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4章基于遗传算法的随机优化搜索4.14.2基本遗传算法4.3遗传算法应用举例4.4遗传算法的特点与优势4.1基本概念1.个体与种群●个体就是模拟生物个体而对问题中的对象(一般就是问题的解)的一种称呼,一个个体也就是搜索空间中的一个点。●种群(population)就是模拟生物种群而由若干个体组成的群体,它一般是整个搜索空间的一个很小的子集。2.●适应度(fitness)就是借鉴生物个体对环境的适应程度,而对问题中的个体对象所设计的表征其优劣的一种测度。●适应度函数(fitnessfunction)就是问题中的全体个体与其适应度之间的一个对应关系。它一般是一个实值函数。该函数就是遗传算法中指导搜索的评价函数。3.染色体与基因染色体(chromosome)就是问题中个体的某种字符串形式的编码表示。字符串中的字符也就称为基因(gene)。例如:个体染色体9----1001(2,5,6)----0101011104.遗传操作亦称遗传算子(geneticoperator),就是关于染色体的运算。遗传算法中有三种遗传操作:●选择-复制(selection-reproduction)●交叉(crossover,亦称交换、交配或杂交)●变异(mutation,亦称突变)选择-复制通常做法是:对于一个规模为N的种群S,按每个染色体xi∈S的选择概率P(xi)所决定的选中机会,分N次从S中随机选定N个染色体,并进行复制。NjjiixfxfxP1)()()(这里的选择概率P(xi)的计算公式为交叉就是互换两个染色体某些位上的基因。s1′=01000101,s2′=10011011可以看做是原染色体s1和s2的子代染色体。例如,设染色体s1=01001011,s2=10010101,交换其后4位基因,即变异就是改变染色体某个(些)位上的基因。例如,设染色体s=11001101将其第三位上的0变为1,即s=11001101→11101101=s′。s′也可以看做是原染色体s的子代染色体。4.2基本遗传算法遗传算法基本流程框图生成初始种群计算适应度选择-复制交叉变异生成新一代种群终止?结束算法中的一些控制参数:■种群规模■最大换代数■交叉率(crossoverrate)就是参加交叉运算的染色体个数占全体染色体总数的比例,记为Pc,取值范围一般为0.4~0.99。■变异率(mutationrate)是指发生变异的基因位数所占全体染色体的基因总位数的比例,记为Pm,取值范围一般为0.0001~0.1。基本遗传算法步1在搜索空间U上定义一个适应度函数f(x),给定种群规模N,交叉率Pc和变异率Pm,代数T;步2随机产生U中的N个个体s1,s2,…,sN,组成初始种群S={s1,s2,…,sN},置代数计数器t=1;步3计算S中每个个体的适应度f();步4若终止条件满足,则取S中适应度最大的个体作为所求结果,算法结束。步5按选择概率P(xi)所决定的选中机会,每次从S中随机选定1个个体并将其染色体复制,共做N次,然后将复制所得的N个染色体组成群体S1;步6按交叉率Pc所决定的参加交叉的染色体数c,从S1中随机确定c个染色体,配对进行交叉操作,并用产生的新染色体代替原染色体,得群体S2;步7按变异率Pm所决定的变异次数m,从S2中随机确定m个染色体,分别进行变异操作,并用产生的新染色体代替原染色体,得群体S3;步8将群体S3作为新一代种群,即用S3代替S,t=t+1,转步3;4.3遗传算法应用举例例4.1利用遗传算法求解区间[0,31]上的二次函数y=x2的最大值。y=x231XY分析原问题可转化为在区间[0,31]中搜索能使y取最大值的点a的问题。那么,[0,31]中的点x就是个体,函数值f(x)恰好就可以作为x的适应度,区间[0,31]就是一个(解)空间。这样,只要能给出个体x的适当染色体编码,该问题就可以用遗传算法来解决。解(1)设定种群规模,编码染色体,产生初始种群。将种群规模设定为4;用5位二进制数编码染色体;取下列个体组成初始种群S1:s1=13(01101),s2=24(11000)s3=8(01000),s4=19(10011)(2)定义适应度函数,取适应度函数:f(x)=x2(3)计算各代种群中的各个体的适应度,并对其染色体进行遗传操作,直到适应度最高的个体(即31(11111))出现为止。首先计算种群S1中各个体s1=13(01101),s2=24(11000)s3=8(01000),s4=19(10011)的适应度f(si)。容易求得f(s1)=f(13)=132=169f(s2)=f(24)=242=576f(s3)=f(8)=82=64f(s4)=f(19)=192=361再计算种群S1中各个体的选择概率。NjjiixfxfxP1)()()(选择概率的计算公式为由此可求得P(s1)=P(13)=0.14P(s2)=P(24)=0.49P(s3)=P(8)=0.06P(s4)=P(19)=0.31赌轮选择示意s40.31s20.49s10.14s30.06●赌轮选择法在算法中赌轮选择法可用下面的子过程来模拟:①在[0,1]区间内产生一个均匀分布的随机数r。②若r≤q1,则染色体x1被选中。③若qk-1r≤qk(2≤k≤N),则染色体xk被选中。其中的qi称为染色体xi(i=1,2,…,n)的积累概率,其计算公式为ijjixPq1)(选择-复制设从区间[0,1]中产生4个随机数如下:r1=0.450126,r2=0.110347r3=0.572496,r4=0.98503染色体适应度选择概率积累概率选中次数s1=011011690.140.141s2=110005760.490.632s3=01000640.060.690s4=100113610.311.001于是,经复制得群体:s1’=11000(24),s2’=01101(13)s3’=11000(24),s4’=10011(19)交叉设交叉率pc=100%,即S1中的全体染色体都参加交叉运算。设s1’与s2’配对,s3’与s4’配对。分别交换后两位基因,得新染色体:s1’’=11001(25),s2’’=01100(12)s3’’=11011(27),s4’’=10000(16)变异设变异率pm=0.001。这样,群体S1中共有5×4×0.001=0.02位基因可以变异。0.02位显然不足1位,所以本轮遗传操作不做变异。于是,得到第二代种群S2:s1=11001(25),s2=01100(12)s3=11011(27),s4=10000(16)第二代种群S2中各染色体的情况染色体适应度选择概率积累概率估计的选中次数s1=110016250.360.361s2=011001440.080.440s3=110117290.410.852s4=100002560.151.001假设这一轮选择-复制操作中,种群S2中的4个染色体都被选中,则得到群体:s1’=11001(25),s2’=01100(12)s3’=11011(27),s4’=10000(16)做交叉运算,让s1’与s2’,s3’与s4’分别交换后三位基因,得s1’’=11100(28),s2’’=01001(9)s3’’=11000(24),s4’’=10011(19)这一轮仍然不会发生变异。于是,得第三代种群S3:s1=11100(28),s2=01001(9)s3=11000(24),s4=10011(19)第三代种群S3中各染色体的情况染色体适应度选择概率积累概率估计的选中次数s1=111007840.440.442s2=01001810.040.480s3=110005760.320.801s4=100113610.201.001设这一轮的选择-复制结果为:s1’=11100(28),s2’=11100(28)s3’=11000(24),s4’=10011(19)做交叉运算,让s1’与s4’,s2’与s3’分别交换后两位基因,得s1’’=11111(31),s2’’=11100(28)s3’’=11000(24),s4’’=10000(16)这一轮仍然不会发生变异。于是,得第四代种群S4:s1=11111(31),s2=11100(28)s3=11000(24),s4=10000(16)显然,在这一代种群中已经出现了适应度最高的染色体s1=11111。于是,遗传操作终止,将染色体“11111”作为最终结果输出。然后,将染色体“11111”解码为表现型,即得所求的最优解:31。将31代入函数y=x2中,即得原问题的解,即函数y=x2的最大值为961。YYy=x28131924X第一代种群及其适应度y=x212162527XY第二代种群及其适应度y=x29192428XY第三代种群及其适应度y=x216242831X第四代种群及其适应度例4.2用遗传算法求解TSP。分析由于其任一可能解——一个合法的城市序列,即n个城市的一个排列,都可以事先构造出来。于是,我们就可以直接在解空间(所有合法的城市序列)中搜索最佳解。这正适合用遗传算法求解。(1)定义适应度函数我们将一个合法的城市序列s=(c1,c2,…,cn,cn+1)(cn+1就是c1)作为一个个体。这个序列中相邻两城之间的距离之和的倒数就可作为相应个体s的适应度,从而适应度函数就是niiiccdsf11),(1)((2)对个体s=(c1,c2,…,cn,cn+1)进行编码。但对于这样的个体如何编码却不是一件直截了当的事情。因为如果编码不当,就会在实施交叉或变异操作时出现非法城市序列即无效解。例如,对于5个城市的TSP,我们用符号A、B、C、D、E代表相应的城市,用这5个符号的序列表示可能解即染色体。然后进行遗传操作。设s1=(A,C,B,E,D,A),s2=(A,E,D,C,B,A)实施常规的交叉或变异操作,如交换后三位,得s1’=(A,C,B,C,B,A),s2’=(A,E,D,E,D,A)或者将染色体s1第二位的C变为E,得s1’’=(A,E,B,E,D,A)可以看出,上面得到的s1’,s2’和s1’’都是非法的城市序列。为此,对TSP必须设计合适的染色体和相应的遗传运算。事实上,人们针对TSP提出了许多编码方法和相应的特殊化了的交叉、变异操作,如顺序编码或整数编码、随机键编码、部分映射交叉、顺序交叉、循环交叉、位置交叉、反转变异、移位变异、互换变异等等。从而巧妙地用遗传算法解决了TSP。4.4遗传算法的特点与优势◆遗传算法的主要特点——遗传算法一般是直接在解空间搜索,而不像图搜索那样一般是在问题空间搜索,最后才找到解。——遗传算法的搜索随机地始于搜索空间的一个点集,而不像图搜索那样固定地始于搜索空间的初始节点或终止节点,所以遗传算法是一种随机搜索算法。——遗传算法总是在寻找优解,而不像图搜索那样并非总是要求优解,而一般是设法尽快找到解,所以遗传算法又是一种优化搜索算法。——遗传算法的搜索过程是从空间的一个点集(种群)到另一个点集(种群)的搜索,而不像图搜索那样一般是从空间的一个点到另一个点地搜索。因而它实际是一种并行搜索,适合大规模并行计算,而且这种种群到种群的搜索有能力跳出局部最优解。——遗传算法的适应性强,除需知适应度函数外,几乎不需要其他的先验知识。——遗传算法长于全局搜索,它不受搜索空间的限制性假设的约束,不要求连续性,能以很大的概率从离散的、多极值的、含有噪声的高维问题中找到全局最优解。◆遗传算法的应用遗传算法在人工智能的众多领域便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机器学习、聚类、控制(如煤气管道控制)、规划(如生产任务规划)、设计(如通信网络设计、布局设计)、调度(如作业车间调度、机器调度、运输问题)、配置(机器配置、分配问题)、组合优化(如TSP、背包问题)、函数的最大值以及图像处理和信号处理等等。另一方面,人们又将遗传算法与其他智能算法和技术相结合,使其问题求解能力得到进一步扩展和提高。例如,将遗传算法与模糊技术、
本文标题:遗传算法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499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