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七年级数学上册4.3角说课稿
教育资源首先说教材1.内容《角》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的第三节,其主要内容是角的概念、表示、单位和换算.2.地位角既是最简单的图形之一,又是研究其它图形的基础,体现了几何图形由简单到复杂的组合过程.同时,角的不同表示方法及每种表示方法的适用条件,体现了数学的发散性和严谨性.3.作用记得曾经有位老师说过,课本是一课之本,如果老师是导演,那么学生就是演员,而课本就是剧本.因此,整节课我将指导学生通读课本,理解课本上的定义,并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再说学情从知识上,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点、线、角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只是直观经验,并未作深入研究;从能力上,七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有较好的参与、合作意识,并能在老师引导下进行简单的探究.困难预设七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意识都比较薄弱.因此,如何在不同环境下正确表示角,将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这也将是本节学习的难点.三说学习目标“目标导引教学”是我市数学学科的教学模式,一节好课,首先要解决的是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的问题,所以我对课标中的要求做了详细的分解.《课程标准》第31页显示本节课的要求为:理解角的概念;认识度、分、秒,会进行简单的换算.首先,我从认知层次的三个维度对课标进行了分解,请看大屏幕,这三个维度分别是:知识分类、学科内涵以及认知水平.知识分类:角的概念、表示方法、单位换算认知水平:理解行为动词有探索、猜想、归纳、类比、体验、运用学科内涵:角的两种概念的不同表述方式教育资源《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要求,教学内容的呈现应体现过程性,同时要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此依据行为动词,我又从能力层次将课标进行了再分解,请看大屏幕.通过以上对目标的细化解读,我确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1.通过看一看、画一画、说一说等情景,认识角的两种定义,实现从实物到图形的抽象过程.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综合描述角.3.通过测量和类比的学习方法,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四说教学策略为了顺利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我采用了以下3条教学策略:1.遵循概念的认知规律,采用:引入概念—形成概念—辨析概念—应用概念的教学流程;2.注重学生体验、突出合作探究,实现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3.本节课我从“换个角度看人生”的话题开始,以在生活中要学会“换位思考”结束,既首尾呼应,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热情.最后和大家说一说我的教学过程理解探索、猜想、归纳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得出角的定义角的定义、表示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表示图形中的角经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理解角的表示方法及适用条件能用60进制解决简单的问题角的单位换算类比、体验角的单位及其换算通过测量、类比,认识角的单位并会换算运用角的表示教育资源任何一节课都必须回答好三个问题:(1)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2)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3)如何确定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按照以上要求,本节课我采取“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的教学设计,同时采用“点拨式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我将学生分成了六人小组,每组由一名组长负责,具体如下:学习环节学习目标学习评价学习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为了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我设计了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环节,即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这一环节,我采用的学习评价是:通过师生交流,促进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自己得出角的定义.本节课的开始,我会和孩子们聊一本关于《换个角度看人生》的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着我会让孩子们观察课本第114页的三幅图片,找到并在图上画出角,同时,请同学们思考:你们能说出角的定义吗?引发认知冲突.这时,我再邀请小组同学描述他们画的角是由什么组成的图形,从而得出角的定义,并在课本第114页,找到相关内容,读一读,划一划.最后我会演示圆规,和学生一起体验角的动态形成过程,并让学生阅读课本第115页.这样设计的意图是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二、自学归纳,思辨求真为了实现第二个学习目标,我设计了本节课的第二个教学环节,即自学归纳,思辨求真.这一环节,我采用的学习评价是:在合作交流中,让学生展示角的不同表示方法.在这一环节中,我会给学生5分钟时间,通过小组交流,结合以下五个问题串,自学课本第114页内容.这五个问题的设置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成螺旋上升.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学生会想到需要添加字母表示射线,这时我及时引导学生用整体的眼光来看角这个图形,从而顺利解决第二个问题,如何表示一个角.接着,我会让学生观看幻灯片,动态展示在∠BAD内部添加一条射线的情形,研究多个角组合在一教育资源起时,应当如何表示角.最后,我会画出三角形ABO,通过对比,使学生发现,∠AOB和∠ABO并不是同一个角.从而提醒学生,用三个字母表示角的顺序.设计意图我让学生按照问题串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思维的碰撞,明确各种表示方法的特点,体会怎样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最恰当的表示方法.三、动手操作、解决问题为了实现第三个学习目标,我制定了本节课的第三个教学环节,即动手操作、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我采用的学习评价是:让学生分组测量角度,并通过演板,检测计算能力.首先,我会给学生5分钟时间,完成课本第116页的做一做,然后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答案.我想,不同的学生会采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角,这就达到了对上一环节的巩固提高.接着,学生在测量两个城市之间的夹角时,会发现比一度还要小的角,这时,我会向学生展示一张叶诗文在伦敦奥运会上以4分29秒的佳绩成为世界冠军的图片.通过类比时间的60进制,使学生体会为了更精确的测量,还有分和秒两个更小的角度单位.并通过两道计算题,实现对知识的应用.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对课本上的习题,我以探究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解决,实现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使学生在开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发现问题、获取新知.四、随堂练习、巩固提高为了检测目标1、2、3的达成,我设计了第四个教学环节:随堂练习,巩固提高.这一环节,我采用的学习评价是:让学生板画,画出几何示意图,从而正确的表示出角.我会给学生4分钟的时间完成课本第116页的随堂练习.同时,我也会参与到小组讨论中,适时地引导学生为了便于测量和理解,要将景点抽象成点,画出几何示意图,从而实现从实物到图形的抽象过程.这样设计的意图是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尽快熟练角的表示方法和单位换算,逐步渗透“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教育资源在本节课的最后,我将带领孩子们从数学课堂走向生活课堂,从关注课堂知识走向关注课堂生命,用这一段段话语,滋润孩子们的心田,通过心灵的碰撞,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是我的作业设计本着“让每一个生命体都得到最佳发展”这一理念,我采用分层次布置作业,既让优等生吃得饱,又让学困生吃的了,真正让生命课堂落实到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分为教师板书和学生板书两块内容,教师板书,我侧重将本节的三个主要内容展示在黑板上,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学生板书,我将留给学生展示练习题的答案,便于对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不妥之处,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五、师生交流,归纳小结为了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我设计了第五个教学环节,即师生交流,归纳小结.这一环节,我采用的学习评价是:通过提问,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在这一环节中,我会给学生2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交流,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我会引导学生不光从知识上总结,还要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培养学生及时复习的习惯.小结的形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优化认知结构.
本文标题:七年级数学上册4.3角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353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