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初一记叙文阅读(含答案)
【2018·十九中学】(三)阅读下面现代文语段,完成12-15题。(13分)片片蝶衣生镯耳①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我在嘈杂之中,内心焦躁而又不安。②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花瓣娇小并不起眼,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可我到底还是厌倦了嘈杂的人群,被那一抹微蓝所吸引。③移步花丛中,仔细瞧去,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让人一眼惊艳。时值冬季,它们的四片花瓣成对绽开,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生动,活泼。微风拂来,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飘来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微风吹动蓝色的花朵,花朵起伏,与那身披蓝衫的蝴蝶别无两样。④借助手机搜索,原来此花实名正是蓝蝴蝶。我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将这样一朵小花装扮得如此美丽。它那对生的叶子,平展两侧对称盛开的花瓣,还有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雄蕊,无不娇美可人。在这个微寒的南国之冬,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⑤我在这片篮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独步寻花》,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彰蝶,想起自由自在的欢啼黄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择一西郊草堂为安身之所,他在春暖花开时节,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⑥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它们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也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长在花丛里,飞在绿叶间,在湿润的草地上,片片蝶衣生。⑦我常常想,这世间的花不也和寻常的人一样吗?人有人性,花有花性。有的人生来不甘,总不愿栖息于荒芜之地,纵有迁徒,也难逃“枯萎”的命运;有的人知足惜福,不攀不比,即便生长在乡野间,也是一身正气。好比这蓝蝴蝶,它形貌小巧,生长于潮湿的山坡草地之中。它不俗不媚,凭一身高洁之色来示人,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静默绽放。⑧夕阳西下,通往码头的行人越来越多,我流连在这片花丛中,为邂逅此花而欣然。它们清婉的姿容,密密丛丛的风韵,将永远盛开在我的梦里。(选自《厦门日报》副刊,有删改)12.依据文章第②③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花的特点。(4分)1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画线的句子。(3分)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1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鼓浪屿游走时,作者因邂逅美丽的蓝蝴蝶花,内心由焦躁不安变得欣然。B.在蓝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社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作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C.第⑥段中,作者用三角梅、曼陀罗、合欢、月季与蓝蝴蝶花做对比,突出了蓝蝴蝶花的雍容华贵。D.第⑦段描写蓝蝴蝶花不俗不媚,在淡然的幽香中静默绽放,是为了表达对即使生长在乡野间,依然知足惜福、一身正气之人的赞赏。15.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答案】12.花瓣娇小不起眼;蓝色的花容让人惊艳;花瓣成对绽开,如起舞的蝴蝶;散发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13.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蓝蝴蝶花清婉美丽的花容,表达了作者对蓝蝴蝶花浓浓的怜爱之情。14.C15.结构上,照应开头总结全文;内容上,升华主旨,表达了对美丽的蓝蝴蝶花不俗不媚、一身正气的美好品质的赞赏和追求。【解析】12.概括题相对基础简单,从原文的2-3段节选摘抄即可。13.赏析题按照平常我们练习的答题模板,可以说是很简单了。第一步:点出修辞。“宛若”可以看出是比喻,“着一身微蓝的薄衫”可以看出是拟人。第二步:赏析出运用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描写之物什么样的特点。“美丽”显而易见,从文中第8段可以提取“清婉”这个特点,所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蓝蝴蝶花的清婉美丽的花容。第三步:评价作者的情感。正如我们以前归纳的,对于写景状物类文章,作者多数会抒发“浓浓的怜爱之情”。14.C选项的错误在于,联系全文作者一直把蓝蝴蝶花比作蝴蝶仙子,所以要突出蓝蝴蝶花清婉美丽的特点。15.关键段落作用题一直强调除非题目中有要求,否则一定要从内容结构两方面作答。用平常梳理积累的答题模板作答,本题相对简单。综合来看,难度适中。现代文阅读部分的题型传统,内容也是高频的植物类散文。明白了文章写什么景,抒什么情,分数很容易就到手了。多项选择题可以在把握全文中心情感的基础上对比原文,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最后一道题考查的也是常见的关键段落作用题。【2018·闽江附中】(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14分)枫叶礼赞①我爱枫叶,因为它红得深浓,红得艳丽。②多少年来,一想到秋,我首先就会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就会想到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会引发许多联想和感慨。在萧瑟的秋天,枫叶红得那么动人,不能不使我心驰神往。③在北京,重阳节过后到香山看枫叶,正是很好的时节。过去的文人骚客,在这样的时候,往往骑一头小毛驴儿,慢慢地出了西直门,一步一颠直往西边走去。到了碧云寺一带,就渐入佳境,像喝了一杯花雕酒一样,陶醉于枫叶那鲜艳的色彩,流连忘返。有时,他们还会即景遣兴,吟诗作赋。我虽没有这样闲散的雅兴,但我也爱枫叶。没有别的,爽直一点儿说,就是因为她红!④秋冬之交,正是吃萝卜的时候。夜晚的街头,常常传来萝卜赛梨的清脆叫卖声,引诱你不得不去买一个尝尝。萝卜有“红到心”的别称,可是它的内心是不是红的,还得等到剖开之后才见分晓。这哪里赶得上枫叶。枫叶是那么直接、那么毫不遮掩地展现自己的色彩。枫叶敢于红,红得有气魄。⑤枫叶之可爱,还在于当别的叶儿经秋枯落时,她偏偏红得艳丽。她耐得住风霜交加,经得起秋之摧残,战西风而不怯,披严霜而愈丽,显露出无畏无惧的神采。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赞美。⑥有人说,枫叶虽红,可毕竟是到了肃杀的秋天。《董西厢》中有一警句:“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以枫叶吟离别,把枫叶比作血,这是随人的心情而生发的。但在我看来,说肃杀也好,比作血也好,都还是在于秋,而不在于枫叶;把枫叶之红比作血,这是因为她抗得住肃杀之气啊!枫叶也并不因为红而孤独。你看,去香山看红叶的人那么多;而且,东篱黄菊,山涧青松,挺拔的竹,清香的梅,或跟她同时,或相继绽放,都与枫叶相伴,在耐寒抗冷中各显风采。⑦一想到秋,我就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往往使我又联想到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他们抗严寒,战酷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他们不畏艰难,勇于奉献,弘扬了时代的精神。他们尽管很普通,却是我们时代的英雄。我觉得,用枫叶来比喻这样的英雄人物是再恰当不过了。⑧我礼赞枫叶,我爱她斗西风血点儿红!13.从全文看,枫叶有哪些特征?(4分)14.作者在第④段写秋冬之交的萝卜,第⑥段引用《董西厢》中的警句,各有什么用意?(4分)15.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谈谈文中面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她耐得住风霜交加,经得起秋之摧残,战西风而不怯,披严霜而愈丽,显露出无畏无惧的神采。16.本文围绕绕枫叶展开写作,请结合文章内容同要理清行文思路。(3分)【答案】13.红得深浓,红得艳丽;耐得住风霜,无畏无惧。14.引出自己对《董西厢》警句的理解,强调枫叶能抗得住秋天的肃杀之气。15运用拟人的方法(采用整齐的句式);表达了对枫叶的赞美之情;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抒情色彩。16.先描写枫叶的外在特征,再赞美其品质,最后揭示其象征意义。【2018·延安中学】(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15分)春雨1 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季,终于,你来了。2 一睁眼,你晶莹莹的身影已晃动在我的窗前,你脆生生的喉音正叩响着我的窗纸。是怎样急迫地披上衣,推开门!我迎接你。3 看着你,我的目光不能有一瞬转移;听着你,我的耳膜不放过一个音节。从遥远的天际到漠漠的平川,每分每秒你都在诞生与消亡里挣扎。生的喜悦死的恐惧欢唱与呐喊的一声:丁丁冬冬。我实在是贪婪的,贪婪地想挽住你,拥有你。于是,我便嗅着你,闻着你,用我干裂的唇抚慰你。多少日子等候的焦躁,在吻你的时候,平平润润了。4 来吧,亲爱的你。和我一起望穿时光,看一看十年前的听雨少年。四月的西湖,黄色的柳眉落了,在浅蓝浅蓝的天色湖光里缤纷。那一天,燕子矶上,我倚着“红楼”梦见六朝故都的脂香粉浓。你挹我以满颊的清凉,淋淋漓漓的,真的欲说还休吗?北上的车厢里,有一篮满满的轻愁,是你送的。从苏州到宾州,只有收音机里还说“江淮”,还说“黄梅雨”。5 十年了,看了十年的塞外风景。北国的味道只在白雪铺天盖地的时候。白的枝条,白的山石,白的冰河,胡城关山的骠悍强健就尽在其中了。东北喜欢用红砖瓦盖房子,鲜艳中有一种狂傲不鹫的浮华。住了十年,我一直不习惯,只好在窗外挂一个风铃,夜里在软软柔柔的昆曲中逛一逛寒山寺,想一想记忆中的青山绿水。江南都喜欢青砖,素素淡淡地立在田野里,间或有一阵雨滴答在瓦上,漾起一片灰色的温柔。6 风铃声可以权充作我故乡的雨声吗?今夜的梦境也可以和听雨少年的一样吗?暖流从那边飘过来……7 来吧,亲爱的你!给我丝丝毫毫南方的气息。不能扑进她的怀里,被她的眼波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吧。8 盼望了三千六百多个日子,仍不能定下归期。9 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季,剔透的你从故乡的云际落下,落在我的发梢、唇上、心底……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中的“你”指的是春雨,由此我们可判断这扁交章通篇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B.东北与江南风味不尽相同,东北喜欢用红砖瓦盖房子,鲜艳中有一种狂做不羁的浮华,而江南都喜欢青砖,很素淡。C.文章采用第二人称叙述,拉近了“我”与所写对象一一春雨之间的距离;便于情感交流,诗人感到特别亲切。D.这篇文章通过对春雨细腻传神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对春雨的热爱和赞美之情。7.仔细阅读文章,说说第④段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答案】①拉近了“我”与所写对象——春雨之间的距离;②便于情感交流,使人感到特别亲切。8.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1)一睁眼,你晶莹的身影已晃动在我的窗前,你脆生生的喉音正叩响着我的窗纸。(从修辞角度解答)【答案】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雨到来时的姿态、声音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2)于是,我便嗅着你,闻着你,用我干裂的唇抚慰你。(从动词使用角度解答)【答案】运用动词“噢””闻”“抚慰”,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对春雨的喜爱之情。9.如何理解第(5)段中,作者“在窗外挂一个风铃”的行为?(3分)【答案】因为作者已离开江南家乡十年,看了十年的塞外风景,却几乎听不到春雨的声音,只好把“风铃声”当作故乡的雨声,这里表现了作者对家乡及家乡春雨的强烈的思念之情。10.本文标题“春雨”有什么作用?(3分)【答案】标题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点明了要描写的事物“春雨”,让读者一目了然。疯狂的冬婆婆冬婆婆发了狠:她想弄死所有的生物。她第一要向鸟儿报复,因为它们吱吱喳喳叫得她实在厌烦。冬婆婆把寒气吹来。刮掉森林里的树叶,把它们刮得满地都是。鸟儿们没地方住,一群群聚拢来动脑筋。它们集合起来,叫着,飞过高山,飞过绿海,飞到温暖的地方去了。麻雀留下来没走,也就躲到屋檐下面去了。 寒流一阵比一阵来得厉害,穿过一棵一棵的冷杉树,还把它们冻得裂开,来吓唬走兽。冬婆婆看到她弄不了鸟儿,就去对付走兽。走兽并没有怕:它们有些有暖和的毛皮,有些躲进深洞里去。松鼠在树洞里啃着松子;熊在洞里舔脚掌;小兔子跳着在取暖;马呀、牛呀、羊呀早就在暖和的畜栏里啃着储备好的干草,喝着温和的饮料。她用雪盖住了田野,在树林里积起雪堆来,替树罩上一层冰皮,还把一阵一阵的寒流推过来。 冬婆婆越发地懊恼,她就向鱼去报复,把一阵一阵的寒流推过去,一阵还比一阵凶。寒流横冲直撞,拿起槌子沉重地打着,没有栓子,没有凿子,却在湖里、河里都筑起桥梁来了。河和湖都冻上了,可是只是上面:鱼都游到底下去,因为在冰层下面越发的温暖。 “呀,算了吧,”冬婆婆想,“我去找人吧。”一阵一阵的
本文标题:初一记叙文阅读(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555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