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学好用好《民法典》-走进法治新时代-
走进法治新时代学好用好《民法典》主讲人:xxx《民法典》的制定背景和立法历程1我国民商立法的体例与《民法典》的基本框架结构2《民法典》的重大意义3《民法典》中的立法亮点4内容大纲《民法典》与依法行政5民法典的制定背景和立法历程011954196219792002民法典的首次起草工作正式开始,但最终因遭遇斗争扩大化而终止。这次提出的草案突出了计划经济的内容,主要算经济行政账,但后来起草工作因客观原因停止。当时的起草工作采取“批发转零售”的策略,即成熟一部制定一部,确定先制定民事单行法律。10万多字的民法典草案提交审议。但由于当时的物权法尚未制定,先行出台民法典与此前的“路线图”不符,加上对于草案的分歧较大,这次起草工作无果而终。立法历程2014201620182019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了民法总则草案,标志着民法典编纂工作进入立法程序。民法典合同编草案二审稿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为体现对合同的保护,二审编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提请审议民法典草案的议案,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2020年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立法历程2879票赞成以2879票赞成,2票反对,5票弃权,高票表决通过2020.5.28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离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首个“法典”这是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承载着几代立法者、法律工作者乃至亿万人民的梦想。民法典的正式颁布民法的核心是人的权利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个个人都是一个国家。——孟德斯鸠我国民商立法的体例与《民法典》的基本框架结构02我国民商立法的体例民商合一123《民法典》共7编和附则;按编、分编、章、节、条、款和项布局;总计84章、37节、1260条;《民法典》的基本框架结构根基就是之前的《民法总则》、《物权法》、《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等9部法律及有关行政法规、司法解释。4《民法典》的基本框架结构第一编总则第二编物权第三编合同第四编人格权第五编婚姻家庭第六编继承第七编侵权责任附则第一编总则第一编“总则”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性规则,统领民法典各分编。第一编基本保持现行民法总则的结构和内容不变,根据法典编纂体系化要求对个别条款作了文字修改,并将“附则”部分移到民法典草案的最后。第一编总则第一章基本规定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第二章自然人第七章代理第三章法人第八章民事责任第四章非法人组织第九章诉讼时效第五章民事权利第十章期间第二编物权物权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重要财产权。物权法律制度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是最重要的民事基本制度之一。第二编“物权”在现行物权法的基础上,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结合现实需要,进一步完善了物权法律制度。第二编物权第一分编通则第三分编用益物权第二分编所有权第四分编担保物权第五分编占有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相邻关系共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居住权地役权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第三编合同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制度。第三编“合同”在现行合同法的基础上,贯彻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坚持维护契约、平等交换、公平竞争,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完善合同制度。第三编合同第一分编通则第二分编典型合同第三分编准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第四编人格权人格权是民事主体对其特定的人格利益享有的权利,关系到每个人的人格尊严,是民事主体最基本的权利。第四编“人格权”在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基础上,从民事法律规范的角度规定自然人和其他民事主体人格权的内容、边界和保护方式,不涉及公民政治、社会等方面权利。第四编人格权第一章一般规定第二章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第三章姓名权和名称权第四章肖像权第五章名誉权和荣誉权第六章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第五编婚姻家庭婚姻家庭制度是规范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第五编“婚姻家庭”以现行婚姻法、收养法为基础,在坚持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结合社会发展需要,修改完善了部分规定,并增加了新的规定。第五编婚姻家庭第一章一般规定第二章结婚第三章家庭关系第四章离婚第五章收养第六编继承继承制度是关于自然人死亡后财富传承的基本制度。第六编“继承”在现行继承法的基础上,修改完善了继承制度,以满足人民群众处理遗产的现实需要。第六编继承第一章一般规定第二章法定继承第三章遗嘱继承和遗赠第四章遗产的处理第七编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是民事主体侵害他人权益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第七编“侵权责任”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侵权领域出现的新情况,吸收借鉴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对侵权责任制度作了必要的补充和完善。第七编侵权责任第一章一般规定第二章损害赔偿第三章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第四章产品责任第五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第六章医疗损害责任第七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第八章高度危险责任第九章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第十章建筑物和物件损害责任附则第一千二百五十九条民法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包括本数;所称的“不满”、“超过”、“以外”,不包括本数。第一千二百六十条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同时废止。《民法典》的重大意义0301完善防止性骚扰的有关规定02私人生活安宁纳入隐私权03特殊情况下无人照料的“被监护人”得到照顾一、为人权保护加成01家有所安02离有所值03居有所定04老有所依二、为家庭合睦聚力01人民美好生活的法治保障02保障人民安全03严格防范侵略三、为社会治理赋能《民法典》中的立法亮点0401人格权独立成编02新面孔:居住权03三权分置制度民法典中的立法亮点04电子合同开启无纸化时代05确定“情势变更原则”06新设预约合同民法典中的立法亮点07预防性骚扰明确单位责任08离婚需冷静30天09扩大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民法典中的立法亮点10公证遗嘱不再效力优先11修改公平责任,贯彻公平与正义12完善高空抛物坠物治理规则民法典中的立法亮点《民法典》与依法行政05行政机关的征收、征用第243条: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并应依法支付补偿费用,给予征收补偿等。不得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补偿费等费用。第245条:因抢险救灾、疫情防控等紧急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用组织、个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征用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使用后,应当返还被征用人。组织、个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应当给予补偿。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督第259条:履行国有财产管理、监督职责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国有财产负有管理和监督、促进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财产损失等义务。防止和制止性骚扰第1010条: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应当采取合理的预防、受理投诉、调查处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职权、从属关系等实施性骚扰。保密义务第1039条:国家机关、承担行政职能的法定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于履行职责过程中知悉的自然人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不得泄露或者向他人非法提供。《民法典》与依法行政《民法典》可直接作为政府机关依法行政的法律依据结语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拿破仑感谢聆听THANKS!
本文标题:学好用好《民法典》-走进法治新时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439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