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论语》十二章-选择题大全
《论语》十二章选择题大全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一、词语与句子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时常)B.不亦说.乎(同“悦”,愉快)C.有朋.自远方来(志同道合的人)D.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恼怒)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亦君子..乎(指有才德的人)B.吾日.三省吾身(白天)C.为人谋.而不忠乎(谋划)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日三.省吾身(三次)B.为人谋而不忠.乎(竭尽自己的心力)C.传不习乎(指老师传授的知识)D.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十而立.(指能有所成就)B.四十而不惑.(迷惑,疑惑)C.五十而知天命..(自己的命运。命,命运)D.六十而耳顺..(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逾.矩(越过)B.温.故而知新(温习,学习)C.可以.为师矣(可以)D.学而不思则罔.(迷惑)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逾矩.(规矩)B.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C.可以为.师矣(做,当)D.思而不学则殆.(疑惑)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不堪.其忧(能忍受)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喜爱,爱好)C.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D.饭.疏食(名词用作动词,吃)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乐.亦在其中矣(乐趣)B.于.我如浮云(对,对于)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句末语气词)D.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必.有我师焉(一定)B.择其善者而从.之(跟从,跟随)C.子在川上..曰(河边)D.逝者如斯.夫(这,指河水)1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逝者如斯夫.(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B.不舍.昼夜(舍弃,放弃)C.三军可夺.帅也(争夺)D.匹夫..不可夺志也(平民百姓)1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军..可夺帅也(指军队)B.匹夫不可夺.志也(改变)C.博学而笃.志(坚定)D.切.问而近思(急切)1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人行.(走路)B.博学而笃志.(志向)C.切问而近思..(思考近处的事情)D.仁.在其中矣(仁德)13.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D.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14.与“人不知而而愠”句中的“而”字的用法和意思一样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B.学而不思则罔C.温故而知新D.博学而笃志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传.不习乎B.人不堪.其忧C.温故.而知新D.饭.疏食,饮水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B.吾日三省.吾身C.饭疏食,饮水.D.博学而笃.志17.下列句子是倒装句的一项是()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B.贤哉,回也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8.下列句子是省略句的一项是()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C.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9.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B.为人/谋而/不忠乎?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二、课文内容理解20.下列对选文中的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识,必须将“学”与“习”结合起来。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表明孔子尽情享受温习知识的乐趣,视与志同道合者交流为乐,不被人了解也不生气,有君子之风。C.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从此句可以看出在修养方面曾子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经常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讲究尽全力。D.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不逾矩。”这是孔子自述其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也逐渐消极。而这个过程也是迅速发展的一个过程。21.下列对选文中的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学习知识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就达不到“知新”的目的。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态度,强调“学”与“思”缺一不可。“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C.“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不改其乐”,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追求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能自得其乐。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章指出了学习的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强调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22.下列对选文中的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这句讲的是道德修养,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道德的人,不会只为自己的吃穿住行而奔波。孔子这是在告诫弟子不可不择手段地追求富贵,同时也含有自警的意味。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态度,表现了孔子谦虚、好学的品质。后人常以此句自省或教育别人。C.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孔子感叹时光的流逝,劝人要珍惜时间。自然界、人世间的万事万物,无一不是逝者,无一不像河里的流水一样昼夜不停地流,一旦逝去,便不会回来。所以,我们要珍惜现有的一切。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一章说明志向的确立和坚守是非常重要的。“匹夫不可夺志”反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他甚至将其与三军之帅相比。我们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23.下列句子从内容上划分不属于谈论学问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4.下列对选文中的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温故而知新”强调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深刻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C.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意在突出颜回艰苦的生活。D.曾参“吾日三省吾身”体现了文人非常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25.下列对《〈论语〉十二章》内容分析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都是讲学习态度的。B.第三则(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是孔子对人一生各阶段的总结,这也成为后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参照。C.第六则(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孔子称赞颜回的话语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通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仍然很快乐。D.第六则和第八则(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都表现出孔子安贫乐道的精神。
本文标题:《论语》十二章-选择题大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464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