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依汶镇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议书
沂南县依汶镇南栗沟村等村庄河道生态修复项目一、项目背景及由来依汶镇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西部,距县城约8km,总面积123km2,辖40个行政村,82个自然村,总人口5.1万。汶河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境内有众多文化古迹。依汶镇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战争年代曾是八路军一纵司令部、鲁中区党委、沂蒙地委、沂南县委等领导机关的驻地。境内鲁中革命烈士陵园,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依汶镇蔬菜大棚面积2.5万亩,是全省发展蔬菜大棚最早的乡镇之一,名副其实的蔬菜之乡,大棚蔬菜是全镇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南栗沟村位于镇驻地东南9km,汶河右岸。全村共886户,2471口人,耕地2137亩。该村村集体积累匮乏,每年仅有几千元的沿街房承包费收入。村民粮经作物以大棚蔬菜和小麦玉米为主。葛庄村位于镇驻地东南5km,全村共760户,2100口人,系临沂市侨眷侨属最多的村。该村共有耕地2100亩,山林面积1000亩,村民收入以种植蔬菜为主。该村村集体经济薄弱,基本没有什么收入来源。汶明村位于镇驻地东南5km,沂南县丹山子水库西岸,由潘家庄子、北栗沟、高家中疃三个大组合并而成。全村共590户,2080口人,现有耕地2080亩,山林400亩,河滩500亩。该村群众主要收入来源是蔬菜种植,以黄瓜、茄子等大棚蔬菜和大蒜、红元葱、马铃薯等经济作物为主,部分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孙隆村位于镇驻地以东3km,依山(龙宿山)傍水(汶河),交通便利。全村共860户,2470口人。全村辖耕地2160亩,山林1960亩,河滩240余亩。该村村民以种植大棚蔬菜和小麦、玉米等传统粮经作物为主。回龙河、栗沟河、孙隆河、汶明河自村庄穿过,为当地四条重要的防洪排涝河道,为沂河水系汶河支流。南栗沟村境内的栗沟河自西向东贯穿全村,在村东汇入汶河,河道全长4800m,南栗沟村村境内长2500m;葛庄村境内的回龙河,源头为黄龙安子塘坝和王家庄子塘坝,在村东北汇入汶河,河道全长5000m,葛庄村境内长1500m;孙隆村境内的孙隆河自北向南纵贯全村,在村南汇入汶河,河道全长3200m;汶明村内汶明河全长2000m,村境内长1000m。随着现在生活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生活废弃物也越来越多,因无集中处理设施,生活垃圾无序堆放在河道两岸。大棚蔬菜业是四个村的支柱产业,四村45%以上的农户从事蔬菜种植。大棚蔬菜业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大量废弃菜叶。大量腐烂废弃菜叶在河道两侧露天堆放,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村庄河道臭味难闻,细菌横溢,传播疾病损害健康,导致农田污染、作物减产,人居环境与生产环境差。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恶劣的河道环境已远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迫切需要进行综合整治因此,综合上述因素,提出建设本项目。图1村庄区位图图2项目位置图二、项目立项依据2015年4月,国家制定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即“水十条”。“水十条”中作出明确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赋予新时期治水新内涵。按照《山东省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求,在农村地区,以微型湿地群为重点,有效处理农村生产生活污水。三、项目必要性(一)落实水污染防治计划,改善流域水质的需要目前,南栗沟村农村生活污水不加处理地无序散排、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威胁着区域整体水环境质量,影响着村民日常生活,所以必须加强该村河道生态修复工作。(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村庄水系生态良好,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本项目的实施正是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的具体体现。(三)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实现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这是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通过采取工程措施,加强村庄周边河道污染治理,是保护村庄生态环境重要内容和有效方式。通过工程措施进行垃圾收集、污水治理,可有效减少污染物,避免水质变黑、变臭,改善水体生态环境,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四、河道现状以及主要问题(一)河道现状南栗沟村境内的南栗沟河自西向东贯穿全村,在村东汇入汶河,河道村内全长2500m。全村两千多人产生的生活污水直排进入河道,外加大量的生活垃圾和大棚蔬菜废弃菜叶无序的堆积在河道两侧,造成河道内水质污染,河道恶臭难闻,严重影响村民的日常生活,沿岸群众意见较大。图3南栗沟河道现状图葛庄村境内回龙河,河口宽窄不一,平均25~30m;随着近几年的淤积,河床提高了1.0m左右。回龙河系村民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灌溉水源,由于属季节性河流,受地势影响,多年来对沿河两岸土地冲刷严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沿河两岸村民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加快,对灌溉水源需求量增大,加之河道淤积严重,两侧护岸坍塌,堤坝损坏,汛期行洪时洪水漫溢灌入农田,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威胁,水害严重时导致部分村民颗粒无收,沿岸群众意见较大,强烈要求治理回龙河。图4回龙河河道现状图孙隆村境内孙隆河是典型的季节性河流,汛期来自北大山系的地表径流水量较大,两岸水土流失严重,虽然前几年进行过护岸治理,工程作用发挥不明显。随着河道垃圾的进一步堆积,河道生态环境逐年恶化,已严重影响到两岸群众的正常生活。图5孙隆河河道现状图汶明村内汶明河穿村而过,全长2000m,村境内长1000m,河道宽窄不一,大部分河段宽度较窄,河水流动不畅,生活污水长期停留在河段内,水质恶化,味道难闻。图6汶明村内河河道现状图(二)主要问题1、河道流动不畅,水体存在污染河道内水体水量季节性差别较大,旱季由于河道两侧的垃圾堆放,从而造成河道水体流动不够通畅,水体滞留时间较长,自净能力下降。河道流经区域存在多处坑塘,主要分布在村庄西南侧,部分河道存在“断点”。由于河道天然的宽窄不均、深浅不一,致使一些天然河道被阻塞,严重影响了河道的连通性,导致水系淤积、流动不畅、水质恶化等问题。随着部分自然河道农田、道路被分割、填占,其原有的通畅性能大幅下降。由于大多数河段存在底泥淤积,污染底泥中沉积的大量污染物会不断地向水体中释放,造成水质恶化。2、河道人为改造程度高,蓄水滞水能力差河道岸线现状主要有两种类型:护坡岸线多为浆砌块石驳岸,人工渠化严重。部分河段河道为自然土坡,局部有坍陷现象。自然堤岸,滑坡现象明显,水土流失严重。整体河道大多按照快速行洪排涝理念打造,蓄水滞水能力差。图7南栗沟河道护坡现状图3、河道生态功能丧失,环境净化能力差河道周边区域内用地现状为大面积的农田、村庄、坑塘,整体生境比较单一,皆为人为营造的人工环境,其自然的生态功能几尽丧失。由于河道的富营养化,虽然河道两侧生长着部分湿生植物和稀疏林木,但是单一且脆弱的生态系统已不能达到净化河道水质,维持河道生态系统平衡的需要。图8南栗沟河道生态现状五、项目可行性(一)生态修复技术成熟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外陆续开展了河滨带的修复工作,特别是近年,修复工程的数量呈不断增加。最初的河岸复原主要着眼于人类利用的亲水设施的复原,最近开始上升到注重河岸原生的景观和生物相的复原。生态恢复方面也不仅仅停留在种植植物上,有的地方通过利用种子库等最大限度的发挥自然的力量。相关的研究和技术有了长足的进展,生态修复的目标提高到了高水平复原的层次上。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环境的恶化使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到生态修复的作用,河道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也开始得到广泛的重视,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采取措施进行生态修复。科技人员对修复的理论和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二)建设投资主体明确,运行维护投入制度健全依汶镇人民政府是本项目的投资主体、维护与保护主体,建设投资主体明确。依汶镇人民政府非常重视本生态修复项目工作,将生态修复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使优美河道环境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区域发展的亮点。(三)各级政府部门与社会群众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四村村委员会对本项目高度重视,组织专人负责工作,有效促进了项目的实施。对项目实施区域进行了详细的勘察,确定了分土地利用状况,为本项目方案的确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南栗沟村、葛庄村、汶明村、孙隆村作为山东省委组织部委派第一书记援助村,第一书记有决心推动项目顺利实施。四村两委班子健全、团结和谐、战斗力较强,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六、方案总述(一)河道湿地水质净化河道湿地是近几十年新兴的一种水质净化处理工艺,沿河种植维管束植物或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污水沿河流动途中,与溶解氧充分的植物根区接触而获得净化。河道湿地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它包括植物、水文、土壤等众多自然构成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没有的独特价值。1、河道湿地设计原则本项目河道湿地处理工程遵循以下原则:(1)应优先采用处理效率高、节约能源、节省建设投资的处理工艺。(2)应注重防治二次污染,保证处理工艺流程完整,不得缺少污泥、恶臭、噪声等污染防治工程,影响周围生态环境质量。(3)综合考虑处理水量、原水水质、建设投资、运行成本、排放标准及稳定等因素。(4)采用人工湿地工艺时,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植被类型和地理条件经充分研究后确定。(5)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应根据其耐污性、生长能力、根系的发达程度以及经济与美学价值等因素,同时宜采用当地品种,保证对当地气候的适应性。2、主要措施河道湿地主要以“表流湿地”为主,湿地水力路径以推流为主,在处理过程中主要通过植物的茎叶的拦截、土壤的吸附过滤及附着在水中植物上的微生物来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表面流湿地是一个菌藻共生系统,利用细菌和藻类等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处理污水,其对污水的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相似,河道水深较浅处种植鸢尾、香蒲等挺水植物,苦草、狐尾藻等沉水植物。图9河道湿地效果图3、设计参数河道湿地初步设计参数如下:(1)河道湿地长度4.8km;(2)河道水深0.5米;(3)河道湿地植物覆盖率:30%;(4)湿地挺水植物:55000株;(5)湿地沉水植物:38000株;(二)河道驳岸生态修复1、河道驳岸类型(1)木质桩生态边坡木质桩生态边坡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木桩、土体的相互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图10木质桩生态边坡平面示意图(2)自然置石生态边坡自然置石生态边坡,利用植物与岩石、木桩、土体的相互作用对边坡进行防护、加固,形成由植物与置石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是联系陆地和水生两大类生态系统的纽带,有着更好的河道修复效果,兼顾了防护与环境两方面的功效,是一种很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图11自然置石生态边坡平面示意图(3)植物生态边坡植物生态边坡是由植物组成的护坡系统,通过灌、花、草相结合的模式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水岸环境,在稳固河岸的同时,还可截留面源污染,达到更好的河道修复效果。图12植物生态边坡剖面示意图2、工程措施本项目生态护坡设计参数如下所示:(1)驳岸长度:6km;(2)生态边坡:坡比1:3、边坡宽度5m;(3)乔灌防护带:20m;(4)草地防护区:5m。(三)生物栖息地营造1、生境分类良好的生境,不仅可以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更有利于动物、微生物的繁衍生息,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逐步达到生态的平衡。本项目生境营造可分为以下四类:(1)林原生境:在该区域种植鸣禽喜欢的果源植物,辅助建立起食物链,建立鸟类栖居的自然条件,以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带为主。动物主要活动:筑巢、隐蔽、鸣叫等。(2)灌丛生境:在该区域种植湿生灌丛,选择蜜源植物,吸引蝶类、昆虫等小型动物
本文标题:依汶镇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议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715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