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气象灾害气象灾害(1)台风气象灾害(2)沙尘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气象灾害(3)洪水暴雨灾害3月21日,黄果树大瀑布因受久旱无雨、上游来水大幅减少,过去气势磅礴的大瀑布宛如纤弱细腰的少女。3月28日,云南楚雄红土坡镇的马街子大坝已经完全干枯,塘里的成群小鱼被晒干。位于红土坡镇镇政府后山的明么村委有一个坝塘,名叫马街子大坝,系该镇最大的坝塘,蓄水量2万方,是明么村和中沟村500多居民生活用水,以及100多头牲畜。3月27日,大理巍山县旱情。目前云南的旱情仍然在加重,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3月26号全省饮水困难的人口已经达到了828万,比一周前增加了10多万人口。3月11日,泰国北部清莱省,一个男孩走在干涸的湄公河河床。在中国西南地区遭受特大旱情之际,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出现严重旱情。但是,这些国家认为,中国在湄公河(我国境内为澜沧江)上游修建水坝导致其旱情加重。5月6日,遭遇山体滑坡袭击后的贵州省赫章县妈姑镇。5月5日20时30分左右,贵州省赫章县妈姑镇河落村、拱桥村、老场村相继发生山体滑坡,造成8栋房屋被冲毁,9人失踪,农田、电力设施等损毁严重。5月6日,工人们在中断行车的京广线大坑口至乌石区间铁路上进行清理。5日20时至6日8时,广东韶关市大部分地区出现大雨到暴雨。6日18时左右,京广线韶关境内大坑口至乌石区间发生山洪倾泻,冲断京广线侧上方的公路,泥石流随即掩埋铁路线路,造成京广线该区段中断。崂山飘雪现冰瀑奇观似晶莹银河落九天一名游客在落满积雪的枫树前拍照留念抢修电缆“湖南省气象史上最早的初雪”第五章气象灾害(1)2008年1月底至2月中旬在我国南方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经历5个过程波及21个省,死亡129人,紧急安置166万人,绝收面积169万公顷,经济损失1516亿元。灾害影响范围合直接经济损失与1998年特大洪水和1999-2001年三年大旱灾规模相当,历史罕见。台风、暴雨、沙尘暴、干旱、冰雹、龙卷风、寒潮、洪水、暴雪、低温气象灾害是最普遍的灾害第五章气象灾害1.地球的大气圈和天气系统地球表层的四个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四个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决定了各种自然灾害性质、特点与联系生物圈包括人类活动气象灾害的类型划分第五章气象灾害1.1地球的大气层和天气系统物理性状气温:在一定的容积内,一定质量的空气,其温度的高低只与气体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有关气压:静止大气中任意高度上的气压值等于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重量湿度:表示大气中水汽量多少的物理量。大气湿度状况与云、雾、降水等关系密切还有饱和空气、饱和水汽压、相对湿度、水汽混合比、风、云量等概念气象–地球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称为大气现象,简称气象天气–某地短时间内大气的状态及变化气候–某地多年某个时段内的大气统计特征1.地球的大气层和天气系统第五章气象灾害地球的大气层与天气系统全球尺度大气的运动季风(地区性天气系统)气团-局部性天气系统1.1地球的大气层和天气系统第五章气象灾害天气系统:是一个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在内的,能够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的物理系统。地球大气圈是围绕地球的一个气体组成的圈层,由于受到地球重力的吸引,它紧紧地包围着地球,保持相对固定的组成和结构大气圈的作用:地球大气圈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不受太阳辐射的紫外线的伤害,同时,它调节了地球白天和晚间的温度差别,使地球成为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1.1地球的大气层和天气系统第五章气象灾害大气组成主要作用干洁空气主要成分生物体的基本成分N2O2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CO2次要成分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O3水汽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大气的成分1.1地球的大气层和天气系统第五章气象灾害臭氧层O3大多分布在距地面20Km--50Km的大气中臭氧主要是紫外线制造出来的氧原子的不稳定性极强,极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三个作用:一为保护作用,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的紫外线;二是加温作用,存在着臭氧才有平流层的存在;三是温室气体的作用,在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底部若是臭氧减少,则会产生使地面气温下降的动力;当前臭氧层正在被破坏,臭氧层被破坏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疾病、海洋生态系统受破坏、农作物减产、加强温室效应。大气的上界:一般认为100km,1200km仍然有气体成分的存在太阳辐射是这个系统的能源整个大气层的平均总质量为5×1018kg(5,000万亿吨)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1.1地球的大气层和天气系统第五章气象灾害大气层的结构五层中间层对流层平流层热层上冷下热高空对流对流旺盛近地面,纬度不同厚度变;高度增来温度减,只因热源是地面;天气复杂且多变,风云雨雪较常见1.2全球尺度大气的运动太阳光辐射热传递纬度太阳光辐射热传递纬度向外长波辐射地球上所有的石油资源相应的能量,只相当太阳在一天半时间内供应给地球得光能入射到地球的太阳能,在地球上分布是不均匀的在赤道和低纬度地区,吸收的能量大于向外辐射的能量在两极及高纬度地区,情况正相反,吸收的能量小于向外辐射的能量对流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从全球年度范围内热空气由赤道向两极运动,而冷空气则从高空由两极流回赤道这个过程具有全球性和长期性1.1地球的大气层和天气系统第五章气象灾害全球气候类型1.3地区性天气系统由海洋、陆地的大小、形态、厚度,纬度等共同作用形成的气候带气候类型低纬度气候赤道多雨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干湿季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中纬度气候副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副热带季风气候、副热带湿润气候、副热带夏干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温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高纬度气候副极地大陆性气候、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气候)、极地冰原气候高地气候1.3地区性天气系统伊基托斯(秘鲁东北部、亚马逊河畔)1.3地区性天气系统赤道多雨气候1.3地区性天气系统热带海洋性气候哈瓦那热带干湿季气候(热带草原气候)1.3地区性天气系统萨瓦纳(热带稀数草原)低纬度、年高温、降水中等且集中、干旱季节时间长。1.3地区性天气系统孟买热带季风气候上海1.3地区性天气系统副热带季风气候1.3地区性天气系统那不勒斯副热带夏干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极地冰原气候1.3地区性天气系统第五章气象灾害冬季寒冷干燥、少雨,夏季高温、湿润、多雨,降雨不均,气候变化大,不稳定。中国的气候、天气以及气象灾害主要受季风天气系统控制2007-11-1217:29:50季风气候1.3地区性天气系统第五章气象灾害季风控制的降雨冷气团暖气团地面对流层顶下界上界宽度高度1.4局部性天气系统-气团第五章气象灾害当空气停留在一大片陆地或一大片海洋上一段时间后,它每一高度层的温度、湿度等特性会渐渐一致,在水平方向上形成物理属性比较均匀的大块空气——气团。1.4局部性天气系统-气团第五章气象灾害气团的分类地理分类法(地理位置和下垫面性质)按气团源地分成四个基本类型:冰洋气团、极地气团、热带气团、赤道气团;按气团源地的海陆位置,又把每一基本类型分为海洋气团和大陆气团。热力分类法凡是气团温度高于流经下垫面温度的,称为暖气团;气团温度低于流经下垫面温度的,称为冷气团。冷气团暖气团寒潮:形成于极地的冷气团南下,它们温度低,气压高。所经之处,寒冷的气流就会使气温急剧大幅度下降。连雨天(或梅雨季节):当冷气团和暖气团双方势均力敌,锋面滞留、徘徊在某一地区,无法快速移动,这时就会出现持续很久的云雨天气。第五章气象灾害1.4局部性天气系统-气团气团的作用: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团势力情况冷气团势力强主动推向暖气团一方暖气团势力强主动移向冷气团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或地形阻滞过境时天气云层增厚,出现较大的风、雨或雪天气云层增厚、多出现连续性降水阴雨连绵过境后天气气温降、气压升天气转晴气温升、气压降、雨过天晴转晴我国常见的天气冬季的寒潮夏季的暴雨华北春季沙暴天气华南的春雨天气长江流域梅雨天气昆明准静止锋第五章气象灾害1.4局部性天气系统-气团气团对我国天气的影响举例气旋第五章气象灾害局部性天气系统-大气中的涡旋称为气旋,中心气压比周围低的,称为气旋;中心气压比周围高的,称为反气旋。反气旋第五章气象灾害气流气压气旋反气旋气压状况低气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高气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水平气流北半球低空逆时针辐合,高空顺时针辐散低空顺时针辐散,高空逆时针辐合南半球低空顺时针辐合,高空逆时针辐散低空逆时针辐散,高空顺时针辐合垂直气流上升下沉天气状况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我国典型的天气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长江流域七、八月份的伏旱冬季爆发的寒潮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2.台风(热带气旋)第五章气象灾害2.1基本概念形成条件:一、需要较高的海水温度。二、要有一定的地转偏向力。三、要有一个原始涡旋。四、在台风生成区高低空风向风速差别要小。五、充沛的水汽。台风(热带气旋)、飓风、旋风2.台风(热带气旋)第五章气象灾害2.2台风的结构2.台风(热带气旋)第五章气象灾害2.台风(热带气旋)第五章气象灾害2.3台风的能量与台风的分级:1966年,HERB台风;降雨为3000到4000毫米;能量相当台湾几百年的用电量;一个台风相当于几个原子弹的能量第五章气象灾害2.台风(热带气旋)1989年雨果热带风旋袭击加勒比海地区2005年8月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生成的卫星照片-影响范围巨大2.4台风灾害第五章气象灾害2.台风(热带气旋)2005年的美国卡特里娜飓风风速:233km/h淹没新奥尔良市80%城区面积死亡人数710人美国历史上十大自然灾害第五章气象灾害2.台风(热带气旋)2005年的美国卡特里娜飓风2.台风(热带气旋)第五章气象灾害全球台风运动路线分布我国是世界上台风灾害最多的国家2008年5月2日,热带风暴“纳尔吉斯”在缅甸西海岸登陆,“纳尔吉斯”的最高时速超过190公里,风速远远超过2005年8月袭击美国路易斯安娜的飓风“卡特里娜”。纳尔吉斯纳尔吉斯旋风第五章气象灾害2.台风(热带气旋)每年有7-8各台风登陆我国影响中国的台风路径第五章气象灾害2.台风(热带气旋)不同季节台风路径特殊路径常表现为打转、折返、徘徊等。韦恩台风路径第五章气象灾害2.台风(热带气旋)中国是受台风袭击最多的国家,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每年平均有28个台生成,其中7~8个登陆我国。台风查询系统台风给广大的地区带来了充足的雨水,成为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的降雨系统。但是,台风也总是带来各种破坏,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台风降水是我国江南地区和东北诸省夏季雨量的主要来源;正是有了台风,才使旱情解除,确保农业丰收;才使许多大小水库蓄满,水利发电机组能够正常运转,节省万吨原煤;在酷热的日子里,台风来临,凉风习习,还可以降温消暑;所以,有人认为台风是“使局部受灾,让大面积受益”,这不是没有道理的。第五章气象灾害2.台风(热带气旋)第五章气象灾害2.台风(热带气旋)台风带来的暴雨淹没城镇第五章气象灾害2.台风(热带气旋)台风暴雨冲毁交通等生命线工程风暴潮示意图第五章气象灾害2.台风(热带气旋)第五章气象灾害2.台风(热带气旋)风暴潮是发生在沿岸的一种海洋灾害。这种灾害主要是由大风和高潮水位共同引起的风暴潮能否成灾,有时还要看当时是否遇上天文大潮的高潮,如果两者潮位叠加在一起,成灾的可能性就很大。第五章气象灾害2.台风(热带气旋)平均每年损失233.5亿,死亡人数440人;间接是通过洪水、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3月4日晚10:00,烟台市解放路北段已经是“水漫金山”,大部分路灯已经熄灭,车辆无法通行,风暴潮带来的狂风几乎令人无法站立,滨海广场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隐约可以看到巨大的海潮汹涌澎湃,海潮不时掀起约20米高
本文标题:8气象灾害(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458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