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显微镜知识点七上课本第十三页笔记:1.①反光镜和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光线暗的时候,用大光圈和凹面镜)②放大作用:目镜、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相反,即: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2.玻片的三种类型:切片、涂片、装片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目镜4.当看到清晰的物象后,玻片与物镜的距离较大时(约半厘米至1厘米),这时使用的是低倍物镜;当玻片与物镜的距离较小时(约1至2毫米),这时使用的是高倍物镜。5.污点判断:污点只可能在目镜、物镜、玻片上,通过转动目镜,移动玻片,换用别的物镜三种方法来判断。污点不可能在反光镜上,反光镜上有一些灰尘,不影响物象的观察,通过显微镜目镜观察也不会看到反光镜上的灰尘。6.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对光不成功,学生看不到明亮视野的原因有哪些?答:(1)低倍物镜未对准载物台上的通光孔;(2)遮光器上的光圈未对准载物台上的通光孔;(3)反光镜反射的光线未对准载物台上的通光孔。课本第十四页:1.观察材料:薄而透明。成像性质:倒立的、放大的像。2.显微镜使用步骤:①取拿与安放②对光③安放装片④观察⑤整理和存放3.室内光线较弱时,对光时需用大光圈和凹面镜。4.显微镜下看到的物象,以视野中央为基准,偏向哪个方向,就把玻片(实物)向那个方向移动,例如:偏向左,就向左移动。5.由于显微镜成倒像,物象的移动方向和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但做圆周运动的除外。例如:在显微镜下看到一个草履虫在顺时针做圆周运动,它的实际运动方向是顺时针。6.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视野中看到的像的个数,成反比。7.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变暗,视野变小,标本变大,这时可以调节光线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实际操作中,只调节遮光器换用最大光圈即可,一般不调节反光镜。8.显微镜的放大对象:是物体的长和宽,不是面积,更不是体积。例如:边长是1毫米的正方形,放大100倍后,面积是多大?解答:放大后,边长变为100毫米,面积为:10000平方毫米。课本17页笔记:1.制作临时装片步骤1、擦片2、滴水(洋葱实验滴清水;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滴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浓度0.9%)3、取材4、展平(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不是展平而是涂抹)5、盖片6、染色2.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滴生理盐水的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3.把细胞放在某种液体中出现的现象: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浓度时细胞吸水。(水向浓度高的方向流动)4.如果一个同学在做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没有滴生理盐水,而是错滴了清水,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现象是:口腔上皮细胞破裂。5.洋葱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但洋葱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表皮细胞主要起保护作用)补充笔记:1、对光时用的光圈和物镜的组合是较大光圈和低倍镜。2、使用显微镜时,镜筒下降过程中,眼睛应注视(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3、显微镜各部分中最主要的部分是(目镜)和(物镜)4、使用显微镜时,若目镜不变,物镜10x换成40x,视野的亮度将变暗,要恢复到原来亮度,换用最大光圈和凹面镜。
本文标题:显微镜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354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