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二)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教师信息素养是教师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个体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及其发展要求所应具备的信息品质、信息知识与信息能力。开题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研究管理小组,把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纳入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中,制定了专门的管理制度,与教师的职称、晋级、评优、待遇等联系起来。实行签到和签退制度。用竞赛和激励促进培训,举行教师课件制作大赛,对获奖教师的作品进行评展。要求每位教师要有学习计划,要有提高目标,把教师“信息素养”作为考核教师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学校教导处的统一安排下,每周利用四个课时对教师进行“基本信息素养,多媒体素养,网络素养,课程整合素养”等内容的教师素养培训。实验期间,共对教师分期分批进行了60多课时的培训。还利用假期的校本培训时间,对教师进行了约12天的集中培训。现在,我们的教师已经初步具备了以下能力:1、基本信息素养现在,参与实验教师的信息素养已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本课题的实验过程中,我校其他教师也主动参与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活动,整体的信息素养水平都得到提高,约有90%左右的教师能够进行Windows操作;87%的教师能够进行Word文字处理,编写测验试题;60%左右的教师能够进行打印机及一些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56%左右的教师能够应用Excel电子表格处理学生考试成绩等。基本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知识。2、多媒体素养教师基本掌握了多媒体数字、声音、文字、图像、图形的处理;音、视频信息的获取与处理及输入输出技术;多媒体数据的压缩编辑技术;网络应用初步;多媒体的整合技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教师初步掌握了计算机教学的基本过程,能够正确使用液晶投影仪、实物投影仪等硬件设备,基本能够使用PowerPoint、几何画板应用软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并能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和教育对象,围绕教学目标、授课内容选择和使用不同的媒体。3、网络素养网络素养是网络时代的教师应具有基本素养。通过学习与培训,极大的调动起了全体教师的学习兴趣,许多家庭都购买了计算机,开通了互联网。这对本课题的研究也是一个极大的促进。现在我校80%的教师掌握了电脑网络的一般原理,学会了利用网络搜索和下载数据;利用网络观看流媒体课堂实录;能够传输文件和进行网络交互式教学;能利用电子邮件与其他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一些教师和学生还有自己的教育博客,并能够在上面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心得。4、课程整合素养通过开题以来的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经初步统计,教师的信息素养得到较大速度的提高,为开展多媒体创新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基础。统计数据见下图:内容Windows基本操作wordexcel网络操作图形图象处理音视频获取与处理硬件设备的输入输出比例90%87%56%97%45%82%93%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的优势,,制作出符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多媒体课件,对课程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有力的体现了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丰富了教学内容,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提高1、丰富了教学内容时代发展了,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在一天天地增强。一本书,一块黑板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陈旧而单一,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形势。打开互联网,可知天下事。登录流媒体,教授到我家。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随之也为教学方式的转变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多媒体的引入,不仅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大大满足了学生求知的欲望。2、创新了教学手段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绝对权威”正在淡化,师生都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可以在充分吸收知识的同时与教师平等对话。多媒体教学的引进,为师生都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广阔的学习空间。极大地便利了师生掌握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知识,也为充分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学生形成终生学习的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3、转变了教师的角色通过一年多的实验,教师的观念更新了,“师道尊严”已经被我们放下,“传道、授业、解惑”被“共同学习、平等交流、一起成长”所取代。现在我们的课堂处处体现出新的活力:集群体智慧,扬个体特长。气氛活跃,师生在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中可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变信息传递的单向性为双向性和多向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4、便于整合教学内容多媒体的引入在整合课程内容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学以致用,学生的知识往往是零碎的,而非系统的,知识只有在得到充分整合之后,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多媒体加强了学科间的联系,它独特的表现能力足可把零散的知识联系到一起,归纳到一块,通过媒体素材的整合,初步形成“知识——技能——情感”三维一体的学科教学体系。大大促进学生潜能发展。二、存在的问题1、网站建设中的一些较高端理论需进一步研究学习。需要购进一些较高端的设备,如三层交换机、路由器、物理防火墙等,有效解决冲突域等问题。2、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过程中,知识缺乏系统性。教师的创新研究还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3、学科媒体创新教学模式中,主次之分。还不能做出更加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只能通过资源库合理引用、整合。不能充分的认识到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部分多媒体课件有追求华丽、脱离主题的感觉。三、下一步的计划1、通过努力,形成学校独有的媒体素材库。进一步着手创建教师多媒体课件库。2、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创新能力。3、通过研究,探究一种更加完善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培养教师信息素养、能力的途径、方法的研究实验方案一、问题的提出进入21世纪,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进入教育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传统的教育领域的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高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教育正处在一种信息技术环境中,教育在信息技术的强烈冲击下,将会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产生重要改革,新型的教育模式将会诞生和成长。然而,面对信息技术为教育的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教师队伍的素质如何适应21实际教育的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也日益引起社会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关注,因此,研究21世纪教育的对策已迫在眉睫。邓小平同志早在80年代初期就作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并多次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由于在21世纪里,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也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取决于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说到底就是取决于人才的竞争能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必须依靠教育,而振兴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是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高度概括提出:“教育技术的发展将对我国教育观念和教育过程的改革产生深刻的影响,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谁抢占了这个制高点,谁就可以处于通览全局、控制大局的主动地位。在21世纪,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发展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研究、利用、开发现代化信息技术是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目前视听技术发展到多媒体的综合运用,并与计算机结合,向智能化发展。因此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将成为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一环。面对当今十分发达的信息技术,教师要加强个体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最佳筛选和利用信息以及创新信息等能力,要不断提高掌握信息技术和运用新方法的能力。但是,从当前我们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看,存在教师缺乏现代教育技术,信息素质低,信息观念、信息理论、信息能力还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综上所述,面向21世纪的教育,把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摆在战略的高度,抓住提高教师素质这一核心,研究提高教师信息素养、能力的方法、途径和培养的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概念的界定“信息素养”是指人们对信息这一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他们在信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综合能力。它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思维、信息手段及信息伦理道德等内容。因此,与之相关联的,要求教师具备最基本的信息素养必须包括提高教师的信息观念、信息理论和信息能力等,依此来适应教育超前性的需要。培养教师信息素养、能力方法、途径的研究。研究的是教师学习活动的实践活动的规律,属于人才教育的范畴,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的重点是探讨在现行教育制度、教育政策、管理机制的条件下提高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技能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能力的方法和途径。目的是在广大教师中普及提高许多教育技术,尤其要注意强化信息时代的教育意识与观念,探讨信息化教师的培训模式。三.研究的目标从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和未来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出发,结合学校目前教师队伍的状况,构建教师信息素养、能力目标和测评体系。探讨培养教师信息素养、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建设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新型师资队伍。四.研究内容⑴构建教师信息素养、能力目标体系和测评体系。⑵研究信息环境对教师信息素养、能力的影响。⑶研究培养的途径和方法。⑷制定管理制度。⑸设计评测的手段。五.实验的构想本课题的研究假设是通过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和教学的实践研究,学习、开发、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从而提高教师信息素养能力,达到提高教师现代教育能力水平,建立一支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教师队伍的目的。1.实验的基本思路在实验中做到以下几个结合:⑴将培养教师信息素养、能力与学校总体建设相结合。建设现代化学校是我校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校确立实施“科研兴校”的策略,以发展学校现代信息化为突破口,以教育科研为龙头,以改革课堂教学为核心。加速学校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取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和速度,取决于教师素质的质量。⑵将培养教师信息素养、能力与学校日常的教学和研究活动相结合。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培训教师也是这样,学理论、听讲座是基本方法,教学实践、教育科研是更有效的措施。所以,只有把教师信息素养培养与学校日常的教学和研究活动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形成良性循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⑶将培养教师信息素养、能力与教师晋升、待遇和培养创新成果意识相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而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优胜劣汰。师资队伍的培养要讲究实效,要建立机制,所以学校要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把教师现代技术信息培养与晋升、待遇和创新成果意识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激活广大教师的竞争欲望。2.培养的方法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的途径方法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特定的学习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建立起培训活动各要素之间稳定的结构,形成活动流程的基本方式。通过“认识——体验——应用——反馈——评价”的良性循环,形成的“理论——技能操作——实践应用”于一体的互动式的模式。教师素养、能力培养的途径、方法的模式六、研究的方法和步骤1.研究的方法《培养教师信息素养、能力的途径、方法的研究》是一项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研究,研究的对象是“人”。人的行为是受自身的思想、动机、意志等因素所支配。因此,人是不能进行实验的。所以,我们的研究是采取“行动研究”的方法。行动研究法是一种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于一体的教育研究模式。早在1944年,勒温就提出了这种模式定义的雏形,即:“研究课题来自实际工作者的需要,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的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完成,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社会行为为目的。”实行行动研究有着明显的目的性、合作性、情境性、动态性的特点。2.研究的步骤行动研究是一种以实践经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虽然不一定强调研究过程控制的严格性和其结构的严密性,但研究却是依据实施计划,按一定的步骤进行的。我
本文标题:教师信息素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450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