合功能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光合作用的光抑制现象。温室栽培中,为何在夜间或阴雨天气应当适当降温?——为了降低呼吸消耗为什么会出现植物的“午休”现象?——气温过高,水分不足,空气湿度较低,引起气孔部分关闭,同时也有光合作用的光抑制的影响。光能利用率(efficiencyforsolarenergyutilization,Eu):单位面积上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占照射到单位面积上的日光能量的百分率。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面积,提高光合效率。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指生活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在植物抗病免疫方面有重要意义伤呼吸植物组织受伤害后,受伤部位的呼吸作用增强,成为伤呼吸。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指植物保持稳态的较高呼吸速率时的温度,一般为25~35℃。一般,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要略高于其光合作用。无氧呼吸引起植物死亡的原因:产生酒精,产生的能量少,不能产生许多中间产物为什么碰伤的水果保存时间不长?——伤呼吸一般比正常呼吸要强,就加快了对自身有机物的消耗,所以保存不长。呼吸作用与粮食贮藏:1、晒干;2.通风和密闭,冬季或晚间开仓,冷风透过粮堆,散热散湿;梅雨季节进行全面密闭,以防外界潮湿空气进入3、气体成分控制,适当增加CO2和降低O2含量;或抽出粮仓空气充入N2块根、块茎类(延存器官易受机械损伤而进行伤呼吸)如何贮藏?收获前在田间喷洒生长调节剂,收获后先在冷凉阴暗处放置,控制温度、湿度,尤其是氧气浓度,避免进行无氧呼吸。呼吸跃变:果实在成熟期发生呼吸急骤上升的现象,也称呼吸高峰。有机物的运输运输途径:纵向运输途径为韧皮部,主要运输组织是筛管细胞代谢源:指制造并输送有机物质到其他器官的组织、器官。如成熟的叶片(功能叶)。代谢库:指消耗或贮藏有机物质的组织、器官。如花、种子、果实,嫩叶、茎等。源与库的相互关系源是制造同化物的器官,库是接纳同化物的部位,源与库共存于同一植物体,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源库单位:在某一发育时期一些叶片的同化物,主要供应某些器官或组织,它们之间在营养上互相依赖。这些叶片(源)和器官或组织(库),加上它们之间的输导组织,称为源库单位。白天运输速率大于晚上的原因——光照条件好,有机物运输速率快环境因素对有机物运输的影响一.温度•①影响运输速度•②影响运输方向•③昼夜温差•昼夜温差大,夜间呼吸消耗少,穗粒重增大。二.光照影响有机物运输速率白天运输速率大于晚上的光照条件好,有机物运输速率快影响有机物分配经光处理,有机物向老叶、分蘖、根分配,向下部移动比例增加三、激素四、水分在水分缺乏的条件下,随叶片水势的降低,植株的总生产率严重降低。受旱对有机物运输因植物种类而异受旱条件下,基部叶片与根系易于衰老死亡五、矿质元素配置(allocation)指源叶中新形成的同化产物的代谢转换。配置方向:1)代谢利用2)合成暂时贮藏的化合物3)从源叶输出到植株其他部分分配特点1)优先供应生长中心2)就近运输、同侧运输3)功能叶之间无同化物分配关系4)有机物再分配:在各库之间的再分配同侧运输、就近运输的原因:运输距离短,输导系统阻力小,
本文标题:植物生理学考试总结(绝对有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255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