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文言实词推断七法预计两课时考点阐释《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有两种考查形式:一、选择题的形式: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二、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查实词的含义。要求:多积累常见实词的常见义项,同时要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与技巧。文言实词推断七法一、借助语境推断4二、借助字形推断三、借助通假推断四、借助结构推断五、借助语法推断六、借助成语推断七、借助课文推断崔杼与庆封谋杀齐庄公。庄公死,更立景公,崔杼相之。庆封又欲杀崔杼而代之相……庆封相景公,景公苦之。庆封出猎,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趸诛封。封以其属斗,不胜,走如鲁。(《步步高》P93)借助语境请推断“诛”的意思。诛:讨伐。(一)方法指导方法:借助语境法文言实词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推断出其意义。1.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dài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2.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二)学以致用欺骗高兴的脸色3、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深”有“深厚”之意,但联系下文“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是“秦之遇将军”的具体表现,可见“深”为贬义,应释为“刻毒”。丰则贵籴dí,歉则贱粜tiào籴:买进粮食粜:卖出粮食借助字形你能推断出“籴”和“粜”的意思吗?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即根据汉字的构字方法(主要是形声,会意)来猜测字词的意义。(一)方法指导借助字形推断形声字:晴主“义”+标“声”=形声字注:形声字的义符只能表示某种意思的范围,而不能标明表声字的具体含义。声旁:主要起标声的作用形旁:表示事物的类别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会意字:从表示两人前后相随武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你看出是什么字吗?可见字形对于推断词义有比较大的作用。通常来说,凡:形旁从“禾”与五谷有关;从“皿”与器具有关;从“贝”与金钱有关;从“隹(zhuī)”与鸟雀有关;从“宀”与房舍有关;从“攴(pū)”与敲击关;从“歹”与死亡有关,从“月”与肉有关,从“页”与首有关,从“目”与眼有关。总之,根据字形推断出词的大概意义范畴,再根据上下文,就可以确定词的具体含义。1、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3.生而眇miǎo者不识日4.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二)学以致用田地绳索瞎,双目失明砍5、“傥窀穸zhūnxī不为盗所发”,选出句中的加点词意义正确的一项:A.墓穴B.棺材C.财物D.山洞A分析:根据“穴”部多与洞穴有关,就可排除BC两项,再根据语境可推出A项正确。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点)你能推断出“蚤”的意思吗?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辨明通假(一)方法通假推断法: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原则,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词义。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2.风吹草低见牛羊3.张良出,要项伯通“背”,背叛通“现”,出现通“邀”,邀请(二)学以致用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3、昌宗从旁趣说(人名),使速言。(“顾”通“雇”,雇佣)(“翼”通“翌”,第二天)(“趣”通“促”,催促)1、文过饰非2、前倨后恭你能推断出“文”及“倨”的意思吗?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文,掩饰倨,傲慢借助结构分析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一)方法指导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怎样解释?1、“忠不必用,贤不必以”2、“变姓名,诡踪迹”3、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由“用”可以推出“以”为“任用”的意思。由“变”推出“诡”为动词,是“隐蔽”的意思。“赢”也与上句的“余”处在相同的位置,其意思也是“多”。①将军身披坚执锐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披”和“执”的宾语,“坚”解“”,“锐”解“”才能搭配。坚硬的盔甲锐利的兵器借助语法知识(一)方法:借助语法推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名词代词副词介宾短语动词形容词形容词名词代词名词代词信誉②句“犹”是副词,作状语,“信”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是形容词,为“”之意。①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兵车行》)②今以蒋氏观之,犹信(《捕蛇者说》)③信义著于四海(《赤壁之战》)①句“信”处在谓语动词“知”之前,作状语;既作状语,那么一定是副词,进而推断它为“”之意。确实③句“著”为谓语动词,“信义”处在主语的位置上,为名词,故“信”为“”之意。真实(二)学以致用解释句子中的“信”。1、烟涛微茫信难求2、楚王贪而信张仪3、欲信大义于天下“信”为状语,副词,可推断为“实在”的意思。“信”为谓语,带宾语,应是“相信”的意思。“信”,谓语不能是名词只能判断为通假字,通“伸”,“伸张”的意思。对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B.不审何得此绢审:知道。C.自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人名)白:告诉。答案:C在句中作什么成分?“樵”作“取”的宾语,应为名词,指柴草。高考链接2005年浙江卷D.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条:整理。“条”带有宾语“其言”,应该是个动词。结合语境,把“他的话”一条一条的分好,写在壁上。可以理解为“整理”。相如因持璧却立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后退)望而却步(倒下,后退)望风披靡;所向披靡借助成语成语是古汉语遗留在现代汉语中的“活化石”,保留了古代汉语中的众多语言现象。(一)方法借助成语推断1、斯言虽小,可以喻大2、(07年福建)汝罪宜死,今姑贷汝联系:成语“家喻户晓”、“不言而喻”——明白,通晓联系:成语“严惩不贷”,——宽恕、饶恕(二)学以致用例题展示:讨论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的词义。1、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2、薄而观之3、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4、“治平至百余年,可谓久矣”可由成语“求全责备”推知是“索求”之意。可与成语“日薄西山”相联系都是“靠近”“逼近”的意思。联想到成语“严惩不贷”,作“饶恕”讲。“治”即“长治久安”中的“治”(太平)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已:停止B.舍命不渝,信也渝:坚持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修:治理D.若济大水有舟楫也济:渡过由成语“忠贞不渝”可判断。从句法结构亦可判断。【答案】B【解析】渝,改变、违背1、除南清河太守联系课内:李密《陈情表》“除臣冼马”,——授予官职借助课内积累2.乃令甲兵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联系课内: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一)方法借助课文推断(二)学以致用1.城之不拔者二耳。2.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卫风·氓》拔:被攻取。爽:差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长:执掌B.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结:聚合C.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延:招聘D.乃留愈幕府赞军事赞:辅佐秦人开关延敌,而六国之师逡巡不敢前【答案】C【解析】延:邀请再见
本文标题:文言实词推断七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87751 .html