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胸部CT课件之正常表现
1桂林医学院影像诊断学教研室肺与纵隔2第一节检查技术1:胸部透视2:胸部摄片34胸部正侧位567特殊检查高仟伏摄影体层摄影荧光缩影8高仟伏摄影9正位断层1011造影检查一支气管造影(bronchography)二血管造影(angiography)12气管支气管造影13血管造影1、上腔静脉造影2、肺动脉造影3、支气管动脉造影4、主动脉造影14DSA检查15胸部CT检查检查技术及方法(一)检查前准备(二)病人体位及呼吸控制(三)扫描条件及范围从肺尖至肋膈角,连续性扫描层厚/层距=10mm。(四)局部薄层和HRCT在可疑部位或发现小病灶处改用3~5mm,薄层扫描。16(五)增强扫描(六)窗宽与窗位肺窗:WW1200~1600;WC-600~-800纵隔窗:WW250~500;WC30~-3017胸部CT检查18(六)磁共振成像诊断了解内容1920胸部影像观察与分析(一)胸廓1.软组织:1.胸锁乳突肌2.锁骨上皮肤皱褶及胸锁乳突肌3.胸大肌4.女性乳房及乳头5.伴随阴影2122①皮下脂肪②胸锁乳突肌③锁骨上皮肤皱折2324252.骨性胸廓肋骨锁骨胸骨肩胛骨胸椎2627颈肋282930斜裂:右侧起第五后肋向前下止前肋膈角后2~3cm左侧起第四后肋向前下止前肋膈角后2~3cm横裂:由右肺外缘向肺门水平行走约位于第四前肋间水平3.胸膜31323334(二)肺1.肺野:纵隔两旁肺组织在X线上表现均匀一致的透亮区。肺野的划分:分上、中、下、内、中、外共六区。35362.肺门1、构成: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组织2、位置:中野内带2~4前肋间左比右高正位右八字左逗点右肺门角侧位大部重叠右靠前左靠后密度无衡定标准37肺门结构38393.肺纹理放射状分布的树支状影,由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及淋巴管组成。主要是肺动脉。注意肺纹理的多少、粗细、分布及扭曲。40414.肺叶及肺段肺叶右三叶上中下左二叶上下肺副叶由副裂深入肺叶内的解剖变异下副叶(心后叶6~10%)奇叶(0.5%)42肺段右肺共分10段:上叶(尖、前、后);中叶(内、外);下叶(背段,内、前、外、后基底段)。左肺分八段:上叶(尖后段1+2、前、上舌、下舌段);下叶(背段,前内7+8、外、后基底段)。43肺段解剖位置与X线表现4445肺小叶肺小叶直径1cm左右,每个肺小叶之间由疏松的结缔组织所分隔,称为小叶间隔。每个肺小叶支气管又分出3—5支末梢细支气管并渐向远方逐级分支,开始由肺泡参与管壁结构。46形成一、二、三级呼吸性细支气管越向远处肺泡越多,即肺泡管、肺泡囊最后终止于肺泡。从呼吸性细支气管开始至肺泡所组成的单位,称之为肺腺泡或是呼吸小叶(4~6mm)是X线病理改变的基本单位。475.气管、支气管486.肺实质与肺间质1、肺实质:具有气体交换作用的肺腺泡,包括一、二、三级呼吸性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2、肺间质: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周围和小叶之间的结缔组织、淋巴管和肺泡壁的胶原纤维组织、弹力纤维和嗜银纤维等属491、位置:上自胸廓入口、下至膈肌前自胸骨后、后至胸椎、左右肺之间。2、组成:心脏大血管食管气管神经淋巴脂肪等(三)纵隔50(胸骨角与T4,下肺门与T8)前、中、后纵隔上、中、下纵隔分区九分法:51纵隔分区意义:在于鉴别纵隔肿块的来源。第4胸椎第8胸椎上纵隔下纵隔中纵隔前中后52531、位置:胸腹腔之间2、形态:圆顶状左右两叶正位内侧---心膈角外侧向下---肋膈角侧位前端---前肋膈角圆顶后向下倾斜---后肋膈角位置低深3、动度:平静1~2.5cm,深呼吸3~6cm(四)横膈54膈肌肋膈角心膈角膈肌55右波浪膈56(五)肺淋巴循环1、浅层---胸膜淋巴网---胸膜内---淋巴管---肺门淋巴结---吻合支2、深层---肺动脉支气管淋巴网肺泡管丛---淋巴管---肺门淋巴结---肺静脉淋巴网57胸部CT正常表现肺野及肺纹理肺门气管及支气管纵隔内血管及淋巴心包及胸膜胸壁58CT对纵隔疾病的诊断、肺内微小病灶的发现以及胸内淋巴结增大的诊断具有特殊价值。随着机器性能的提高,近年来开展的高分辨力CT对弥漫性肺间质病变及支气管扩张的诊断更具突出效果。59①CT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力,其密度分辨能力较普通X线片几乎大10倍,并能根据病变区的CT值提供病变区内是否有空气、脂肪、液体及钙化,从而确定病变是实体性、囊性还是脂肪性,其中是否有微小钙化、脂肪沉着、坏死及出血等改变;60②CT可提供无前后重迭的横断面解剖图像,对显示病变的形态、部位、来源、比邻关系以及发展情况较好。61由于构成胸部的组织复杂,包括低密度的含气肺组织、脂肪组织,中等密度的肌肉组织及高密度的骨组织。因而其CT值范围宽广。在CT图像上胸壁、肺组织及纵隔有较大的密度差别。在一幅图像上不可能清楚显示肺野又同时清楚显示纵膈与纵隔。62常用的窗宽和窗位肺窗:其窗位为-400一-700Hu,窗宽为1000—1500Hu,适于观察肺实质。纵隔窗,其窗位为30—60Hu,窗宽为300—500Hu,适于观察纵隔内的结构。631.纵隔胸腔入口平面:该平面相当胸骨切迹水平,包括两肺尖及上纵隔。气管居中线在胸椎前方,气管与胸椎间略偏左为食管断面。通常可见8条大的纵隔血管断面,气管两旁偏前可见双侧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外前方为两侧头臂静脉,颈总动脉之外后方为两侧锁骨下动脉。右侧锁骨下动脉后方可见肋间最上静脉,左侧锁骨下动脉之前方可见椎动脉。6465662.胸骨柄平面:该平面相当主动脉弓上水平。气管前方较粗的血管断面为无名动脉,气管左侧为左颈总动脉,其外后方为左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与左颈总动脉之前外方分别为右及左侧头臂静脉。右头臂静脉呈圆形断面,左头臂静脉可呈水平定行于无名动脉前方。6768696.左心房平面:在此平面可见脊椎左前方为降主动脉,降主动脉前方为左心房。左心房前方为主动脉根部,其右侧为右心房,其左前方为右心室及流出道。707172737475767778CT对纵隔疾病的诊断、肺内微小病灶的发现以及胸内淋巴结增大的诊断具有特殊价值。随着机器性能的提高,近年来开展的高分辨力CT对弥漫性肺间质病变及支气管扩张的诊断更具突出效果。79①CT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力,其密度分辨能力较普通X线片几乎大10倍,并能根据病变区的CT值提供病变区内是否有空气、脂肪、液体及钙化,从而确定病变是实体性、囊性还是脂肪性,其中是否有微小钙化、脂肪沉着、坏死及出血等改变;80②CT可提供无前后重迭的横断面解剖图像,对显示病变的形态、部位、来源、比邻关系以及发展情况较好。81由于构成胸部的组织复杂,包括低密度的含气肺组织、脂肪组织,中等密度的肌肉组织及高密度的骨组织。因而其CT值范围宽广。在CT图像上胸壁、肺组织及纵隔有较大的密度差别。在一幅图像上不可能清楚显示肺野又同时清楚显示纵膈与纵隔。82常用的窗宽和窗位肺窗:其窗位为-400一-700Hu,窗宽为1000—1500Hu,适于观察肺实质。纵隔窗,其窗位为30—60Hu,窗宽为300—500Hu,适于观察纵隔内的结构。831.纵隔胸腔入口平面:该平面相当胸骨切迹水平,包括两肺尖及上纵隔。气管居中线在胸椎前方,气管与胸椎间略偏左为食管断面。通常可见8条大的纵隔血管断面,气管两旁偏前可见双侧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外前方为两侧头臂静脉,颈总动脉之外后方为两侧锁骨下动脉。右侧锁骨下动脉后方可见肋间最上静脉,左侧锁骨下动脉之前方可见椎动脉。8485862.胸骨柄平面:该平面相当主动脉弓上水平。气管前方较粗的血管断面为无名动脉,气管左侧为左颈总动脉,其外后方为左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与左颈总动脉之前外方分别为右及左侧头臂静脉。右头臂静脉呈圆形断面,左头臂静脉可呈水平定行于无名动脉前方。8788893.主动脉弓平面:主动脉弓自气管前方沿气管左壁斜向左后方走行。气管之右前方,主动脉之右侧为上腔静脉。气管左后方,主动脉弓右侧为食管。90914.主动脉窗平面:升主动脉在气管的右前方,其右侧为上腔静脉。气管的左后方为降主动脉。奇静脉弓自椎体前方向右绕气管右侧壁向前走行汇入上腔静脉。气管左侧为主动脉窗内的脂肪组织,正常时其中可见几个小淋巴结。92935.气管分叉平面:在此平面可见隆突与左、右主支气管,肺动脉干位于左主支气管的左前方,两侧肺动脉呈人字形分叉,左肺动脉向左后方斜行位于左主支气管的前外侧。右侧肺动脉向右后方走行,介于升主动脉与右主支气管之间。有主支气管后方协奇静脉食管隐窝。9495966.左心房平面:在此平面可见脊椎左前方为降主动脉,降主动脉前方为左心房。左心房前方为主动脉根部,其右侧为右心房,其左前方为右心室及流出道。979899100101102103肺的主要CT解剖1041.气管分叉平面:在此平面可见气管分为两侧主支气管。右侧肺门上部在右主支气管外侧可见右上叶尖段支气管的断面,其内侧为伴行的尖段动脉,其外后方为后段静脉。左肺门上部可见两个较细的支气管断面,前方者为尖后段的尖支亚段支气管,后方者为后支亚段支气管。1051061072.右上叶支气管平面:在肺门可见右主支气管、右上叶支气管及其分出的前、后段支气管。介于前、后段支气管问的血管断面为右上肺静脉。右上叶支气管前方为右肺动脉。左肺门可见尖后段支气管的断面,其前方为肺动脉分支,其后内方为左肺动脉。1081091103.中间支气管平面:右肺f1可见较粗的支气管断面为中间支气管,其前方为右肺动脉,肺动脉之前外方为肺静脉。左肺门可见左主支气管及左上叶支气管,其前方为肺静脉,后方为左肺动脉。1111121134.中叶支气管口平面:在此平面常可见中叶支气管与下叶支气管在同一平面,两支气管分叉处外侧壁呈三角形尖突,称为中叶嵴。与中叶支气管口相对可见自下叶支气管向后分出的背段支气管。中叶支气管前内方为右上肺静脉,中叶晤外侧为粗大的右下肺动脉。左肺门可见向前走行的舌叶支气管及左下叶支气管起始部的断面,并可见自下叶支气管后壁开口向后走行的左下叶背段支气管。舌叶支气管的前内方为肺静脉,外后方为左下肺动脉。114115116117为观察肺野及肺门结构需采用肺窗。两肺野内可以看到由中心向外围走行的肺血管分支,由粗渐细,上下走行或斜行的血管则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断面影。两肺下野后部肺血管纹理较粗,为正常表现,系因患者仰卧位扫描时肺血的坠积效应所引起,勿误认为异常118。在CT上辨认支气管肺段需根据肺段支气管、叶间裂以及动脉的分布来判断。当叶间裂出现在相应平面时,可表现为纤细的线状影。由于叶间胸膜两侧血管较少,CT叶间裂也可表现为少血管带。---透明带119120121正常胸部MR表现122123124
本文标题:胸部CT课件之正常表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852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