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世界鳄鱼的种类与分布
起源自三叠纪的物种世界各地鳄鱼种类和分布介绍2014级2班张棣学号:20141305222鳄鱼的起源Part1鳄鱼的起源鳄鱼是迄今发现活着的最早和最原始的动物之一。出现于三叠纪至白垩纪的中生代(约两亿年前),性情凶猛的脊椎类爬行动物,它和恐龙是同时代的动物,属肉食性动物。鳄鱼同时也是是现存生物中与史前时代似恐龙的爬虫类动物相联结的最后纽带。鳄鱼的起源可以追索到三叠纪晚期一类叫鳄形超目(Crocodylomorpha)的动物身上,这类动物可以说是最早的鳄形类,也是今天鳄鱼的远古祖先。这一类动物中的一个典型代表是来自英国南威尔士的跳鳄(Saltopo-suchus)。当时间进入侏罗纪后,鳄鱼也开始了多方向进化,并很快适应了新的生态空间,向大海、陆栖和水陆两栖三个方向演化。侏罗纪和白垩纪是恐龙繁荣的时代,但同样也是鳄鱼家族的鼎盛时期。根据现有研究表明,在那段时期已发现的化石鳄类有大约150个属,而今天只有8个属。鳄形类中还有一个叫做楔形鳄科(Sphenosuchidae)的代表类群。生活在三叠纪晚期到侏罗纪早期的楔形鳄科在外形上和鳄鱼类非常的相像。奎氏雷东达猎手鳄鳄鱼演化谱系图现代鳄鱼Part2我们今天所说的鳄鱼在科学研究上属于Eusuchia类,正式术语被称为‘真正的鳄类’,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鳄鱼,最早出现在白垩纪晚期,最初的成员大多数就非常像现代的鳄鱼。和原始的鳄鱼相比有着显著的区别:从上颌骨、上颚和翼骨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次级上颚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头颅特征。鳄目现存包括3科7属23种。为双颞窝类,是最高等的爬行动物。体长大,尾粗壮,侧扁。头扁平、吻长。鼻孔在吻端背面。指5,趾4(第5趾常缺),有蹼。眼小而微突。头部皮肤紧贴头骨,躯干、四肢覆有角质鳞片或骨板。颅骨坚固连结,不能活动;具顶孔。齿锥形,着生于槽中,为槽生齿。舌短而平扁,不能外伸。外鼻孔和外耳孔各有活瓣司开闭。心脏4室,左右心室由潘尼兹氏孔沟通。有颈肋、腹膜肋。无膀胱。阴茎单枚,肛孔内通泄殖腔,孔侧各有1个麝腺;下颌内侧也各有1个较小的麝腺。长者达10米。两栖生活,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的大河与内地湖泊;有极少数入海。以鱼、蛙与小型兽为食。鳄鱼的全球分布鳄亚科的全球分布亚洲鳄鱼亚细亚的河神1.印度食鱼鳄学名:Gavialisgangeticus英文名:HaryialGharyal隶属:长吻鳄科食鱼鳄是大型鳄鱼,体长可达6.54米,1908年曾经捕到过一只超过9米长的。是口鼻部最细长的一种鳄,口中有约100枚尖细的牙齿,牙齿大小不一,雄性嘴尖有个突起。习性:很少离开水,以鱼为食,性格温顺。移动方式:以腹部滑动或以在水中游的方式移动分布:食鱼鳄分布仅限于印度恒河、巴基斯坦印度河、孟加拉河、缅甸和尼泊尔雅鲁藏布江下游流域2.马来鳄学名:Tomistomaschlegelii隶属:长吻鳄科马来鳄也叫马来长吻鳄,与食鱼鳄非常相似。马来鳄口鼻部也很细长,口内有80枚大小一致的牙齿。马来鳄平均体长为3米,但也有的达到4米。体色为橄榄绿色,背上有模糊的黑色横条纹;尾部强而有力,有助游泳,眼睛则有黄-棕色虹膜,这点在鳄鱼中相当少见。食性:它的食性很广,不是一种专吃鱼类的鳄。马来鳄的胃内被发现有食蟹猴、小鼷鹿、野猪、狗、鸟、巨蜥、蛇、虾等,此外,还有石子和露兜树叶,有两例还被发现有许多寄生线虫。分布:现主要分布在马来半岛、加里曼丹、苏门达腊、爪哇的淡水沼泽、湖泊和河流中。历史上马来鳄的分布要更广,几百年前还曾出现于中国南方。3.暹(xiān)罗鳄学名:Crocodylussiamensis隶属:鳄科又名泰国鳄。中型鳄,成体最长可达4m,常见成体长2.5~3m。吻中等长,稍凹,长度约为吻基宽度的1.5~1.6倍。两眼眶前端有一对短的尖锐的棱嵴,额上两眼眶之间有一明显的眶间纵骨嵴,鳞骨突出成一高嵴。口闭合时第四下颌齿嵌入上颌的一个外刻痕内,该齿外露。下颌骨联合延伸到第四或第五齿水平面。所有齿均植入牙床上分离的窝内。暹罗鳄食性:主要以鱼类和蛇类为食,但也吃螃蟹、昆虫、鸟类和小哺乳动物。分布:泰国中部、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婆罗洲(旧称加里曼丹)东部,也可能存在于爪哇。环境:栖息地主要位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沼泽地、河流保护地段中水流缓慢的区域、湖泊等淡水水域,以及咸淡水水域等。生存现状: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危(CR)暹罗鳄(Crocodylussiamensis)曾经遍布东南亚,然而在过去的100年中,栖息地破坏和人为捕杀已经使得它们从99%的历史分布区中消失了。现在野外只有大约250只成年暹罗鳄残存了,它们主要生存在柬埔寨最偏远的高地,特别是豆蔻山脉的西南部中。暹罗鳄是现在养殖最多的鳄鱼之一。宠物市场上最常见的就是泰鳄,以前刚开始出现宠物鳄鱼时大部分是凯门鳄,现在几乎都是泰鳄。4.菲律宾鳄学名:Crocodylusnovaeguineaemindorensis隶属:鳄科又名缅多罗鳄鱼、菲律宾淡水鳄,是一种只分布于菲律体长2.4~2.7米,体重15-36公斤,与其他鳄鱼相比,菲律宾鳄的口鼻部比较阔,身型也较细小,通常不超过3米,而雄性一般比雌性大。这种鳄鱼的攻击性不算太强的鳄鱼品种。有着金色中带啡色的颜色,当它们成年时,颜色会变深。食性:主要的食物是鱼、乌龟、鸟类和哺乳动物。分布:仅分布于菲律宾群岛的民都洛岛、内格罗斯岛、棉兰老岛和萨马岛。种群现状:菲律宾鳄昔日曾被认为是新几内亚鳄的亚种,虽然它们和湾鳄有着相同的分布,但体型就比不上湾鳄。1995年调查发现,菲律宾鳄已经是全球最濒危的鳄鱼品种,它们的野生成年个体已经不足100只,如果不采取行动,它10年后将灭绝。5.伊里安鳄学名:Crocodylusnovaeguineae英文名:NewGuineaCrocodile隶属:鳄科又称新几内亚鳄,为夜行性鳄鱼,是一种小型鳄鱼,雄性新几内亚鳄一般比雌鳄大型,可达3.5米长,而雌性也有2.5米长,外型上与暹罗鳄相似。体长大,尾粗壮,侧扁,头扁平、吻长。鼻孔在吻端背面。指5,趾4(第5趾常缺),有蹼。眼小而微突。新几内亚鳄修筑堆起的巢,双亲都负责照看,北部的种群在旱季,南部的种群在雨季繁殖。食性:主要食物是鱼类,水鸟和其他脊椎动物,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幼鳄吃水生无脊椎动物和昆虫。分布: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伊里安查亚),菲律宾群岛。环境:广泛生存于淡水湿地、沼泽、湖泊。极少出现在海岸区。白天躲藏在隐蔽处,很少会出来晒太阳,主要为夜间活动。旱季期间可能出没于河道。6.沼泽鳄学名:Crocodyluspalustris隶属:鳄科当地人对其有一种叫法:恒河之灵沼泽鳄有两个亚种:指名亚种和锡兰亚种由于沼泽鳄平均身形较小,因此容易成为湾鳄及老虎等猛兽的食物。有老虎于旱季时成功捕猎一条成年鳄鱼。食性:沼泽鳄食物很广泛,从昆虫、鱼类、青蛙、蛇、水鸟至哺乳动物不等,有时会从人类的渔网里捉鱼。研究人员发现沼泽鳄会使用细树枝和棒袭击筑巢的鸟类,这似乎是爬行动物使用工具的首例。分布:沼泽鳄的两个亚种分布如下:指名亚种:伊朗东南部向东经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至不丹及孟加拉。分布地与恒河鳄相似。锡兰亚种:斯里兰卡低洼地及平原。除了沼泽之外,沼泽鳄也会栖息于河流、水库、池塘等湿地,并喜爱在不到5米深的浅水区域。范围:伊朗,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野生灭绝?),不丹(灭绝?),缅甸(可能已灭绝)种群现状:根据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AppendixIIUCNRedList濒危物种红皮书:易危(VU),野外估计数量为5000到100007.扬子鳄学名:Alligatorsinensis隶属:短吻鳄科又称作鼍(tuó)、中华鳄、土龙、猪婆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它是一种现存鳄类中体型很小、行动最迟钝、性情最温驯的鳄类。它与美国的密西西比鳄是近亲。扬子鳄身长1—2m,头部扁平,吻突出,四肢粗短,前肢5指,后肢4趾,趾间有蹼,尾长而侧扁。它们的头部相对较大,鳞片上具有更多颗粒状和带状纹路,眼睛呈土色。扬子鳄也是夜行性鳄鱼。白天隐居在河岸两旁洞穴中,夜间出外捕食。同时也是世界上仅有的两种生活在温带与亚热带地区的鳄鱼。也是世界上仅有的两种会冬眠的鳄鱼之一。食性:以鱼、虾、田螺、螺狮、河蚌、水生昆虫、青蛙、小龟、蛇、鸟和野兔等为主。分布:曾主要分布在中国安徽、浙江、江西局部地区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中,安徽宣城建有世界上唯一的扬子鳄保护区——宣城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扬子鳄现主要生活在安徽宣城地区和芜湖县地区。种群现状: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极危(CR)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级1972年中国政府将其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珍稀动物1973年联合国将其列为濒危种和禁运种据2006年统计数据,野生扬子鳄的数量可能不足200条,其中约有40条为成年扬子鳄。保护:1979年在宣州夏家度建立扬子鳄养殖场,开展人工饲养繁殖研究,1982年6月建立扬子鳄保护区,1983扬子鳄生活环境年在保护区内设立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保护区建立以来,通过采取就地保护和人工繁殖相结合的措施,使扬子鳄的种群得到较大幅度的增长,初步解除了该种濒临灭绝的危险。非洲鳄鱼来自富饶大陆的杀神8.尼罗鳄学名:Crocodylusniloticus隶属:鳄科尼罗鳄是非洲最大的鳄鱼,是所有鳄鱼种类中被人类研究最多的一种鳄鱼。体型非常庞大,其体长在2-6米,最大亚种平均体长为3.7米,尼罗鳄的整个身体为橄榄绿色至啡色,有黑色的斑点及网状花纹。尼罗鳄第四齿由上颚的V字形凹陷中向外面突出。在旱季期间,尼罗鳄会用吻部和脚来挖洞穴躲藏于地底之下,从而修改栖息习惯来躲避生存条件不利,直到下一个雨季来临为止。繁殖期为11月—4月。食性:尼罗鳄的成年体和幼年体有较大的差别。幼体尼罗鳄常以小型水生无脊椎动物、昆虫等为食,吃小型脊椎动物,如鱼、两栖类和爬行动物等。成体则能捕食包括羚羊、水牛、河马幼体等在内的大型脊椎动物。成年尼罗鳄还会吞下石块以作压舱物之用,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助于尼罗鳄在水底保持平衡。亚种:东非尼罗鳄(C.n.africanus)西非尼罗鳄(C.n.chamses)南非尼罗鳄(C.n.corviei)马达加斯加尼罗鳄(C.n.madagascariensis)埃塞俄比亚尼罗鳄(C.n.niloticus)肯尼亚尼罗鳄(C.n.pauciscutatus)中非尼罗鳄(C.n.suchus)分布:尼罗鳄野外分布于非洲尼罗河流域及东南部(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布隆迪、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刚果、埃及、埃塞俄比亚、赤道几内亚、加蓬、加纳、象牙海岸、苏丹等地)。环境:它们主要在湖泊、河流、淡水沼泽、盐水区域都有分布。当它们达到大约1.2米成为亚成体后离开繁殖地分散到不同的栖息地。另外,尼罗鳄在马达加斯加岛也有分布,有些种群生活于海湾环境中。种群现状:IUCN红色名录:LC低危(1996)被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严禁商业贸易,所有标本的进出口,必须取得进、出口许可证在尼罗河一带,尼罗鳄一度濒危,后来由于尼罗鳄的养殖技术得到了广泛推广,尼罗鳄的种群数量才逐渐恢复。自公元9世纪开始,尼罗鳄就已经成为人类的猎杀对象。野生尼罗鳄仍属于低危物种,有些地区可能已经濒危,因此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9.非洲狭吻鳄学名:Crocodyluscataphractes隶属:长吻鳄科有两个亚种:狭吻鳄中非亚种和狭吻鳄西非亚种。也叫非洲长吻鳄,是中型的鳄,体长3~4米。头呈正方形头部较高,眼突出于头颅。吻平滑而细长,从侧面看。吻背向腹面略呈凹的弧线。齿为长针状,指基具微蹼。成鳄上体呈暗橄榄绿或棕色,头呈暗棕色和绿色。背和尾有十三条深色横带。幼体颜色更艳有些暗斑和黄色斑,腹部呈白色或浅黄色。颈部鳞片(前4个,后6个)。食
本文标题:世界鳄鱼的种类与分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750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