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期末复习资料(实验专题)1图1一、长度测量1.如图(1):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2.如图2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厘米。3.如图所示(3).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cm。4.在图4所示的四种用刻度尺测量一本书的宽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二、弹簧测力计5.如图3所示,弹簧秤的量程是牛。最小分度值是牛,被测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牛。6.如图4所示,弹簧测力计指针所指的示数是N。读出图5弹簧测力计示数N图3图4图2N13245013245023456cmA图3图5图1图4期末复习资料(实验专题)2图6图7三、测平均速度7.小李想测量自己游泳的速度,于是找来爸爸帮忙。小李跳入泳池时,爸爸看了一下手表,时间如图6(甲),小李游了600米时,爸爸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如图6(乙)所示,由此小李知道了自己游泳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米/秒。8.实验: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7所示,斜面长1.6米,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秒。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2.8秒。请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并计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①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小车做的是运动。(填匀速或变速)②根据上表的数据,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米/秒。9.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请同学们借助图8中短跑比赛来说明这两种方法:(1)甲图表明:运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图表明:________相同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9所示.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用时s,平均速度为m/s.11.为了研究运动的快慢,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研究.记录了不同的物体的运动路程和时间.已知第一次实验运动最快,第二次和第三次运动快慢相同,第四次最慢(1)实验次数1和2(或3和4)是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2)实验次数是用时间相同比较路程大小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的.路程(米)运动时间(秒)平均速度(米/秒)S1=1.6t1=V1=S2=0.8t2=V2=实验次数运动距离(米)所用时间(秒)110102102035104520图8图9期末复习资料(实验专题)3图13图10图11图12四、声音12.小立在研究声现象时做了如图10的实验探究:他用纸片接触转速一定、齿数不同的齿轮,他发现:齿轮的齿数越多,纸片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13.如图11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发现。(3)此实验说明了。14.如图12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并且会出现小球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将振动传给了左边的音叉。15.某同学想探究绷紧钢丝振动时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他猜想音调的高低与振动钢丝的长度、粗细、钢丝的松紧程度有关。设计实验时,若想研究音调与振动钢丝的长度的关系,必须保持粗细、钢丝的松紧程度相同,使长度不同;若想研究音调与振动钢丝的松紧程度的关系,必须保持长度、粗细相同,使钢丝的松紧程度不同;若想研究音调与振动钢丝的粗细的关系,必须保持相同,使不同。16.如图13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小阳同学要用与上次不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伸出的长度不改变,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_发生了变化。17.甲在一根长的自来水管一端,敲一下水管,乙在水管的另一端听到了三次敲击声。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由传播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传播的,第三次听到的声传播的。期末复习资料(实验专题)4图17图15图16五、运动和力18.如图14所指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19.如图15用了一段时间后的斧子,斧头有些松了,于是小明把斧柄往石台上磕了磕,斧头就紧金套在了斧柄上,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20如图16所示,两个磁铁分别放在两个小车上,这两个小车同时反向运动,这个实验说明。21.如图17所示,如果F1=F3=F4F2,那么:(1)比较图(a)和图(b),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_____有关;(2)比较图(a)和图(c),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_____有关;(3)比较图(a)和图(d),能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下表列出了在地球上不同位置测量的两组数据:(1)完成表格。⑵根据表格中数据,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在实验室里,小明和同学们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实验如图18所示。他们使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接着在不同材料的水平表面上继续运动。实验完毕后,同学们讨论时提出了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他们回答:⑴为什么要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_________________⑵小车在不同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等,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⑶小车在水平表面上运动过程中受力是否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⑷从这个实验可以推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位置物体质量(kg)重力(N)重力与质量的比值(N/kg)A甲0.11.010.0乙0.22.010.0丙0.33.010.0B甲0.10.949.4乙0.21.88丙0.32.829.4图14图18期末复习资料(实验专题)5图19图2024.小华用橡皮筋研究同一直线且反方向的二力的合成,实验如图19所示,合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合力的方向与__________一致。25.理想实验是研究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以大量可靠的事实为基础,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型,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物理规律。理想实验能深刻地揭示物理规律的本质。如图20所示,是伽利略著名的斜面实验,实验设想的步骤是:A、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B、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该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C、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D、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在上述步骤中,属于事实的是;属于推论的是。26.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分别在水平木板和毛巾表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摩擦力的大小及压力的大小。改变压力时,重新测出摩擦力,实验数据如右表。通过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归纳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结论(1)。结论(2)。27.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王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两块相同的长方体木块、长木板、长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等做了一系列实验,以下是实验步骤:(1)把一木块平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把一木块平放在水平的长玻璃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记下相应的示数;(3)把一木块侧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记下相应的示数;(4)把两块相同的木块叠起来,平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记下相应的示数。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实验次数(1)(2)(3)(4)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N1.5N2N4N①实验次数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②如果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应进行第次和第次两步操作,由表中数据可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积(填“有关”或“无关”)③比较实验(1)(4)两次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材料摩擦力压力木板0.4N2N木板0.8N4N毛巾1.2N4N毛巾0.6N2N期末复习资料(实验专题)6图21g12345050g10g图23图22六、质量、体积、密度的测量28.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其操作步骤是:A、把物体放在左盘里B、选择适当砝码放在右盘里C、旋动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线处D、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0”刻度上E、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F、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位置,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的砝码游码位置如图21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________克。29.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22所示,其中错误的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在“使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某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1)首先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应该把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才能使天平平衡;(2)天平平衡后,把金属块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直到天平再次平衡,此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3所示,金属块质量为_______g;(3)用细线拴好金属块,放人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结果如图23所示,该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31.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一位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表中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1)分析表中实验次数_______可归纳得出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他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2)分析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实验次数体积/cm3质量/g质量与体积的比值g/cm3甲110181.8220361.8330541.8乙41080.8520160.8630240.8期末复习资料(实验专题)7图2532.小明想测量每天早晨妈妈做的豆浆的密度.他从学校借来了天平和量筒,借助家里的玻璃杯测量豆浆的密度.他测豆浆密度的实验步骤如下:AB.用天平称出玻璃杯的质量m1C.将适量豆浆倒入杯中.D.用天平称出玻璃杯和豆浆的总质量m2E.将杯中豆浆倒入量筒中,测出豆浆的体积VF.计算豆浆的密度ρ=(m2-m1)/V⑴若按上述步骤测量,所测出的豆浆密度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⑵小明调整了实验步骤,根据合理的实验顺序进行实验.在称物体质量之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放在标尺左侧零位,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24甲所示,此时,小明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侧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上才开始称量.小明测量的结果,如图24乙~丁所示,根据图示数据可以计算出豆浆的密度是________kg/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3.如图25所示,用调好的弹簧秤、玻璃瓶、细线和适量的水,可以简易地测出牛奶密度。操作步骤如下:(1)用弹簧秤测出空瓶重G0;(2)将空瓶装满水,测出它们的总重G1;(3)把瓶中的水全部倒出,再盛满牛奶,测出它们的总重G2;由此可得:牛奶质量m=,牛奶的体积V=;牛奶的密度ρ=(用测量的字母表示)34.请你用下列器材,试测橙汁的密度,补全实验步骤及计算出橙汁密度。器材:托盘天平,砝码,空塑料瓶,足够多的水和橙汁(1)实验步骤:①
本文标题:初二物理实验专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682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