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古代汉语考试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复习题1、“是”的辨别问题:判断词“是”和指示代词“是”的区别①、叙述句中,“是”皆为指示代词(多见于先秦以前作品)吾尝疑乎是是吾剑之所从坠②、判断句中,一般情况下,“是”如果表示总结成分,则为指示代词,否则为判断词。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是”代表前面的“富与贵”)——指示代词问今是何世?总是离人泪——判断词③、“是”在古汉语中不是判断词,尤其在先秦的时候,一般是指示代词,作用和“此”一样,常用来作判断句的主语。判断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做谓语古汉语判断句没有判断词“是”。古汉语否定判断一般加否定词“非”。(例:子非鱼安知我之乐也)“不”与“非”的区别:不+v非+n句式:1、者也式: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者也都不用:荀卿,赵人。3、用动词表判断A“为”字式: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是”字(东汉后出现):韩是魏之县也。4、副词表判断:非、乃、皆、则、即、诚(当立者乃公子扶苏)2、“被”的辨别问题:①、表示被动句:风流总被雨打风出去。信而被谤。②、“被”在先秦作品中常表示“蒙受、遭受”之意。被动句: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不是主语发出,主语做了动作的承受者,即被动句。句式:1、于:不拘于时,学于余。2、受。。。于:受制于人。3、为:若属皆为所虏。4、见:信而见疑,忠而被谤。5、被(战国末出现,汉较多):风流总被雨打风出去。二、宾前的三个条件,是、之的用法宾语前置定义:谓语或介词后面的宾语,提到谓语或介词前。1、条件(规律):①、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宾语时,前置疑问代词做动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疑问代词做介词——吾谁与归②、否定句中代词宾语时,前置只限于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或无定代词“莫”的句子——自古至今,未之尝闻③、v前有“之、是”复指2、是、之的用法①、宾前时,宾语后用代词之、是复指一下,是或之放在动词前。秉国之均,四方是维。②、有时前置的宾语前再加“惟”,构成“惟···是”或“惟···之”,表示动作单一性或强调宾语。例:率师以来,唯敌是求父母惟其疾之忧③、如果宾语本身就为代词,那么只能用“之”复指。其我之谓矣。④、另一种情况是不用复指代词,直接把宾语放在动词前,代词宾语一般是“是”主+谓+宾——本身做宾语主+宾+是+谓——复指例: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⑤、有时为了强调介词的宾语,也宾前。(“以”出现最多)例:一言以蔽之余是以记之三、常见的否定副词(一般否定和禁止否定)否定副词:用在v、adj、n、之前表示否定语气。1、常见的否定副词:不、弗、毋、勿、未、非、否、微、莫、靡2、①一般性否定:不、弗不:古今用法基本相同,用在v、adj之前,也可用在数词之前,要加宾语,且宾语前置。弗:适用范围小,后面加及物动词,但及物动词后不能带宾语,即常用在不带宾语的及物动词之前。两者不同“不”要加宾语,且宾前;“弗”不能加宾语。②禁止性否定:毋、勿——“勿”的用法与“弗”相同,“毋”与“不”相同。四、常见的人称代词有哪些(参照课本)第一人称(谦称):吾、我、余、朕第二人称(尊称):汝、若、而、乃、尔第三人称:其、之五、介词、连词:于而然虽(参照课本)1、于(於、乎):甲骨文只用于,先秦古书如左传荀子等于和於都用,战国以后多用於。于+比较义=於用法:①、介绍动作发出的处所、时间②、介绍出动作的行为对象③、介绍出比较的对象,用在adj谓语之后——於④、介绍出动作的主动者⑥、表示原因(业精于勤荒于嬉)此外,于与不同词组合表示不同意义:今有···于此——表假设在于——在至于——到2、而:连词。把两种性质或行为连接在一起,连接v或adj,也可连接两个句子结构①、用在联合结构,连接v或adj,表示两种性质或行为的联系——并列②、用在偏正结构,连接状语或谓语v,在句意上往往表示顺接,前后语意相承,但不是并列也没有转折之意。——顺承③、用在主谓结构,连接主语和谓语,意思上是转折之意,有时表示似乎不应有而有的事④、也可表示假设(人而无知,与木何异?)3、然:连词,表示转折。译为“可是、但是、然而”然而:指示代词然和连词而的连用,是“如此,而”或“既然这样,那么”的意思例: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4、虽:连词,一般表让步,相当于虽然。古汉语里,虽字如果表示假设,有即使之意虽然:连词虽和指示代词然的连用,是“虽然如此”的意思例:虽然,犹有未树也。六、语气词(与下册标点的用法相结合)七、常见的词头词尾有哪些词头+adjadj+词尾1、词头:①肯定词头“有”——“有”+na、用在专有名词之前朝代名、国名、部族名b、用在普通名词之前施与有政c、用在形容词之前不我以归,忧心有忡②、其:一般用在不及物v、adj之前北风其凉,雨雪其滂③、言、于、簿:用于v之前2、词尾:然、如、尔、若放在adj之后,与adj结合在一起充当句子状语(有时做谓语)填然鼓之天下晏如也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一、古书注解(类型、概念)1、古书注解类型:随文注疏和释词专注2、经:秦汉之际人们把儒家著作称之为经。传:传是对经书的注解,即阐明经义的意思。3疏: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释做注释,这种注解一般叫做疏,也叫正义。别称:正义、义疏、义注、疏义特点:不但对古书(经书)原文进行注解,同时对前人所作的注解也进行注释。4、《十三经注疏》包括:《诗经》《尚书》《周礼》《礼记》《仪礼》《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尔雅》《孝经》,清人阮元校刻。汉、魏晋之人做注、唐宋人做疏5、集结体:汇集众家之说,有时也加上自己的注解,这样的注释方式成为集结体。包括集注、集传、集释等。分为两种:(1)又称集注、集传、集释等,这是汇集各家解说,加以选择并加上自己见解的一种注释方法。代表作品: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2)不是集各家之说,而是通释经传。代表作品:晋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6、章句体代表:东汉赵歧《孟子章句》、王逸《楚辞章句》章句体:离章辨句,即分析章节句读的意思。除解释字词外,还有串讲句意,分析其中的含义。7、音译体代表:唐陆德明《经典释文》8、五书:孔颖达《五经正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传》二、注解的体例(是什么、怎么分析、主要分析诗经里面注解的体例参照课本P677)1、诗经注解含四家注解:西汉毛亨《毛诗故训传》、东汉郑玄《毛诗笺》、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唐孔颖达《毛诗正义》2、分析:1、单行大字为原文2、双行小字为注解文字:a、没有任何文字,紧接原文的注解,是毛亨的解释——传传注体b、有笺云标志,是郑玄的注解——笺传注体c、带○并且后面常常有“××反”,是陆德明注音——反切音义体d、[疏]后面的解释,是孔颖达做的注解——疏义疏体三、注解的术语1、“谓”、“谓之”的区别(参考课本P681)①“谓之”相当于现汉“叫、叫做”,被解释词往往放在“谓之”后面;而使用“谓”时,被解释的词均放在“谓”的前面,解释语放在后面;②“谓”这一术语往往在以具体释抽象,以一般释特殊的情况下使用,常用来解释说明词语意义的范围或比喻映射的事物,可译为“是指、指的是”。2、①“读若、读如”是用来注音的(哙,从口会声,或读若快),通假字②“读为、读约”一般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3、“之言、之为言”:常用于声训,用音义相通词语来训释,被解释词与用来解释的词在声音上相同或相近,在意义上相通,即声讯。例:粟,之为言续也。粟米是让人的生命得以延续的东西。4、“如字”:常用来为一些多音多义或有异读异解的字注音,它强调的是在特定的上下文里被解释的字要按它本来的读音来读。说明:如~《毛诗正义.北风》中,路德明对“北风其凉雨雪其雱”中“雨”作解释“雨,于付反,又如字。”说明雨为多音字。四、语音(主要为概念)1、字母:字母就是声母的代表字(古代有所谓三十六字母)。2、五音:音韵学上按照三十六字母的发音部位的不同分为唇、舌、齿、牙、喉五类,叫做五音。3、七音:在五音外又分出一个半舌音和一个半齿音,所以又有所谓“七音”。4、古代语音发展的历史阶段:(1)上古音,以《诗经》音为代表。(2)中古音,以隋朝陆法言的《切韵》音系为代表。(3)近古音,以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语音系统为代表。(4)现代音,以现代普通话语音系统即北京音系为代表。5、明代末年陈第,坚决反对朱熹的谐音说。主张“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字的读音随时空变化而变化)。陈第代表作:《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分别给《诗经》《楚辞》中不同于今音的字注明古读。7、上古声母研究者有哪些?有哪些代表观点?(1)清代钱大昕:古无轻唇,古无舌上。(上古的舌音只有重唇帮滂并明而没有轻唇非敷奉微,上古的舌音只有舌头端透定泥而没有舌上知澈澄娘);(2)章炳麟:娘日二母归泥说;(3)黄侃:照二归精,照三归端;(4)曾运乾:喻三归匣,喻四归定。8、假借的条件:读音相同或相近。9、通假字读音的原则:如果假借字的读音和本字读音有别,或本来同音到后来读音不同了,一般就要按所表示的本字来读。10、破读产生的原因:破读产生的客观原因是词义引申和词性分化的结果。它是一种音变构词的手段。11、“破读”,就是用改变字(词)的读音以区别不同的意义或词性的一种方法。举例:如“王”,在称呼“梁惠王”中读阳平声wang,是名词帝王的意思;而在句子“陈胜王”中读去声wang,是动词称王的意思。15、犯孤平的概念:在乙种句“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第三个字必须是“平”,如果改为“仄”,全句成了“仄仄仄平仄仄平”。这样除了韵脚以外,只有一个平声字,就叫“犯孤平”。(乙三五,犯孤平)16、三平调的概念:在丁种句“平平仄仄仄平平”中第五个字必须是“仄”,如果改为“平”就成为了“平平仄仄平平平”,句末连用三个平声字叫做“三平调”。(丁五三平,只存古体)一解释下列名词:疏:古人给古书作注解时,除了解释古书原文(经)之外,还给前人的注作注解,这种经注兼释的注释就叫做“疏”,也叫“注疏”、“义疏”。读为:古人注解古书常用的以本字说明假借字的训诂术语。其特点是,既注音又释义。读若:古人注释字、词的术语,主要作用是注音,有时也用来说明假借字。衍文:校勘学术语,也叫“衍字”,简称“衍”,是指古籍因传抄、刻印等误加的文字。句读:古人读书,常在句末一个字的旁边加个点或圆圈,叫做“句”;在句中停顿处字的下面加一个点,叫做“读”。两者合称句读。正义:又叫做“疏”,也叫“注疏”、“义疏”,是一种经注兼释的注释。义疏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出于思想统一和科举考试的需要,由官方以指定的注本为基础把经书的解说统一起来,这种新的注疏唐人称之为“正义”。十三经注疏:宋代学者为了便于查阅,把儒家十三部经书的注和疏加上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刊成一部书,即《十三经注疏》。这十三部经书的注疏包括:《周易正义》(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谷梁传注疏》(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论语注疏》(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孟子注疏》(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六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修辞方式:1.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并提:“侍中”指郭攸之、费祎,“侍郎”指董允,并提为“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代称:“良实”本都是形容词,这里指代贤良诚实的人,是以事物特征代本体。3.鳏寡不闻犬豕之食,茕独不见牛马之衣。对偶:即“鳏寡不闻犬豕之食”对“茕独不见牛马之衣”。互文:“鳏寡”与“茕独”、“不闻犬豕之食”与“不见牛马之衣”文义互相补充。引用:改引董仲舒语:“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比喻:“犬豕之食”比喻食物粗劣,“牛马
本文标题:古代汉语考试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734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