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诗歌阅读理解及解题技巧
诗歌阅读理解专题赏析诗歌能全面而深入地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鉴赏能力,古代诗歌阅读作为高考阅读必考题也就成为一种必然。但是该题在高考中的得分普遍较低,究其原因,在于学生读不懂诗歌,思路不清晰,答题不规范;而读不通诗歌是根本原因。为此,我们将按照学生在这些方面的疑问,展开学习和研究。学习内容:1、怎样阅读古代诗歌2、了解古代诗歌的七大题材3、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4、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5、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6、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如何读懂一首诗歌+读懂一首诗歌的“三步走,二十七字诀”+第一步,看题目,知作者,晓背景。+第二步,抓意象,勾画面,找手法。+第三步,扣关键,悟情感,品主旨。+【解读】+第一步:(一)题目信息:1、揭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2、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3、奠定作品的情感基调;4、揭示作品的线索;5、表明诗歌的题材;6、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如高考题:《送子由使契丹》(交代事件、暗示题材——送别诗)《晓行巴峡》(交代时间、地点,暗示诗歌内容——借景抒情)《水仙子*舟中》(交代地点,暗示题材——羁旅行役)(二)作者信息:知人论世。诗人的遭遇、境况、所处时代的国势,诗人的创作方法与风格流派,诗人的常见思想内容与情感倾向。(三)背景信息:交代写作时的社会、自然环境,交代诗人的处境、遭遇。文本内容、诗后注释体现。+第二步:+(一)抓意象所谓意象是指人、事、景、物。人,包括诗人本身或诗中之人;事,叙述的事件或用到的典故;景,自然的为主,还有社会的;物,具体的实物。有时“景”与“物”合二为一,写景状物。抓意象,就是把诗歌中静态的这些人事景物找出来。+(二)勾画面可以分两步走:一是按照意象的时间、空间、逻辑等顺序将其排列,先构就一幅静态的画面;二是根据作者描写这些意象时使用的形容词、副词、动词、数量词,赋予画面动态、色彩、质感。+(三)找手法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是指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指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说明等)、表现手法(主要有对比、比兴、衬托、渲染、象征、想象、抑扬、用典,以及表达方式中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等)我们把画面勾勒出来了,其中使用的艺术手法自然就出来了。+第三步+(一)扣关键所谓扣关键,就是扣住诗词中体现情感色调的词句。在此基础上,来感悟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或告诉我们的道理。诗歌,是诗人的情感载体。在每一首诗歌里,都会有体现诗人情感的的关键词句,或暖色调的,或冷色调的。+(二)悟情感感悟诗歌寄托的情感。找出来能够体现诗人情感特点的词句,结合背景及所写事物的特点,品味作者在诗中体现的内心感情。+(三)品主旨思考琢磨诗人借助诗歌告诉我们的道理。有时候,情感与主旨是一致的——有些诗歌就是为了抒发某一种情感。+这样,我们就能够将诗歌的大致内容理解了;再结合文言文的翻译,就能够比较准确的弄通弄懂一首古诗歌了。+【示例】+诉衷情令·长安怀古+康与之+阿房①废止汉荒丘,狐兔又群游。豪华尽成春梦,留下古今愁。+君莫上,古原头,泪难收。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水东流。+【注】康与之,北宋末年南宋初期词人,此词作于词人南渡之前。+①阿房:宫名。秦始皇营建。+1.“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水东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4分)+2.词的上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的?请结合注释简要阐述。(4分)+第一步,看题目,知作者,晓背景。“长安怀古”就点明了诗歌在选材上是怀古诗,写作对象是“长安”。备注交代了作者身份,同时也说明了背景。综合这些信息,学生们就可以形成这样的初步认识:诗歌要借古怀今,表达对北宋王朝灭亡的慨叹。这一步是理解诗歌的基础。有些诗歌的作者相对陌生,备注中也没有特殊的解释,那么就证明在理解诗歌的时候与作者及要解答的问题没多大联系;背景有时在备注中出现,有时就藏在诗歌内容中。+第二步,抓意象,勾画面,找手法。本首诗歌的主要意象有:阿房、荒丘、狐兔、君、古原、泪、夕阳、塞雁、渭水等。本首诗歌中,这些词语的特点要在画面中体现:废止、荒、群游、西下、南飞、东流。我们把画面勾勒出来了,其中使用的艺术手法自然就出来了——怀古伤今、融情于景、对比衬托等。+第三步,扣关键,悟情感,品主旨。在这首诗歌中,诸如“春梦”“古今愁”“莫上”“泪难收”“东流”等次就包含着深厚的情感在里面,并且都是冷色调的。这样,我们结合前面的背景介绍,就很容易的感悟出诗人的感情来:对昔日繁华不再的感慨,对北宋王朝的担忧。+了解古代诗歌七大题材+七大题材是:咏史怀古诗、托物言志诗、羁旅思乡诗、送别怀人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爱情闺怨诗。这七大题材的诗歌,是高考中常考到的。下面我们从各题材的特征、内容感情、常用手法三个方面为同学们解读。+题材一咏史怀古诗+特征: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借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标题中常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内容情感:1、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观点;2、缅怀前贤,表达敬仰和或惋惜;3、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常用手法: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2、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对比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和对国事的讽喻4、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题材二托物言志诗+特征: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从对象上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蕴、精神进行吟咏。从题目上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为题目。+内容情感:内容上单纯咏物、托物言志(寓意)、托物喻理、托物讽世。情感上的表现为:1、寄托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2、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运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3、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常用手法:1、从具体的描写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声绘色)与侧面烘托;2、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比喻、象征、拟人和对比;3、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卜算子咏梅》《望岳》+题材三羁旅思乡诗+特征:诗人因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等,对所见所闻有所感,借此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和人生感叹、漂泊愁苦。诗题中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月”“忆、寄、行、思”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常见的意象有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沙鸥、孤雁、浮云、梧桐叶落、西楼、高楼、危楼、危栏等。+内容情感:主要是借助所闻所见、所感所叹,表达思乡之情。主题有潦倒失意、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等。天涯漂泊羁旅愁,望尽天涯怀人愁,羁旅他乡幽怨愁——主要是指表达人生慨叹,流露韶华易逝之苦;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寂忧愤之情。+常用手法:1、借景抒情2、乐景衬哀情3、侧面落笔——不写自己的思念之情,而写对方的思念之意,也叫“对写”“曲笔”4、因梦寄情,虚实结合。+《登高》《次北固山下》(王湾)《天净沙秋思》等+题材四送别怀人诗+特征:个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亲朋好友离别,送别之际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标题中常有“送、别、赠、酬”等词语;常见意象“柳、酒、月、水、长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内容情感:内容涉及范围比较广,君臣官场赠别、市井朋友送别、亲人情人送别等。主要的情感有:1、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2、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3、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4、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5、抒发人生的感慨。当然,可能会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丰富而不杂乱。+常用手法:1、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2、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别情绪,而是通过眼中之物有伤别之意来烘托伤离之深。4、想象(虚拟、虚实结合、对写)。+《送友人》《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题材五边塞征战诗+特征: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标题中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词;常见的意象有: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风雪、风沙,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关、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等,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内容情感:内容多表现从军出塞、保家卫国、民族交往、塞上风情;抒报国之志,发反战呼声,记现实战事。情感主要有:1、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2、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3、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4、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5、凄苦哀怨的反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6、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关系的向往。+常用手法:1、修辞方面:夸张、对比、互文、用典2、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3、意境营造方面:景物烘托、虚实结合。+《出塞》《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燕歌行》+题材六山水田园诗+特征: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和田园诗。顾名思义,前者写山水,后者写自然田园生活。常见意象为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内容感情:山水诗的基本内容为自然山川和田园风物。情感主要有:1、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2、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对官场的厌恶。3、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4、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5、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常用手法: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2、写景的表现手法A、白描与工笔B、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及远近高低的顺序C、各种感觉的变化,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D、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E、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动静互化)3、常用的抒情方法A、借景抒情,融情于景B、乐景写哀情(衬托)+《过故人庄》(孟浩然)《山居秋暝》《归园田居》等+题材七爱情闺怨诗+特征: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恋人离别的相思之苦。标题中多含“怨、怀、思、别、忆、望夫、妇叹、闺怨、怨恨”等字眼或直接用“无题”。常见意象有:眉锁、翠楼、碧纱、白发、秋风、夜雨、寒月、寒衣、残梦、泪如雨、春风杨柳、雁声月明、红妆对镜、喜鹊报枝、雨燕双飞、临笺泪长等。+内容情感:内容1、表现诗人对妻子的真挚情感,主要是赠内诗和悼亡诗2、以妇女角度写的闺怨诗,主要包括宫怨诗、离妇诗、弃妇诗、别离相思诗。+情感:1、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2、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宫怨诗)3、独守空闺、思念亲人、盼夫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之情4、情梦难圆的遗憾与惆怅之情5、阴阳两隔的悼亡之情+常用手法:1、比兴2、衬托(正、反衬)寒月孤灯、冷衾泪枕、月明星稀、凄风苦雨、漏声雁影等凄凉之景衬托主人公的孤寂与幽怨,青青杨柳、双飞斜燕、浩荡春风等充满活力之景反衬闺中思妇的悲伤与幽怨。3、抑扬结合+《无题》《涉江采芙蓉》《一剪梅》(李清照)+读懂诗歌的“三步走二十七字诀”是什么?+第一步,看题目,知作者,晓背景。+第二步,抓意象,勾画面,找手法。+第三步,扣关键,悟情感,品主旨。+阅读下面的诗歌,根据上面的要求,赏析下面一首诗歌。+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注】1、清禁,皇宫,+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出入皇宫。2、武林,+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3、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第、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你不辞劳苦冒风雪去充当信使,为的是要让异族认识朝廷杰出的精英。+你将在
本文标题:诗歌阅读理解及解题技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859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