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高考语言表达连贯(完美版)
考点解说:(一)所谓“连贯”,就是连接贯通,即语言表达思维不断路。(二)考查类型1.语句复位题(2017)2.句子排序题(2017年以前)3.虚词式连贯题(2016)4.主观题(另行专项复习)复习目标:1、系统掌握衔接的各种“规则”;2、熟练掌握衔接题解题的一般思维步骤;3、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心中有法1.细读文段,初步把握文段的话题和内容,思路;2.仔细比较答案特点,如开头方式有几种,哪些是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哪些答案区别比较细微等;3.再读文段,分析语境,勾前连后,初步连接;4.利用易判断确定的链接尝试排除答案(如标志性连接);5.分析剩下答案的细微区别,比较不同之处,利用衔接规则,找到突破点;6.连接文段及所有答案进行验证,最终选择。走近高考——距离高考还有多远?1.(2017年浙江卷)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需要清静……最好去处是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大石头上坐坐,。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地苔类。雨季一过,苔已干枯了,在一片未干枯苔上正开着小小蓝花白花,有细脚蜘蛛在旁边爬。A.阳光和雨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B.这石头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C.阳光和雨露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的D.这石头是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的【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语句衔接连贯、得体。从上下句子语境来看,后一个句子是“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的苔类”,可见前一句子的主语应该是“石头”,由此排除了A和C项。D项用判断动词“是”进一步强调主语为“石头”,因此选D项。2.(2017年全国卷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马是中国人喜爱的动物,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是极其温顺又充满野性魅力的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己经成为力量与神奇的代表。①还让人们有了敬马王、打马球、赛马等习俗②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③它帮人们种地运货,和人们一起南征北战④作为六畜之首⑤马是人类的朋友和伴侣⑥千里马、老马识途等故事也十分深入人心A③②④①⑤⑥B.③⑥①④⑤②C.⑤③②⑥①④D.⑤④②③①⑥方法探究【典型例题】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赵树理很有幽默感。。他写农村生活能体现出他的幽默感,比如说,他爱给他的小说里的人物起外号;翻得高、糊涂涂、三仙姑……他抨击时事,也往往以幽默的语言出之。A.赵树理的幽默同老舍的幽默不同。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而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B.老舍的幽默同赵树理的幽默不同。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而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C.赵树理的幽默同老舍的幽默不同。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而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D.老舍的幽默同赵树理的幽默不同。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而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典型例题】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们的思想愈深刻,我们的感受愈丰富,我们的情感愈细腻,我们借以表达思想、感受和情怀的语汇就愈需要丰富。内心的丰富会表现为语言的丰富,我们词汇的丰富和新颖(新锐),也就在一定的意义上意味着我们思想的丰富和新锐。我们可以通过对语言的锤炼来提升我们思想的品质。因为,。A.锤炼思想其实就是锤炼语言B.我们要锤炼思想,也要锤炼语言C.锤炼语言其实就是锤炼思想D.我们要锤炼语言,也要锤炼思想所谓话题的统一,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必须围绕一个中心,集中地表现一个事实或观点,而很多时候,话题又通常由句子主语来承担,因此,保持话题的统一,也常常表现为保持各句主语及表述主体的一致另外顶真是高考连贯题中经常排除其他选项的一种快捷方式)方法(一)——话题要统一(2017全国卷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⑤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A.⑤①⑥②④③B.⑤⑥①④③②C.⑥④③②①⑤D.⑥②③①④⑤【典型例题1】此题考查前后句群间内容相照应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才会有效遏制住当前频频发生的非伤即亡的暴力征收拆迁事件②而且,依法执政本就是行政机关的天然职责③只有追究非法拆迁人背后的雇主责任④才能使本就是出于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担当起职责⑤他们不能为了避免与被征收拆迁人之间发生矛盾冲突就私下把职责转给开发商或拆迁公司⑥而不是让那些直接施暴者当替罪羊了事A.③④⑥①②⑤B.③⑥④①②⑤C.③④①②⑤⑥D.②⑤③⑥①④【典型例题2】B解答此题目时可考虑关联词相照应的原则方法归纳(二)——前后要照应1.做题时要注意前后文段的关键信息和相似词语或内容,选出内容相对照应的选项2.做题时注意前后文段中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和陈述对象相对照应的选项二、方法小结1.抓话题中心。找出话题统一或陈述对象相一致的句群,力求找出首句或结尾句等,作出选项的排除.2.抓照应标志。暗示性词语、关联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等等。方法三:保持结构、句式一致例:《步步高》P214第3题、P215第4题精要点拨:保持衔接句和其前后语句结构和短语结构一致方法四:保持顺序的合理性(明确事理逻辑)例:《步步高》P215第5题精要点拨:句子之间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或以空间先后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事物发展前后为序;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以主次、轻重为序。【练习1】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记得三十年前初搬来时,;,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①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②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③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④池塘里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C【解析】先看第一空,首句中“记得”接“好像”更顺,而先“有荷花”,再“残留碎影”更合逻辑,故选②;再看第二空,总体上“后来”与“三十年前”更呼应;而“变得”接“再也不见”更紧密,故选③解答此题目时可考虑前后句群所隐含的先后时间顺序【练习2】(16届江西省高安联考)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时近傍晚,立于河的上游遥望。。。。;。不久,太阳如红球一般摇晃着落到山后,残照把树林上空抹得一片通红,河水也映出红光。①太阳已挂在小坪山峰②潮水上涨,满河的水花,如白雪浮游,溯流而上③河对岸,张着提网,渔夫躲在青芦之中,不见人影④落日在村庄的远方徐徐下沉⑤网每提一次,网上映着夕阳,闪着紫金色光芒,水珠如玉,点点滴人河中⑥村里郁郁苍苍的树梢上,露出又青又紫的山色A.④①⑥②③⑤B.①④⑥②③⑤C.⑥④②③⑤①D.④⑥③⑤②①【答案】A(根据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的逻辑顺序,先分析六个句子描写的大致内容:落日、树林、河面、捕鱼,最后一句话就可以看作是对上文的总结。这样,就要先从落日写起,选④;接着“落日下沉”的位置,后面应该接①,由山到树梢头漏出的山色,接⑥。后面几句,先是河面,再渔人张网,再收网——②③⑤。)例:《步步高》P215第6题精要点拨:整体把握语段的情调和氛围,注意保持选项中的景物及其特征与语段中所提到的景物及其特征的协调性。方法五:保持氛围(意境)的协调性高考语言连贯性题目方法总结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4.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牛刀小试《步步高》P217—218之“边悟边练”1—3题虚词的辨析一、考查重点及考查趋势考查重点:关联词名题导练1(16年全国卷)1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①不要依赖译文。②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其实,③肯动脑筋,④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⑤,只要译文不是太差,看着译文也无妨。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⑥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A/这如果而且那么也B最好当然一旦/而且就C一定也如果并且因此/D尽量/因为进而所以仍1、【答案】A1句和2句的转折关系明显,很容易选B项的“当然”,可是,B项的“一旦”填在3处是不恰当的,因为这是一个假设。据此可知在A和C中选答案比较合适。而C项的1处和2处填进去是不太流畅的。1处填“一定”过于绝对,所以选A。技法点拨1、弄清关联词语的正确搭配——从搭配上辨析例1:昨天夜里下了一夜的雨,天亮后不但没有停,而且越下越大。“而且”应改为“反而”。“不但”和“而且”、“反而”都能搭配,如果前后分句意思相反,“不但”只能与“反而”搭配。例2:现在,无论城市和农村,都经历着由改革开放所引起的深刻变化。“和”应改为“还是”。“无论”只能和表选择的词语“或、还是”等搭配,不能和表并列的词语(如“和”)搭配。常用成套关联词语有:1表并列的:“不是…而是…、是…不是…、既(又)…又…”;2表选择的:“不是…就是…、是…还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要么;3表递进的:“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反而)…、尚且…何况…”;4表转折的:“虽然…但是…、尽管…可是…”;5表条件的:“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无论…都…、不管…总是…”;6表假设的:“如果…那么…、即使…也…”;7表因果的:“因为(由于)…所以(就、因而、以致)…、既然…就(那么、又、便)…”。常见单独使用的关联词语有:表并列的:“同时、同样”,表递进的:“况且、进而、甚至”,表转折的:“然而、却、只是、不过”,表因果的:“因而、从而、因此”等。技法点拨2、弄清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从意义和用法上辨析。例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一个人不懂得正确的意见只能是对于实际事物的客观全面的反映,坚持要按自己的主观的片面的想法去办事,那么,他有善良的动机,还是会犯或大或小的错误。A、如果而即使也B、不但而且虽然但C、因为所以虽然但D、由于因此即使也答案:A(整个语段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第一、二个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和递进关系。第三、四两个空之间是带有让步性质的假设关系,据此,可以排除BCD三项)技法点拨3、弄清词语表达的语气——从语气上辨析分清是假设口气还是既成事实。关联词语中有些表示的是假设语气,比如,“即使、不管”;有些表示的是既成事实,比如,“虽然、尽管”。如果辨别不清,就可能出错。例4:尽管路途遥远,他还是坚持要去。(“路途遥远”是事实。)例5:不管路途有多远,我都要去。(“路途有多远”是假设)归纳解题方法:1、弄清语境。2、辨别词义。3、筛选排除。4、迁移应用。5、词义代入。周测二个别题目评讲第三课时堂上完成《课时作业》P330—331“考点精炼三”1—15题。1.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2.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
本文标题:高考语言表达连贯(完美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549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