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PE管道工程施工章程
PE管道工程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测量放线→管沟开挖→PE管拉运→布管→组装→焊接→套管制安→下沟→对接热熔→夯填→标桩埋设→吹扫打压→地貌恢复→竣工验收。一、管材和管件验收1)工程所需材料、管件、配件进场前要进行全面检查,检查质量保证书、合格证、说明书、试验报告等相关资料必须齐全(甲方供材由甲方提供相关资料),不合格材料及相关资料不齐全的材料、配件一律不准进场。2)管材从生产到使用期间,存放时间不宜超过1年,管件不宜超过2年。当超过上述期限时,应重新抽样,进行性能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管材检验项目应包括:静态液压强度、热稳定性和断裂伸长率;管件检验项目应包括:静态液压强度、热熔对接连接的拉伸强度或电容管件的熔接强度。二、运输和贮存1.搬运时,不得抛、摔、滚、拖;在冬季运时应小心轻放。当采用机械设备吊装直管时,必须用非金属绳(带)吊装。2.管材运输时,应放置在带挡板的平底车上或平坦的船舱内,堆放处不得有可能损伤管材的尖凸物,并应采用非金属绳(带)捆扎、固定,以及应有防晒措施;管件运输时,应按箱逐层叠放整齐、固定牢靠,并应有防晒措施。3.管件、阀门运输时,应按箱逐层叠放整齐、固定牢靠,并有相应的防雨淋措施。4.管材、管件和阀门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库房或棚内,远离热源,并应有防晒、防雨淋的措施;5.严禁与油类或化学品混合存放,库区应有防火措施。6.管材应水平堆放在平整的支撑物或地面上。当直管采用三角形式堆放和两侧加支撑保护的矩形堆放时,堆放高度不宜超过1.5m;当直管采用分层货架存放时,每层货架高度不宜超过1m,堆放总高度不宜超过3m。7.管件贮存应成箱存放在货架上或叠放在平整地面上;当成箱叠放时,堆放高度不宜超过1.5m。8.管材、管件和阀门存放时,应按不同规格尺寸和不同类型分别存放,并应遵守“先进先出”原则。9.管材、管件在户外临时存放时,应有遮盖物遮盖。三、聚乙烯管道(PE管)安装1)聚乙烯管道系统连接还应符合下列规定:①聚乙烯管材、管件的连接应采用熔对接连接或电熔连接(电熔承插连接、电熔鞍形连接);聚乙烯管道与金属管道或金属附件连接,应采用法兰连接或钢塑转换接头连接;采用法兰连接时宜设置检查井;②不同级别和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差值不小于0.5g/10min(190℃,5kg)的聚乙烯原料制造的管材、管件和管道附属设备,以及焊接端部标准尺寸比(SDR)不同的聚乙烯燃气管道连接时,必须采用电熔连接。③管道热熔或电熔连接的环境温度宜在-5~45℃范围内。在环境温度低于-5℃或风力大于5级的条件下进行热熔或电熔连接操作时,应采取保温、防风措施,并应调整连接工艺;在炎热的夏季进行热熔或电熔连接操作时,应采取遮阳措施。2)当管材、管件存放处与施工现场温差较大时,连接前应将管材、管件在施工现场放置一定时间,使其温度接近施工现场温度。3)管道连接时,聚乙烯管材的切割应采用专用割刀或切管工具,切割端面应平整、光滑、无毛刺,端面垂直于管轴线。4)管道连接时,每次收工,管口应采取临时封堵措施。5)管道连接结束后,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接头质量检查。不合格者必须返工,返工后重新进行接头质量检查。6)对开挖沟槽敷设管道(不包括喂管法埋地敷设),管道应在沟底标高和管基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敷设。7)当采用非开挖需拖管时,则应在被拖管下面垫滚杠,以免管道被划伤,影响管道质量。四、聚乙烯(PE)燃气管道焊接1、热熔连接1)热熔对接连接设备应定期校准和检定,周期不宜超过1年。2)热熔对接连接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根据管材或管件的规格,选用相应的夹具,将连接件的连接端伸出夹具,自由长度不应小于公称直径的10%,移动夹具使连接件端面接触,并校直对应的待连接件,使其在同一轴线上,错边不应大于壁厚的10%。②应将聚乙烯管材或管件的连接部位擦拭干净,并铣削连接件端面,使其与轴线垂直。切削平均厚度不宜大于0.2mm,切削后的熔接面应防止污染。③连接件的端面应采用热熔对接连设备加热。④吸热时间达到工艺要求后,应迅速撤出加热板,检查连接件加热面熔化的均匀性,不得有损伤。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均匀外力使连接面完全接触,并翻边形成均匀一致的对称凸缘。⑤在保压冷却期间不得移动连接件或在连接件上施加任何外力。⑥热熔对接连接接头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⑦连接完成后,应对接头进行100%的翻边对称性、接头对正性检验和不少于10%的翻边切除检验。⑧翻边对称性检验。接头应具有沿管材整个圆周平滑对称的翻边,翻边最低处的深度不应低于管材表面。⑨接头对正性检验。焊缝两侧紧邻翻边的外圆周的任何一处错边量不应超过管材壁厚的10%。2、电熔连接1)电熔连接机具与电熔管件应正确连通,连接时,通电加热的电压和加热时间应符合电熔连接机具和电熔管件生产企业的规定。2)电熔连接冷却期间,不得移动连接件或在连接件上施加任何外力。3)电熔承插连接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应将管材、管件连接部位擦拭干净。②测量管件承口长度,并在管材插入端或插口管件插入端标出插入长度和刮除插入长度加10mm的插入段表皮,刮削氧化皮厚宜为0.1~0.2mm。③将管材或管件插入端插入电熔承插管件承口内,至插入长度标记位置,并应检查配合尺寸。④通电前,应校直两对应的连接件,使其在同一轴线上,并应采用专用夹具固定管材、管件。五、管沟开挖5.1一般规定5.1.1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的开挖应使用切割机切割。5.1.2管道沟槽应按设计规定的平面位置和标高开挖。当采用人工开挖无地下水时,槽底预留值宜为0.05~0.1.0m;当采用机械开挖或有地下水时,槽底预留值不应小于0.15m;管道安装前应人工清底至设计标高。5.1.3管沟沟底宽度和工作坑尺寸,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管道敷设方法确定。5.1.45.1.55.1.6在无法达到要求时,应采用支撑加固沟壁。对不坚实的土壤应及时做连续支撑,支撑物应有足够的强度。5.1.7沟槽一侧或两侧临时堆土位置和高度不得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和管道安装,堆土前应对消火栓、雨水口等设施进行保护。5.1.85.1.9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不宜在雨期施工,或在施工时切实排除沟内积水,开挖时应在槽底预留0.03~0.06m厚的土层进行压实处理。5.1.10沟底遇有废弃构筑物、硬石、木头、垃圾等杂物时必须清除,并应铺一层胡厚度不小于0.15m的砂土或素土,整平压实至设计标高。5.1.11对软土基及特殊性腐蚀土壤,应按设计要求处理。5.1.12当开挖难度较大时,应编制安全施工的技术措施,并向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5.2管沟开挖的有关要求5.2.1开挖管沟前,应向施工人员说明地下设施的分布情况。在地下设施两侧3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开挖,并对挖出的地下设施给予必要的保护。对于重要地下设施,开挖前应征得其管理单位同意,必要时应在其监督下开挖。5.2.2管沟开挖时,应将挖出的土石方堆放到焊接施工对面一侧的沟边,堆土应距沟边0.5m以远。5.2.3在耕作区开挖管沟时,应将表层耕作土与下层土分别堆放。1)管沟的开挖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2)在雨期施工时,应采取排水措施,及时清除沟内积水;3)在沿车行道、人行道施工时,应在管沟沿线设置安全护栏等安全防护措施,并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在施工路段沿线,应设置夜间警示灯,在交通不可中断的道路上施工,应有保证车辆、行人安全通行的措施,并应设有负责安全的人员;4)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的开挖应使用切割机切割;5)6)管沟验收:管沟中心线偏移<100mm,沟底标高+50mm~-100mm,沟底宽度±100mm,变坡点位置<100mm。7)直线段管沟应顺直,曲线段管沟应圆滑过渡,并应保证设计要求的曲率半径。开挖管沟后,应及时检查验收,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修整。应做好管沟检查记录,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办理工序交接手续8)管沟沟底宽度和工作坑尺寸,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管道敷设方法确定,也可按下表要求确定:管道公称直径(mm)50~80100~200250~350400~45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沟底宽度(m)0.60.70.81.01.31.61.82.02.29)在无地下水的天然湿度土壤中开挖沟槽时,如沟槽深度不超过下表的规定,沟壁可不设边坡:土壤名称沟槽深度(m)土壤名称沟槽深度(M)填实的砂土或砾石土≤1.00黏土≤1.50亚砂土或亚黏土≤1.25坚土≤2.0010)沟槽侧临时堆土位置和高度不得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和管道安装;11)当开挖难度较大时,应编制安全施工的技术措施,并现场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12)地下燃气管道不得从建筑物和大型构筑物(不包括架空的建筑物和大型构筑物)的下面穿越。13)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和垂直净距,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净距(m)项目地下燃气管道压力(MPa)低压<0.01中压次高压B≤0.2A≤0.4B≤0.8A≤1.6建筑物基础0.71.01.5--外墙面(出地面处)---5.013.5给水管0.50.50.51.01.5污水、雨水排水管1.01.21.21.52.0电力电缆(含电车电缆)直埋0.50.50.51.01.5在导管内1.01.01.01.01.5通信电缆直埋0.50.50.51.01.5在导管内1.01.01.01.01.5其他燃气管道DN≤300mm0.40.40.40.40.4DN>300mm0.50.50.50.50.5热力管直埋1.01.01.01.52.0在管沟内(至外壁)1.01.51.52.04.0电杆(塔)的基础≤35kV1.01.01.01.01.0>35kV2.02.02.05.05.0通讯照明电杆(至电杆中心)1.01.01.01.01.0铁路路堤坡脚5.05.05.05.05.0有轨电车钢轨2.02.02.02.02.0街树(至树中心)0.750.750.751.21.2表6.3.3-2地下燃气管道与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垂直净距(m)项目地下燃气管道(当有套管时,以套管计)给水管、排水管或其它燃气管道0.15热力管的管沟底(或顶)0.15电缆直埋0.50在导管内0.15铁路轨底1.20有轨电车(轨底)1.0014)架空燃气管道与铁路、道路、其它管线交叉时的垂直净距不应小于下表的要求。建筑物和管线名称最小垂直净距(m)燃气管道下燃气管道上铁路轨顶6.0_城市道路路面5.5_厂区道路路面5.0_人行道路路面2.2_架空电力线,电压3kV以下_1.53~10kV_3.035~66kV_4.0其它管道,管径≤300mm同管道直径,但不小于0.10同左>300mm0.300.30六、管道下沟1)下沟前,应复查管沟深度,清除沟内塌方、石块和积水。2)管道下管时,不得采用金属管材直接捆扎和吊运,并应防止管道划伤、扭曲或承受过大的拉伸和弯曲;3)聚乙烯燃气管道敷设完毕后,应对外壁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影响产品质量的划痕、磕碰等缺陷;检查合格后,方可对管沟进行回填,并做好记录;。七、管沟回填1)管道下沟后尽快回填。回填前,如管沟内有积水,应将水排出,并立即回填。2)不得用冻土、垃圾、木材及软性物质回填。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0.5m内的回填土,不得含有碎石、砖块等杂物,且不得用灰土回填。距管顶0.5m以上的回填土中的石块不得多于10%,直径不得大于0.1m,且均匀分布。3)沟槽回填时,应先回填管底局部悬空部位,然后回填管道两侧。回填土应分层压实,每层虚铺厚度0.2~0.3m,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0.5m内的回填土必须采用人工压实,管顶0.5m以上的回填土可采用小型机械压实,每层虚铺厚度宜为0.25~0.4m。4)警示带敷设前应将敷设面压实,并平整地敷设在管道的正上方,距管顶的距离宜为0.3-0.5m,但不得敷设于路基和路面里;警示带宜采用黄色聚乙烯等不易分解的材料,并印有明显、牢固的警示语,字体不宜小于100mm×100mm。警示带平面布置管道公称直径(mm)≤400>400警示带数量(条)12警示带间距(mm)—1505)路面恢复后应及时在埋设燃气管
本文标题:PE管道工程施工章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504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