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石钟山记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南宋时追谥文忠。在诗、文、书法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他的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与黄庭坚合称“苏黄”;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的婉约柔靡的文风,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苏轼:本文写于元丰七年(1084)六月,是他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也就是在将近七年漫长的谪居期间。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口,游览了石钟山,写下了这篇文章。写作背景《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游记。泛舟崖远眺石钟山关于石钟山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出口长江南岸,属湖口县双钟镇,位于镇南的叫上石钟山,位于镇北的叫下石钟山,相对高度只有50多米。石钟山历史悠久,石钟山的命名至今已有1700多年。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中空如钟,其形奇”(胡传钊《石钟山志序》石钟山,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景观。她像一座玲珑剔透的天然美景耸立在鄱阳湖与长江交汇的江西九江市湖口县双钟镇。自古有上下石钟山之分,其南临匡庐,北镇长江,俯瞰鄱阳湖,烟波浩淼;眺望长江,白浪滔滔,江湖交汇,水分两色,天然汇成了一幅壮观奇妙的〈泾渭图〉,天工造化,叹为观止。现开放的下石钟山,海拔57米,全山面积为九万平方米,是喀斯特熔岩,第四纪冰川遗迹,控江扼湖,为“八省通衢”集亭、台、楼、阁、塔、榭、舫、廊等20多种古典建筑为一体,是典型的江南园林。联合国专家称石钟山集风光、古迹、名胜、园林于一身,堪称世界之最。石钟山石钟山在历史上是儒家的圣地,是佛家的道场。早在唐代就有高僧在此建寺住持,宋代高僧佛印在石钟山宝钟寺修持多年,直至清朝,香火鼎盛。古代儒学名流陶渊明、孟浩然、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朱熹、文天祥、王守仁等曾登临览胜,或提诗、攥文,以记胜抒怀。文人骚客和石钟山石钟山上的古寺《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语气助词兼词,于之,在那里认为湖口对着振动,名作动击,拍大这说法,名词如果把放省略介词即使使……鸣响使……发出声音表递进才寻访何况《水经》和《水经注》《水经》据传是汉代桑钦所著的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水经注》是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鹿)所著。郦道元博采汉魏以来文献碑刻,考证经文正误,叙述了1000多条水道的源流经历、山川名胜,引用书籍多至437种,极大地丰富了原书。《水经注》虽属地理著作,但描写委婉曲折,文字峻洁明丽,文学上也有较高成就。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找到介词结构后置通“叩”,敲打表承接/并列细听,仔细听同“含糊”,声音重浊、模糊清脆高扬鼓槌传播慢声音止,消失自己找到然而,但是更加定后句这样判断句然而,但是唯独用命名,名作动为什么声响,形作名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第一段主要讲了什么?研习课文第一段,探讨得名由来对此的态度依据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郦道元李渤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从用船、乘船,名为状往,到……去因而能够出行表并列赴任,就职派其中的相当于“然”形容词尾仍旧,还是通“暮”,晚上独自表并列陡峭的纪年法王公纪年法(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年号纪年法汉武帝(庆历四年春、元丰七年)干支纪年法通行于东汉以后(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年号干支兼用法年号+干支(天启壬戌秋日——《核舟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在旁边,名作状耸立阴森森地抓发出磔磔的声音,名作动省介、介后表并列,一边……,一边介词结构后置有的人判断正心惊表转折,却介后表修饰原来缝隙判断深度,形作名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涌入兼词,于之因而形成返回中间是空的窟窿先前演奏于是知道/通“志”,记得判断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山底巨大石洞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第二段主要讲了什么?1.作者参观石钟山的缘由是什么?2.作者是怎样才有了独到发现的?3.作者的独到发现是什么?“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得兴尉”。深夜泛舟江面。石钟山得名是因为风水进出石洞缝穴发出的声音与钟声相似。研读第二段,回答问题: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亲眼、亲耳,名作状却凭主观,名作状大概但是终究在夜里,名作状用省介不表并列虽然……但是用文字表述、记载…的原因判断句浅陋的人竟然用敲击事情真相因此,宾语前置发语词叹惜简略讥笑浅陋第三段主要讲了什么?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此世所以不传也”和“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中“此”和“陋者”具体指什么?“此”指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陋者”指李渤一类人。研读第三段,思考问题: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文中哪句话表达了本文的中心思想?在作者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作者对以上做法各持什么态度?郦元士大夫渔工水师陋者——言之不详——不肯夜泊绝壁下——知而不能言(李渤)——考击以求(叹)(笑)所以不传研习课文第三段,思考问题研读第三段,思考问题:本文写了作者的三次“笑”,你能说说他当时的心理吗?一笑寺僧和小童的行为,二是探得山名由来的兴奋,三是嘲笑李勃不实地考察。李渤真的可笑吗?不,因为他对郦道元的观点提出质疑,并且考证他,得出新的结论,这同样可贵,苏轼笑李勃是不对的,在后人看来苏轼的观点也是错误的。研读第三段,思考问题: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是什么?作者怀疑古人关于石钟山得名的有关说法。考证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从苏轼对前人说法的两次质疑,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什么精神?不迷信古人,不盲目从众,坚持独立思考的精神。从苏轼夜乘小舟,亲身涉险,实地考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精神?不畏艰险,勇于实践的科学探索精神。游因——质疑郦说游历——解疑看法——因声命名方法游感——结论:记李说——人常疑之——余尤疑之——实地考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课文结构线索石钟山得名的由来:“疑”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阐发了要探寻事物的真相必须以诚心、勇气、毅力、智慧,亲自目见耳闻,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同时也是结合自己的惨痛经历在感慨:事不目见耳闻,不可主观臆断!中心思想:一般游记VS《石钟山记》不同点比较写作目的贯穿线索写作方法一般游记《石钟山记》以记游为主往往以游踪为线索重在描绘、介绍景观;抒发怀古幽情借游释疑,探索石钟山得名的缘由以“疑”为线索重在议论,理为主,游为宾。(记游和议论结合)《石》文中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请用原文回答。把该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鹤也。写法:运用比喻修辞,状形、摹声、绘态。(记叙描写兼具)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要向人扑过来;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中磔磔地鸣叫;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鸛鹤。《石钟山记》VS《游褒禅山记》静态动态《游》文是怎样描写景物的?请用原文回答。①有碑仆道,其文漫灭。②其下平旷,有泉侧出。③有穴窈然,入之甚寒。④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写法:简略交代记叙为主《石钟山记》与《游褒禅山记》两文在叙议结合写法上的异同。《石》文:是“议论—记叙—议论”的表达方式。《游》文:是“记叙—议论”相互配合的表达方式。不同点:1、叙议结合的安排和文章结构不同2、议论事理的不同3、记游方式的不同相同点:通过记游来说明事理,叙议结合,前后呼应,事、理浑然一体,是两文的相同之处。归纳小结:《石》文和《游》文这两篇古人写的游记都旨在借记游来说理,但写法却不尽相同。
本文标题:《石钟山记》-上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555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