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儿童保健延边大学临床学院儿科魏宝玉教学要求一、掌握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二、熟悉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三、掌握儿童计划免疫和定期健康检查儿童保健定义:儿童保健是研究儿童各年龄期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有效措施,促进有利因素,防止不利因素,保障儿童健康成长。同属儿科学和预防医学的分支,为两者的交叉学科。研究内容:儿童的体格生长和社会心理发育、儿童营养、儿童健康促进和儿科疾病的预防及管理等。儿童保健的对象:从胎儿期一直到青春期。最新全球统计资料: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70-90%急性呼吸道感染(绝大部分肺炎)19%腹泻病18%疟疾8%麻疹4%HIV/AIDS3%新生儿有关疾病:早产、窒息、感染(占新生儿期死亡37%)儿童疾病综合管理儿童疾病综合管理(IMCI)项目是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开发的,针对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常见病诊治和预防保健的适宜技术。IMCI不需要花费大量资金添置设备,而是通过规范医生的诊疗活动、促进预防保健以及加强危急重症转诊等软件建设,就可以显著提高基层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投入小,成效显著,特别适合在农村地区推广。IMCI的特点将患儿看做一个整体疾病治疗和预防并举临床和保健有机结合有效地减少儿童死亡极大地节约医疗资源WHO为何在全球推行IMCI发展中国家每年有1000多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1999)多数为可预防和可治疗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目标:降低儿童死亡率到201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以1990年为基数下降2/3。目前在全球110多个国家实施自1998年开始推行:-由卫生部支持11个省46个县-有关国际组织支持的实施卫生部已将IMCI作为我国儿童卫生保健服务的适宜技术之一,纳入“全国儿童保健技术规范”;卫生部已将IMCI纳入《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推广适宜技术十年百项计划》;自2010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继续推广应用IMCI中国实施IMCI的情况胎儿期及围生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及青春期第一节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一、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畸形提倡婚前检查,禁止近亲结婚避免化学毒物避免接触放射线谨慎用药合理治疗慢性疾病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二、保证充足营养三、预防感染TORCH感染及产时感染四、良好的生活环境五、预防流产、早产、异常分娩发生六、加强对高危新生儿的监护新生儿期保健儿童保健的重点生后1周是新生儿保健的关键2005年WHO建议新生儿及儿童保健一、出生时的护理新生儿保健1.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粘液,刺激及早啼哭。2.结扎脐带:用无菌结扎法3.保暖:室温25-28℃;备好干软的包被,生后立即包好,防止散热;各种操作时间不长于5-10分钟。新生儿保健4.生理测量与记录:Apgar评分、体温、呼吸、心率、身高、体重。5.高危新生儿送入NICU。6.新生儿疾病、听力筛查。二、新生儿居家保健新生儿保健1.保暖:室温20-22℃,提供一个合适的中性温度,湿度55%;2.指导喂养;3.预防感染:保持皮肤清洁,脐部护理;4.建立母婴感情:与小儿说话,抚摸小儿,满足其要求;5.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婴儿期保健婴儿期特点体格生长第一高峰期营养需要量多感知觉、行为发育快速期主动免疫功能不成熟2抬头4翻身6坐8爬10站12走0024681012头尾规律(月龄)运动发育的规律婴儿期保健一、合理喂养,及时转换食物;二、定期体格检查,发现疾病,及时干预;三、坚持户外活动;四、促进感知觉、运动、语言发育;五、完成基础免疫。六、预防异物吸入和窒息发生。幼儿期特点社会心理发育最为迅速时期体格生长速度较缓慢幼儿期保健幼儿期保健一、促进感知行为发育二、重视语言交流三、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四、定期健康检查五、预防疾病、事故促进儿童早期发展促进儿童早期(0-6岁)发展是婴幼儿期保健的重点,包括营养、卫生保健、情感关爱、生活技能培养及智力开发。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的意义1.0-3岁儿童神经系统发育迅速、基本成熟,3岁小儿大脑的成熟度已接近成人的70-80%。2.儿童精神、心理、智力的发育成熟需要外界环境的适宜刺激,若儿童早期缺乏适宜刺激或经历紧张和压力,将影响儿童认知发展,会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早期教育是促进儿童发展的关键因素,它存在着不可替代的、不可逆转的时间性关键时期。如:“印刻效应”“瞎猫试验”“狼孩”“日本士兵”1935年,奥地利生态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洛伦兹发现,小鹅孵出后的一两天内,愿意追逐它第一次见到的活动的物体,这个习惯还会保持下去。若在小鹅孵出的一两天,将其与母鹅或人隔开,那么再过一两天,无论母鹅与人与小鹅怎么接触,小鹅再也不会追逐母鹅或人了。洛伦兹把小鹅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反映叫做“印刻效应”。著名的印度“狼孩”卡玛拉,当他被人发现时已有7岁多,身上毫无正常儿童的特征,没有语言能力,不能直立行走,更不会与人交际。重返人类社会后经过长达6年的专业人员的护理,才学会走路;即使专家们花费很多精力去帮助其恢复语言和人性,仍然收效甚微,直到17岁时才学会十几个单词,智商仍然只有4岁儿童的水平。学龄前期特点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体格生长速度较缓慢学龄前期保健学龄前期保健一、加强入学前期教育二、保证充足营养三、预防感染与事故四、体格检查五、视力、口腔保健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体格生长学龄儿童体格生长稳定增长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获取知识的最重要时期心理发育逐渐成熟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一、提供适宜的学习条件;二、平衡膳食,体格检查;三、遵纪守法,自我保健及性知识方面的教育;四、预防疾病:屈光不正、龋齿、青春期体格心理综合征。第二节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1、护理2、营养3、计划免疫4、儿童心理卫生5、定期健康检查6、体格锻炼7、意外事故预防一、护理1、居室: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室温18-20℃,湿度55—60%,母婴同室。2、衣着:用柔软、色浅的纯棉织物做成宽松的样式,不宜穿过多的衣物;平时应勤洗澡,勤换衣服,保持清洁卫生。二、营养1、母乳喂养的优点;2、人工喂养的方法;3、食物转换原则;4、幼儿期正确的进食行为的培养;5、小儿合理的膳食安排。三、计划免疫定义:计划免疫是根据小儿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发生的情况而制定的免疫程序,通过有计划地使用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计划免疫我国卫生部的规定,婴儿必须在1岁内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百白破类毒素混合制剂、麻疹减毒疫苗和乙型肝炎病毒疫苗等5种疫苗接种。我国卫生部规定的儿童计划免疫程序基础免疫年龄接种疫苗出生卡介苗乙肝疫苗1个月乙肝疫苗2个月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3个月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4个月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5个月百白破混合制剂6个月乙肝疫苗8个月麻疹疫苗加强免疫年龄接种疫苗1.5-2岁百白破混合制剂4岁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6岁麻疹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按疫苗接种的提供性质分类(1)一类疫苗: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的规定疫苗卡介苗、乙肝疫苗、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百白破三联、麻疹疫苗,乙脑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流脑疫苗A群和A+C多糖疫苗(2)二类疫苗: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接种的疫苗水痘减毒活疫苗、流感疫苗、HIB疫苗、麻腮风疫苗、风疹疫苗、腮腺炎疫苗、甲肝灭活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流脑A+C结合疫苗、肺炎疫苗2008年卫生部发布扩大免疫规划(EPI):在全国范围内在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白破疫苗等6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上,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将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出血热疫苗接种;发生碳疽、钩端螺旋体病疫情或发生洪涝灾害可能导致钩端螺旋体病爆发流行时,对重点人群进行碳疽疫苗、钩体疫苗应急接种。*预防15种传染病儿童疫苗免疫程序疫苗种类月(年)龄接种次数预防疾病卡介苗出生时1肺结核乙肝疫苗0、1、6月龄3乙型肝炎脊髓灰质炎疫苗2、3、4月龄,4周岁4脊髓灰质炎百白破疫苗3、4、5月龄和18-24月龄4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白破疫苗6岁1白喉、破伤风麻疹疫苗8个月1麻疹麻腮风疫苗18-24月龄1麻疹、风疹、腮腺炎乙脑疫苗8月龄,2周岁2流行性乙型脑炎A群流脑疫苗6-18月龄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A+C流脑疫苗3岁,6岁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甲肝减毒疫苗18月龄1甲肝甲肝灭活疫苗18月龄,24-30月龄2甲肝接种反应1.卡介苗:2周局部红肿(溃疡)6~8周OT试验(+)8~12周结痂2.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腹泻3.百白破混合制剂:红肿、疼痛、低热、疲倦4.麻疹疫苗:少数6~10日内轻微麻疹5.乙肝疫苗:很少1.接种前要查体询问检查2.疫苗联合接种和疫苗接种间隔时间3.接种后的观察应在接种场所观察15-30分钟副反应48小时内大多数当日4.疫苗补种预防接种注意事项四、儿童心理卫生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满状态。现代医学认为身体和心理二者密切相关,相互影响,组成一个整体。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一、习惯的培养1.睡眠习惯儿童心理卫生(1)从小培养有规律的睡眠习惯(2)环境相对恒定(3)固定的睡眠作息时间(4)催眠(5)保证充足睡眠时间(6)培养独自睡觉年龄时间(小时)初生18~202月16~184月14~169月14~1512月13~1415月132岁12.53岁125岁11.57岁以上9~10年龄时间(小时)小儿平均睡眠时间2.进食习惯(1)按时添加辅食;(2)进食量根据小儿的自愿,不要强迫;(3)定时定位、自己用餐;(4)不偏食、不挑食、不吃零食;(5)饭前洗手;(6)培养用餐礼貌。3.排便习惯4.卫生习惯3岁早晚刷牙二、社会适应性的培养1.独立能力进食、控制大小便、独自睡眠、穿衣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在儿童发展的早期应该充分给儿童自己握勺吃饭、自己喝水、自己提裤子、穿袜子、解扣子和系扣子的机会,在不断锻炼的过程中,儿童提高的不仅是自理生活的能力,而且提高了精细动作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了自信心和独立性。儿童心理卫生2.控制情绪*“发脾气”是孩子学习表达愤怒和焦虑的正常途径。只有当孩子闹脾气的情况随年龄长大而更加频繁时,应给予处理。如:与他保持距离,试着和他谈话,让他说出生气的原因等。或暂时不理他,有助于化解怒气。*延迟满足3.意志不要摧毁孩子的意志4.社交能力小儿社会性交往的发展是小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3岁以下小儿的社会关系主要是亲子交往和同伴交往。*亲子交往是指小儿与其主要抚养人之间的交往。出生几个星期的婴儿在与母亲接触时通过睁开和合上眼睛,与母亲“交谈”。1岁以内的小儿对成人有很大的依赖性,他们需要在父母的帮助下与外界进行交往。1岁以后的小儿通过与父母或抚养人的交往,学习如分享、谦让、帮助、利他、合作等社会性行为。*同伴交往6月的小儿就能互相接触,互相注视。2岁内的小儿彼此之间往往不能友好相处,如互相抢玩具、揪头发、抓脸。2岁后才开始出现互相合作。5.创造能力通过游戏、讲故事等培养小儿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三、父母和家庭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作用1.家庭是3岁前孩子的主要活动场所;2.父母对儿童的悉心照顾、与儿童的互动交流对儿童个性性格及社会情绪的形成与发展有利;3.对父母进行有关儿童保健的教育是促进3岁以下儿童身心发展的经济、有效方法之一。五.定期健康检查0~6岁的散居儿童和托幼机构的集体儿童应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系统观察小儿的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及早发现异常、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一、新生儿访视1.了解出生情况2.回家后生活情况3.预防接种情况4.喂养与护理指导5.体重测量6.体格检查7.咨询与指导定期健康检查定期健康检查二、儿童保健门诊1.定期检查的频度:6月以内每1月一次7-12月每2-3月一次生后第2年、第3年每6月一次3岁以上每年一次高危儿、体弱儿增加检查次数2.定期检查的内容(1)体格测量及评价,3岁后每年测视力、血压一次。(2)全身
本文标题:第三章儿童保健详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406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