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当前高中职多元入学的变革与挑战
1當前高中職『多』元入學的變革與挑戰臺北市立建國高中校長蔡炳坤寫於2009/5/18一、高中職多元入學民國84年,教育部在「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中揭示:「改進高中入學制度,建立多元入學管道」,而後依據教育基本法第九條、高級中學法第三條及職業學校法第四條之規定,於民國87年7月發布「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同年9月發布「高級職業學校多元入學方案」,不再以聯考成績作為唯一的升學篩選機制,而改為推薦甄選、申請入學、自學方案分發入學、資優及特殊身分學生保送入學、直升入學及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登記分發入學等六種升學道路。但實施之後,仍有諸多疑慮,民國89年教育部修正方案,將六種進路簡化為甄選入學、申請入學、登記分發入學等三種升學管道。民國90年又將高中與高職的多元入學方案整合,改為「高中及高職多元入學方案」,升學管道仍維持原來三種,在此入學制度改革的進行下,民國89年辦理了最後一次高中聯合招生,從此高中聯考正式走入歷史,民國90年,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取代聯考,所有國中畢業生均依「高中及高職多元入學方案」中之入學方式,選擇適合之管道進入高中、高職或五專就讀(張輝政,民98)。「高中及高職多元入學方案」的目標有四:一是多元評量學生學習成就,使學生適性發展,以培養五育並重之國民。二是重視學生之學習歷程,尊重學生之性向及興趣,以激勵學生之向學動機。三是輔導高中及高職辦理招生,提供學生多元入學途徑,以建立符合學校及學生需要之入學制度。四是結合社區資源發展學校特色,引導國中畢業生就近升學。至於招生方式則包括:(一)甄選入學:提供具有音樂、美術、舞蹈、戲劇、體育、科學之特殊性向或才能之各類學生入學。(二)申請入學:提供對有特色之學校或科別具有興趣之學生直升入學或於鄰近之高級中等學校入學,以落實高中職社區化。(三)登記分發入學:提供非經由前二款方式或其他經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准之方式入學者,依其志願分發入學(教育部,民98)。。今(98)年招生方式較大的變革,在於甄選入學中新增『科學』類。研議多年的高中科學班,教育部終於拍板定案,為國內高中教育建立一個新的學習型態,可說是教育界的一件大事。結合高中及大學的專業師資及資源,由高中與合作的大學共同設計具有特色的課程,數理學科以兩年的時間完成高中三年的課程,通過學科資格考試者第三年進入大學修讀數理課程學分。學生於就讀期間之學科資格考試成績及個別研究成果,得作為大學多元入學方案甄選入學之參據;學生於大學修得之數理學科學分,得作為將來進入大學後抵免學分之參考。以上所述,正是高中科學班的主要內涵,與現有高中體制相較,的確有相當突破。在目前高中教育仍受制於大學入學考試的壓力下,學生較難自在地悠遊於有興趣的2領域中,特別是數理科學方面的探索、研究費時費力,我們有責任為具發展潛能的學生開闢一個更寬廣的空間,科學班適時加速學習讓他們免去重複練習的等待,安排提前接受大學教授指導可及早明確研究方向。若能突破以考試為主的升學機制,相信更有助於學生潛能充分發展。科學班的課程規劃係著重在以兩年的時間完成高中三年的數理學科,至於人文社會學科方面,仍維持三年的完整學習,這當中還包括班週會、社團活動等,全人發展仍是我們共同關切的核心課題。現況的確原本就有少部分的資優生到大學選讀先修課程,但受限於高中課業繁重,人數不多,且只能選擇性修習零星學分,不能有計畫、有目標地進行。科學班提供了一個完整選讀大學先修課程的設計,在時間安排與資源運用上,都將更有效率。有人提到:各地區第一志願學校,都已招收到許多資優生,還需要錦上添花設置科學班嗎?正因為這些學校都招收到許多資優生,更應該為他們打造各種發展潛能的機會,現有的資優班雖各有其特色,但在課程、學習進路發展上,仍無法滿足不同性向發展的資優學生需求,所以說,科學班其實是提供了另一種多元發展的管道(蔡炳坤,民98)。今(98)年高中科學班首屆招生,全國計有建中、師大附中、新竹實中、中一中、南一中、雄中等六校開辦,並分別與臺大、師大、清大、交大、成大、中山大學等合作,可望為高中科學教育注入新的思維。二、國中學生基本學力測驗與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息息相關的是「國中學生基本學力測驗」,為配合教育部推動「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實施國中學生基本學力測驗,臺灣師大心測中心於87年6月起受教育部委託成立「國中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執行「國中學生基本學力測驗」(以下簡稱國中基測)計畫專案。國中基測自90年開始實施,分為國文、英文、數學、自然與社會五科,每科最高以60級分計,總計為300分。而後,教育部為增進學生寫作與語文表達能力,於95年國中基測試辦加考寫作測驗,計分為6級分,每級分得2分,最高12分,總計為312分。國中基測自民國90年實施以來,為我國每年報考人數最多的重要測驗。依據「高中及高職多元入學方案」,該測驗分數為甄選、申請、登記分發各管道之重要入學依據。基於維持各科測驗難度中等偏易及兩次測驗分數須擇優使用等前提下,採傳統配分方式,兩次測驗分數無法互相比較及擇優使用,爰採用量尺計分方式。國中基測量尺分數的初始設計精神為「作為門檻使用」,各考科試題皆以中等偏易為組題原則。然而由於分數使用始終無法依照原始設計目標使用,導致雖然原先量尺分數設計正確並符合學理,但一般民眾因考生全錯或只答對少數題目時,量尺分數皆對應到1分,及單科答錯1題時所得到的分數,與全對的考生所得的60分差異過大等問題而有所質疑。3為因應社會各界對國中基測量尺分數的關切,教育部委請臺灣師大心測中心邀集統計及測驗學者專家等,深入研議國中基測量尺計分方式。於是,自98年起,國中基測採用新量尺計分方式。基於分數使用短期內難以改變,與維持各科測驗難度中等偏易及兩次測驗分數須擇優使用等前提下,透過實徵分析,比較各種可能的計分方式之特性及優缺點,透過多次諮詢會議徵詢專家學者及相關團體針對不同量尺計分方式分析結果的看法,大多數支持下列的量尺分數改變:一是將新量尺分數方法改為直線轉換,減少全對與錯一題間的分數差距。二是轉換後分數(包含負分)全部加上20分,新量尺分數區間為1-80。此步驟作法為原轉換分數為負分或1分者加20後在新量尺得分為1-21分﹔原先得分2-60者加20變成22-80分,因此整體分數區間為1-80分。對原2-60分學生而言,由於排序及差距不變,因此雖然新量尺分數變成22-80分,權益無任何改變。對原先分數皆為1分者,新量尺分數則可以看出其學習成果的差異,其權益亦無任何改變(教育部,民97)。平移20分之後,最高分數由60變為80,總計為412分。自民國90年起實施國中基測迄今,以每年約三十萬考生計,最大的貢獻為對全臺灣每年約近百萬的高中職及五專入學考試相關族群(考生、家長、教師)提供一個穩定的入學評量基準(雖然實施的狀況穩定,但不代表已經達到理想)。國中基測自今(98)年起,採用新的量尺計分方式,大家會有所不適應是必然,從考生、家長、國中到高中,都需要因應與調適,5月與7月兩次測驗在即,究竟又會產生什麼樣的問題或疑慮,則有待進一步觀察與評估。三、北北基「一綱多本選一本」與「北北基聯測」有關國中教科書之選用,從教育部「一綱多本」的既定政策,到北北基(臺北市、臺北縣、基隆市)「一綱一本」主張的提出,是基本理念的各自表述,也是歷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現象,的確引發諸多不同意見的表達,在各說各話、紛紛擾擾之際,民國97年適逢政黨輪替,新上任的教育部長鄭瑞城先生發揮了以「中庸」之道解決問題的智慧,巧妙地提出了所謂「一綱多本選一本」的折衷方案,暫時化解了地方與中央僵持不下的爭議。然而,問題就此解決了嗎?與「一綱多本選一本」息息相關的「北北基聯測」接踵而來,又再一次牽動高中職多元入學制度的敏感神經,啟動中央與地方協商的機制,教育部並成立了「升學制度審議委員會」以為因應。綜合整理北北基教科書「一綱多本選一本」的基本主張(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民,97)如下:(一)北北基「一綱多本選一本」的政策定位為教育的改革與教育措施的改進,其規劃作法並不違背教育部「一綱多本」的政策,主要在於減輕家長經濟負擔及4學生學習壓力,以學生為教育的主體,用教育的角度去思考大家所關心教育問題的解決方案。(二)北北基「一綱多本選一本」政策,更精確地說,應該是在「一綱多本」的架構下,自教科書「一綱多本」中選用一本。這並不是代表要回到過去統編本的時代,也不是要求全國都統一使用一本,或是北北基要另外再行編寫一本,而是從市面上各種已經國立編譯館審定通過的教科書版本中,針對國中基測的科目,包含國文、英語、數學、社會、自然等5科目(領域),經過審慎的評選之後,選出其中的一本,推薦由學校來選用。(三)北北基教科書「一綱多本選一本」的選用,建立有嚴謹的教科書評選機制,以公平、公正、公開的評選方式,由北北基三縣市境內全部198所公、私立國民中學共同參與評選。所評選出來的各科單一版本,由縣市政府推薦各校選用,並不會去強迫要求各校一定非得採用不可。至於各校是否決定選用,仍須依國民教育法第八條之二:「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之教科圖書,由學校校務會議訂定辦法公開選用之」規定辦理。(四)北北基三縣市政府充分尊重各校選用教科書的權利,以及最後選用的結果。各校基於學校實際需要或教師專業考量,仍可選用不同版本的教科書,北北基三縣市政府並不會針對未採用之學校或教師進行任何形式的處分。在實際教學的現場,學校教師所使用的教科書,雖說是「一綱多本」,其實,教科書版本由學校教師依規定選用,都是在多本中選用其中的一本作為教科用書,所以「一綱多本」實質上還是「一本」。(五)學生的學習能否多元學習和多元思考,關鍵並不在於教科書使用多本或一本,重點取決於教師是否採用多元的教法、多元的教材來進行教學。即使選用多本教科書,若教學不當也可能教成一元學習和一元思考;即使選用一本教科書教學,若安排得當也可以教得活潑、多元與創新。在實際教學現場上,教師都是採用一本授課的情形下,北北基未來會持續推廣「學生一本,教師多本」的觀念及作法,強化教師多元的教學方法與策略,由教師統整各版本差異,以增廣補充教材、專業多元的教學方法教授學生,使得學生能更有效的學習。北北基「一綱多本選一本」自97學年度起實施,根據統計,臺北市所有70所國中,全部使用北北基推薦版,臺北縣所有78所國中,有72所採用,而基隆市所有16所國中,則有14所選用。這些首屆使用北北基推薦版教科書的國中生將於100學年度升入高中職,理當為他們設計一套與學習材料相符合的評量內容、入學方式,本無庸置疑,但因直接衝擊到全國高中職多元入學與國中基測之實施,所以才又引發了熱烈的討論。北北基100學年度共同辦理高中職聯合入學測驗(以下簡稱北北基聯測),5業經教育部「升學制度審議委員會」97年11月11日第三次會議同意以教育實驗性質試辦。北北基三縣市聯合組成之「北北基一綱多本選一本及高中職聯合入學測驗指導委員會」、「北北基高中職聯合入學測驗規劃委員會」及「北北基高中職聯合入學測驗規劃工作小組」歷經召開多次會議,將依三大原則規劃辦理相關測驗試務及招生工作,一是「考綱且考本」原則:「北北基聯測」的命題,以北北基三縣市共同選用的單一版本教科書的概念為範圍,命題內容會涵蓋基本知識(如記憶、理解)及高層思考(如應用、分析、綜合、評鑑)等學習能力層面的評量。二是「屬地主義」的原則:北北基三縣市境內的國立、縣(市)立及私立的高中職全部都要參加「北北基聯測」的試務及招生。三是「最少變動」的原則:「北北基聯測」試務及招生相關規劃方案,除必要之調整變動外,將以最少變動的方式處理。如題型、各科目配分、量尺計分等都將儘量維持與全國國中基測方式相同,以減少家長和師生的困擾。至於測驗試務及命題、招生入學管道等,根據北北基一綱多本選一本及高中職聯合入學測驗指導委員會的規劃(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民98):(一)測驗試務及命題方面:1.北北基三縣市共同辦理北北基聯測,其測驗分數作為北北基三縣市公私立高中及高職辦理直升入學、甄選入學、申請入學及登記分發入學管道採計之用。2.北北基聯測一年辦理一次,考試時間與全國國中基測第一次施測時間同
本文标题:当前高中职多元入学的变革与挑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83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