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我们周围的物质-测试题二有答案
我们周围的物质测试题二一、选择题1.一个瓶子能装1𝑘𝑔的水,用这个瓶子装煤油时(煤油密度为0.8×103𝑘𝑔/𝑚3),最多能装()。A.0.8𝑘𝑔B.0.64𝑘𝑔C.1𝑘𝑔D.1.25𝑘𝑔2.如图是在探究甲、乙质量跟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正确的是()A.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B.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C.若V甲=V乙则m甲m乙D.若m甲=m乙,则V甲V乙3.小华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做出了如图的图象,正确的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4.有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质量之比是2:3,密度值之比是()A.2:3B.3:2C.1:1D.以上答案都不对5.铝的密度是木头密度的5倍,两块质量相同木块和铝块,它们的体积之比为4∶1,正确的是()A.它们一定都是空心的B.一定都是实心的C.木块一定是空心的D.铝块一定是空心的6.老师上体育课时,发现同学们要用的篮球差气,于是他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当篮球变圆后,仍继续给它打气,在此过程中,篮球内气体的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情况是()A.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增大B.质量增大,体积不变,密度增大C.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不变D.无法判断7.醋的妙用:可以软化鱼骨——煮鱼时添加少许醋,能将小鱼鱼骨煮得柔软可口:蛋皮剥壳——煮蛋前,先在水中加些醋,煮好后便容易剥壳……,一瓶食用醋用去一半后,则剩下的醋()A.质量、体积、密度均减为原来的一半B.体积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减为原来的一半C.质量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减为原来的一半D.体积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保持不变8.影视中拍摄房屋倒塌砸伤人的特技镜头时,常选用泡沫塑料做道具,这是因为泡沫塑料()A.不导电B.体积大C.硬度小D.密度小9.如图,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A.乙、丙、甲B.甲、丙、乙C.甲、乙、丙D.丙、乙、甲10.对于密度公式ρ=m/V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B.密度ρ在数值上等于物体的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C.密度ρ与物体的体积V成反比D.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和体积V都有关11.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是()A.B.C.D.3333110kg0.810kg/m1.25mmV32501L1250L1.25m0.2V元元12121222ρmmmmmmVVV甲乙总甲乙总12.铜的密度是8.9×103kg/m3,它的意义是()。A.1m3铜的质量是8.9×103kg/m3B.1m3铜的质量是8.9×103kgC.质量是1kg的铜的体积是8.9×103m3D.体积是1m3、质量是8.9×103kg的物质一定是铜13.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个金属球,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72g,体积分别为16cm3、12c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是空心球,B是实心球B.实心球的密度是6g/cm3C.空心球的密度是8g/cm3D.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为3cm314.小红和奶奶在家里蒸馒头,将面揉好放入蒸笼如图甲,过一段时间出锅时发现馒头变白变大了如乙图,在此过程中假设馒头没有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正确的是()A.馒头的质量变大了B.馒头的平均密度增大了C.馒头的质量减小了D.馒头的平均密度减小了15.甲、乙、丙三个正方体,边长之比为1∶2∶3,质量分别为3g、24g、36g,已知它们是同一材料制成的,但有一个是空心的,则空心的正方体是()。A.甲B.乙C.丙D.无法判断16.两枚外形相同的实心戒指,一枚由纯金制作,另一枚用铜合金制作.为了分辨哪一枚是金戒指,下列做法最好的是()A.量体积进行比较B.称质量进行比较C.测密度进行比较D.以上方法都可以17.鸡尾酒是用几种不同颜色的酒调配而成的,经调配后不同颜色的酒界限分明,赏心悦目。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酒具有不同的()。A.质量B.沸点C.温度D.密度18.2017年5月12日零时国内油价迎来年内最大幅度的下调,其中92号汽油每吨降低250元,意味着92号汽油每升将下降0.2元,据此测算92号汽油的密度是()A.0.8×103kg/m3B.0.75×103kg/m3C.1.25×103kg/m3D.0.72×103kg/m319.现有密度分别为ρ1、ρ2(ρ1>ρ2)的两种液体,若将两液体等体积混合时混合液的密度为ρ甲,若将两液体等质量混合时混合液的密度为ρ乙,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则()A.ρ甲=122B.ρ甲=12122C.ρ乙=122D.ρ乙=1212220.甲液体的密度为ρ1,乙液体的密度为ρ2.现取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混合(总体积不变),则混合液体的密度为()A.ρ1+ρ2B.122C.21221D.无法确定21.晴天,几名中学生在森林中迷路了,下列利用风向引导他们走出森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森林中土地温度升高较慢,使地面空气温度低,密度变大,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顺风走B.森林中土地温度升高较慢,使地面空气温度高,密度变小,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顺风走C.露天土地由于太阳的直接照射温度升高较慢,使地面空气温度低,密度变大,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迎风走D.露天土地由于太阳的直接照射温度升高较慢,使地面空气温度高,密度变小,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迎风走22.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C.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23.一个质量为0.25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A.1.0×103kg/m3B.1.16×103kg/m3C.1.2×103kg/m3D.1.75×103kg/m324.小红用甲、乙两个物体,做“探究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根据测得的数据画出它们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A.1∶2B.2∶1C.4∶1D.8∶125.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有水,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ρ铝ρ铁ρ铜)依次放在甲、乙、丙三个杯子中,水面恰好相平,原来装水最多的杯子是()A.甲杯B.乙杯C.丙杯D.原来装水一样多26.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A.小于6mLB.大于6mLC.等于6mLD.无法确定范围二、填空题27.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一块冰完全熔化成水后,它们的体积、质量和密度三个物理量中,不变的量是,变小的量是。28.实验室所用的托盘天平是测量的工具,水的密度ρ=1.0×103kg/m3.将一杯水倒出一半以后,剩余水的密度为kg/m3。29.如图,在一架放在水平面上、已经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的两个托盘里,分别放入A、B两个实心物体,如图,在一架放在水平面上、已经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的两个托盘里,分别放入A、B两个实心物体,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可知Am______Bm,A______B(选填“”、“=”或“”)。30.平时我们习惯于讲“大人比小孩重”,实际上指的是大人的_______比小孩大;平时我们也习惯于讲“水比油重”实际上指的是水的________比油大.31.质量相等的三个实心球,已知它们的体积之比为3:2:1,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a的质量为81g,体积为30cm3,b的质量为50g,体积为25cm3.如果其中有一个球是实心的,那么,这个实心球应该是(a/b),这种金属的密度是kg/m3;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错将物体放在右盘中,测得质量89.2g,已知砝码最小质量为5g,该物体的实际质量比测得的质量小g。32.在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如果所用砝码磨损,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如果砝码上沾有油污,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如果调节天平没有将游码放到左端“0”点,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不变”)。3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使用上了空调,在夏天,为了使室内温度降低得快一点,应该将空调的出风口的叶片拨;在冬天,为了使温度很快升高,应将空调的出风口的叶片拨。(选填“向上”“向下”或“水平”)34.建筑物内部遭遇火灾,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吸入有毒有害气体,这是因为含有有毒有害气体的空气由于温度升高,体积,密度(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聚集在房间的方.35.甲、乙两物体的密度比是2∶3,体积之比是8∶5,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如果将甲物体切去,将乙物体切去,则剩下的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__________。36.医院重症监护室内配有充满氧气的钢瓶,供病人急救时使用,其密度为5kg/m3。若某次抢救病人时用去瓶内氧气的一半,则瓶内剩余的氧气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三、实验题37.小红想知道牛奶的密度,于是她和小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衡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右”或“左”)调。(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牛奶,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牛奶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牛奶的质量为g,牛奶的密度为kg/m3。(3)这种方法测出的牛奶密度会(选填“偏大”或“偏小”)。(4)小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牛奶的密度.于是小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②将一个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③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装满牛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m2;④则牛奶的密度表达式ρ=(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四、计算题38.小明郊游时捡到一块外形不规则的金属螺母.为了测定它的密度,小明称出金属螺母和一个盛满水的容器的质量分别为158g、200g,然后将金属螺母轻轻放入容器中,擦干容器外壁的水后,又测出了容器此时的总质量为338g.求:(1)溢出水的质量;(2)金属螺母的体积;(3)金属螺母的密度.39.某铜球的重为1.78N,体积是40cm3。(ρ铜=8.9g/cm3g取10N/Kg)(1)该铜球的质量是多大?(2)判断这个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计算说明)如果是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多大?(3)如果给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大?我们周围的物质测试题二五、选择题1.一个瓶子能装1𝑘𝑔的水,用这个瓶子装煤油时(煤油密度为0.8×103𝑘𝑔/𝑚3),最多能装(A)。A.0.8𝑘𝑔B.0.64𝑘𝑔C.1𝑘𝑔D.1.25𝑘𝑔2.如图是在探究甲、乙质量跟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正确的是(A)A.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B.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C.若V甲=V乙则m甲m乙D.若m甲=m乙,则V甲V乙3.小华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做出了如图的图象,正确的是(A)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4.有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质量之比是2:3,密度值之比是(A)A.2:3B.3:2C.1:1D.以上答案都不对5.铝的密度是木头密度的5倍,
本文标题:我们周围的物质-测试题二有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484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