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研究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研究潘西明赵红洲(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九江,332000)摘要: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注重操作技术并培养应用能力的基础课程。本文探索该课程“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依据课程标准设计出十三个专题任务,紧紧围绕任务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实践表明教学效果良好。关键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课程标准ResearchonTask-orientedTeachingModelofComputerAssemblyandMaintenanceCourseAbstract:Computerassemblyandmaintenanceisabasiccourseofcombiningtheorywithpracticeclosely,focusingonoperationtechniqueandtrainingapplicationcapacity.Basingonthecharacteristicsofthecourseandgraspingteachingpresentsituation,thepaperprobesthetask-orientedteachingmodelintegratingpoint,lineandfaceofclassroomteachingasbasepoint,multimediapresentationasmainlineandthepracticaltrainingasverticalface.Itestablishestask-orientedteachingsystemoffourembranchmentsandtensubjectmodules.Teachingpracticeshowstheteachingmodelhasachievedgoodteachingeffects.Keywords:computerassemblyandmaintenance;course;task-orientedmethod;teachingmodel一、引言伴随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已经充斥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也就日益显示出计算机维护和管理的重要性。学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最基本方法,二是解决计算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软硬件故障,而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这是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它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任务”诱发、加强和维持学习者的成就动机,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多方面能力。1、课程分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主要内容有这些方面,一是应以根据用户需求如何进行硬件系统配置,二是怎样合理搭配软件系统,三是如何让同样的一台计算机系统发挥出最佳性能;以学生熟练掌握维护技能,保证计算机系统运行的稳定、高效和安全为根本目标;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提升为主要宗旨。课题组成员进行广泛市场调研,走访大量的用人单位、人才市场和毕业生,经过长期的探索,总结出“点、线、面三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某一小操作为“点”,某一任务为“线”,系统综合应用为“面”,将教学内容整合为十三个任务。1、课程现状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通过介绍计算机硬件特点、组装及软件系统安装调试、数据安全处理、网络基本应用和常见故障处理等,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各部件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基本功能、性能特点、选购策略,做到熟练安装常用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排除常见软硬件故障,为学生的成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⑴课程特点①教学内容多,知识点分散,知识面涉及范围广。②知识更新快。计算机的新技术、新产品日新月异,即使是选用最新的教材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③实践应用性强。操作技能的提高是要依靠实操训练才能达到熟能生巧,所以理论必须和实践密切配合起来,在实操训练中提升理论知识为佳。⑵实训条件①硬件实验方面:学校多使用淘汰的旧机器,以提高资源使用率;利用VR技术模拟真实实验环境。②软件实验:包括软件的安装、维护、软故障的处理等方面。平时处理的计算机故障90%以上是由软件故障引起的,其中最多的就是病毒感染。⑶教学矛盾。①课程地位特殊性与学生学习内驱力的矛盾。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日常工作的基础,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使用,具备信息的获取、加工和应用的能力已成为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但相当部分学生对这种重要性、特殊性的认识并不充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②课程技术外显性与学习持续性的矛盾。课程的主要内容如计算机组件外观、性能指标、组装、测试、维护、常见故障及诊断等有很强的外显性,学生容易产生轻视思想,满足于“眼见为实”,浅尝辄止,钻研不深,一知半解。③课程内容综合性与学习运用能力的矛盾。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基础性、理论性、应用性相统一的课程,要学好,需要多方面的理论与技能素质的支撑。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从基本理论素养到动手能力都不适应,知识运用能力弱。因此,立足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树立“学教并重”、“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以新的实践性教学模式为突破口,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进行教学改革,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2.1“点、线、面”三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法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应以能力为本,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技能的培养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穿插理论,使学生的理实知识得以全面的提高。⑴小操作为“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过程中的所有实际应用,其实都是由一个个的小操作汇聚而成的,这一个个的小操作就是“点”。根据需求,有选择性地安排操作要点,讲实用的新知识,不讲陈旧过时、脱离实际的。要把握难度,知识点既不能太简单一看就明白的,又不能太复杂接受不了,以在老师启发下、学生深入思考能理解为合适。如针对硬件产品发展日新月异的特点,从最初期典型代表到目前高端产品,进行发展脉络分析、讲解,突出新技术、新理论、新突破,详细介绍计算机各种流行部件的性能参数及典型产品选购要点,突出维护技术和使用工具进行基本方法,少讲底层维护技术。对各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不用深讲,够用就行,如没必要讲解光盘的编码原理,硬盘的设计原理等,但对维护、选配、组装计算机内存性能参数、硬盘技术指标、CPU频率的计算、跳线技术、监视器的分辨率的设置等要认真精讲。课堂精讲知识“点”,是教学中的基石,有极强的针对性,即引导学生把握理论知识重点、难点,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⑵形象演示,突出“点”串“线”。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知识点分散,如何把这些离散的知识点串成线,让学生形成整体概念?我们在讲授硬件理论知识时,结合实物利用多媒体技术,先从整体到局部作初步概述,再对局部如何支持整体作详细分析,再分析局部之间相互映射关系,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件的功能,以及它们如何相互协调合作、分工有序地完成各种工作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对一些动态知识点的讲解,必须通过教师操作及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整个过程进行演示,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如软件安装,CMOS参数设置的变化,硬件整机的安装等。通过动态的演示教学,使原本离散的知识点串成一条线,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让学生实现了由直接感觉到形象思维、知觉思维到抽象思维之间的过渡,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⑶重在实践,强化能力“面”。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特点决定了只有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动手操作能力,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实现“面”的发展。为此,我们安排了例如下面一些实践教学活动。①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市场调查。布置学生去市场②成立学习小组、实习小组、社会服务小组,利用业余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学校、老师、同学乃至社会进行组装维修服务,如组装连接、BIOS参数设置、硬盘初始化、操作系统的安装、故障检测,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完成知识内化的过程。2.2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的教学内容整合教材是教学内容的物质截体,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材都会不同程度滞后于PC市场的发展现状,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求。因此,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整合。教学内容整合的思路是:注重双基(基本知识和基本功)培养、紧扣市场脉搏、跟上技术潮流,把握发展动态。根据课程特点,整合原则是:第一,突出知识的相关性。本课程的知识点特别多,而且分散在不同章节,不便于相关知识点的贯通,所以把相关知识点从原来章节中抽取出来组织成模块,依据教学重点共抽取出十个模块,形成十个专题。任务1:了解微机基本知识;任务2:认识微机的主机部件;任务3:硬件与外设组装;任务4:微机原理与BIOS设置;任务5:操作系统与驱动程序安装;任务6:应用软件安装与使用;任务7:Windows系统环境设置;任务8:数据备份与还原;任务9:系统实用维护与测试技术;任务10:注册表的应用与修改;任务11:网络的连接与应用;任务12:常用外围扩展设备的应用;任务13:典型故障的诊断及维护维修;把硬件知识和软件知识、操作技能和相应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对相关知识点更好地融会贯通,更有利于突出重点内容。第二,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在实际教学中舍弃部分陈旧知识点和应用价值不高的知识点,同时增加“计算机新技术”和学生普遍缺乏的知识点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第三,采用专题讲授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每个专题目标明确、任务清楚、操作方便,把实际操作技能和相应理论知识很好地结合起来,便于学生对专题相关知识的整体掌握。2.3任务导向的教学设计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教学过程中,引入任务导向教学法,实行“启发式”、“协作参与式”、“活动式”教学方式,设计“电脑组件性能指标与选购”、“计算机拆卸和组装”、“计算机系统安装及性能测试”和“计算机故障检测及处理”四大教学任务,采用不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主动探索能力、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⑴“电脑组件性能指标与选购”教学任务。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各个组件的基本功能、技术指标和技术发展趋势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全面了解组装一台计算机所需的各个部件及其参数。采用理论教学、市场调研、模拟配机三者相结合的任务导向式教学模式。理论教学时配合丰富的图片和视频演示,讲解电脑的基本组件,电脑组件的性能指标,电脑组件选购指南,选购笔记本电脑,选购打印机,散热技术。首先给学生布置具体的配机方案,从三个方面考虑,第一是价格:3000元、5000元和8000元装机方案;第二是平台:INTEL平台和AMD平台;第三是用途:家用低端配置方案、主流游戏配置方案、图形工作站配置方案、发烧级配置方案,然后让学生带着具体的任务去电脑市场进行“配机”,了解不同公司主流产品的性能参数及价格;再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比较不同配机方案的组件特点,列出“配机清单”;再采用课堂集体讨论的方式,分别介绍自己给出的装机方案和理由,并且介绍所采用组件的技术指标、新技术和新功能。最后由教师和同学们进行点评。这种身临其境的教学,能让学生更快地接受知识。⑵“计算机拆卸与组装”教学任务。内容包括工具准备、注意事项、拆卸步骤,跳线设置,组装过程,启动电脑检查硬件配置,基本CMOS设置,常见组装问题的解决方案,用电常识,虚拟内存。采用理论讲授、示范教学和动手操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首先观看拆卸与组装视频,使学生对整个过程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重点强调拆卸与组装过程应注意的问题,明确说明整个拆卸与组装步骤,并要求在拆卸过程中做记号(如各插接线的方位、螺丝大小等),并且讲解硬件配置的检查过程和设置CMOS的方法,对组装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出预见并分析故障出现的原因。对于新硬件产品,由于拆装方法各不相同,特别是CPU、散热器、主板等,可以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仿真,按照步骤操作,根据中间的过程和电脑的提示信息和选项信息,完成各项操作,实现实际实验环境所不能提供的操作练习
本文标题:《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273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