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学设计-HNO3的性质
HNO3复习教学设计一、复习回顾1、(改编自06上海化学,16)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1)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2)比较下列项目:①反应速率:②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③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④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3)某同学设计了制取硝酸铜的三种方案,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最佳方案是。理由是___________。2、复习小结HNO3的性质二、能力培养(一)NO的制备及性质实验1、(07年重庆理综,27)某兴趣小组设计出图所示装置来改进教材中“铜与硝酸反应”实验,以探究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固定装置略去)(1)实验前,关闭活塞b,试管d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口,塞紧试管c和d的胶塞,加热c。其目的是。(2)在d中加适量NaOH溶液,c中放一小块铜片,由分液漏斗a向c中加入2mL浓硝酸,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经检验发现d中有NaNO2生成,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由a向c中加2mL蒸馏水,c中的实验现象是。(3)该小组还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操作步骤为,实验现象为;但此实验的不足之处是。2、(08北京理综)用图示装置制备NO并验证其还原性。有下列主要操作:a.向广口瓶内注入足量热NaOH溶液,将盛有铜片的小烧杯放入瓶中。b.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塞好胶塞。c.待红磷充分燃烧,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向烧杯中滴入少量稀硝酸。①步骤c后还缺少的一步主要操作是___。②步骤b的作用是_________。③步骤c滴入稀硝酸后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3、(04年广东化学,19)用仪器A、B和胶管组成装置收集NO气体(①仪器A已经气密性检查;②除水外不能选用其他试剂)。正确的操作步骤是(二)电子得失守恒法在氮及其化合物计算中的应用1、(04年天津理综,29)将32.64g铜与14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请回答:(1)NO的体积为L,NO2的体积为L。(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中加入VmLamol/L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mol/L。(3)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NaOH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3,至少需要30%的双氧水g。(三)物质的推断(07年四川理综)27.下图是无机物A~M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未列出)。其中,I是由第三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中熔点最高的金属,K是一种红棕色气体。请填写下列空白:(1)在周期表中,组成单质G的元素位于第_______周期第_______族。(2)在反应⑦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3)在反应②、③、⑥、⑨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填写序号)。(4)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5)将化合物D与KNO3、KOH共融,可制得一种“绿色”环保高效净水剂K2FeO4(高铁酸钾).同时还生成KNO2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四)综合(08北京理综)一定温度下,将1molN2O4置于密闭容器中,保持压强不变,升高温度至T1的过程中,气体由无色逐渐变为红棕色。温度由T1继续升高到T2的过程中,气体逐渐变为无色。若保持T2,增大压强,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气体的物质的量n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①温度在T1~T2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温度在T2~T3之间,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保留1位小数)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学设计-HNO3的性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298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