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钢的琴视听语言分析张子旭钢的琴简介•《钢的琴》讲述的是父亲陈桂林(王千源饰)为了女儿的音乐梦想,而不断艰苦努力,实际上这也是陈桂林自己的一个音乐梦想。陈桂林与前妻小菊在办理离婚,而女儿小元的抚养权成了两人争夺的焦点,。女儿的一句话:“谁给我一架钢琴,我就跟谁过。”令陈桂林不得不想尽方法去弄回一架钢琴。小菊离家出走后跟了一个假药制造商,用陈桂林的话说“她终于过上了她梦寐以求的不劳而获的生活”。相比之下,以陈桂林的经济状况而言他根本买不起一架钢琴,在借钱无门,偷钢琴又因为太沉搬不动之后,他萌发出自己做钢琴的念头。这看似荒谬很不可思议的方式却最淳朴、最直接。这部电影不仅讲述了陈桂林及朋友造钢琴的整个过程,同时也描绘出了上世纪90年代初陈桂林所生活的东北某重工业城市,下岗工人的的生活状态。像是一部“工人进行曲”,电影中不仅展现出了陈桂林一家,并对其女友淑娴、朋友王抗美、季哥、快手等人物也有一定的刻画。•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关乎亲情、友情、爱情,但导演在情感处理上并没有过多的煽情。电影以慢节奏类似歌舞片的曲段用一种温情的、柔和、幽默的调子将故事娓娓道来。主人公及朋友做钢琴虽然是为了争取女儿的抚养权,但在做的过程中却体验到的是一种快乐。电影在视觉上为观众营造了一个工业废墟的景观,是人的世俗生活场景,看似冰冷坚硬,但工人们却在里面自娱自乐的工作,增添了不少生活气息。这部电影体现出了一种通俗而不媚俗的智慧。电影在镜头、光影、音乐、人物、情节、台词、剪辑在主题的统笼下都做得恰到好处,浑然天成。主题•影片涵盖了两层主题:第一层,是陈桂林的家庭故事,讲述一个父亲为了留住女儿而做出的种种努力,为的就是弥补自己在家庭职责上的缺失;第二层,是陈桂林和工友们对时代的一种挽留,讲述了这些因为时代发展而失掉了自己原本钢厂工作的工人们,借着做钢琴的契机,重新回到了自己曾经挥洒青春的钢厂,重新操起了自己倾注心血的工具,对一个逝去时代的追忆油然而生。音乐与音响影片强烈的形式感和富于张力的音乐也是一大亮点。影片开头,悠扬深远的俄罗斯民歌《三套车》为伴奏音乐。《三套车》带来的悲戚与哀伤十分符合情境,却被要求换成充满物欲与享乐情绪的《步步高》,在错乱的背景音乐中,淡淡的忧伤和浓烈的讽刺相互交融,也为影片定下了基调。音乐与音响•出色的音乐带动着整个故事的节奏感,极大的带动了观众的观影情绪;故事背景放在破落的重工业基地里,在角色你来我往的对白里带出过去几十年的故事,也让电影本身承载了足够的厚重和多个角度的解读。•俄罗斯歌曲与东北老工厂是完美匹配,影片中有多处舞台形式的段落,甚至于还有极为写意的场景,比如陈桂林在大雪纷飞中,肆意的弹奏着钢琴,顶光打下来,自然而然的将陈桂林的失意与梦想强烈的对比表达出来。另外使用多首极具怀旧感的流行音乐和俄罗斯民谣,着实拉近了观众与那个时代的距离音乐与音响•影片也有不少以欢快的音乐,当陈桂林的朋友打麻将偷牌被发现,他逃跑时,欢快的音乐随即想起了。在他们去偷钢琴的路上,坐在前面的三个人和站在车厢的三个人,欢快的唱《心恋》,歌声转接流畅,可见音乐是相通的。虽然偷钢琴是一件不齿的行为,但他们却能从中得到片刻欢愉。•他们一起唱歌还有就是在卡拉ok,这是陈桂林决定造钢琴时,请大家一起来唱歌,从这两次唱歌可以看出陈桂林在开始“大行动”时都喜欢以愉悦欢快的方式开始,以沉默结束。这里大家唱的是《怀念战友》,体现了几个人之间情义深厚。音乐与音响•声画巧妙结合。正当陈桂林告诉二姐,他给她带了一块肉时,画面中出现了一个小偷用钩子把肉钩子了。此时画面前景为挂在摩托车上的肉,背景为二姐理发店的内景。镜头很快又切换到内景,二姐问陈桂林是不是遇到什么难事了,很巧妙的过渡。音乐与音响音乐与音响•陈桂林的父亲逝世,导演在表达这事件时,也用了极含蓄的手法。先是观众听到摩托车快速倒地的声音,接下来是这一场景。陈桂林每次带父亲去看烟囱都是骑着摩托车,摩托车的倒下也预示着其父亲的倒下。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描写画龙点睛的把这样一个事件含蓄委婉的表现出来了。音乐与音响画面•影片的画面风格很诗意,很简洁,废旧的工厂给人一种油画般的厚重感,人物的造型朴实、形象鲜明。画面构图•片中出现了很多具有象征意味的场景。也就是所谓的隐喻蒙太奇。在影片开始,小菊与陈桂林谈论离婚的事,在只有画外音的情况下出现的台词“离婚就是相互成全,你放我一马,我放你一马的事。”,语出惊人。他们身后像是两个钢铁翅膀的造型,一白一黑,对立明显,整个画面灰沉沉的,也为后面他们争夺女儿的抚养权做铺垫。构图造型对比画面构图•在葬礼上,由两大烟囱为背景,乐队做前景,悠扬深远的俄罗斯民歌《三套车》为伴奏音乐,缓慢平移的镜头,将一种高奏挽歌的气氛烘托起来。丧礼是对一个人逝世的最后缅怀。而烟囱是社会转型的象征,镜头语言所指涉的各种言外之意自然而然的展现出来:大烟囱的辉煌过往代表着那个工人阶级雄霸天下的时代。上世纪90年代初,在重工业主导的城市面临着国企改革,国有厂房纷纷倒闭解散,工人下岗,工业向商业的转变,这两个烟囱面临着被摧毁的命运,这是人类前进步伐不可抵挡的转变。镜头与音乐的结合,本片里出现的手风琴伴奏的前苏联音乐加上大量的平移镜头,让观众能看得赏心悦目。烟囱具有隐喻作用表示这这个年代,与影片后面烟囱被推到形成映衬,同时也表示着这个时代的土崩瓦解。画面构图•在陈桂林与淑娴及小乐队在婚礼上表演时,淑娴穿了一件红衣服,她和陈桂林各自胸前戴一朵红花。前景是新郎新娘,但被模糊虚化了,背景是陈桂林他们,给人的感觉像是陈桂林与淑娴的婚礼,红衣服在整个充满金属质感的画面中显得格外的耀眼。从淑娴的表情中也可以细微的体会到她对婚姻还是充满希望的,她希望陈桂林能娶她,可是陈桂林却把重心放在了女儿身上,根本没有顾忌到她的感受,这一场景与“隔壁老王”的桥段相呼应。画面构图•陈桂林在用纸片做的钢琴给小元弹《致爱丽丝》,整个画面构图协调而且温馨,场面调度充分体现如:椅子水壶等摆放位置。还有光线的运用,使整个场面看起来温馨,充分表现父亲对女儿的爱。画面构图•在钢铁厂大家工作完后一起吃午饭,大家在谈论用钢代替木头,陈桂林问汪工技术上过不过的去。汪工说“没有敢想敢干敢拼的精神,那不是我们工人干的事儿。”陈桂林说道“我们有困难要上,没困难,我们创造困难还要上。”证明了那句话“咱们工人有力量”。时代变迁不再提供大锅饭,而九个人却在造琴的梦中贪享过去的年华。画面构图•影片中也出现了一些很戏剧性的镜头。陈桂林与小菊谈论小元的教育问题时的场景,先是中景后镜头跟着陈桂林移动,变近景。当两人争论到尾声时,镜头切换为远景,此时画面中出现了“婚姻俱乐部”字样,有点滑稽。在构图上,人物没有完全正面,而是与画格形成了一定的角度大全景•这个画面十分具有戏剧性,观众跟随着陈桂林,摄影机以跟拍的方式表现陈桂林骑着摩托车找季哥帮忙借场地,从而也将整个环境展现出来了,废旧的工厂,工人们零零碎碎的在干活。画面构图•镜头一直跟到陈桂林走到季哥面前,季哥旁边坐着两个女人,三个人在嗑瓜子,像是黑社会大哥的架势,前面是一条大狼狗,这样的构图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工厂倒闭之前,季哥可能也是一个小头目,但是工厂倒闭了,工人解散了,他也成了一个落魄大哥。然而像季哥这样的一个人物加入为陈桂林的造琴事业的提供工具使用恰到好处。画面构图•陈桂林在他二姐的理发店里,镜子中出现的不是理发者而是陈桂林,形成了一种三角构图。这时陈桂林与二姐在对话,画面中的理发者虽位居画面中央,但他起陪体作用,主、陪分明,为剧情服务,使整个场景的生活气息浓厚起来了。画面构图•诗意的画面风格。陈桂林去找汪工帮忙前,先去炸鱼,画面中的鱼网是前景,看上去比人还大。而陈桂林与后面的铁路作为背景,陈桂林位于画面的右三分之一处,用他的“小”喻指其小人物的机智。画面给人一种稳定感。画面构图•缓慢移动镜头的运用,当胖头知道女儿被人欺负后,要去找那个人算账,这时大家都去了,镜头从画面的右边开始缓慢平移,与他们开车的方向保持了一致。工厂大门缓慢打开,第一个出场的是陈桂林带着淑娴,这时淑娴的装扮很引人注目穿着红色的风衣,丝袜、高跟鞋,坐在摩托车上,手持木棒。与陈桂林弹钢琴的那场戏一样,很酷,虽然是要去打人,但很有风度,画面充满戏剧感。画面构图•在情节、构图处理上,导演善长利用一些细节性的动作、场景表现人物关系及社会背景环境等。陈桂林说他父亲给他起名“桂林”就是希望他能像桂林山水一样甲天下,然而认真观看的观众也会发现其实在陈桂林家就挂着一副“桂林山水甲天下”字,情节上前后呼应。这个构图特别美,前景是一些玻璃鱼缸,鱼缸里的小鱼在自由自在的游动。像是在聆听她的歌声,突出她歌声的美妙。衬托人物情感。画面构图•画面中是一群人在庄重的凝视着两根烟囱,最后烟囱还是被炸了。与影片开头呼应,表示这个时代不复存在了。转场运用•影片的转场过渡很流畅,大多以黑场切换。片中多处使用了平移的长镜头,依据导演张猛的陈述,这种貌似简单的摄影构图是为了“达到一场戏给足两场戏内容的效果。”但它更为情感渲染的饱满加分不少。•影片中有些场景是很出人意料的,导演采用违反连续性时空连续性原则的剪辑。从“打破时间的连续性”和“打破时空的完整性”两个方面展开,以表现临时表达的需要而偶尔为之的话。陈桂林和朋友们去学校偷琴,被发现后出现的画面居然是陈桂林在漫天飞雪的背景下嘴里叼根烟弹《致爱丽丝》,很酷也很文艺。摄影师采用多角度拍摄,从仰拍切换到左侧拍、右侧拍、俯拍,镜头拉远,只剩雪和烟,画面简洁冷峻。采用这种违反轴线原则的剪辑手法。之后又采用移摄,近景表现从陈桂林到几位朋友被抓到后坐着等待的状态。剪辑•当陈桂林与淑娴闹矛盾时,在听完汪工关于两根大烟囱的精彩演讲后,出现了陈桂林在拉手风琴,淑娴则站在一边,这时对人物内心的一种展现。与炸鱼那张图一样是对非现实的一种刻画。两人各自孤立的站着,体现了其关系的僵化,陈桂林的头顶打着一束蓝色的光,淑娴头顶打的则是淡黄色偏黑色的光。两束光都属于冷色系调。从形状上看也像是两根烟囱,头顶冒着烟,这也像是他们对大烟囱时代的回忆与无奈。这是一种与时空关系无关的剪辑。•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钢的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516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