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人文地理学》教学大纲20100410
《人文地理学》教学大纲编者:敖荣军Ⅰ.说明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院校地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和必修课程之一。人文地理学以自然地理学各门课程为基础,以人地关系为核心,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人文地理学》(课程号:845100110)课程教学大纲是根据《2009年地理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总学时51学时(3学分),于第三学期开设。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完整构筑人文地理学的知识框架,从而对地理学的知识体系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进而能基本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在人文地理基本学习和研究能力方面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在人文科学的素质方面有所提升。二、教学要求使学生全面了解国内外人文地理学发展动向和各派学说观点,理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掌握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知识以及利用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初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使用教材1、赵荣,王恩涌,等,《人文地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第二版。2、陈慧琳,《人文地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2009年2月第二版。Ⅱ.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了解人文地理学的在地理学科中的地位,掌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特征及研究任务,认识人文地理学的应用及理论价值;了解人文地理学的产生、发展过程与趋势。【教学内容】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地理学的学科地位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地位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第二节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人文地理学的产生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征第三节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古代的人文地理学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引进和发展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与趋势难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课堂讨论】1、《禹贡》的人文地理学价值。2、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作业与思考】1、人文地理学的社会价值;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3、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4、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5、现代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主要特征。※6、建国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思考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第二章人地关系【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人地关系及人地关系理论的基本内涵,掌握主要的人地关系思想的内涵,了解新时代背景下人地关系研究的新课题。【教学内容】第一节人地关系与人地关系理论一、人地关系的含义二、人地关系理论第二节人地关系理论的演变一、古代朴素的人地适应思想二、近代人文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理论三、和谐论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第三节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索一、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二、马克斯•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三、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四、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近代人文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理论难点:人地关系的新课题【课堂讨论】1、课后观看BBC纪录片《地球(Earth)》,课堂讨论和谐的人地关系的重要性及其构建途径。【作业与思考】1、我国古代人地关系思想。2、拉采尔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3、法国学派的可能论思想。4、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的背景。5、汤因比“文明起源的原则”6、法国年鉴学派的人地关系思想7、怎样全面理解人地关系。第三章人口地理学基础【课时安排】8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地区人口增长的驱动因素,人口变化对地区发展的影响,掌握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以及世界和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征,掌握人口迁移的基本概念以及人口迁移机制,熟悉人口迁移与地区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人口发展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分析地区人口发展情况及其地区社会经济效应。【教学内容】第一节人口增长与地理环境一、人口自然变动的含义二、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三、世界人口增长的地理分布四、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五、人口增长的区域效应第二节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一、人口分布及其测度二、世界人口分布三、中国人口分布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五、人口分布的区域效应第三节人口结构与区域发展一、人口结构的类型二、人口性别结构与区域发展三、人口年龄结构与区域发展四、人口质量结构与区域发展五、人口转变与区域发展第四节人口迁移与区域发展一、人口迁移及其测度二、人口迁移的历史演变三、人口迁移的规律四、人口迁移的机制五、人口迁移的区域效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人口结构与区域发展、人口迁移与区域发展难点:人口结构与区域发展、人口迁移与区域发展【课堂讨论】1、人口数量与区域发展2、怎样认识“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贡献3、结合当年中国人口年龄金字塔,谈一谈人口结构、人口转变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作业与思考】1、查阅《中国统计年鉴》(2006),找出2005年我国、各省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2、武汉市人口自然增长的过程及现状3、实证分析自然环境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机制4、人口结构对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5、中国或湖北省/武汉市人口结构(性别、年龄、文化)类型,对人口增长的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6、人口红利与中国经济增长7、人口老龄化与中国经济增长8、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影响因素9、人口密度与区域发展的关系10、人口迁移的区域发展效应1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省际迁移的空间格局及其区域发展效应第四章农业活动与地理环境【课时安排】5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农业的起源的理论、过程特征与传播的过程,认识农业的形成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掌握农业的发展与类型,能够分析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掌握农业区位论的基本内涵。【教学内容】第一节农业的起源与传播一、农业起源理论二、农业起源的地点三、农业的传播四、农业的社会影响第二节农业的发展与类型一、原始农业-迁移农业二、传统农业三、现代农业第三节世界农业生产布局一、粮食生产布局二、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布局三、畜牧业生产布局第四节农业景观和农业区位论一、农业景观二、农业区位论【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农业形成与传播过程;农业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农业区位论。难点:农业起源的理论和不同类型农业的特征;农业区位论【课堂讨论】1、农业起源——人口压力还是宴享推动?2、农业区位论的合理内核及其缺陷【作业与思考】1、人口压力与农业起源2、农业的起源地3、农业传播路径4、农业生产方式与古典文明的诞生5、原始农业的特点及分布6、旱作农业的特点及分布7、水稻农业的特点及分布8、种植园农业、谷物农业、大牧场的分布9、农业地区分布的影响因素10、杜能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形成机制、局限性及意义第五章工业活动与地理环境【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工业的出现与发展及其扩散的过程特征,认识工业的类型和工业区,掌握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新变化,了解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的基本内涵,能客观地分析工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教学内容】第一节工业的出现与扩散一、工业革命的根源二、工业的扩散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影响四、科学技术进步对工业生产、社会经济的影响第二节工业区一、北美工业区二、欧洲工业带三、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四、日本工业区五、其他国家的工业区第三节工业分布的影响因素一、工业分布的影响因素二、工业区位论三、工业分布的新变化【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工业形成与早期扩散;主要工业区;工业分布的影响因素难点:工业分布的新变化【课堂讨论】1、全球化对中国工业分布的影响2、交通通讯技术进步对工业布局的影响3、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作业与思考】1、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工业生产扩散的一般特点2、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3、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4、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基本内涵5、“二战”以后,世界工业分布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6、以汽车制造业为例,说明引发工业分布变化的因素7、科技进步对工业分布的影响第六章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课时安排】8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能够分析各种文化要素形成、内涵、扩散的特点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教学内容】第一节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一、文化区二、文化源地三、文化的传播与扩散四、文化生态学五、文化景观第二节种族及其分布一、种族的起源二、种族的划分三、地理人种四、种族主义与种族冲突第三节民族、语言及其分布一、民族及其分布二、民俗与环境三、语言及其分布第四节宗教及其分布一、宗教的起源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三、宗教的传播与扩散四、宗教生态五、宗教景观【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种族、民族、语言、民俗、宗教等文化要素的形成、扩散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难点:文化扩散的特点;文化要素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课堂讨论】1、地理环境对文化扩散的影响2、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3、基督教空间扩散的基本路径及其影响因素【作业与思考】1、文化区、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2、文化起源与地理环境3、文化扩散;扩展扩散、迁移扩散及其特点4、种族起源论5、地理人种的划分6、世界民族分布的一般特点7、中国民族分布的一般特点8、历史上的民族迁移9、民俗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0、语言的传播特性及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11、语言扩散的结果12、地理环境与宗教的起源、扩散、宗教景观的关系第七章聚落与地理环境【课时安排】6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聚落的形成与发展,认识城市的概念与城镇划分的标准,掌握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及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了解集镇与乡村的概念和分类特征。【教学内容】第一节聚落起与发展一、聚落的概念二、城市与村落三、城市的起源与发展四、村落的发展第二节城市与城市地域结构一、城市区位与环境二、城市与自然环境三、城市地域结构第三节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一、城市化的概念二、城市化的进程三、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四、当代城市化的特征第四节城市体系与城市景观一、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二、城市景观与感知【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区位与地理环境、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城市体系难点: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课堂讨论】1、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2、当前我国城市化的区域差异及其成因【作业与思考】1、聚落、城市、村落2、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3、城市与自然环境4、城市内部地域结构形成的动力机制5、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的3种模式6、城市化、城市化过程、城市化的动力机制7、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8、聚落体系、首位城市9、城市规模体系的等级规律10、城市景观的要素第八章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旅游活动及旅游业发展的过程,认识旅游活动的区域特征,理解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其评价方法,能够熟练分析旅游活动和旅游业雨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第一节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一、旅游的兴起与发展二、近代旅游业的发展三、现代旅游业的发展第二节旅游活动的区域特征一、客源地二、目的地第三节旅游资源与旅游地一、旅游资源二、旅游地第四节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一、旅游活动与经济环境二、旅游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三、旅游活动与社会文化环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难点:旅游资源的评价【课堂讨论】1、基于旅游业的产业关联性,谈旅游业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2、结合实际案例,谈谈该旅游景点开发对本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调控对策【作业与思考】1、现代旅游蓬勃发展的原因2、客源地、目的地分布的基本特征3、旅游资源的内涵4、旅游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5、基于旅游业的产业关联性,谈旅游业与经济地理环境的关系6、旅游活动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第九章政治活动与地理环境【课时安排】6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政治地理结构及恒指地理过程的一般特点,
本文标题:《人文地理学》教学大纲20100410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462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