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制造观的新变革微软,一个并不以物理资源为生存基本支撑的的公司,却笑傲“江湖”。到底发生了什么?这前所未有但将成为未来普遍现象的事实表明,当企业无形资源形成的增量超过有形资源时,或者说知识战胜资本时,有关竞争与成功的定义需要改写了。安达信咨询公司研究发现,当发达国家的经济从制造业向以知识为基础的工业和服务业转移时,各种不断变动的市场对公司的形态与种类正产生一种相似的根本性影响。制造业的基本产品,如钢铁、铝和化工产品以及纺织制品和加工食品,其生产需要巨额的固定资产投资,并且这些固定投资一旦建成,其改变和移动的程度就要受到限制。现在,像印度和韩国这样快速发展的经济,正承担着制造业的角色。西方公司不得不去寻找其他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一些公司认为,知识是唯一的长期可持续资源。这种现象是否意味着“知识制胜规律”仅适用于微软,ORACLE等这些具有明显知识特征的企业,而制造业只是一个与知识企业相对立的概念;是否也意味着知识企业以知识为原料,创造知识载体,而制造企业以一种物质为原料,制造另一种物质。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需要确实了解世界发生的变化。自70年代初以来,对“未来经济”或“新经济”出现过多种说法。先是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Z.K.Brzezinski)的“电子技术时代”;1973年,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的“后工业社会”;1980年,美国社会学家托夫勒(A.Toffler)的“后工业经济”;1982年,美国经济学家和未来学家奈斯比特(J.Naisbitt)的“信息经济”;1986年,英国福莱斯特的“高技术经济”;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说法,明确了这种新型经济的性质。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明确定义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basedEconomy),第一次提出了这种新型经济的指标体系和测度。目前,又出现了“网络经济”、“E经济”等概念。彼得.德鲁克(PeterDrucker)将这个新的世纪称为“后资本主义”社会,用经济学家的话说,就是“生产的含义”不再是资本,也不是自然资源、土地、劳动力,而是知识。他在1993年的“后资本主义社会”中写到:“创造财富的活动既不是为生产性使用配置资本也不是配置劳动,现在,价值来源于生产率和创新,两者都是知识的运用。”知识可以使人们制定更为明智的决策,可以使人们进行更好的产品开发、流程设计、库存控制,知识在具体工作过程中的应用实现了价值。预言已经变成现实,就象培根那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时代已经到来。在这知识经济的大潮中,有远见的企业和企业家已经在行动了,他们比任何时候更感觉到学习的压力和学习带来的快乐;而那些因循守旧和近视者,他们没有准备知识的盛宴,他们享有的只是最后的晚餐。我们发现,几乎在每一次经济转型期,总会有巨人倒下,但也有更多的巨人成长。知识经济带来了危险,也带来的机遇。知识实践先驱者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投入新的力量,以评价和发展并更有效地利用起巨额的知识资产。美国的道氏化学公司(DowChemical)和芬兰的石油化工巨头内斯泰公司(Neste),是这方面的两位领先者,他们的知识资产主要包括专利以及销售产品所需的市场知识和提供有效客户服务的所需的系统知识。但不断加快的竞争节奏意味着,只有创造新知识的学习才能提供最基本的竞争势。彼德.圣吉的《第五项修炼》提出了五项学习规则,为组织学习和建立学习型组织奠定了理论基础,彼德.圣吉不仅提出了有关组织学习的理论,他还和MIT一起组织成立了“有组织的学习中心”(OLC),它的目的是将学术研究者和各行业公司中的高级经理们团结起来,探索和交流达到个人和组织转变的“有组织学习”的道路。成员公司包括美国电报电话AT&T、福特、联邦捷运、惠普、摩托罗拉、电子数据系统、英特尔、壳牌石油、德州仪器等各行各业。相对于西方在知识学习和定义方面更偏重于“硬”数据相反,日本组织学家野中郁次朗认为,对知识及其在企业中的作用还存在另外一种理解,既知识的“软”形式开发和作用,这种理解在本田、佳能、松下、夏普等成功的日本企业中最为普遍,他们认为,知识学习和创新并不是对客观信息的简单加工处理,而是发掘员工头脑中潜在的想法、直觉和智慧。每个行业都是知识产业比你的竞争对手更快学习的能力可能是唯一的持久性竞争优势。在愈演愈烈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制胜规律”不仅仅适用于微软这种具有知识特征明显的公司,知识对任何拥有知识的人是公平的。在一个“不确定”是唯一可确定之因素的经济环境中,知识是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事实上,菲利普.B.伊文斯等早就指出,“每个行业都是信息产业”。许多人们并不认为是信息产业的行业,实际上信息在其成本结构中占很大比例。在美国,大约3000亿美元的医疗保健费中,有将近1/3被用于获取、存储和处理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患病记录、医生说明、化验结果和保险要求等。同样,沃尔玛公司充分利用与供应商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联系,大大加快了库存周转;美国航空公司长期以来一直使用所掌握的SABRE订座系统,以获得更高的满舱率;耐克公司则运用广告、品质保证和市场细分法,将普通的旅游鞋变成了价格高昂的时尚产品。这三家公司在信息方面的竞争一点也不亚于其有形产品的竞争。可以说,信息是将所有行业的结构连在一起的黏合剂。价值中的信息元素已深深扎根于企业有形的价值形成过程即价值链。但我们如果再深入一步去考察,信息后面隐藏的是什么?信息为什么能够有效的支撑企业内部的设计、生产、营销、交付和服务等活动所形成的企业内价值链,又为什么能够有效支撑企业之间通过相互供货和采购所形成的企业间价值链。信息的流动不是本质,只是表象。当信息是以一种混乱的秩序、错误的规则在流动时,它形成的就不是增值链。有效的信息流动来源于对信息流的有效规划、组织和设计,这都需要知识,而有效的信息流本身又可以产生新的知识,可以说,这是信息蕴涵知识、知识产生信息的“信息-知识”相生相存规律所在。可以说,没有传统的产业,而只有传统的技术。在知识经济时代,“每个行业都是知识产业”,也只有成为知2识产业的一员,个体企业才能在知识竞争时代具备竞争的基本资格。知识经济并不仅仅是“软件经济”、“网络经济”。80年代,美国的经济曾经出现了衰退,原因之一是认为制造业是“夕阳工业”、“生了锈的皮带”,不予以重视;而日本的汽车、机床和家用电器等制造业则崛起,使日本成为能够与美国抗衡的经济强国。80年代末,美国开始重新反思,认识到信息革命的来临并不意味着制造业衰退。工业化并没有淘汰农业,知识经济会促使制造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但决不会淘汰制造业,只是赋予制造业以新的特征。制造观的变革现代制造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现代制造的发展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的发展。人类经济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一个新的经济时代正在到来,这就是人类经济经过工业经济发展阶段之后,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它表明人类经济发展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这里,知识不仅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在内的广义知识体系,还包括知识的生产、积累和应用,尤其是知识进步和创新的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增长,将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生产的水平、知识进步的程度、知识创新的能力。由此将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带来全新的经济思维和观点,从而也必将改变人们对传统制造的认识,带来制造系统的新变革。从古到今,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是自然界和人造物,人类基于自然界而进行的造物活动构成了人类活动的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标志在很大程度上就表现为人类造物的水平。由此制造业构成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基础,其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目前,工业发达国家社会财富的60%以上来自制造业,国民经济收入的45%来自制造业。在我国,制造业的增加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0%以上,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制造业将像世界制造业一样,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获得快速发展。据预测,一直到2020年,制造业占我国GDP的比重将保持在35%左右的较高值;2020年以后,虽然制造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但其绝对值仍然不断增加。制造企业的发展对经济、社会以至文化诸方面的影响是十分巨大和深刻的,它是提高人民消费水平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的物质保障,更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支柱和带动经济加快增长的关键因素。发展制造业对一国经济发展及其战略定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概念将制造定位为“产品的机械工艺过程或机械加工过程”。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制造”的概念和内涵在范围和过程两个方面大大拓展,并正在产生着一门新兴的工程科学,即现代制造科学。现代制造已不仅仅是机械制造,它的基本特点是大制造、全过程,多学科。“大制造”是指在范围方面,制造业已被定位为将可用资源通过相应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或生活消费品的产业,它包括了机械、电子、化工、轻工、食品、军工等国民经济的大量行业,是一种广义制造的概念。“全过程”是指在过程方面,制造不仅指具体的产品加工制造过程,而是包括市场分析、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过程、装配检验、销售服务、报废产品的处理和回收,是一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制造和管理的过程。“多学科”,则是指现代制造科学是微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网络通信等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制造科学的交叉。本文所讲的现代制造企业,是在范围和过程两方面的拓广,是一种“大制造概念”,每一个具体的制造企业,作为制造系统的一个个代表,实践着现代制造科学的思想,也产生着新的制造理念、制造方法和技术。现代制造作为一种“大制造”概念,知识在其中的效用必然是大范围、全过程的。制造模式的演变在知识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现代制造企业作为一种复杂系统,在内部动态流通着劳务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等资源。如何使制造企业资源转换和利用过程更加快速、合理、有效,是企业经营者的目标,也是制造领域研究者努力的方向。国内外众多的经验表明,以提高制造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的技术进步与制造业深化改革的成功实施,不仅是个技术问题,先进的制造技术必须在与之相配的制造模式里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可以说,在决定制造业成败的诸因素中,制造战略和理念的创新是领衔一切的在经济史中,早期的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是使用手工工具,以手工劳动和手工技艺为主。每件物品都是由拥有必要的材料、工具和技能的工匠手工制造而成,很难形成规模生产和规模效应。工业革命开始后,机器全面取代了手工工具,成为了主要生产工具。自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提出劳动分工的原理以来,先是美国汽车业的先锋开拓者亨利·福特(HenryFord)一世将劳动分工的概念应用到汽车制造上,并由此设计出世界上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大规模生产(MassProduction)从此成为人类历史上的现实。几乎与福特同时代的通用汽车公司总裁艾尔弗雷德·斯隆(AlfredSloan)在福特的基础上将劳动分工理论再次向前推进一步。福特根据劳动分工原理化解汽车装配工作,把它拆成一系列毫不复杂的任务,使每个工人的工作都简单易学。然而,人员协调和工人工作成果的组合过程却因此而变得复杂非常,管理方面显然跟不上高效率工厂系统的需求了。斯隆正是在此基础上,将劳动分工的理论应用到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员之中,并使之与工人的劳动分工呈平行发展之势。有了这样完整的工人及管理人员的系统分工,汽车业才真正称得上“大规模生产”。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企业所处的商业环境逐渐发生了变化,并且这种变化的趋势越来越快。在现今的现实世界里,顾客需求、产品生命周期、市场增长、技术更新速度、竞争规律或性质,等等……几乎没有一样是可以预料或保持不变的。现在有三股力量对企业的影响日益增大。这三股力量就是:顾客(Customer)、竞争(Competition)和变化(Change),简称为
本文标题:制造观的新变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66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