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GMP与无菌操作(培训课件)
GMP与无菌操作相关要求微生物概念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生物知识特点1.繁殖速度快:大肠杆菌20min可繁殖一代1hrs1个》1624hrs1个》4*10E+24个2.变异快在进化的压力下,迅速产生适应环境的新的变种3.许多细菌的生存能力很强,能以多种方式适应外界环境微生物的分类按细胞结构的有无,可分为两大类群•非细胞生物(如病毒)•细胞生物(细菌、真菌等)按微生物的形态简单分类:•病毒、细菌、真菌细菌生长繁殖条件•充足的营养•合适的pH值:7.2-7.6•适宜的温度:嗜温菌为20-40C•必要的气体:CO2和氧气GMP与微生物•推行GMP目的:消灭污染、混药、差错•污染的定义:当一个产品存在有不需要的物质时,它即受到污染。•污染的形式:尘粒污染、微生物污染尘粒污染•尘粒污染:是指产品因混入不属于它的那些尘粒而变得不纯净。尘埃、污物、棉绒、纤维以及我们的头发都是尘粒污染的潜在原因。•临床资料表明:如药品被7-2μm的尘粒污染了,尤其是静脉注射用药,可以导致热原反应、肺动脉炎、微血栓或异物肉芽肿等,严重的会致人死命。微生物污染•微生物污染是指因微生物产生、附着而给特定的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如果细菌得到了必要的养料、一定量的水份和合适的温度,它们就能迅速繁殖,它们繁殖的速度快得惊人。通常一个细菌在仅仅24小时后可产生出281兆(百万)个的细菌。污染微生物对人体的危害•注射了污染的针剂会导致局部感染或败血症;•使用了污染的软膏或乳膏会引起皮肤和粘膜感染•服用了污染大肠杆菌、沙门菌等致病菌的制剂会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微生物污染途径•物体(设备容器、原辅料及包装材料)•空气•水•操作人员不同环境中微生物量环境土壤水空气人体皮肤地板微生物量104-101010-10410-1051-10410-103单位:个/g人体的发尘——洁净室操作人员是最主要的发尘源着衣种类测定日期细菌数/100cm2上衣内侧外侧使用5日后300200裤子内侧外侧使用5日后45070★帽子内侧外侧使用5日后100150★口罩内侧外侧使用1日后2.2×104100袜子内侧外侧使用1日后3×1042,800人员的发菌量•洁净室内当工作人员穿无菌服时,静止时的发菌量为10~300个/(min·人),躯体一般活动时的发菌量为150~1000个(min·人),快步行走时的发菌量为900~2500个(min·人);•咳嗽一次的发菌量为70~700个•喷嚏一次的发菌量为4000~60000个;人员的发菌量•穿平常衣服时发菌量为3300~62000个(min·人);•无口罩发菌量为(1:7)~(1:14);•发菌量︰发尘量为(1:500)~(1:1000);•可知洁净室内穿无菌衣人员的静态发菌量一般不超过300个(min·人),动态发菌量一般不超过1000个(min·人)。人员污染的途径和方式•人的头发和皮肤•水滴•衣着•化妆品和手饰•生产过程中人们所引起的混杂和误差人的头发和皮肤•每分钟从人类皮肤中要散发出约10,000个微生物?如果说,一小粒糖的空间中能装载4亿个微生物,那么,您想想看,在一股头发中可以容纳多少微生物呢?•我们的手,也拥有大量的微生物。此外,在人们正常的日常活动中都接触大量微生物。水滴•呼吸和咳嗽将产生出大量水滴,这种水滴既含有尘粒污染也含有微生物污染。口腔是对污染最为敏感的地区。一次咳嗽或喷嚏将把干百万个微生物引入工作环境内。衣着•从可洗涤的纺织物中,可能散发出棉绒和淀粉粒。而从羊毛、开士米和其它松软的针纺织物中也可能散落出纤维和磨损下的微粒。污染也可能通过我们的鞋子进入工作场所。化妆品和珠宝手饰•发胶、气雾除臭剂、眼脸膏、香粉等,为微生物污染提供了极好的源泉。耳环、戒指、项链、手链能传播微生物污染。如果,一小片珠宝碎片落入一批产品中,则可能引起严重的尘粒污染。药品生产人员卫生注意事项•新进人员的健康检查:药品生产企业在招收新职工时,一定要对新职工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要确保新进厂的职工不患有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另外还要根据新进职工安排的具体岗位性质再确定其它具体检查的项目。•建立生产人员健康档案:药品生产企业应对职工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以便于检查、了解、追踪个人健康好坏的状况•培养药品生产人员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洁净区生产人员要求如何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剪指甲•定期洗澡、勤理发•勤换衣服、勤洗工作服•在生产区内做到三个严禁:禁止吃东西、禁止吸烟、禁止大声喧哗洁净区生产人员要求•洁净区工作人员要尽可能少而精,只有工作需要时才能进入;•操作人员在洁净区动作尽量要缓慢,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人的发尘量;•洁净区的门应关紧,避免不必要的移动,以保持洁净区的风速、风量、风型和风压;•如果是无菌区的话,操作人员的自我约束就更多,要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执行。消毒与灭菌•消毒(disinfection)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含芽胞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用以消毒的药品称为消毒剂(disinfectant)。•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比消毒要求高,包括杀灭细菌芽胞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紫外线灭菌•原理1、254nm波长辐射对细菌有杀灭作用。2、产生微量臭氧也有一定杀菌作用。•特点穿透力较弱,仅适用于物体表面、空气消毒。使用时注意人员个人防护常用消毒剂乙醇碘伏甲醛苯扎溴铵(新洁尔灭)乳酸氯和次氯酸盐消毒剂杀菌原理•酒精能使菌体蛋白质脱水变性,常用酒精杀菌浓度为70-75%。•氯的消毒作用,即是HCLO作用,HCLO是中性分子,可以扩散至带负电的细菌表面,并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由于氯原子的氧化作用,破坏某些酶系统,最终致细菌死亡。•表面活性剂作用:破坏细胞膜,使蛋白质变性。影响消毒剂消毒效果因素•温度:升高提高消毒效果•浓度:一定条件一定浓度•酸碱度:复杂•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有机物质:影响洁净区操作常识•人员要求----进入洁净区不得化妆,佩戴饰物。----不得将工作服穿离工作区。----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澡、修指甲、刮脸,进入洁净区不得佩带戒指等首饰和手表、不得化妆。患有皮肤病、传染病和呼吸道疾病的人员不宜上岗。----洁净区各室之间、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严禁串岗。--洁净区应限制进入该区域人员的数量。物料进出洁净区•将送入缓冲间,关闭缓冲间门,脱去外包或进行清洁(去尘、擦净)处理,开启紫外灯照射30分钟并填写《紫外灯使用记录》或在缓冲间用75%乙醇对物料表面进行擦拭消毒。•洁净区接料人从缓冲间取出物料,关缓冲间门,将物料运至暂存间或指定地点。•物料出洁净区时,将物料送入缓冲间,关缓冲间门。•取料人从缓冲间取出物料,关缓冲间门,即可将物料运至指定地点。物品及工具进入洁净区•进入的工具、仪器、零部件、设备等均应进行擦洗、除尘或除去外包装、消毒等必要的净化处理,并按规定程序进行清洁、消毒后方可放入。•尽量减少使用不易清洁的凹陷或凸出的壁架和设备。•清洁工具应干燥,防止生霉现象。清洁剂、消毒剂应替换使用,防止微生物产生耐药性。•设有密闭的废弃物放置点,放置点周围干净、无污渍、无洒漏。并按规定在工作后将其及时清除出洁净区。•工具、器具和容器不得随便送出洁净区外,所有再次进入的物品必须经过重新清洁、消毒,不允许物品随便进出。•记录用的纸、笔需经洁净、消毒程序后方可带入。•所有原辅料、药用包材必须除去外包装,同时清洁内包装表面,进行消毒。洁净区生产管理•所有使用物料有明显状态标记,定位码放整齐。•房间状态、设备运行状态标志齐备。•工作时门必须关紧,尽量减少出入次数。•洁净区内进行各种操作要稳、准、轻,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每天必须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清洁与消毒,更换品种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间歇、清场、清洁与消毒。•维修人员在抢修机器设备时,应确认维修过程不对洁净区造成污染。洁净区生产管理•对确认已被污染的物品或怀疑被污染的物品、容器就地消毒或包装严密后送出洁净区,重新清洗灭菌,防止污染扩散。•经常用75%乙醇消毒手。•发生紧急情况,应沉着镇静,迅速采取措施,保证人身安全,防止在线产生污染。GMP与无菌操作相关要求知识无菌药品GMP管理的基本原则洁净度级别的标准无菌药品的厂房、设备设计环境监测无菌操作培养基模拟灌装灭菌方法无菌药品GMP管理的基本原则为降低微生物、微粒和热原污染的风险,无菌药品的生产应有各种特殊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人员的技能、所接受的培训及其工作态度质量保证极为重要,无菌药品的生产必须严格按照精心制订并经验证的方法及规程进行产品的无菌或其它质量特性绝不能仅依赖于任何形式的最终操作或成品检验洁净度级别的标准32WHOGMP美国209E美国习惯分类ISO/TC(209)EECGMP中国新版GMPAM3.5100ISO5AABM3.5100ISO5BBCM4.510000ISO7CCDM6.5100000ISO8DD洁净度级别的标准我国洁净度级别的标准(新版GMP)A级区高风险操作区,如:灌装区、放置胶塞桶、敞口注射剂瓶的区域及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的区域。通常用单向流操作台(罩)来维护该区的环境状态。单向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必须均匀送风,风速为0.36-0.54m/s(指导值)。应有数据证明单向流的状态必须验证。在密闭的隔离操作器或手套箱内,可使用较低的风速。B级区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区所处的背景区域。C、D级区指生产无菌药品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的洁净操作区。洁净度级别的标准非最终灭菌产品的生产操作示例(新版GMP)B级背景下的A级处于未完全密封状态下产品的操作和转运,如灌装(或灌封)、分装、压塞、轧盖等灌装前无法除菌过滤的药液或产品的配制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器具灭菌后的装配以及处于未完全密封状态下的转运和存放无菌原料药的粉碎、过筛、混合、分装B级处于未完全密封状态下的产品置于完全密封容器内的转运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器具灭菌后处于密闭容器内的转运和存放C级灌装前可除菌过滤的药液或产品的配制产品的过滤D级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器具的最终清洗、装配或包装、灭菌洁净度级别的检测标准(新版GMP与98版比较)洁净度级别(98版GMP)尘粒最大允许数/立方米微生物最大允许数洁净度级别(新版GMP)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立方米微生物监测的动态标准静态浮游菌/立方米沉降菌/皿静态动态浮游菌cfu/m3沉降菌(90mm)cfu/4小时(2)表面微生物≥0.5μm≥5μm≥0.5μm≥5μm≥0.5μm≥5μm接触碟(55mm)cfu/碟5指手套cfu/手套100级3,500051A级3520203520201111/////B级35202935200029001055510,000级350,0002,0001003C级352,0002,9003520000290001005025-100,000级3,500,00020,00050010D级3,520,00029,000不作规定不作规定20010050-300,000级10,500,00060,0001,00015无菌药品的厂房、设备设计无菌药品的厂房、设备设计最终目标是批次中的每个产品都没有活的微生物人是最大的污染源无菌操作过程中任何干预或中断都可能增加污染的风险,用于无菌生产设备的设计应限制人员对无菌过程干预的次数和复杂程度通常采用以下方法•将人员与环境隔离•限制人员接触无菌物品•使其完全离开(操作)环境•上述方法结合使用无菌药品各项生产操作所对应的环境洁净度等级应根据产品特性、工艺和设备综合考虑后合理选择无菌药品的厂房、设备设计关键操作区气流方向示例37MM灭菌包材0.45±20%m/s“A”级“B”级关键点操作者不能进入“A”级别区域。环境监测环境监测考虑以下方面•洁净度级别•空调净化系统验证中获得的结果•风险评估合理确定取样点的位置•污染风险分析•每个位置与工艺的关系
本文标题:2-GMP与无菌操作(培训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607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